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社会疏离的研究进展
2023-04-15王芬董淑贤李春燕满文昆毛学惠
王芬 董淑贤 李春燕 满文昆 毛学惠
(1.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胃肠外科,山东 济南 250021;2.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急诊神经外科,山东 济南 250012)
最新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数已达到2.64亿,占总人口比重的18.7%,表明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1]。由于老年人生理储备能力下降或失调极易导致机体易损性增加,同时其抗应激能力以及内环境的维稳能力进一步减弱,均可能导致其不能顺利接触社会而产生疏离行为[2]。社会疏离是个体未能与外界进行良好互动,导致社交意愿得不到满足,继而出现孤独、无助以及冷漠、拒绝等消极情绪和行为[3]。社会疏离不仅会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还会降低其生活质量;有研究[4]发现,社会疏离与健康结局密切相关,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抑郁、痴呆和死亡的风险。国外关于老年人社会疏离的研究开展较早[5],目前国内主要集中在癌症、艾滋病、脑卒中、关节置换和慢阻肺患者中[6-10],关于老年人社会疏离的相关研究较少。本文对老年人社会疏离进行概述,从概念、发生现状、影响因素以及干预方式等方面总结老年人社会疏离的研究现状,以期为国内开展老年人社会疏离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1 社会疏离的概念
社会疏离,最早起源于拉丁文“alienatio”和“alienare”,意为异化、脱离和分离,国外称为“social alienation”“alienation”或“social isolation”。社会疏离涉及社会、心理、护理等多个领域,最早由美国护理学家BiordiI提出[11];Carpenito-Moyet[12]将社会疏离定义为个体(或群体)的社交意愿未得到满足,并且伴有孤独、寂寞、无意义感或自我分离感等消极情绪的一种状态,重点描述了疏离者的主观心理感受。Zavaleta等[13]认为社会疏离应将客观行为改变考虑在内,即包括客观的社会接触减少也包括主观感知的社会接触不充分,故将社会疏离定义为“有发生人际交往需求的个人、群体、社区或社会团体,社会关系质量和数量的不足”。在此基础上,Wang等[14]提出了社会疏离的5要素:社会接触量、社会接触结构、社会接触质量、情感关系评价以及关系资源评估。社会接触量是指某人在一段时间内社交联系的数量或频率;社会接触结构是指社会联系的特征;社会接触质量是指关系的感知质量,这一领域包括对特定重要关系(如伴侣和父母)质量的衡量,还包括对个人社会联系定性信息的测量;情感关系评价是指对人际关系的充分性或影响的整体评估,如孤独感或情感社会支持;关系资源评估指的是从某人的社会关系中获得资源的总体感知。目前,关于社会疏离的概念尚未形成统一定义,但都是在与社会接触过程中形成的不良体验,包括主观社会疏离和客观社会疏离2个方面。
2 老年人社会疏离现状
由于老年人生理机能下降,其在社会交往中存在着诸多不便;尤其是患病的老年人,通常需要进行药物和物理治疗,这使得他们本就脆弱的社会生活面临更多的挑战,极易导致老年人产生社会疏离进而影响其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目前的研究[15-19]主要从孤独感、抑郁、心血管结局、死亡等不同角度探讨了老年人的社会疏离问题。孤独感作为社会疏离的心理体现,反映了老年人对其社会接触频率和密切程度的不满,或者他们所拥有的关系与他们希望拥有的关系之间的差异[15]。此外,Taylor等[16]的研究结果表明,来自家庭和朋友的主观社会疏离会导致老年人出现更高程度的抑郁症状,同时,友谊可以有效缓解老年人的主观社会疏离,并对促进其心理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国内学者徐瑜林等[10]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老年患者的研究同样发现,患者因疾病长期居家,难以进行适当的社交活动极易出现社会疏离,从而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社会疏离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Golaszewski[17]的研究表明,社会疏离可能会通过刺激神经内分泌失调、干扰自主神经功能、增加收缩压控制,引发炎症和氧化应激增强,进而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收缩压升高引起心血管疾病。此外,Freak-Pol等[18]对社区老年人的研究同样也表明,存在社会疏离等社会健康状况较差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要比其他人高出42%,也会有更高的死亡风险,并强调社会疏离和较低的社会支持可能比感知到的孤独对晚年的心血管健康更重要。
