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人才培养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
2023-04-15杨晓艳张军成
杨晓艳,张军成
(兰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甘肃,兰州 730050)
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要求加快推进与落实乡村人才振兴工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切实助力乡村振兴与发展[1]。指出了乡村人才振兴的目标要求和具体举措,为高校培养乡村振兴所需人才指明了方向和时代责任。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 “一懂两爱” 乡村振兴所需人才,是新时代高校助力乡村振兴的主要任务,因此各地高校应根据自身特点、发挥自身在人才培养上的人才、科技、教育等方面的优势,探索从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科技服务产业实效、引领人才价值理念教育方面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1 高校人才培养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振兴,人才哪里来,关键看高校。高校培养的人才是组建农业农村人才队伍的主要来源,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高校培养的人才,在中国的乡村大地上绽放光彩,不仅带动乡村的人才振兴,也为我国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带去丰厚人力资源和强大科技力量。因此,高校人才培养为乡村振兴了提供不可替代的智力引擎,对全面乡村振兴的实现意义非凡。
1.1 实施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保障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应有之义,人才振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根基,是五大振兴的核心要素。主要体现在:乡村振兴既离不开农业二、三产业发展人才助力产业振兴,又离不开公共服务人才助力文化振兴,更离不开乡村治理人才助力组织振兴,同时,五大振兴也都离不开农业农村科技人才的支撑。因此,只有保质保量的为农业农村提供所需人才,才能建设一支强大的 “一懂两爱” 人才工作队伍,助力乡村振兴。高校作为高层次高水平人才的培养基地,其承担着培养和输送人才的重责。因此,高校人才培养是全面实施乡村人才振兴的重要保障。
高校在乡村人才振兴中最突出的特色就是人才培养,高校可以通过重点培养、分类施策的原则,从服务乡村振兴思想、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开展人才培养,不断地向乡村输送主体人才、管理人才、科技人才等各类急需人才,弥补乡村人才短缺、人才质量不高、人才流动性大的现状。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许多入乡奋斗的大学毕业生在实践的基础上更有可能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从而促进了乡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所以高校向乡村输入人才,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人才保证。
1.2 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科技支撑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乡村产业振兴依托科技力量,这不仅仅代表着乡村产业发展向产业兴旺转型的内在需求,也代表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乡村富民产业在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品牌化营销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仍存在产业链条短、科技含量、产品附加值和品牌水平低、特色产业内涵式发展弱等突出问题。乡村产业的转型升级、破茧成蝶,不是一蹴而就的,急需高校等科技创新的支撑和赋能,只有高校科技创新成果、科技人才更广泛、更迫切的应用于乡村产业发展,以科技创新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才能更好的推动产业振兴,实现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为区域科技创新的 “策源地” 和推动乡村产业创新发展的第一动力,高校的 “高深学问” ,特别是农林院校的农业科技知识将发挥重要作用[2]。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强化科技人才支撑农业高质量发展。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带领大学生开展科学研究,要把科学研究扎根于中国乡村大地上,让科研成果在乡村振兴的田野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可以针对乡村振兴的科技急需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将科研资源转化为人才培养资源,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智力支持。高校在培养人才科研能力上具备丰富的科研团队、现代化的科研设备、健全的科研基金支持政策,可以为农村产业发展构建科技交流平台,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指导和服务,为推动产业振兴提供科技支撑。
