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3浦江·第十六届中国书画节系列活动 浦江书画传承与发展座谈会纪要

2023-04-15闫君

中国美术报 2023年46期
关键词:浦江书画文化

闫君

张抗抗(国务院原参事、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展览的作品从清代一直延续到现在,在这段时间长河中留下来的书画作品体现了浦江除远古稻作、农耕生产之外的文化成果,作品水准很高,观众可以看到浦江书画整体性的发展,尤其传统画法进入当代社会后,绘画技巧的变化与完善。

浦江书画在全国都是一个很特殊的例子,它的传统奠定了浦江书画艺术发展的基础,比如我们尊敬的浦江书画名家参与成立“白社”,不仅奠定了中国画一些基础的绘画观念,更重要的是“白社”五位成员画法、技巧、手法均不同,并在不同中有交流、碰撞、互相补充,甚至有很不相同的艺术观共存。它的起点就是包容性,这种包容性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发散、分流,有了后来我们见到的风格多样的高水平画作。

浦江人习画,并形成了一种艺术氛围,有了群众性,这一点尤为可贵。绘画是两端的,一端属于精英绘画,另一端是群众性的绘画。重要的是要打通这两端,打通后又形成一个整体的格局。对于浦江的实践以及绘画历史,可以多从这方面去总结经验。

潘公凯(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中国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原院长):回顾历史,20世纪30年代有名的小型画会“白社”,共五位成员,由潘天寿、诸闻韵,与浦江的张书旂、吴茀之、张振铎三位画家共同组成。“白社”虽小,但是具有学术性、专业性,每年五位成员都要提供一定数量的画作,举办一个小展览,互相提意见、切磋画艺,作诗写文章探讨研究。“白社”的宗旨和意图,是真正研究学问、研究艺术,浦江县应继承和发扬学术研究风气,继续加强宣传、加强研究,并培养更年轻的一代,使更多出色的浦江县艺术家走向全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数位浦江艺术家致力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发展推动新中国的绘画艺术,作出了重大贡献,如方增先、吴山明等,都对中国绘画发展作出了自己的探索。中共浦江县委、浦江县人民政府,以及浦江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很重视浦江的书画事业发展。

杨晓阳(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从浦江书画的流传来看,浦江是全国县级美术活动中影响最大的县之一。鉴于这一点,我有三点建议:

第一,由浦江县人民政府牵头,美术界参与,编撰一部浦江的美术史,把史、论、志三合一,认真研究、立项,同时在全国范围内邀请专家参与指导。

第二,很多浦江人在当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修史过程中应当重视当前活跃在全国各地的浦江籍艺术家,让他们关怀家乡、回报家乡,帮助宣传整理推出成果,促进浦江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蓬勃发展。此外也需重视在浦江生活过、工作过的文化界知名人士,与之建立密切联系。

第三,当前仍存在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文艺创作进一步发展的前提是教育,浦江应该发展书画教育,尤其大力发展书画艺术培训,广泛团结大量退休后的中国文化艺术界的名家,借此发挥他们在书画艺术培训方面的作用,并形成规模,在文化振兴方面走在前列。

安远远(中国美术馆党委书记):浦江作为“中国书画之乡”,是20世纪90年代原文化部社会文化司命名的,1995年的第一届浦江书画节,原文化部作为批准和支持单位,我也是经办人。那时马锋辉是浦江县文化局局长,我们从杭州坐4个小时的车到浦江,看到了当时浦江的淳朴民风、鼎盛文风,建造了张书旂、吴茀之、吴山明、方增先的纪念馆,场馆很有特色,而且做了很精致的展览,所以浦江给我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从新文化运动以来,浦江把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文化人的传统呈现得非常全面,让人们看到了很多经典案例,它佐证了文化兴、民族兴、国运强的道理。

今天再次看到了大规模、高水平的浦江书画艺术展。浦江代有画人出,向美而生,通过展览了解一个地域的风格面貌,人民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我代表中国美术馆再次祝贺浦江的艺术家们登陆中国美术的最高殿堂,也希望浦江能够有更多精品留给中国美术馆,作为藏品永传后世。

俞佩芬(中共浦江縣委书记):一直以来,中共浦江县委、浦江县人民政府非常重视书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在建设书画阵地、举办书画盛会、创新书画艺术、推动书画研学、培养书画新人等方面持续发力。但是,我们也十分清醒地认识到,在今后的实践中还有非常大的空间,有很多值得努力的地方。所以,今天我们非常荣幸能够邀请到国内书画界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交流探讨浦江书画的传承与发展,为浦江书画文化发展建言献策,帮助我们从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大的格局,审视、谋划浦江书画文化的未来发展,推进浦江书画产业实现新的跨越。

