大学生学科竞赛的异化与回归
2023-04-16樊秀娣
□ 文/樊秀娣
大学生学科竞赛主要指本科学生参加的各类知识和技能竞赛,如“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数学建模以及计算机编程大赛、创新创业大赛和各学科竞赛等。大学生学科竞赛从最初的一个赛事几千支队伍参赛到眼下的上百万支队伍参赛,现如今其规模和影响力之大不言而喻。毫无疑问,目的端正、定位合理、组织有序和结果公正的竞赛活动,对参赛学生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大有裨益,对学校教育教学极具正向强化作用。然而,当前大学生学科竞赛中出现的异化倾向同样不容忽视,它已经偏离了“以赛促学”的办赛初衷,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学生知识学习的反向作用力。本文就大学生学科竞赛异化问题的实质、主要表现及其危害等进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目的偏离是大学生学科竞赛异化的实质
异化是指主体在发展过程中产生出的一种自己的对立面,这个对立面又转而反对主体本身。异化问题是哲学的一个重要命题,马克思、黑格尔等大思想家对此都有过精辟阐述。他们的观点虽然有异,但把异化定义为“事物发展中产生的一种异己力量”是共识。而当下大学生学科竞赛中的这种“异己力量”就是竞赛目的偏离、甚至相悖。
大学生学科竞赛的育人目的主要体现在竞赛的教育功能上。大学生学科竞赛是学校课堂教育教学的延伸,它在反映学校教与学成效的同时,还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挑战欲和创造欲,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等。当然,竞赛还有选拔和表彰优秀作品及其主人的功能。总之,大学生学科竞赛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拓展,它能让学生在知识比拼中领略其价值和魅力,促使学生更加热爱学习和敬畏科学,帮助学生更好成长。
然而,异化的大学生学科竞赛明面上打着“育人目的”私底下却追求着“功利目的”。有的大学生学科竞赛主办方办赛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名利,他们较少在提高赛事质量上下功夫,而是以奖项吸引学生参赛。客观上讲,竞赛奖项对大部分学生很具吸引力,因为它能成为学生日后评奖评优、保研加分、硕招面试、落户就业等奖励政策的“加分”项,有时还可能起到决定性作用。所以,不少学生参加竞赛的目的也仅仅就是为了获得奖项,并没有想要从中学到多少知识和技能。如此,在竞赛主办方和参赛方各自功利目的的驱使下,有的大学生学科竞赛出现了异化问题。
大学生学科竞赛异化的主要表现
异化表现为最初人为预期设定的那些目标沦为象征或口号。[1]大学生学科竞赛在激发学生学习潜能,选拔与培养拔尖学科后备人才方面具有独特作用,而其一旦被掺杂进太多功利目的,就会引发一系列认知和行为的“乱象”。
1.赛事奖项泛滥。眼下一些大学生学科竞赛奖项比例高达参赛总数的50%以上,甚至有的赛事参赛者都能得奖。这样高比例的获奖率的确能对参赛者起到一定的鼓励作用,但同时也削弱了奖项的“含金量”。如果相关机构把竞赛奖项作为针对学生的奖励政策“加分”项,就有可能导致学生为了提高自己的学分绩点或职业竞争力而盲目参赛,而这种盲目参赛对学生学业的长进很可能适得其反。
2.赛事组织随意。有的赛事主办方对赛事组织不够上心,相关规则“残缺不全”或形同虚设。例如:有的赛事对参赛者资格、参赛作品规格等无具体要求,相关人员对参赛作品也不做任何形式的诚信审核,导致奖项署名虚假情况时有发生;有的赛事参赛作品数量与评委专家数量的比例严重失衡,评委面对数量庞大的参赛作品根本看不过来,严重影响结果的公平公正;有的赛事竟以参赛者学校名气大小或者人情关系等因素分配奖项。
3.赛事活动存在不规范派发现象。有的赛事主办方在未对赛事承办方相关资质和实际表现做全面考查的情况下就把赛事分派出去,之后也不对赛事活动做全程指导和监督。这种严重失职行为,是导致相关赛事偏离公益性质,缺乏公平公正,甚至纵容弄虚作假行为的主要原因。
4.赛事项目名不副实。不少赛事名称听上去“高大上”,但实际情况是“挂羊头卖狗肉”。例如:某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看名称应该是某国主办的国际大赛,但赛事各环节实际操办人大多数是国内人员、实际参赛者绝大部分是国内学生。国内学生只要向国内相关机构交纳了各种规格的套餐费(包括报名费、资料费、培训费等),都能在国内参赛,且大多数人能够得到名次不等的奖项。