3 影响因素
3.1一般人口学因素 老年人社会疏离受到年龄、独居、收入、退休、婚姻状况等多重因素的影响。(1)年龄:有研究[19]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社会疏离水平日渐加剧;这主要与年龄越大,老年人的身体状况越差,其面临慢性病、疼痛以及丧偶的风险也会随之增加,这些风险均对老年人的社会生活造成沉重打击,使其回避社会交往。(2)独居:配偶的离世以及孩子的远离也会冲击老年人的社会生活,使其出现社会疏离状况,如Klinenberg[20]的研究发现,独居孤寡尤其是年老体弱的独居老人其社交活动极为脆弱,通常需要更多的家庭照顾来避免其陷入社会疏离和孤独感的恶性循环。(3)收入:叶丛蕾等[21]在其研究中指出,经济状况较好的老年人,能更好地应对突发健康状况并承担相应的开支,同时也具有较好的健康意识,愿意积极主动寻求康复机会同主流社交群体保持联系,并维持亲密的社交关系,进而缓解其社会疏离状况。(4)退休:与青年人相比,老年人因退休以及自理能力下降导致社会角色功能部分或全部缺失,这使得老年人的社会疏离感加重,同时又会因为无法熟练使用网络通讯技术与社会接轨,导致其社会互动减弱,加重其社会疏离状况[22]。(5)婚姻状况:Courtin等[23]研究发现,有伴侣的老年人可以获得更多来自家庭的情感支持,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也较高,相反离婚或丧偶者会获得更高的孤独感体验,社会疏离状况严重。
3.2社会环境因素 造成老年人社会疏离的社会环境因素包括居住环境、社会文化、社会公众歧视和疏远、家庭关系等。 (1)居住环境:汪欣等[24]的研究指出,随迁老年人面临居住环境改变的挑战,尤其是承担照顾孙辈和家务的老年人会局限其社交圈,使其对流入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更加缺乏,逐步产生社会疏离。(2)社会文化:西方国家倡导独立、民主、自由,因此,西方老年人通常面临着子女远离的境况,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老年人的社会疏离。为避免老年人出现上述状况,同时也为了帮助老年人获得高质量的老年生活。Taylor等[16]提出,家庭成员要与老年人保持密切关系以避免老年人出现社会疏离,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导致社交网络变小,家庭成员的加入可以增加与老年人的交流,关注他们情感及生活的需求以弥补社会生活的缺失,从而降低老年人的社会疏离水平。(3)社会公众歧视和疏远:某些疾病的污名化也使得老年人的社交活动面临歧视和疏远,如患有痴呆症的老年人除了面对疾病本身可能带来的社交障碍外还面临着社会生活的歧视和社交圈的疏远,这些均加剧了老年患者的社会疏离[25-27]。(4)家庭关系:家庭是个体发展和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老年人可以安全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有助于老年人获得足够的心理资源和情感,缓解其社会疏离、提高生活质量。如李雪雪等研究[28-30]显示,家庭关系的亲密度是影响城市空巢老人社会疏离的重要因素,即家庭亲密度越高,老年人感知到的社会疏离感就越低。
3.3健康状况因素 良好的身体健康状况是保持社会活动的客观条件之一,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下降及自理能力缺陷或虚弱,极易导致社会参与量减少进而引发社会疏离。其中老年人听力下降与社会疏离密切相关,如Mick等[31]调查发现,听力损失未经治疗的老年人可能会导致长期的听觉剥夺或听觉输入退化,从而导致认知能力下降和社会疏离。此外,与无视力障碍的人相比,有视力障碍的老年人有可能会伴随更大的孤独感和社会疏离感,因为视觉的障碍导致他们可获得的社会支持减少甚至会中断社会参与[32]。肌肉损伤也是导致老年人社会疏离的重要风险因素,如Oliveiral等[33]研究发现,腰背损伤的患者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社会疏离,比普通人群高24%。此外,有些患者在治疗后多伴随头晕、健忘、难以集中注意力等现象,均导致了社会疏离的加剧;如VAN等[34]研究发现,治疗后出现认知功能下降的头颈癌老年患者为了避免发生尴尬的场景,往往选择回避社交场合,并产生孤独感体验。除此之外,罹患癌症、活动无耐力、因疾病导致的身体形象紊乱等都是老年人面临的容易导致社会疏离的高风险因素[35];老年人极易因这些情况而面临主动或被动的社会疏离,长此以往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状况。
3.4其他因素 老年人的人格、人际关系、认知障碍及其照顾者也是影响其社会疏离的重要影响因素。如回避型人格的老年人通常会回避参与社会活动[36],加之其生理功能受损产生的虚弱感也打击了参与家庭活动的积极性。此外,个人人际关系质量差或经常经历冲突、破坏或功能障碍的老年人也可能存在更高的社会疏离。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认知功能会逐渐下降,加之罹患痴呆症风险的增加,这些均成为影响老年人社交的主要障碍因素[37]。同时,照顾者的护理方式也会对老年人的社会生活产生影响,如照顾者对老年人过度保护,限制其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将会导致老年人的社交网络缩小,社会生活受损,逐步产生社会疏离。
