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铁车辆段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探究
2023-04-15邢文军
邢文军
(中铁十九局集团轨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
0 引言
与一般的建筑项目相比较,地铁施工专业化程度高、规模大、涉及主体多,对周围环境影响大的同时,施工难度大、风险高,尤其是地铁车辆段,交叉作业工程量大,复杂性高。国内外有不少学者从不同方面对地铁车辆段高支模施工进行研究。杨勇[1]就地铁车辆段高支模施工的安全性进行分析,提出地铁车辆高支模施工标准有待完善,施工风险高,很容易造成施工事故,引起人员伤亡,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应不断规范高支模施工。周向阳[2]为确保高支模施工安全,通过高支模监测系统获得高支模施工数据,以此形成直观、实时的轴力变化图,为指导现场施工,确保施工安全提供理论依据。在布设高支模监测系统的基础上,陈俊民[3]通过多个监测点的对比,防止因布料不均而导致的局部内力过大,为高支模的浇筑提供安全保障。常东明[4]则以实际工程为例,对自动监测系统在高支模施工中的应用进行论述,以此说明自动监测技术在高支模安全施工中的作用,从实践和理论两方面,分别说明了自动监测技术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施工风险,还能为施工人员安全施工提供保障。该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以深圳某地铁车辆段为研究对象,从分析地铁车辆段高支模施工特点出发,对地铁车辆段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进行概述,就高支模安全施工提出相关建议,为其他地铁车辆段工程高支模施工提供参考。
1 工程概况
该文的研究对象为深圳地铁某车辆段。此车辆段枢纽综合体为不规则矩形,宽307 m,长905 m,由运用库、综合库和咽喉区等组成,上盖平台设有休闲、运动和健身设施、综合楼以及实训基地等。盖外包括NOCC、易燃品库、垃圾房、车库、门卫和其他预留空间。除去NOCC和上部覆盖物,总建筑面积161 549.80 m2,车辆段总占地面积320 172.22 m2。车辆段顶盖由9个区组成,包括A~D四个区和1~5区。其中,A、B、C、D区占地面积56 684 m2,以A区的尺寸最大,估计为1 678 m×108 m,D区尺寸最小,估计为1 508 m×65 m。1、2、3、4、5区面积为52 737.82 m2。
支撑模板高度最大能达到13 m,模板跨度最大可达到25.5 m。根据测试,结构屋面部分施工总荷载15 kN/m2。结构梁部分载荷超过20 kN/m2。A~D区域的模板厚度可达到250 mm,最大支撑模板高度可达到13 m。
2 项目施工特点分析
施工车辆段总用地面积320 172.22 m2,施工规模大。支撑模板高度最大高度13.0 m、最大跨度25.5 m,工程量大,专业接口关系复杂,需严密组织,多方协调配合,确保各个施工项目有序进行,以此达到安全施工目标。另外,该项目所涉及的专业繁多,存在交叉施工,势必存在相互干扰,需要各专业之间协调配合,严格控制各种接口,综合考虑,编制施工计划,在施工监理、施工方的统一指挥下,积极做好接口协调管理工作。与此同时,项目临近市区,人口密集,交通流量大,一旦发生施工事故或不文明作业导致施工废气及噪声等产生,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极大危害,因此对安全施工和文明施工要求高。值得重视的是支撑模板高度最高能达到13 m,需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当局部结构不规则、有夹层情况,要在架体搭设时对区块之间的狭小空间充分考虑。车辆段项目生产厂房有轨道进库,在测量及标高控制方面,需要各系统、各专业之间协调配合,稍有不慎,可能引发安全事故。为此,在施工之前,应在施工方和监理单位的组织下,一起进行车辆段控制轴线的测量、放设及其复核工作,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施工。
