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背景下大学生开展冰雪运动自主锻炼的探索
2023-04-15武君戈
武君戈
(晋中信息学院竞技体育中心 山西 晋中 030800)
引言
我国于2022 年北京张家口首次举办了冬奥会,赛事中,我国采用的先进技术受到国际体育界专家的认可与称赞,中国代表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让国人的心再次振奋。纵观整个冬奥会项目,都是冰雪运动,腾挪跌宕的自由式滑雪、赚足眼球的越野滑雪、考验技艺的高山滑雪等,让人大饱眼福。不难看出,相比于夏季奥运会,冬奥会对气温、环境、场地的要求都比较严谨苛刻,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意义深远。
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各行各业都急需高专业、高素养的综合型人才,但这一切都要建立在拥有健康体魄的基础上。而我国体育教育至今依然存在些许不足,特别是大学生,身体素质不达标,体育挂科屡见不鲜。对此,高校除了要增强学生身体素养之外,还应激发培养学生的自主锻炼意识。而冰雪运动能够为学生带来积极能量,带领学生在未知的领域学习全新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健康地成长发展。所以,高校应积极引入冰雪运动项目,构建科学的冰雪课程,让学生充分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从而建立体育的终身意识与自主锻炼意识。
1、自主锻炼的概念和目的
1.1、概念
自主锻炼是指“以我为主”的自学、自练、自评、自控的体育锻炼,是学生积极掌握自我锻炼的方法独立开展体育运动。包括:正确认识体育锻炼重要性,掌握体育锻炼方法,掌握体育锻炼技能,自主进行体育锻炼评价。根据自主锻炼—自我体育意识—终身体育的发展来看,自主锻炼是开启自我体育意识的必经之路,而自我体育意识是建立终身体育的重要基础。培养学生自主锻炼能力的本质就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能力。
1.2、目的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要注重学生自主锻炼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踊跃参加各项体育运动,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针对个人实际,制定锻炼计划,开展体育运动。高校体育教育改革与国家前途、民族发展密切相关,我们应时刻谨记体育运动事关生命健康,国民素质关乎国家未来发展,要重视体育教育,加强体育锻炼,积极响应落实国家提出的“全民健身”、“3 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体教结合”等政策,加强全民族身体素质,培养群众的终身体育意识。
2、全民健身背景下依托冰雪运动对培养大学生自主锻炼意识的作用
2.1、营造冰雪文化氛围,带动更多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
在国家高度关注全民健康以及北京成功申奥的形势下,人们对冰雪文化、冰雪体育赛事的兴趣与热情飞涨,学生们也纷纷利用课余时间参加参加各类冰雪体育运动,最受学生欢迎的有滑冰、雪地马拉松等趣味十足的冰雪活动。与此同时,政府提出了“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计划,旨在提升全民身体素质,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感。该计划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不懈地坚持,其主要将青少年当做重点实施对象,通过青少年引导带动更多群众参与其中。高校也应及时发挥自身的职能与责任,加强宣传、积极创新,适时引入冰雪运动,重构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接触冰雪运动的平台和机会。比如,开设冰雪相关的专业,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冰雪运动技能与理论知识,并定期举办与冰雪运动、冰雪景观、冰雪民俗文化相关的活动项目,包括冰雪马拉松、冰雕雪雕比赛、校园冰雪节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营造浓厚的校园冰雪文化氛围,达到强身健体、愉悦身心、磨炼意志的效果。不仅如此,开展形式多样的冰雪运动项目,还能够满足人们对冰雪运动的需求,进而带动、引领更多人参与冰雪运动。