1.3 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要 “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3]。当前,解决好 “三农” 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其主要目标是,2025年,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农村的生产、生态、建设等各个方面取得明显进步。现在的农村发展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等方面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离不开高校人才、科技、资源等的大力支持,离不开高校培养人才在乡村振兴主战场上的顽强拼搏和奋发有为。
高校培养的高素质人才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导力量,发挥教育的 “输血” 和 “造血” 功能,更好的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在 “引” “育” “用” 上下功夫——吸引学生对乡间大地的兴趣、不遗余力的培养好国之栋梁、并不断地向农村输送适宜的乡村人才,是高校的职责所在。因此,高校人才培养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征程中,要瞄准目标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大力发挥高校优势,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2 高校人才培养在乡村振兴中的优势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主阵地,是向社会输送人才的主力军。高校人才培养闪耀着的优势光芒主要体现在乡村主体人才培养、产业振兴的科技创新支撑以及对人才建设的思想教育引导的这三方面。
2.1 乡村人才振兴的主体人才培养优势
实现为国育才,是高校的使命担当。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推进,离不开源源不断的人才供给,高校培养的人才是乡村人才振兴的内核。《 “十四五” 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规划》指出,农业农村人才的主体人才包括农村基层组织负责人、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针对主体人才队伍特点和作用,分别制定建设目标和差别化政策[4]。结合这一规划指南,发挥高校在主体人才培养上的优势,在人才总量、人才结构、人才质量上创新培养模式,培养促进乡村振兴的有用人才。
乡村振兴,最大的优势是人才。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农业经济管理的有效发挥、农村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治理的有效推进都离不开主体人才。在提高主体人才总量的优势上,高校人才培养可以利用近年来国家关于扩大 “三支一扶” 计划招募规模、提高大学生村官选拔力度等政策优势,对专业人才实施 “订单式” 培养、对偏远乡村实施 “组团式” 帮扶,鼓励、引导当代大学生献身乡村发展。高校在选择培养人才的招生设置上向贫困地区的生源倾斜,使农村户籍的生源比例逐年增长,尤其需要重点做好 “一村一名大学生” “一村多名大学生” 等学历提升计划,为基层组织培养后备力量。在人才质量优势上,更加注重高校发挥农村大学生的生源地情感优势,培养农村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热情,把愿意下乡,有能力下乡的人才输送到乡。同时,高校人才的有效发挥,得益于各种实践平台,高校人才培养根据乡村振兴战略的需求,搭建乡村振兴服务平台,例如乡村振兴精英班、科技专项实验基地等,通过平台渠道,锻炼学生的实训能力,可以为将来在乡村振兴中施展才华奠定实践基础。
2.2 乡村产业振兴的科技创新支撑优势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核心关键。高校作为基础研究主力军和科研攻关主阵地,在培养人才方面具备丰富的科研资源和技术支撑的优势。2021年12月,《求是》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文章指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是做好人才工作的目标方向,鼓励科研工作者紧跟世界科技发展大势。建设一批国家实验室和新型研发机构,为人才提供创新平台[5]。乡村产业振兴急需技术创新攻关,乡村振兴关键核心技术开发在高校,涉农领域的基础理论研究在高校,学科交叉、融合创新的学科综合优势在高校,肩负着攻克农业农村重大科技问题、关键技术难题的农业科研人才培养在高校,因此,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下,高校人才培养助力乡村振兴的科技创新优势充分彰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高校人才培养具备丰富的科研场所。其科研场所是培养科创人才的重要阵地,良好的科研条件是培养学生科创能力的关键。具备科研场所的人才、经费以及设备条件的在校师生可以申请涉农产业科技研究项目,高校设立科研部门与农业产业基地共同建成科技示范园,可以有效的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一方面使得科研人员的研究内容更加接地气,把论文写在林业间、田地间,另一方面使得研究成果到产业化应用形成无缝衔接,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其次,具备前沿的科技交流平台。高校大学生在校期间有机会参加各种形式的科技交流会,各式的科研平台为高校人才的成长提供了综合性的环境与条件,在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上,高校与乡镇政府、企业等开展合作与交流。科技支撑具有精准对接的优势,农业发展的特殊地域性使得农业技术拥有较强的地域性和适应性,高校特别是涉农类高校通过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布局,在脱贫地区实现科技成果的转化、农业生产技术的输出解决当地农业低水平发展问题[6]。高校人才培养的科技优势,可以为乡村振兴培养一批批具备创新潜力突出的青年农业科技人才。
2.3 乡村人才建设的思想教育引导优势