中共浦江县委、浦江县人民政府将坚决担当推动书画文化繁荣发展的使命,秉承书画先辈“书骨画魂”的精神品质,发扬“书画之乡”的优秀传统,高质量推动浦江文化事业发展,着力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

陈传席(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浦江为什么会名家辈出?我以张书旂为例。在徐悲鸿推荐下,张书旂公费赴美考察,之后由于战争无法回国,他和一位女华侨结婚定居美国,同时为抗战宣传出力。在赚钱之后,即使没有任何人让他还钱,他仍把两倍的考察学费寄到“国立中央大学”,以表因故无法回国效力的歉意,这些体现着浦江艺术家的胸襟气度。

在古代,画派都是以为首画家的籍贯命名的。浦江的画家多,画风兴盛。此固然有数位著名人士的关系,也有地气的影响。当时没有展览,既不便宜看画,也不便宜学画,只要有一位画家画得好,大家都跟着学,这就是地气。画作能够流传,必须具有三个特色:一是民族特色,二是时代特色,三是个人特色,浦江画家三者兼备。

尚辉(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此次展览已超过一个县级的体量,它推出了众多20世纪不可不说的人物。“浦江经验”就是从传统出发,应认真总结,并编撰浦江美术史。

同时,此次展览也回答了美术史的一些问题。首先是由于方增先借鉴花鸟画的笔墨,形成了来自家乡血脉的传统,所以方增先成为浙派人物画的一位代表。今天的展览可称之为“补课”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展览里有比较早的20世纪20年代朱杏生的没骨画和1924年陈善哉的作品。显然在“白社”名家之前,至少有两位画家的创作已经非常突出。由此可以推断,在浦江的文人绘画传统里,较早受到了徐渭、八大山人的影响,才会有后来吴茀之、张振铎和张书旂的海派传承。

从展览中还可以分享一个重要的历史根脉,20世纪海派的花鸟画传统是主流,浦江算是一个支流,是吴昌硕的金石重彩大写意形塑了浦江花鸟画的传统,才会有方增先把花鸟画的传统运用于人物绘画,也才会有吴山明用宿墨的方式强调笔墨的传统。从浦江出发的艺术家,一方面注重传统研究,另一方面能够盈余地接受当时的新鲜事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甚至20世纪80年代,他们较好地解决了中西结合的问题。

另外,展览里面有20世纪早期徐察人、黄尚庆的草篆,写法高古,成就很高,他们都是书法史不能遗漏的人物;还有相较年轻的朱小胜篆隶结合的大字。浦江中国画的发展来自书法的传统,足见画家们注重以书入画,而不是迷失在简单的造型或形式之中。

唐辉(荣宝斋副总经理、荣宝斋画院院长):浦江的文化是非常蓬勃的,文脉不断赓续延绵。这次展览回望了浦江美术的发展历程,呈现出浦江当代书画家的整体成就与多样面貌。展览将宋元时期至今的书画脉络整理得如此丰富,甚为壮观。把这些画家作品从宋元到当代全部整理出来,建一个浦江美术馆,效果会非常震撼。

全国的书画之乡有很多,但是,从书画家培养的角度来看,能够涌现出许多近现代、当代书画方面的大家,浦江在全国是唯一的,这一现象值得研究。浦江书画既有对传统的继承,又有时代审美,既有生活,也有对新艺术的追求,浦江沿着这样的发展路径前进,在当代美术大繁荣的框架下,紧跟时代的步伐,一定会取得更多更高的成就。

李一(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这是一个近百年传承的展览,这个展览不仅展示了浦江书画名家,也是宣传浦江的一个很好的方式。浦江是一个底蕴深厚的书画之乡,有许多高水平的书法家。朱小胜的隶书、于晨阳的草书、王兴彪的草书、黄群莲的楷书、张宝仙的篆书以及郑国贤、傅尧霖、叶国庆的楷书,都写得很好。

希望浦江今后在建设美丽中国,建设文化浦江、诗画浦江、新时代新浦江方面有更多成绩。同时,可以借此围绕“翰墨浦江”课题,申报国家级、省级的项目以争取资金,以翰墨养精神、以品质铸人生,在中国文化方面做课题。

另外,我也建议编撰浦江的书画史。浦江从宋元开始就有书法家了,如元朝柳贯、明代宋濂等书法史上重要的书法家,清代和民国更多。通过书画史更能证明“翰墨浦江”或者“文化浦江”的历史厚度。

丁宁(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我于2009年前往美国史密森博物馆学会参加一个国际会议,在会上我遇到了张书旂的后人张少书。他在会议上作了名为《被美国艺术史遗忘的张书旂》的发言,我回国后第一时间翻译这篇文章,并发表于中国美术馆的馆刊。

