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拉松赛事人员风险防范的域外经验与中国路径

2023-04-15周文昊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3年5期
关键词:赛中办赛马拉松赛

周文昊

(武汉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9)

前言

体育赛事人员风险防范以保障运动员、志愿者、裁判等相关人员人身安全为对象,通过采取具有能力性、前瞻性与保障性等优势的预备措施,以有效预防及控制体育赛事中的人员风险,是体育赛事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近年来,我国在“放管服”背景下,通过政策引领、政府购买、社会办赛、协同开展等方式,多方位、多层次、多维度地实现了以多部门共担马拉松赛事职责、多领域共破马拉松赛事开展资源囿境、多主体共督马拉松赛事品质为目标的开展格局,有效推动了马拉松赛事实现多元化、多元化、多层级的有序的发展。然而,受制于各体育赛事开展主体的风险防范机制乏力、防范意识短缺、防范模式不妥等,我国马拉松赛事陷入规模数量急剧增长与安全保障薄弱的失衡囧局,淤生出“利益主导,人本缺失”的人员安全问题。如2021年5月22日于甘肃白银市举办的“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马拉松”事故,不仅折射出我国“简政放权”背景下政府对社会力量办赛监管失位,也强调了为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赛事活动体系目标下提升体育赛事人员风险防范效能的必要性。纵览英国,为提高马拉松赛事服务的安全性、人本性、高能性以实现马拉松赛事健康、高效益、可持续的发展目标,秉持政府引导、依法治理的办赛理念,采用政府与社会力量共办的协同机制,形成法制化、共治化等赛事治理格局,有效防范了马拉松赛事人员风险,促进了马拉松赛事可持续化发展。鉴于此,本研究以英国马拉松赛事人员风险防范经验为逻辑起点,以治理理念、治理主体、治理机制为逻辑切面,通过立足我国各方实情,探析我国马拉松赛事人员风险防范的本土路径,以期为推动我国马拉松赛事有序、健康发展,助推多层次、多元化的赛事活动体系构建及建设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提供可借鉴经验。

1、我国马拉松赛事人员风险防范的现实困囿

马拉松赛事人员风险的防范意识、防范标准、防范机制是“为什么防范、用什么防范、如何防范”的关键要义,对推动马拉松赛事风险防范实现高效能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相关机制尚待优化,我国马拉松赛事人员风险防范存在标准缺失、意识不足、机制不健全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1.1、马拉松赛事人员风险防范标准缺失

体育标准化在构建群众体育新发展格局,促进体育高质量发展、推动体育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和标杆性作用。构建标准化的体育赛事人员风险防范体系是有效解决当“政府与市场失衡”马拉松赛事开展机制紊乱等问题的技术保障。在丰富群众体育赛事,构建与全民健身需求增长相适应大众竞赛体系背景下,我国马拉松赛事在全面深化改革助推下已形成多元主体办赛的常态机制,并且赛事IP已逐渐实现由过去单一的政府主导向潜力大、内生力强的社会市场主体的嬗变,有效实现了我国马拉松赛事多元、多样、多层次的井喷式发展。然而,马拉松赛事快速发展下所导致的是我国原有的赛事开展、组织、实施、管理等机制体系已不适配当下马拉松赛事数量呈指数级增长的迅猛趋势,于此所派生的问题是我国马拉松赛事人员风险防范无法可依、无标可参、无根可循。例如,当前鼓励社会力量办赛的趋势下,我国相关体育部门下放赛事IP权却出现“放而不管”的现象;社会力量在开展马拉松赛事过多以利益为导向,赛前、赛中、赛后缺乏具有指导、引领、保障作用的标准化办赛指南,导致赛中处理系列人员风险事故的应急机制频频乏力,致使赛事活动出现参赛人员受伤、甚至死亡等事故。