2.2、提升学生专注力,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冰雪运动是一项需要参与者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运动,与其他运动项目相比,冰雪运动的危险系数较高,因此其对专注力的要求也比较高。调查数据显示,青少年在参与冰雪运动一段时间后,自制力、精神注意力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这一改变会在潜移默化中提升青少年对事件的掌控能力。在高校开展冰雪运动教学,可加强学生体育运动的均衡化、多元化发展,为学生锻炼身体提供更多的选项。据统计,绝大多数高校学生更喜欢在夏季进行体育运动,因冬季太过寒冷,很多学生的运动热情也比较低,使得学生不得不停止运动。若是学校设立了适合冬季锻炼的运动项目,就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在冬季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与自主性,让学生在一年四季都能够坚持体育锻炼,养成长期运动的好习惯。坚持冬季进行体育锻炼,能够消除大脑长期学习产生的疲劳感,还能增强记忆力,提升学习效率,而且还能够为营造体育锻炼氛围,引导学生建立终身体育意识。校园冰雪运动的体育精神就是人类与严寒的对抗以及人类与恶劣环境的适应与融合,从而培养学生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意志,有着其他运动项目所不及的育人价值。
2.3、可加强学生对体育的认同感,提升参与积极性
尽管高校学生从小学开始就接受专业系统的体育课程教学,但大多是长跑、短跑以及投掷等田径类运动,极少有学校设置冰雪运动课程。因此,在高校中开展冰雪运动教学,能够激发学生体育兴趣,产生体育锻炼主动认同感。对高校学生而言,冰雪运动就是从未接触过的新鲜事物,可以很好调动学生们的好奇心与体育锻炼积极性。在开展高校冰雪体育课程时,对学生讲解冰雪运动的相关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感受冰雪运动的魅力,借此提升学生对体育的认同感。高校是培育社会人才的摇篮,应自觉主动地承担起现代青年大学生的引导与教育责任,开展冰雪运动教育是为响应“冰雪运动进校园”的号召,弘扬冰雪体育文化。通过开展形式丰富、内容有趣的冰雪体育活动,鼓励学生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去参与、去竞争,比如与冰雪运动相关的问答竞赛与辩论赛,从而为学生营造一种强有力的体育文化氛围。让来自不同地区的学生都能够接触到冰雪运动项目,在无形中增强他们对体育文化与体育氛围的认同感,进而无需他人督促,自主地参与到各项体育运动中,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
3、全民健身背景下大学生开展冰雪运动自主锻炼的策略
3.1、开办多种组织形式的冰雪运动
当前,我国北方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冬季体育课程,但更多是类似速滑、花样滑冰、冰壶等冰上竞技项目,雪上运动较少。要想提升大学生对冰雪运动的兴趣,使其充分掌握冰雪运动的知识与相关技能,高校应对校园场地、现有条件进行合理有效地运用,不断丰富课程形式与内容,精心定制教学方案。若是没有开设冰雪运动条件的高校,可转换为与冰雪运动形式接近的体育运动,比如旱地冰球、轮滑、校园滑板、滑草等运动,能够达到参与冰雪运动相同的锻炼效果,同时也为学生将来参加冰雪运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冰雪运动教学应按照高校所在地的气候、场地等条件设计制定年度教学方案,对学生实施分层次教学,充分保证冰雪运动教学的科学性与安全性。高校开展冰雪运动教育的方式丰富多彩,除了前文所说的活动形式,还有雪地足球、雪地定向、冰上技巧等活动。但是这些冰雪运动极易被季节气候所影响,难以长期稳定的开展下去。其实不然,以冰球运动为例,非冰期可向学生传授轮滑技巧,提升学生的滑行能力,或者向学生传授旱地冰球的相关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将各种技巧要领熟记于心。在冰期到来后,直接在冰上练习,由简到难,化理论为实践,可有效提升冰雪运动的教学效率。雪地足球、雪地定向运动都可以效仿该方式进行教学。除此之外,在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与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而高校也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开展更多形式的校园冰雪活动,创新传统冰雪教学模式。比如,效果显著的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信息化、智慧化的冰雪运动理论教学体系,营造良好的冰雪体育文化氛围,提升冰雪运动意识。另外,高校开设的冰雪体育课堂及相关器材应采取开放制度,如此才可以吸引更多人参与,自主参与冰雪运动锻炼。