5.赛事主办方放任机构和个人“代办”奖项。一些考研辅导机构有偿替学生“包办”竞赛奖项,也有专门从事代人撰写各种学科竞赛文本的业务。赛事主办方一般不会主动干预,因为参赛作品数量庞大,其根本管不过来。所以,除非有实名举报,主办方一般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6.赛事滋生出了一批专打比赛的“职业人”。因为赛事多、参赛作品多,这给那些以一个项目作品参加多项比赛的学生提供了可乘之机。有人凭借着导师长期研究得出的课题成果以及反复打磨的上百页文案参加各种创业比赛,自然屡屡得手,奖项、奖金拿到手软。[2]这种以不端行为而获巨利的个案影响极坏。
大学生学科竞赛异化“乱象”对学生发展的不良影响
大学生学科竞赛异化“乱象”使竞赛的科学性、合理性、规范性和公平公正等严重受损。从学生角度说,很可能会引发他们浮躁、短视和急功近利等行为,甚至还会触犯法律,走向了竞赛本义的反面。
1.竞赛异化“乱象”削弱了大学生对竞赛的尊重。学科竞赛是一项富有挑战且具有相当难度的专业活动,然而,各种竞赛“乱象”却给学生造成了一种错觉,那就是无需真才实学也能得到奖项。现实也是如此,有的学生报名参加竞赛但并不认真准备,也不觉得有必要为此提高学业水平:有的学生随便拼凑一些材料就去参赛;有的甚至拿着导师或研究生学长的相关作品去参赛;也有的学生干脆采取蹭他人团队成果来获得奖项。如此种种学术不端行为本应被严肃制止,但相关成果的实际拥有者往往出于多为成果争取一些奖项、多发展一些愿意干活的学生以及情面因素等原因而自愿让出成果署名权,这就导致了投机取巧,甚至突破诚信底线者更容易获奖。总之,如此逆向淘汰的赛事,是学生立德树人和好学上进的“绊脚石”。
2.竞赛异化“乱象”削弱了大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有的大学生学科竞赛题目的科技含量不高或者与学生知识结构匹配度低,导致参赛学生的获奖情况与其实际知识水平无甚关系。有时越是不把时间花在学习上的学生,越是凭借着其时间、信息和人脉关系等非学科知识优势而在学科竞赛中处于优势地位。如此“乱象”导致不少低年级大学生面对眼花缭乱的学科竞赛,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撞大运”。这不能怪学生,因为在评奖评优、考研、求职等人生大事方面,学生知识技能的扎实功底往往不如多几个竞赛奖项来得重要。总之,竞赛“乱象”会引发学生把本该用于学习的时间和精力用来交换竞赛奖项的不正常现象。
3.竞赛异化“乱象”削弱了大学生对科学的敬畏。大学生学科竞赛异化的本质在于有些竞赛主办方把功利目的放在第一位,他们通过“制造”竞赛奖项吸引学生为“奖项而参赛”,而奖项的不正当发放,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有的赛事只要参赛者交了钱,总会给出一个奖项;有的赛事主办方把关不严,任由学术不端作品参赛并得奖。例如:某校每年都有不同的学生拿着同一件作品去参加某赛事,此作品竟然年年为不同的学生带来奖项。发生如此荒唐的事情,且不说该竞赛质量的低劣和相关人员的严重失职,单就它给学生造成对科学的误解就已相当恶劣。如果学生认为科研经历及成果可以如此获得,他们还有必要发奋苦学?他们将来不会以类似的手法来制造各种成果并获得名利?总之,神圣的大学生学科竞赛有的沦为奖项“闹剧”,这对学生养成严谨、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有害无益。
促使大学生学科竞赛回归正轨的对策建议
大学生学科竞赛异化“乱象”对大学生群体认知和行为的不良影响无需赘言。只有比拼真才实学的学科竞赛,才能体现知识和技能的价值,才能发挥学科竞赛应有的教育功能。大学生学科竞赛异化的主要责任在于竞赛主办方,而要“拨乱反正”,需要各方合力整治。
1.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竞赛监管,守住以赛促学底线。站在国家层面,需要做好顶层制度设计,坚决遏制和打击大学生学科竞赛中的各种异化“乱象”,让广大学生免受竞赛不当得利干扰而安心、踏实学习。一方面,管理部门要出台相关大学生学科竞赛管理细则,力保竞赛活动规范化、科学化、常态化。2022 年3 月,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了《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在政策上堵住了中小学生竞赛活动中的功利化倾向。[3]当然,大学生学科竞赛管理问题更为复杂,可以先制定一些条例和规则。笔者认为,大学生学科竞赛的规模可以适当缩小一些。眼下仅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认可的2021 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科学竞赛项目就有56 项,其他各口的竞赛项目还有许多。一所学校的学生每年可参与的学科竞赛可达150 项至200 项。[4]学生高频率参加竞赛未必是好事,可以限定低年级大学生参加同类学科竞赛不超过一项至二项。国家还应将在中国境内举办的国际性竞赛同步纳入管理范围之内。另一方面,管理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对竞赛中的违法违规问题严惩不贷。管理部门对出现竞赛乱象的项目主办方要采取公开警示、警告等手段,以防止其误导、欺骗社会公众。对于不能保证竞赛结果公平公正以及因为各种问题屡被检举而又不能改正的竞赛项目,管理部门应该取消其主办方的办赛资格。同时,对于在竞赛活动中发生严重学术不端行为的学生、指导教师以及所在学校,管理部门也应该考虑对相关责任人及其单位留下不守诚信记录或者在资源分配时区别对待,以此来消除或遏制不当得利带来的负面示范效应,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出现。对于涉嫌违法问题,要移交相关机关依法处理。