1.2、马拉松赛事开展主体人员风险管理意识薄弱

体育赛事人员风险管理是体育赛事安保系统的组成部分,对保障参赛人员人身安全,促使多元主体协同、有序、健康地办赛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放管服”背景下,我国相关政府部门通过降低赛事审批门槛,将体育赛事IP权下放市场、还归于民,并在遵循政府与社会市场共同办赛的机制下,通过激发社会团体及相关企业资本参与马拉松赛事举办的活力,构建了办赛主体多元化、主体协同多维化的市场化办赛格局,有效地推动了我国马拉松赛事实现多元、多样、多层的发展。然而,伴随马拉松办赛市场主体快速激增下的“重放轻观”的紊乱局面反过来也导致了我国在马拉松赛事开展上出现了“无序办赛”及赛事人员风险防范“治理意识缺失”等不良局面。例如“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马拉松事故”中,由于赛前主办赛事公司及相关政府部门在赛事开展风险预防上缺乏防范意识,且双方主体“自由裁量,互不相干”,没有在人员风险防范上形成良效合力,对赛中极端天气的预测、安全问题的熔断机制、赛事安全的应急志愿系统等工作缺乏有效预设,以至于出现极大的人员伤亡事故。在“政府社会治理型”的转型进程中,通过完善政府与市场的协同工作机制,提高赛事人员风险的防范效能,增强办赛主体的人员风险管理意识是提高我国政府行政效能,推动马拉松赛事可持续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1.3、马拉松赛事人员风险防范智治机制尚待完善

“整体智治”是有效发挥我国政府治理效能,提高体育赛事风险防范的重要通路。具体是指在多元治理主体在问题治理情景下,通过将治理与信息技术、数字媒体等智慧化手段融入治理环节,达到治理效能优化的智慧治理局面。在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背景下,我国相关体育行政部门采用简政放权、协同治理等方式,通过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加强对马拉松赛事风险管理、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马拉松赛事治理,形成了较为系统、成熟的马拉松赛事风险管理模式。然而,囿于我国马拉松赛事风险管理起步晚,我国马拉松赛事风险防范在人员安全保障的重点环节、关键步骤上仍存有问题。其中,各办赛主体就马拉松赛事人员风险防范相关事宜各自为营、相互掣肘,未在治理机制上形多方主体多元、多维、多层协同联动的良效合力。与此同时,传统是治理技术、治理理念、治理手段等难以补足补齐马拉松赛事人员风险防范的短板,造成了赛前、赛中、赛后的人员风险无标可参、无技可用等的粗放型治理模式。如在黄河石林百公里越野马拉松事故中,因赛事主办方与相关利益主体未形成有效的“智治”人员风险防范治理而导致对赛中极端天气预测及防范的缺失,造成多数运动员因失温而出现伤亡。可见,我国马拉松赛事人员风险防范上缺乏整体智治,在治理环节中,缺乏科学有效的防范机制,赛前、赛中、赛后缺乏集风险预测、防范、救援为一体的智治模式,致使我国马拉松赛事有效的人员风险防范处于缺失状态。

2、马拉松赛事人员风险防范的域外经验研究

英国通过政府规制、协会主导、协同治理等方法,在马拉松赛事人员风险防范上呈现着规范化、法制化、程序化等特点,形成了较为完善了马拉松赛事人员风险防范协同机制。鉴于此,对其防范模式、防范主体、防范机制等进行分析可为我国马拉松赛事人员风险防范提供借鉴经验。

2.1、以政府规制为基础,提高赛事人员风险防范的规范性

规范化的体育赛事活动是保障参赛人员及相关工作者安全参与活动的重要保障,有利于提高赛事人员风险防范效能,减少体育赛事开展中人员伤亡事故,实现体育赛事健康、可持续发展。英国在马拉松赛事人员风险防范过程中,以保护志愿者、运动员、裁判员等相关人员人身安全为目的,以政府规制为模式,通过借助法律法规、政策制度、行业标准等,制定赛事人员风险防范指南,提高了赛事人员风险防范的规范性。例如,英国安全与卫生管理局作为英国里奇韦挑战赛开展的政府主体部门,通过依照人员风险防范的相关法律法规,如《运动场所安全法》、《运动场所消防安全法》等,制定了用于马拉松赛事开展所必须遵循的 《英国体育与休闲活动健康与安全指南》。可见,英国马拉松赛事人员风险防范以政府规制为基础,通过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用于赛事人员风险防范的标准指南,有效提高了马拉松赛事人员风险防范的规范性,避免了市场主体因无标可参、无法可依等造成的混乱局面,实现了其马拉松赛事有序、有质的高效发展。