3 楼板模板支撑
根据项目工程要求,施工采用楼板厚度均为250 mm,使用规格为50 mm×100 mm木枋碗扣式钢管手架,间距设置为250 mm,上方铺设有胶合板,顶托设有φ48 mm×3.5 mm双钢管托梁,主要杆件包括立杆、扫地杆、纵横水平杆等。横向水平杆、扫地杆使用4~6 mm钢管,立杆顶部是采用调整顶托,其托伸长度不超过200 mm,楼板部位支架的横距×纵距×步距参数设置为0.6 m×1.2 m×1.2 m,梁底部位加密布置,横距×纵距×步距参数设置为0.3 m×0.6 m×1.2 m。
横梁下的垂直杆与板之间的距离为模数,使用水平杆双向拉过。板下支撑系统的横杆在梁下延伸,并与梁下的垂直杆连接,以确保稳定性。当支撑系统穿过浇筑墙柱等垂直构件和周围地板的侧梁板的情况下,使用钢管箍和张力固定顶部,形成水平固结点。垂直间距≤3 m,水平间距≤9 m,扫地杆与地面的距离≤350 mm,可调支撑顶部伸出垂直杆顶部的水平杆长度≤500 mm(包括螺钉伸出的长度),支撑的外圈和支撑的内侧每隔4个设置垂直连续加强剪刀。增强型水平剪刀支架设置在顶层、底层和垂直剪刀支架的交点平面处,垂直间距小于等于6。对于8~20 m的模板支架,应在两个水平拉杆的中间以顶部台阶距离增加一根水平拉杆(碗扣框架顶层水平杆的步距应比标准步距减少一个节点距离)。垂直杆应相互连接,并根据规格交错排列,由于体育场内的整个地面都经过硬化处理,因此应在每根垂直杆下设置一个底座。在不平整硬化地面处的杆底应配备厚度不小于50 mm的木垫板。高支撑模具位置的墙柱模板做成整体,相互支撑。混凝土浇筑设备和混凝土输送管道配备了额外的支撑加固。高支撑模具施工区设有上下通道、安全平板网保护操作层和防坠落层。
4 梁模板支撑
根据相关的设计要求,大盖区域存在软地基时,应先进行强夯处理,使其地基承载力不少于120 kPa,对加固后的地基进行承载力压板测试,测试合格后,方可进行上部的回填工作。上部素填应按照相关文件要求,采用逐层回填的方式,同时使用夯机夯实,分层厚度要求应控制在20~30 cm范围内,回填后的压实系数不得少于0.94。待分层回填结束后,进行表面的硬化,要求硬化的厚度不少于15 cm,当需要将相关的支架安装于硬化地面时,一方面需要保证安装的牢固,另外需要保障安装杆垂直于地面,底座垫的尺寸为不小于50 mm厚的木垫板,每根垂直杆必须固定牢固,不允许出现悬挂现象。梁侧模板的二次支撑采用100 mm×100 mm木方块,设置间距300 mm。主支座采用100 mm×100 mm木方块与φ48 mm×3.5 mm。梁侧模板之间间距不超过500 mm,拉丝杆与梁跨度之间的距离为500 mm。
5 混凝土浇筑
浇筑前,首先清除模板内的垃圾、污垢和钢筋上的油渍等异物,并检查水泥砂浆的垫块情况,合格后方可进行浇筑。一般采用商品混凝土,由搅拌车拉到施工现场。道路建议采用环形施工道路。混凝土能够直达的各个区域,常规采用天泵浇筑,但高度落差在2 m范围内,一旦超过此范围,使用地泵浇筑。在建设设计方案的基础上,为确保模板支架的受力均匀,选择从中间到两边整体推进式的浇筑方式,边俊迪(2023)[5]研究指出也可采用由一边向一边整体推进的浇筑方式,但在浇筑过程中铺料不能太厚,按照先梁后板的顺序浇筑。
混凝土浇筑前应润湿模板,冲洗干净柱顶面,严禁存在异物。混凝土浇筑按照主梁→次梁→顶板的顺序依次浇筑。在浇筑阶梯形的整体推进过程中,梁板混凝土连续向前浇筑。对于整体高度较高的梁,可采用单独浇筑,将施工缝留在板底的位置,整个过程中浇筑和振捣需协调配合,先慢点下料,振捣瓷实后,进行第二层下料,确保水泥浆的良好包裹,每层振实后再进行下料,注意在振捣过程中不能触碰到预埋件和钢筋等。遇到梁柱节点相对较密的位置,应采用小粒径石进行同等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浇筑。为确保混凝土整体性好,需要一次性浇捣完成,中间一般不允许有间隔,如果必须有间隔,应尽可能地缩短间隔时间,确保下层混凝土凝结前完成上一层浇捣。整个浇筑过程中不能随意地拔动钢筋,以确保正确的钢筋位置。在浇筑的过程中,要经常关注钢筋的位置,不能有明显移动和变形等,发现问题后应立即处理。浇筑完成后,混凝土会逐渐地硬化。混凝土的硬化是由水化作用实现的,为保障良好硬化,在此过程中应确保良好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为此,在此期间需要做好浇筑后的养护工作,从浇筑后12 h开始,需要由专人负责养护,使用水龙头接橡皮管浇水,整个养护的时间不得少于1昼夜,在此过程中应保障浇筑表面的湿润状态。最后,成型的混凝土表面的偏差不能太明显,要符合相关的文件要求,对于存在明显凹陷或缺损的位置要进行修补,并做好相关记录。