2010年,我在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做研究,文以成教授让我去斯坦福大学讲一次课,其间访问了张少书,与他再次见面,同时加深了解。张少书是一位孝子,他对父亲非常孝顺,同时出于一种爱国情怀,所以他要捐赠。张书旂抗战时期的很多信息在斯坦福胡佛研究中心,有他当年留下的日记手稿,我看了以后才知道张书旂比我想象的还重要,因为日记里面专门写到有人晚上找他商讨重要事情,就是当时的国立艺专要选新的校长,我才知道当时他是国立艺专的校长候选人之一。但他以身体原因一口回绝。他的重要性不仅在于“白社”,还有其通过绘画在中美之间所做的交流。张少书将张书旂作品捐赠给浙江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后,其实还有留存。他非常担心留在他手里的作品将来怎么交代,浦江可以主动联系张少书,将他剩余的物品接过来,建一个张少书的美术馆,他的名望、为人、学风、作品都撑得起来。

邵晓峰(中国美术馆展览部主任):从古今交融来看,浦江建县有1800年历史,从考古来说,它出土了1万年前的彩陶,改写了彩陶史、工艺美术史。从书画来说,从宋代以来有很多书画名家,包括我们耳熟能详的一批近现代大师,在只有40多万人口的县城中,这样的情况是罕见的。展览中我们看到张书旂、方增先,他们的作品中国美术馆都有馆藏,特别是方增先的《粒粒皆辛苦》在馆内频繁展出,是镇馆之宝之一,这些都和浦江密切相关。

这次展览实现了立体联动,全面介绍了浦江这些年对书画的贡献。体现了中共浦江县委、浦江县人民政府在展览当中的周到考虑。浦江一方面在当地建造一系列博物馆、美术馆以及名人馆,另一方面从1995年起坚持举办书画节,到现在即将颁布全国最大的美术图书馆的设计征集,足以看见浦江聚焦各种力量在当代,梳理书画资源,以全县之力为中国美术界做了很多实事,做到了无愧当代,应该引起高度关注。

张桐瑀(中国国家画院山水画所艺术家、中国画学会副会长):第一,浦江能出现这么多画家并不是偶然,这是一种传统。浦江的人文传统可以催生大师、催生艺术高峰。一个地区有潜在的民俗、潜在的文化在催生推动,一个习俗往往得有几千年的积淀才可以完成,浦江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

第二,张书旂的绘画被过于低估。在民国期间,张书旂、徐悲鸿、蒋兆和、傅抱石已经完成了中国绘画中的现代转型,只不过新中国成立后,有些又重新经历了洗礼,张书旂没有参加,所以就被遗忘了。但是他的画法直接对新中国成立后的画家起到了作用。所以应该认真梳理張书旂的资料,研究他被忽略的原因,并通过学术项目重新挖掘其内容,通过宣传让广大的画家、群众能了解张书旂。

许向群(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策展委员会副主任):浦江书画节形成了三个重要的特点,第一,浦江书画节已成为一项影响深远的文化盛事。第二,“万年浦江”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已经成为浦江著名的艺术品牌。第三,全国美术家和全国美术爱好者借助于浦江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今天的展览更加深了我的印象,展览中已故的浦江名家,在外的浦江名家,包括当下浦江优秀的书画家的作品有脉络感、形式感。当下浦江美术发展情况能够印证浦江文化建设的大发展。

针对浦江现在的发展,有两个方面的建议,第一,针对浦江的美术创作。浦江不光是书画之乡,其工艺美术各方面都非常丰富。浦江美术事业的发展除了继承老一辈的传统,还需要展示浦江当下更有特色的创作。当下浦江艺术家,应该多表现当下浦江景貌,在发掘浦江本地的这种山川特色、人文特色、当地的地域特色方面还有空间。第二,更有针对性、更具体地利用好文化资源。比如张书旂擅长粉画,同时他的题材是以鸽子见长的,有学术高度,可考虑针对其粉画和鸽子题材进行深入研究。从技法上来说,吴山明的宿墨也是一个标志性的艺术语言,建议成立研究宿墨沿袭,探讨如何继续深入发展吴山明的路径的学术团体。更具体的研究方向,对于引领浦江的书画艺术创作,传播和影响浦江书画之乡都有积极意义。

于洋(中央美术学院科研处处长、教授):明初,宋濂的画论思想占据统治地位,他当时强烈反对元代文人以书画自娱、以书画寄情的画风,主张绘画是要“成教化、助人伦”。他反对隐逸式,主张主流的、殿堂式的绘画,影响较大。从这点来看,浦江历代的画家也多有这个特点。浦江的地域和思想是非常正统、中正,有殿堂气象的。