从我国农村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乡村发展中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明显,而现实情况却是村人才总量明显不足,流失数量非常严重,目前农村发展具备的人才质量和结构不能满足现阶段发展所需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如何让有效的乡村人才 “下得去” “留得住” “放光芒” 是困扰乡村人才建设的主要问题。乡村人才建设需要挑大梁、当主角的青年才子,如何引导青年大学生投身乡村建设,为乡村人才建设提供德才兼备的后备力量是高校刻不容缓的使命。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文以立心、学以载道。在培养乡村人才方面,高校教育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服务乡村振兴的理想信念、建立使命担当。所以高校思想教育落实好 “立德树人” 的根本任务是引导高校做好乡村人才建设的显著优势。
乡村人才建设的思想教育引导优势首先体现在引领价值导向上面。高校拥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日常的师生交往过程中,可以通过日常关怀、精神交流把握学生的思想动向、了解学生的情感需求。其次,思想教育引导具有潜移默化渗透性的优势,可以将思政课和农业专业课有机结合,将思想教育渗透到各涉农专业课当中。同时在教育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价值认知能力,通过思政课堂、思政活动等途径让学生接触乡村、了解乡村文化,培养学生振兴乡村文化的热情。高校可以做到培养乡村主体人才的综合素养,具备高素质的大学生不仅可以带动乡村的物质文明发展,更能有效的带动精神文明的进步,更好的管理乡村的文化。近年来,很多各地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到基层、到西部山区去了解农民、热爱农村、发展农业,用实践证明自己的理想信念。这些都体现了高校人才培养对乡村人才建设的思想教育引导的优势地位,同时也能切实发挥培养乡村所需人才并引导其思想进步的作用。
3 高校人才培养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索
高校培养的人才要服务于国家大政方针的需要,乡村振兴美好愿景的实现只靠农村自身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高校为其源源不断的输送优质的乡村人才,站在国家大政方针的角度培养适宜农村现代发展需要的人才。
3.1 完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输送乡村振兴急需人才
高校人才培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才质量的高低,高校在乡村振兴方面的责任和义务是为其培养多学科背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在培养人才方面要分类型分层次,根据需要合理安排。乡村振兴急需的人才,只有经过专门的、系统的教育和培训,才能胜任现代农业产业振兴的重任[7]。因此,高校要完善好人才培养体系,注重实践教学,培养并输送能够扛起乡村振兴重任的急需人才。
一是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中国的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基本是必修课为主,选修课为辅,其开放性也不高,很多学生都是为了 “好过” “拿学分” 才去选择,并不是兴趣使然。高校应根据乡村振兴复合型人才需求,打破传统学科专业限制,加强 “三农” 方向交叉学科建设,例如加强农业工程、农学与信息科学、生物技术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及时关注学生对专业课的看法和反馈,根据学生尤其是农村籍学生的需求及时调整专业,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乡村振兴所需专业,进一步调整专业设置,增设新兴农业相关专业,打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 “金牌” 课程。同时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涉农专业实施特殊学分制,给予选择农业相关专业的学生相应的加分和奖励制度,除此之外也要跟互联网结合起来,及时引导学生关注现代农业发展状况,更好的与时俱进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求。
二是完善人才培养层次。分类型分层次培养人才,高校培养人才,应根据乡村振兴人才的需求,培养不同类型人才,比如主体性人才、支撑性人才、创新性人才等,弥补乡村人才总体数量不足、老龄化严重、质量低下的缺陷。涉农高校可通过耕读教育的方式培养新型专业,重点高校可以从 “新农科” 的建设角度出发,进一步调整专业设置、增设高层次的博硕士专业方向,对接五大振兴的人才需求,因为高端技术人才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未来乡村能走多远、走多好。除此之外,高校可以从设置专项招生、专项奖学金、专项就业等方面,给与下乡就业人才以优待,从各方面为专项人才争取更多的福利优待,鼓励毕业生下乡服务农村发展。
三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人才培养方式对学生的专业水平具有决定性作用。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农业发展更多的需要复合型人才,所以高校在培养人才的时候,除了注重专业能力采取多学科交叉培养,更应该创新培养方法、培养模式,加强实践课的比重,在学好基础理论课的基础上,组建各种实验班,注重实践教学。在最后一学年着重锻炼学生实践能力,实行弹性实习期,实施校企联合培养,建立联合培养基地,提供给学生更多的下乡入地的机会。同时,注重乡村第一线的高校毕业生的业务培训,加强对农业农村带头人的专业技术技能支持。此外就是联合多方协同发力,发挥利用好国家层面的各种优惠政策,多方互动,以更加开放灵活的方式,培养乡村振兴急需人才。
