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2023-04-15蔡建军

中华魂 2023年3期
关键词:初心力量群众

文/蔡建军

“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要“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这既是我们党百年辉煌的制胜密码,也是共产党人必须永远坚守的政治追求。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从成立之初就把为人民服务写在了旗帜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明底色和耀眼亮点,就是贯穿着一条人民红线,充满了一种人民情怀,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扎根人民的理论必然为人民所拥护,服务人民的理论必然为人民所遵循。时刻保持清醒和坚定,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对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的创造伟力,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必须秉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坚持人民至上,是由党的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所决定的。“人民”二字,在中国共产党人心中位置最高、分量最重。只有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才能不断赢得人民的拥护。

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也是一部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历史。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六个坚持”,第一条就是“必须坚持人民至上”。把党的二十大绘就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需要我们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自觉以服务人民为己任,必须彻底根除表里不一的“假样子”、以权谋私的“歪样子”、不思进取的“旧样子”、为官不为的“软样子”,自觉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与群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用更强大的精神力量闯关夺隘、攻坚克难,形成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大合力,才能确保党的事业根基永固、优势永存。

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必须站稳依靠人民的根本立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明白“为了谁”,才能牢记党的宗旨,找准奋斗的目标和方向;只有理解“依靠谁”,才能不断汲取智慧和力量,获得事业发展的磅礴之力。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是最大的底气。谁能真正代表人民的利益,和人民一起苦、一块干,人民就会选择谁、跟谁干。广大党员干部要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无穷力量,就要深刻认识到“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这一点,就不能得到起码的知识”。奋进新时代新征程,实现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唯有牢记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理念,凝聚一切力量源于人民的共识,践行一切工作利于人民的使命,一切政绩归于人民检验,始终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更有尊严,才能赢得百姓的口碑,从而作出正确决策,依靠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推进党和人民事业不断进步。人民是打江山胜利的铜墙铁壁,也是守江山稳固的钢铁长城。前进道路上,无论是风高浪急还是惊涛骇浪,人民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

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必须践行造福人民的初心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这样的初心和情怀,迸发着信仰力量,彰显着宗旨光芒。

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既是一个思想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从“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的革命年代,到“遍地英雄下夕烟”的建设热潮;从“杀出一条血路来”的改革征途,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新时代,我们党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与人民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如果忘记初心和使命,我们党就会改变性质、改变颜色,就会失去人民、失去未来。新征程上,党的初心和使命,需要每名党员去坚守、去践行。做好为民造福各项工作,就要求党员干部把“我”字看小、把“权”字看清、把“民”字放大,常怀为民之心,多谋益民之策,力行惠民之举,不务虚功、真抓实干,切实做到一切从为民造福出发,不断提升民生温度,增加幸福厚度。无论发展到哪个阶段,我们都要带领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进,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把瓜的甘甜献给人民”,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和美、越过越幸福。这是共产党人的情怀所在,更是使命所系。

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必须永葆联系群众的朴实作风。1942年5月,毛泽东同志提出“要和群众打成一片”。重温这个经典论断,对我们做好新时代党的群众工作具有很强的现实启示。

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于人民更坚实;没有一种力量,比从群众中汲取更强大;没有一种执政资源,比赢得民心更珍贵。一百年来,我们党经历艰难曲折,走过峥嵘岁月,不断夺取新的胜利,最根本的原因是始终把人民作为“源”和“本”,深深植根于人民的沃土之中。党的群众工作,是一项富有情感温度的工作。党员干部要“沉”到群众中间,“扎”到基层深处,多听群众的心里话,多算群众的生活账,对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特别是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一点也不能疏忽,一点也不能看轻”。如果自诩高明、脱离了人民,或者凌驾于人民之上,就必将被人民所抛弃。扎根人民身子正,相信人民智慧广,依靠人民力量大,造福人民得民心。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密切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就能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力量,汲取破解发展难题的无穷智慧,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

新时代、新使命,党员干部唯有“置顶”人民利益,笃行“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才能书写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精彩答卷。

猜你喜欢

初心力量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永远的初心
论“不忘初心”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麦唛力量 (一)
十八而志 不忘初心
十八而志,不忘初心
孤独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