2.竞赛主办方要强化主体责任意识,守住公平公正底线。大学生学科竞赛有相当的技术难度,要防止其因功利目的而被异化,需要赛事主办方不断提高政治觉悟、思想品德和业务能力等。一方面,赛事主办方要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确保赛事各个环节的公平公正,同时全程信息公开透明,接受社会各方监督。赛事主办方尤其要确保竞赛结果的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现在不少学生及其指导教师胆敢在大学生学科竞赛中作假,是因为大家知道有的赛事虽然要求参赛者提交诚信承诺书,但实际并不会对参赛作品进行诚信审核。还有,大家认为专家评定作品的关键环节也可以糊弄。例如:某大学生创新创业主题竞赛,由评委专家对每个作品的“路演+答疑”打分,而评委专家在10 分钟~15 分钟时间内很难辨别项目是否存在学术不端问题,这就造成了那些重复参赛项目、内容虚假项目、枪手团队项目更可能得奖的问题。这些问题暴露出赛事的程序、规则和操作存在严重缺陷,需要及时更正,否则是对以赛拔优、树立标杆的莫大讽刺。另一方面,赛事主办方要认识到参赛者遵守学术道德和行为规范是竞赛结果公平的前提条件,要严厉查处赛事中的各种学术不端问题。赛事主办方要建立一套保障学科竞赛诚信的规章制度和审核机制并且责任到人,从体制机制上让不讲诚信者付出“得不偿失”的代价。日前,国内某2022 年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发表公开声明,表示组委会经过对举报邮件内容的核实以及查重,确实发现了一批抄袭、引用网上思路的参赛作品,并将违规队伍编号进行了通报。[5]该组委会与之后的另一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均强调,将启动相应核实程序,一旦发现抄袭、作弊行为将会立即取消参赛资格和评奖资格。组委会对一切抄袭、作弊、代赛等违规行为将严肃追责。
3.学校要把好学生竞赛奖项的使用关口,守住学术诚信底线。学校如何看待和对待学生的竞赛奖项,反映了学校的教育理念和管理质量,同时这项工作本身就体现了学校系统的诚信水准。只有诚信的教育,才能培养学生的诚信。一方面,学校要制定学生学科竞赛管理条例,强化对大学生学科竞赛的管理和引导职责。国内已有不少高校制定了大学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学校要分辨各种竞赛及其奖项的实际情况,对于那些缺乏“含金量”的竞赛及其奖项,不应给予相关学生“加分”奖励政策机会。道理很简单,“加分”是奖励优秀,而那些低“含金量”的奖项缺乏“加分”资格。同时,对于各种竞赛奖项,学校不能只管“加分”而不过问其诚信情况,这样很可能造成弄虚作假的学生既得利益又无风险,而诚实守信的学生却处于竞争劣势。不可否认的是,当下学生的竞赛获奖在很大程度上关乎到指导教师、学院和学校的声誉,很多时候还会影响到学校的学术排名。所以,学校一旦发现学生及指导教师的相关学术不端行为,能否及时制止或严肃处理,这也深刻反映了学校以及整个社会系统的诚信建设问题。事实上,学校对竞赛奖项保持科学和实事求是的态度,是从参赛者源头上治理竞赛异化乱象的一项有力措施。另一方面,高校要充分行使自身对学生学业和综合素质的科学评价职能,破除“五唯”不良影响。学校要转变过分看重学生本科阶段竞赛、论文等量化成果数量的错误理念,这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如果让学生在本科前三年总是忙于参加校外的学科竞赛,这种做法并不利于学生专业知识的系统掌握以及后继发展。如果学校把竞赛奖项数量与对学生的相关奖励政策紧密挂钩,很可能导致一些学生为了奖项而参赛。近年来,伴随着大学生各种学科竞赛奖项数量的增加,学生的知识技能并没有明显提升,甚至还有退步的迹象,其中的原因值得深究。不少有识之士建议,要谨慎对待竞赛奖项的“加分”政策,以此来防止学科竞赛异化乱象的蔓延。学生出于兴趣爱好、不为功利目的而参加竞赛,就没必要弄虚作假,而且还能从中收获知识和快乐,这才是大学生学科竞赛应有的模样。
本文系2022 年上海高校智库内涵建设“高校教育科研评价体系改革的实策研究”阶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