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助力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对策 以威远农商银行为例
2023-04-15肖建明
□肖建明
当前,威远县特色农业产品主要包括无花果、中药材、生姜、茶叶等,各类市场主体较为丰富,金融支持力度也是逐年增强。单从威远农商银行来看,已向龙头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个体工商户等各类市场主体投放农业产业贷款达26.3 亿元,占一般性贷款的37.8%。其中,累计投放中药材产业贷款1.62 亿元、无花果产业贷款3.95 亿元、茶叶产业贷款2.78 亿元、蔬果产业贷款5.65亿元、生姜产业贷款3.9 亿元。随着金融支持特色农业产业不断深入,金融支持各类特色产业也是均衡发展。
实践与成效
——强化县镇村三级联动,建立政银合作良性机制。在县一级,由总行各部门积极做好县级政府部门的对接工作。于2021 年分别与县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支持做强做优无花果、生姜、樱桃、茶叶、大棚蔬菜等特色农业。2022 年,县委组织部、中国人民银行威远县支行等部门联合印发《威远县“党建+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方案》,进一步加快金融助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步伐。在镇一级,按照属地原则由营业网点加强对镇政府部门的对接工作。2022 年3 月,威远农商银行小河支行与小河镇政府在威远县小河镇“五四茶场”成功举办了威远县乡村振兴融资对接会暨茶叶产业授信授牌仪式,就是镇级对接的成功表现。在村一级,由客户经理按照网格化管理做好村级对接工作,网点与村委互派金融联络员和金融顾问。
——重点分析产业差异,制定特色产业支持方案。一是明确产业支持方案。威远农商银行深入对接县级农业部门,选定无花果、中药材、生姜、茶叶等特色农业产业作为重点支持对象,先后出台了《金融服务无花果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支持政策。针对无花果产业,力争至2023 年底,支持和服务无花果种植大户3000 户以上,支持和服务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0户以上,支持和服务无花果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 户以上,支持“内江市威远县世界无花果博览园旅游景区”“康桥恬园”做大做强,实现对无花果种植大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种植村(社)、农业产业化企业、无花果景区金融服务全覆盖;针对中药材产业,明确到2023 年底进一步提高中药材企业及种植农户的贷款覆盖率、升贷获得率和贷款满意度,优先保障中药材贷款投放,力争支持和服务中药材种植大户300 户以上,支持和服务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00 户以上,支持和服务中药材产业龙头企业2 户以上,实现中药材核心区域基础金融服务优化升级。
二是创新产业信贷产品。结合特色农业产业自身特点,创新“金果贷”“仙草贷”“生姜贷”“穹窿香茶贷”等特色农业产业信贷产品,并在年度信贷投放计划中单列特色农业产业信贷支持目标。如针对生姜(早仔姜)种植周期短、资金需求大的特点,对261 户姜农批量一次性授信1.14 亿元,将姜农信用贷款额度由单户50 万元提高至200 万元,发放贷款后按月纳入由县政策性担保公司“批量担保”,出现风险后担保公司承担70%的损失,进一步释放信贷产能,助推生姜产业年产值超过1.5 亿元。
三是采取多种担保方式。与县农业农村局共同制定《威远县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贷款风险补偿实施方案》,建立“威远县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贷款风险补偿金”,通过放大倍数及分险措施加大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力度,以此来有效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所需的担保。深化与四川省农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业务合作,积极推动由银行先放款,农担公司再确认担保的“批量授信”业务并签订了《集合担保协议》,约定10 万元—300 万元“集合担保”业务的担保费用由农商银行承担,有效纾解特色农业产业经营主体发展中面临的担保难和融资贵难题,累计发放“集合担保”贷款3200 万元。
——聚焦产业不同主体,突出精准个性金融服务。针对“产加销”龙头企业,主要采用信用、第三方保证、动产抵押等方式向其提供资金支持,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主体,主要以其承包的土地经营权进行内部价格评估,在此基础上提供贷款,切实解决专合社无抵押物的融资难题。自2014 年以来,该类贷款累计投放1400 万元。针对农户,主要采用小额信用贷款方式,支持购化肥农药、提灌等农业产业必要生产物资的资金需求。落实免抵押、免担保、利率优惠支持政策。同时加大智能贷款推广营销,对符合条件的小农户匹配最高额度30 万元、最长期限5 年、最低利率执行当期LPR 利率。针对村集体经济组织,制定《威远农商银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按照土地整理与复垦,农业机械设备等固定资产购置,灌溉、大棚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经营过程中流动资金周转等资金需求,择优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目前已投放村集体经济组织贷款3000 万元。
——围绕产业上下游,开展产业链全方位服务。针对茶叶产业,对龙头企业高山云雾、复立茶业等投放贷款,促进形成了“公司+专合社+村集体组织+基地+农户”的订单模式,即由高山云雾、复立茶业公司等龙头企业以保底价与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户签订订单,确保农户从种植到加工再销售一体化;针对无花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积极支持金四方果业、久润泰科技等无花果加工企业以及百胜药业等中药材加工企业,支持确保特色农业产业的有效产出。同时加强其下游经销商金融服务,做好贷款、惠支付、惠生活、企业网银、手机银行等金融产品推广,提升特色产业主体销售环节的金融服务水平。
对策与建议
——政银联合发力,找准重点支持产业。持续强化与县镇村三级合作,落实县、镇、村三级分级对接责任,积极主动参与特色农业产业规划制定。通过信息共享、规划共做、资金支持等方式,共同选定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特色农业产业,并从产业主体引入、产业模式搭建、产业培育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充分发挥“三大主力军银行”作用。
——盯紧重点阶段,创新金融服务方式。在特色农业产业金融支持过程中,围绕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主体采取差异化、定制化金融服务策略。要清晰认识农业投入产出周期普遍偏长的特性,开发与产业模式、产业需求相匹配的金融产品,灵活引入风险担保、农业担保等多种担保方式,在全方位、多层次满足特色农业产业各发展时期和产业链各主体金融需求的同时降低信贷风险。在产业发展初期,应重点支持基础建设,深入研究未来发展前景,夯实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根基;在产业发展中期,应注重全产业链金融支持,促进形成“农业龙头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农业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成熟经营模式,将金融支持从农业龙头企业到一般农户全覆盖,不断提升产业活力;在产业成熟期,应注重支持技术升级、基建提升、产品更迭、产业延伸等,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促进提质增效,培育核心竞争能力。进一步转变观念,顺应农业供给侧改革方向,从固有的一味强调“做大做强”转变为“做精做强”,全面突出特色农业产业靠品质、靠特色取胜的特性。纵向,金融支持特色农业产业链条的延长,从生产到粗加工、深加工再到精加工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横向,金融支持扩充种植、加工产品种类,提高产品丰富度,进一步满足市场需要。通过金融助力纵向、横向发力,助推老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农业产业凝聚特色,在“特”字上下功夫,稳步培育本地品牌知名度,全面助力本地特色农业产业增强市场核心竞争力。
——强化员工培训,提高金融支持精度。以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金融工作队伍为目标,一方面可以邀请农业专家,持续开展服务农业知识培训,把客户经理培养成为既懂金融业务又懂农业知识的多面手,全面提升客户经理对农村政策法规和农业科技相关知识的熟悉度;另一方面建立驻村学习服务制度,让客户经理沉下去,向农民学、向农业学、向实践学,快速提升客户经理服务“三农”的能力,不断改变懂金融业务的多、懂农业知识的少,以及懂金融政策的多、懂农村政策的少的现状。通过培养,进一步提升客户经理识别特色农业产业风险的能力,切实提高金融助力优质特色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精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