4 干预方案
目前关于老年人的社会疏离干预方案主要涉及同伴支持、多因素干预、心理疗法以及其他疗法。这些干预措施的关键是:(1)提供社会支持。(2)增加社会交往的机会。(3)教老年人掌握社交技能。
4.1同伴支持 同伴支持是指2个或多个具有相似疾病经历、文化程度以及社会地位的个体通过互相给予情感支持、信息支持、物质支持及交换疾病信息等学会自我管理的社会互动干预[38],可通过一对一、面对面、电话或互联网等多种形式开展[39-41]。同伴支持对参与双方都有一定程度的互惠性。Cooper等[42]对18例患慢性腰痛的老年人进行了6次同伴教育,每次间隔2周,通过共情、经验、建议等内容的同伴支持,患者的社交质量和频率都得到了改善。此外,Tomasino等[41]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他将47例老年抑郁症患者分成3组,其中1组给予为期8周的同伴支持干预,共进行16节课(每周2节),干预内容包括教学内容和角色故事;结果表明,同伴支持对抑郁症具有一定疗效,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社交网络,增加了与他人的社会联系。虽然同伴支持能最大程度地关注个体,使干预的影响力更加充分,具有组织方式灵活、教育方式多元、注重参与体验、易接受等优点,但选择和培训同伴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巧。
4.2多因素干预 多因素干预是指同时对多种危险因素进行干预,探究其共同作用效果。有学者[43]认为,与单因素干预方式相比,多因素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更好。Hernander-Ascanio等[44]以认知理论和关怀模型为理论框架对57例老年人进行包括回忆、讨论、交谈、指导、共情和锻炼等主题在内的多因素干预;其研究结果表明,多因素干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老年人的社会疏离,减轻孤独感,改善生活质量。该研究是由保健专业人员和志愿者以家庭会议和电话会议的形式开展。此外,Cheng等[45]以认知行为方法为基础,对160例老年人进行了以体育锻炼和认知行为技术为主的多因素干预;结果表明,该干预方案可明显改善老年人疼痛相关的生活质量,缓解其抑郁症状,增加其社会交往。该方案主要包括讲课、讨论、纸笔练习和简单的伸展练习等训练活动。虽然多因素干预效果明显,但是老年人的社会疏离情况多较为复杂,需研究者综合考虑包括身体活动、心理状况、社会支持、认知状态等在内的老年人社会疏离的多方面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
4.3心理疗法 心理疗法是指用心理学方法,通过语言或非语言因素,对患者进行训练、教育和治疗,用以减轻或消除身体症状,改善心理精神状态,适应家庭、社会和工作环境。心理疗法在改善老年人社会疏离方面效果明显,具有社会效益好,经济成本低等特点。叶静雯等[46]以萨提亚治疗模式为基础对10例老年人开展了为期2个月共7次的心理辅导活动,结果表明,该干预方案可以改善老年人的沟通姿态,改善家庭关系增加交往机会,同时也改变了老年人以往错误的认知关系,提高了社会交往能力。此外,Pandya等[47]对166例老年人进行了为期2年的冥想课程训练,结果表明,冥想可以有效缓解退休老年人的孤独感,主要原因是冥想通过改变老年人的认知来缓解和调节与孤独感相关的消极思想和感觉,同时对老年人的社交实践也会产生积极作用,有助于老年人获得丰富的社会生活。虽然心理疗法的效果显著且影响深远,但该疗法的开展通常需要操作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且开展过程中需要时刻把握干预对象的心理动向。
4.4其他治疗 体育运动尤其是集体性的体育活动,如广场舞,太极拳等[48-49],能够给老人提供社交机会,满足其情感需求;而且运动还可以提高身体健康水平,减缓机能衰退,抵抗老年疾病的侵扰,在促进老年人社会生活方面作用明显。此外,怀旧疗法尤其是团体怀旧疗法在增进彼此感情交流的同时,也增加老年人的交际沟通能力,有利于增加老年人接触社会的机会;怀旧疗法不涉及学习更多复杂的新技能,治疗过程中老年人通常会感到很舒适放松[50]。
综上所述,老年人由于其独特的身心状况,通常会面临或多或少的社会疏离并对其身体、心理以及社会生活造成沉重打击。目前,我国关于社会疏离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尚缺乏整体、全面、多方位的研究。由于社会文化的不同,我国老年人的社会疏离可能存在独特的特点,未来应深入剖析我国老年人社会疏离的影响因素,为今后开展适合我国老年人的社会疏离干预工作提供依据。此外,国内关于社会疏离的研究多为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缺乏质性研究以及相关干预研究,今后应尝试开展多种形式的研究,并从健康、心理、社会等角度开展,以促进老年人融入社会,提高其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