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保护的几个关键问题
2023-04-15宋俊华
宋俊华
非遗及其保护概念的提出是以非遗持有人、传承人的文化自觉为前提的,某种文化形态能否被其持有人、传承人“视为其文化遗产”是其能否被称为“非遗”的基本前提。非遗保护的核心就是激发人们的文化自觉。由此看来,保护、传承、利用、创新是一组有内在联系的关键词,联系的主线就是非遗持有人、传承人的文化自觉,保护是国际组织、政府等外部力量激发非遗持有人、传承人文化自觉的实践,传承、利用、创新三个词语依次递进,则强调有了文化自觉的非遗持有人、传承人要通过自觉传承、合理利用、不断创新来确保非遗生命力的,要把自身的命运与非遗的存续紧紧联系在一起。
如果从我国首个非遗项目昆曲艺术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算起,我国开展非遗保护工作已经有20多年了。回顾这20多年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我认为成绩是十分显著的。一方面表现在保护理念、理论层面,如“以人民为中心”“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见人见物见生活”等理念和理论,确定了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的基本方向。为建立中国特色非遗保护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表现在保护工作的方法、技术层面,如非遗保护法规政策体系、名录体系、组织机构体系、方法措施体系等的建立,确保了非遗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最为突出的表现则是激发文化自觉、营造氛围方面的成绩、成效,它大大激发了我国各族人民对世代传承的非遗的高度自觉,增强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形成了人人参与非遗保护、争当非遗传承人的浓厚氛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了条件。
当然,非遗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化、专业化工程,不仅需要有理念、有技术、有热情,更需要高素质的复合型的人才,以及培养人才的学科。尽管我们在这方面也有了许多探索,在一些方面已经走在国际前列,但与非遗保护工作的需要还有很大差距。因此急需加强非遗学科的论证和建设,从根本上改变长期正规教育中缺失非遗人才培养的问题。
非遗保护的核心是激发非遗持有人、传承人的文化自觉。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人,往往是最有智慧和创造力的人,也是最能传承好、保护好非遗的人。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保护非遗就是采取各种措施以确保非遗生命力。非遗生命力的核心就是非遗持有人、传承人的文化自觉性、自信心以及传承力、传播力和创造力,非遗保护的所有方式、措施(如三大方式及九大措施),只有转化为非遗持有人、传承人的“三力”以及自觉、自信的行动,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三大方式”是我国提出的抢救性保护、生产性保护和整体性保护三种保护方式,是根据非遗保护工作实际需要提出来的。抢救性保护主要针对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生产、生活方式,传承人补足或丧失能力,但仍然有重要价值的非遗,主要通过记录、建档等物化手段来加以保存,是一种应急性保护方式。生产性保护就是以非遗自身所有的方式不断进行非遗自我生产的保护方式。我赞同萧放老师的观点,生产性保护不应局限在传统技艺、美术和传统医药等容易产品化、商业化的非遗项目,而应包括所有非遗项目。要充分尊重非遗项目的生产规律,把非遗项目置于自身生产实践中,才能真正实现非遗保护的自我良性发展。整体性保护是一种以恢复和重建非遗生态系统来确保非遗生命力的保护方式,每种非遗都与周围环境构成了自我生态系统,非遗生命力大小不仅取决于非遗自身实践能力,还受制于内部各要素协调能力及其与周围环境的互动能力,整体性保护就是保护非遗内部系统、外部系统的整体协调平衡能力。
每个具体非遗项目的保护,究竟采取什么方式来保护,既取决于该项目是否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又取决于其持有人、传承人的意愿和能力。外部的干预措施,只有内化为持有人、传承人的自觉行动,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非遗主要是通过代际之间口传心授等精神交流方式传承的活态文化实践。非遗的代际性、活态性、精神交流性,导致了非遗自身带有传承难、易变异的风险。失传是非遗天生风险,如影随身。周围环境的肯定、持有人的自觉主动及其传承能力是非遗克服这种天生风险的良方,但不是绝对的和万无一失的。其中任何一方面出现问题,都会导致非遗传承的失败。所以在保护过程中,部分非遗项目出现一些问题是正常的,也是不足为奇的,关键是传承人能否始终保持对非遗保护的初心,保持不断适应环境变化而创新发展非遗的自觉和能力。
发明并利用工具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非遗就是人类适应、改造环境创造出来的精神文化,包括利用制造工具和利用工具的知识和技能,所以利用现代工具传承、发展非遗本身无可厚非。人们之所以对非遗传承人利用现代机器开展非遗产品生产持不同态度,不是这个行为本身有问题,而是人们对非遗传承认识有问题。本人曾用本生态与衍生态两个概念来分析非遗传承中的肯定性和否定性状态,这两种状态都不是绝对的,而是不断变化和互相转变的。当下,人们对非遗传承人利用现代机器批量化生产非遗产品持否定态度,是非遗发展历史中的衍生态现象,迟早会转变为本生态的。
多数非遗是在传统社会中创造并传承至今的,主要采用非正规教育的方式传承。高校是伴随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有很大区别。尤其我国高校教育体系,受西方影响较大,对我国非遗较少关注,造成了高校教育与非遗传承的分离,也造成了大学生与自己家乡文化传统的分离。近几年,随着非遗保护的发展,许多高校开始开设课程、设立专业开展非遗教育,大大推动了非遗传承与高校教育的融合发展,也为高校学科教育改革发展和非遗学科建设创造了条件。高校非遗学科建设和非遗教育不仅为非遗传承开辟了新的道路,有利于培养大批高层次的非遗人才,而且为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在高校的融合发展创造了条件,有利于推动高校教育的创新发展。
非遗学科是个新型学科,它是在对传统学科、传统知识结构重新划分后而产生的学科。从客观对象看,非遗学具有跨学科性,与传统学科似乎都有交叉。但从非遗学学科性质来看,非遗是与传统学科并行的一个崭新学科。它的新,主要在于它关注的问题很新,它把人与其所创造、传承的文化表现形式一起作为问题来研究。传统学科把民俗、舞蹈、音乐、文学等非遗对象视为一个纯客观的现象来分析、阐释,而非遗学则把这些非遗对象及其传承人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阐释,研究这些对象如何被它们传承人视为遗产并自觉传承的以及如何被传承的,并为他们的未来传承发展提供方案建议。所以,非遗学科不是冷静旁观的学问,而是充满人文关怀的学问。
非遗在本质上是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中创造并传承的知识、技艺、民俗、艺术等精神文化。固然,它们当中一部分能够转化为商品,获得市场价值,但并不能改变其精神文化的本质。我们可以利用非遗商品利润来获得非遗传承经费,但这只是手段,非遗保护真正目的是保护这种精神文化,保护人类创造各种财富的能力,这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所以,市场化、赚取商业利润,尽管对非遗保护十分必要,但不是非遗保护直接目的,我们应该用“无用之用”的视角看待那些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非遗项目。
非遗保护工作最突出的成就就是激发了人民群众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这是非遗保护和发展最根本的力量。我们要呵护好这种力量,保护好人民为追求美好生活中创造和传承非遗的愿望及其能力,这是我们在未来非遗保护中要重点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