2.2、以协会主导为模式,采取多维互动的赛事人员风险防范机制

多维互动的风险防范机制是通过依权、依责、依能等配置原则,有层次地将不同办赛主体及相关部门进行有机整合,形成政府与社会组织共同参与的马拉松赛事人员风险防范机制,可广泛纳入多元主体参与马拉松赛事人员风险防范,有效保障马拉松赛事高效、有序、健康发展。英国政府与社会组织共同治理型的治理模式决定其在马拉松赛事人员风险防范上的特征。具体来讲,英国马拉松赛事风险治理通常由社会体育协会主导,通过采用政策、法律、法规等政府职能手段的有效监管,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马拉松赛事风险防范治理并对其进行引导、监督、问责。

2.3、以组织实施为着点,实行程序化的人员风险防范策略

程序化的人员风险防范策略是指在变化多端的体育赛事中,通过预先设置赛前、赛中、赛的风险防范策略样本,在赛事开展中依据策略样本开展赛事风险防范,对体育赛事风险精准防控有着重要的作用。英国马拉松赛事各参办方通过依照赛事风险防范执行标准,依据不同马拉松赛事的开展环境等因素,采取不同形式、不同功能作用的防范措施,形成了程序化的人员风险防范机制,有效保障了其赛事参与人员的人身安全。例如,在里奇韦挑战赛人员安全风险防范中,英国越野跑协会会依照《英国越野跑赛事组织指南》来对里奇韦调整赛事人员风险进行程序化的防范实施。具体是指,赛事的主办方及参办方基于赛前、赛中、赛后三个人员风险维度,以风险来源、风险类型、防控策略、防控措施为风险防控程序样本,通过对每个样本进行维度分析,以形成环环相扣、精细防控的赛事防控机制。比如,在赛前阶段,主办方会就马拉松赛事风险来源进行科学论证,以确定不同的赛事风险类型,如设施风险、设备风险、项目风险、人员风险等,进而便于展开更为精准的防控;在防范策略上,主办方会依据前期论证的风险类型以确定有效的防范策略以及具体防范手段,如通过赛事风险熔断机制以有效规避赛中一些易造成人员伤亡的风险。

3、对我国马拉松赛事人员风险防范的启示

英国马拉松赛事人员风险防范呈现着标准化、程序化、法制化等特点。然而,我国马拉松赛事人有风险防范存在着标准化缺失、防范意识薄弱、整体智治机制尚待完善等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立足我国实情,可从体系标准化、治理主体协同化、治理机制程序化三个维度来探析我国马拉松人员风险防范的本土路径。

3.1、以政府规制为导向,营造标准化的赛事人员风险防控环境

当前,我国在体育赛事人员风险防范上主要依靠政府自上而下的政策调控,缺乏针对具体赛事的风险防范标准,尤其是在风险较高的体育赛事中。因此,为推动我国马拉松赛事多样、健康、有序的发展,应以政府规制为导向,通过立足我国群体体育发展实情,采用政策、法规、行业标准等形式,规制我国马拉松赛事人员风险防范的标准体系,为其可持续发展营造良效发展环境。

其一,强化政府规制,为马拉松赛事人员风险营造良效环境。一方面,在“放管服”背景下,我们体育行政部门应明晰各主体在马拉松赛事人员风险上的职责,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法律、标准等,发挥政府在马拉松赛事人员风险防范中的“保基本、兜底线”作用,形成高效的人员风险防范政府工作机制;另一方面,各级相关政府部门应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马拉松赛事人员风险防控,通过完善相关奖励激励机制,鼓励赛事公司、社会团体、民间组织、志愿者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马拉松赛事人员风险防范工作,并制定与赛事人员风险防范相关的政策、法规、法律对社会主体实施引导、监督、问责,从而补齐马拉松赛事人员风险防范资源短板,形成马拉松赛事风险防范与治理创新的社会合力;其二,强化标准体系建设。我国相关体育行政部门应协同各级政府部门、各社会组织,通过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的纵向联动与横向协同机制,建设适用于我国马拉松赛事风险防范的标准化体系,提高马拉松赛事风险防范的规范性和标杆性,助力实现我国马拉松赛事人员风险高效能发展。