有一点值得肯定、鼓励和赞颂的,浦江县人民政府并没有急于打造一个“浦江画派”。以往很多地域都以画派著称,浦江有很多的书画名人,但没有提出浦江画派,所以浦江书画的传承与发展是扎实的,也恰恰显示了一个地域的文化底气,以书画名家群像的方式展示浦江的文化实力、文艺实力,有一定的高度。

浦江近代以来的发展,这次画展里面所呈现的展品都很好,但展览的顺序和文献可能稍有欠缺,各年代的作品没有按顺序展示。以往我们更多知道的是万年浦江的展览,这次展览也让我们知道“万年”的含义,展厅中的名家作品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立体的、完整的浦江,既有过去、当下,又指向未来的思想。

朱万章(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我对浦江的理解是从张书旂开始的。浦江书画的传统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方面,浦江从宋元以来,出现了非常有特色的艺术家族,比如郑氏家族等;另一方面,很多的画家同时又是文学家,从耕读传家到诗书传家,形成了一个传统,一直从宋元到明清形成了文化脉络,才造就了今天所见到的近百年以来浦江地区书画的兴盛。

我特别留意到展厅内有一件朱霞彩的《仿石谷笔意》,这幅作品虽然写的是仿王翚,可是跟王翚基本上没太多关系。这里看出一个当地的特点,表面上学习某一家某一派,实际是在某家某派的基础上创新,有一定的个性,并不是食古不化,同时也有一些画家完全走海派的路线。所以说近百年的浦江书画,是一种多元化、多角度的发展,一直到今天我们所看到的风格。

建议浦江要整理研究浦江的书画史。另外,因为现在海内外一些重要的博物馆,可能收藏了很多浦江地区从宋元到民国时期到当代的重要的藝术家作品,包括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纽约大学的博物馆等,应编撰一本历代浦江书画集,截至1911年,或者截至已故的画家,让大家对整个浦江书画有比较完整的认识。

任君伟(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书画》杂志副主编):看了今天的展览,真正感受到了有着“书画之乡”之称的浦江的文化传承与发展。我就其中的花鸟画作品谈点感受。此次展览展出的花鸟画作品中,工笔和写意这两种艺术手法妥帖地融为一体,工写交织、简洁率意、繁利疏均的画风油然而生。画家们似乎都在自觉规避当今画坛的一些流行风尚,力求在画面当中追求一种更为深邃的审美境界,在心神上向浦江的传统画家学习探索,在浦江宋元明清画家的作品当中寻找更高的学术立足点。

浦江建县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它有文化之邦、书画之乡、诗词之乡的美誉。有记载的书画家就有255人之多,可谓根深叶茂、代不乏人。浦江的这种根不是记忆源流意义上的,而是思想发源上的这种本根,是跟土地风水息息相关的文化,由此生长出来的文化的枝叶繁茂,不会出现残林凋敝,由此会延展出很多艺术姿态,一定也会朝着蓬勃繁茂、气势恢宏的方向发展。

王平(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主持人):首先,今天的研讨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中国书画的“浦江现象”,大家认为其渊源与浦江传统文化风尚的熏陶有很大关系;二是对于浦江书画特点的认识与总结,大家认为,浦江书画从传统出发,面貌多样,具有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个人特色,整体水平较高。其中,张书旂走在美术史的前沿,与他那一代的花鸟画们完成了花鸟画现代转换的问题。新浙派人物画家代表方增先、吴山明等,是新中国人物画现代转换的典型,他们实现了新中国人物画从人物写实造型追求向笔墨本体语言转换的超越等等。

其次,大家高度肯定政府积极主动的推动引领作用。浦江很早就认识到书画是浦江社会发展的一大特色,并把它作为县城品牌建设的重要方向,但浦江没有急于打造浦江画派,而是做一些切实的事情,水到渠成地让全国都关注浦江。

最后,浦江很早就注视到书画乡贤的作用,今天的浦江建设、浦江书画节,皆源于众多乡贤在背后不断发力,包括方增先、吴山明、马锋辉、陈琪、骆献跃等先生,都在不同阶段,以自己个人的力量推动家乡书画事业的建设。

今年的浦江书画节到中国美术馆办展,是浦江书画节迈出的很重要一步。接下来浦江书画节的发展更要以学术去引领浦江书画产业的发展,像专家们提到的撰写浦江书画史,策划诸如张书旂、方增先、吴山明学术专题展,借助专家力量研究浦江传统书画以及当代书画家的学术脉络、学术地位、学术价值,等等。希望浦江持续努力,让“浦江书画现象”在大家心目当中的形象更加明确、更加坚定。

猜你喜欢

浦江书画文化
浦江游览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连长帮我卖牛肉
流翔高钙功能性果品 深受浦江桃农欢迎
谁远谁近?
小小书画廓
浦江高科技园信息化建设探讨
书画
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