3.2 提升科技服务产业实效,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中明确指出:发挥高校作为基础研究主力军和技术创新策源地的重要作用,提高自主创新水平,引领农业科技进步,着力提高我国农业创新力和竞争力,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8]。科技创新是驱动产业提质的核心,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需要产学研相结合。高校具备科技、创新的优势,在人才培养上最主要的还是基础研究方向的培养,如何提升科技服务乡村产业实效,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新阶段高校人才培养需要努力的方向。
一是深化产教融合,组建校乡协作平台。强化与乡村龙头企业、农业研究院的深度合作。开展实践教学,将人才支持计划与企业培育、产业创新等相结合。一方面,高校在培养人才方面注重对不同专业学生制定适宜的科技培养计划,保证学生所学知识能够在科学实践中充分发挥作用。另一方面,通过构建有效的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彰显高校优势,共建共享科研成果。高校围绕创新链通过重点实验室展开项目研究,建设校乡实验基地,与乡镇企业联合成立研究中心,把实验室的数据变成田间地头的果实,达到实验室的科研成果与需求高度匹配的效果。
二是强化自身科技创新的能力,指导农村科技发展。高校师生开展各种农业相关的创新创业活动,例如成立 “乡村振兴特色班” ,带领科研团队推进农业产业、农业技术的科技创新工程通关升级。优化各级各类项目资源,努力攻克科技基础前沿,突破园、林、畜、鱼、草等关键核心技术。高校的专家教授组成科技特派员团队,下到基层帮扶,形成产业链条,发展龙头企业,整合资源,打造品牌,开展长期技术指导,指导农民掌握科学技术,推动优势科技资源集聚和重大成果产出。
三是加强乡村振兴科技服务联盟建设。2019年,全国首支乡村振兴高校服务联盟在青岛吹起号角,2021年12月19日上午,国家乡村振兴局指导、清华大学牵头组建的乡村建设高校联盟在清华大学举行成立大会。越来越多的高校加入助力乡村振兴的联盟之中,通过联盟的平台优势,加强科技成果、实验基地等方面的互动交流,转变传统封闭单一的科研服务乡村模式,构建多主体、多领域、多区域的协同发展新局面。
3.3 强化责任担当意识教育,引领乡村人才价值理念
乡村振兴有赖于高等教育价值思维的转变。其中一个重要的转变便是不能将乡村仅仅作为 “涉农高校” 的功能专属,而是要将服务乡村振兴作为各级各类高等学校的功能性要素[9]。担负人才培养职能的高等学校,如果在其价值指向、人才培养规划等方面没有将乡村发展需要、乡村振兴要求考虑其中,其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则不能进入或是进入但不能适应农村[10]。所以,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普通高校也应加强责任意识,主动担当重任,在为国家培养普遍的社会人才的同时也应该关注乡村人才的紧缺状况,加大自身的重视和投资力度,让高校老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乡村振兴,在强化原有的思想政治课育人功能的同时,实现与乡村振兴价值理念的精准对接。为乡村振兴培养一批批 “一懂两爱” 人才助力乡村振兴。
一是高校教师转变教育观,良好的导师团队是培养学生知农、学农、爱农、帮农情怀的关键因素。高校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得益于高校教师的殷勤培养,高校应组织适宜的师资下乡实践,让学校导师与企业乡村导师协作共育,更真切的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下乡工作的意义。打破专业课与思政课的学科壁垒,在专业学科与课程思政之间有机结合,通过日常的专业课和思政课堂中融入乡村振兴相关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高校培养的人才在乡村振兴实施中的关键作用,用正确的教育思想使学生树立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正确认识。尤其是运用思政课的独特优势引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带领学生领会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融入乡村文化振兴的热情,以此来培养大学生思考能力、价值辨析的能力。
二是充分运用实践平台。除了在校内学习的农业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开展一系列的农业农村实践活动,带领学生深入农村开展社会实践。通过线上线下的宣传,营造建设乡村的文化氛围,并通过邀请在乡人才来校讲座,分享亲身经历,激起学生了解农村、参与农村的热情。尤其是针对农村大学生毕业返乡,通过实践让其明白自身所学的重要性和实践价值,服务乡村不仅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还能带动自己的家乡发展,激发其建设家乡的热情与干劲。让更多的大学生转变 “只有去大城市早九晚五的工作才是体面的工作” 的错误想法,广大农村也有其广阔发展的空间,努力使得想来乡村的大学生来有信心,留在乡村的人才留得安心。
4 结语
在实现乡村振兴伟大愿景的征程中,人才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价值,高校人才培养对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意义重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从高校人才培养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出发,挖掘高校人才培养对乡村振兴的独特优势,研究高校人才培养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高校的人才培养要契合乡村人才振兴的需要,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培养复合型人才,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发挥自身人才、科技、师资等优势,在强化思想教育引导、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科技服务乡村产业实效上做足功课,鼓励大学生为乡村振兴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