3.2、以协同治理为支撑,构建多方参与的协同风险防控机制

协同治理是促进体育高质量发展,推动体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之义。构建多方参与的协同风险防范机制是有效防范马拉松赛事人员风险的重要通路。囿于我国马拉松赛事风险防范仍处于初级阶段,社会力量参与的协同机制仍不够完善,在马拉松赛事人员风险上缺乏科学性、系统性、高效性和链条性。鉴于此,我国相关部门应打破单一主体治理壁垒,通过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构建跨部门、跨层级、跨领域的纵向联动与横向协同的马拉松赛事人员风险防控机制,有效推动我国马拉松运动实现高质量建设、运营和发展。

其一,完善社会力量参与赛事风险防控的准入机制。我国相关部门应立足“放管服”改革内在要求,通过设立相关标准体系以完善社会力量准入的标准体系,不断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马拉松赛事风险防范工作;其二,构建政府与社会力量共同防治机制。体育赛事风险防范可包括赛前风险识别及预测、赛中风险应对及处理、赛后风险归纳总结三个部分。在赛前风险识别及预测阶段,应积极鼓励赛事公司、相关技术服务公司参与赛事风险预测,提高对马拉松赛事人员风险的预知性;在赛中风险处理阶段,应通过联动各方主体搭建马拉松赛事人有风险应对机制、风险熔断机制;在赛后风险防范总结阶段,应构建马拉松赛事风险防范多向交流机制,通过对赛事风险防范经验及问题进行复盘、总结,提高赛事风险防范的智库储备。

3.3、以程序化机制为着点,制定马拉松人员风险防控策略

程序化的人员风险防范策略是指在变化多端的体育赛事中,通过预先设置赛前、赛中、赛的风险防范策略样本,在赛事开展中依据策略样本开展赛事风险防范,对体育赛事风险精准防控有着重要的作用。纵览英国马拉松赛事人员风险防范发现,以以组织实施为着点,实行程序化的人员风险防范策略,通过从赛前、赛中、赛后三个维度来全方位壁画风险防范策略,有效提高了风险防范效能。然而反观我国,由于缺乏一套链条式的标准体系,我国马拉松赛事风险防范还停留在片面化、碎片化的状态,难以满足现下快速发展的马拉松赛事需求。鉴于此,应以程序化机制为着点,立足赛前、赛中、赛后,制定马拉松人员风险防范策略,打造全链条的赛事人员风险防范机制。

其一,完善赛前、赛中、赛后风险的识别、应对与总结机制。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应协同各部门、各社会力量,围绕赛事、赛中、赛后人员风险防范的具体工作特点,在赛前构建赛事人员风险的识别与预测机制,以明晰赛事人员风险的来源及类型;在赛中阶段,要联动各级政府部门及社会力量,达成信息化、数字化、5G等科技变革的快车,提高赛中对不可预测风险的应对效能;在赛后阶段应构建横向与纵向联动的交流沟通机制,为赛事人员风险防范提供“经验范本”;其二,构建“全链条”的赛事人员风险防范模式。体育赛事风险防范的复杂多变性决定着防范过程因程序化、整体化、链条化。相关政府部门应围绕赛中预测、赛中应对、赛后总结构建链条式的程序化机制,形成赛前围绕赛事特点进行分析预测及评估、赛中基于资源特点执行全方位、无死角的人有风险应对策略、赛后动员各方主体开展风险经验总结的全链条式程序机制。

猜你喜欢

赛中办赛马拉松赛
马拉松赛
2022年赛历划重点
张家口76个冬奥项目全部完工达到办赛条件
北京冬奥会场馆年底全部建成
浅谈柔道的内股技术
以校运会为契机培养学生良好竞争意识
我国马拉松赛事的文化价值及生成机制分析
海南国际马拉松赛医疗保障的做法
陀螺运动员赛中心理素质特点的分析
新民晚报:转变思路办赛 杭州应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