6 施工安全措施
6.1 模板质量保证措施
模板的选用方面,模板要求刨过,不能有明显的凸起,厚度相对一致,表面平整,同一模板的平整度允许偏差1 mm。为保障良好的混凝土外观效果,模板安装之前要进行质量检查,有缺损的禁止使用,以确保模板拼接的完整性,并做好安装前的保护工作。为防止泥浆漏水,模板外观要相对干净,不能有异物,拼接严密,要求拼接缝宽度不得超过1 mm,浇筑前排查漏浆的模板。支模板前要放线,以供工人参考。支模板后要进行标高检查,确保准确无误。为保障整个墙体的平整,应按照要求进行模板的设计,并进行验收。施工过程中要正常拆模,确保模板不变形。
6.2 模板安装安全措施
模板安装前,施工负责人应做好相应的安全检查及时交底工作。待模板进场后,应对模板材料、表面和材质等情况进行认真检查,检查是否符合相应要求,为模板的垂直安全运输做保障。模板安装过程中,严禁在上下同一垂直面内安装,更不能随意攀爬模板和脚手架,不能在相对狭窄的没有护栏的位置随意地走动。注意模板不能随意固定在窗子或者脚手架上,这些位置不仅容易变形,而且很容易倒塌或移位。在整个模板安装施工过程中,不能堆放太多物体在上面。在下雨天施工时,高耸结构的模板应装设避雷设备。当风力超过5级,此时应停止大模板的吊装和拼装工作。
6.3 模板拆除安全措施
当混凝土的强度达到相关的设计要求后,进行申请,批准允许后方可进行相应的拆除工作。在拆模板支撑架之前,清理干净架子上的物品,拉好安全警戒线,清走施工人员。在整个拆除过程中,要注意拆除的先后顺序,根据模板的设计安装顺序进行拆除。在没有相关要求的情况下,按照先支后拆的原则,首先进行非承重模板的拆除工作。在整个拆除过程中,应设置相应的警戒区域,做好相应的监督工作。模板一定要拆除干净,不能有悬空模板,一旦掉落,很容易造成人员伤亡。高处模板拆除的过程中,应配备相关的登高设施,穿戴相应的安全装备。拆除后的模板不能随意抛弃和到处乱扔,要及时清理,临时堆放在楼旁边,但距离楼不得超过1 m。楼道口和通道等进出口的位置不能堆放任何物品。
6.4 监测措施
高支模体系复杂而危险,当在混凝土浇筑时,容易发生变形和倒塌,对施工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该项目采用电子经纬仪、水准仪、和精密水准仪对支架沉降、位移和变形等进行监测,并设定监测报警值,一旦超过报警值,会出现预警信号。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要有专人值班、及时反馈,通常采用20~30 min/次的监测周期进行监测。立杆的最大受力位置、支架周边相对薄弱的位置、地基承载力低的位置等设有相应的监测点。一旦梁模有下降趋势时,应持续做好变形监测。特殊情况下,应通知相关的项目经理和模板设计人员,终止混凝土浇筑,寻找下沉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后,做好持续浇筑。当监测数据超过相应警戒值时应停止浇筑,做好周边人群的疏散,进行相应的加固处理。结束监测的条件需要同时满足混凝土浇筑完成且达到初凝、数据达到稳定状态以及人员全部撤离。
7 结语
城市轨道交通能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助推城市发展,值得大力发展。而地铁车辆段高支模施工专业化程度高、风险高,施工安全控制成了地铁车辆段高支模施工的关键,一旦在施工中稍有不慎,不仅影响施工质量,而且对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需要不断加强地铁车辆段高支模施工技术,完善施工安全制度。基于此,该文从高支模施工特点出发,对地铁车辆段工程中高支模施工技术进行概述,同时就高支模安全施工提出相关建议,为其他地铁车辆段工程高支模施工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