3.2、打造高校冰雪运动体育社团品牌,宣传冰雪运动
社团对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氛围创造有着重要作用。高校和社会之间有很多共同点,可以说校园是学生迈入社会的缓冲地带,而高校社团是连接高校与社会之间的桥梁,对培养学生社会能力有很大帮助。据了解,高校社团活动方式共性多,缺乏特色,特别是以冰雪运动为主题的社团非常少。以冰雪运动为主题的社团可设置的内容丰富多彩,校园拥有广阔的空间,可以改造成冰雪场地,满足学生参与冰雪运动的需求。社团可围绕冰雪运动举办自由创作活动,加深学生对冰雪文化的了解与兴趣,也能为冬季的校园增加不一样的风采。再比如,社团可借鉴民间的传统活动,或者根据实际情况稍作改善,举办形式多样的冰雪小游戏,促进社员之间相互了解,提升社员的团队协作能力。比如,拉爬犁、雪上拔河、雪地角力等,既可以激发学生兴趣,使其积极参与,又能够为校园注入活力。体育社团在推动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主要是因为体育社团是以体育锻炼与比赛为基础的,由体育教师担任社团负责人与指导者,管理全部由学生负责,给予学生充分的权力。由学生牵头有计划有目的地参加体育锻炼和比赛,会不知不觉增加学生锻炼的时间与频率,对学生养成良好运动习惯有很大帮助。
不仅如此,体育社团有强大的凝聚力,它能够把拥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聚集在一起,开展有趣的竞赛、健身、消遣娱乐等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益的活动,调动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实现强健体魄的目标。因此,高校应鼓动冰雪运动教师,成立冰雪社团或冰雪俱乐部,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冰雪活动与竞赛,建立常态化、规模化的冰雪运动模式。比如,根据季节变化,科学安排社团活动,做到常练、常赛。冰雪运动技能培训应当设置为周常活动,要长期坚持,可分为非冬季与冬季训练。前者训练在注重双板滑雪的陆地下肢训练这类技巧锻炼之外,还可用旱地冰球代替冰球进行训练。冰上项目社团在非冬季也可定期去室内冰场进行活动。在冬季,要逐渐增加冰上和雪上的实操性训练。与课堂教学相比,社团娱乐活动内容形式更加丰富,包括社团内部组织的联欢会、放假时全体去雪场度假等,这些活动能够帮助社员更快熟悉彼此,同时保持社员对冰雪运动的兴趣与热情。
例如,我国北方某大学成立专门滑雪协会,为在校生开设了“冰雪进校园”活动。从2021 年9 月立项开始,滑雪协会面向全校同学已开展了8 次冰雪活动,既有校内越野滑雪活动也有融创雪世界室内单板滑雪活动,还有陆地模拟训练活动,学生们对这些活动非常感兴趣,参与人次越来越多。而且,该校滑雪协会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多样式、多类别地开展冰雪活动,参与者不仅能在活动中学习到丰富的运动知识,还能亲身体验到截然不同的运动形式。在不同的活动中,不断吸引更多学生的加入,为协会增加新鲜血液并让其保持无限活力,从科学严谨的模拟训练到惊险刺激的场地实践,同学们对冰雪运动的热情在激情四射中尽情绽放,对冰雪运动的喜爱无以言表。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冰雪协会还为学生们制定出科学训练方法,引领大家勇敢地直面更多艰难挑战,用毅力、耐力、信心奋力拼搏并不断提高本体感知能力,无形中提高了同学们的平衡能力与核心力量。
3.3、完善场地器材设施,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首先,要完善场地器材设施。场地器材与人才队伍是落实冰雪运动教学的关键,也是推动高校大学生自主锻炼的重要因素。健全的场地与器材,专业优秀的师资团队,能够为大学生自主锻炼提供良好的平台与资源。首先是场地问题,高校要修建专门的冰场与溜冰场往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较大的空间。针对此,不满足修建冰场条件的高校可通过校企合作将社会中的冰雪场馆当做冰雪教学场地,而高校则为社会中的冰雪场馆提供人才支持,互惠互利、内外联动,形成良好的合作共赢局面。高校学生通过定期参与冰雪运动教学,不仅可以提升冰雪运动技能,还能够带动家长、朋友积极参与,对冰雪运动场馆的发展有积极影响。除了校企合作之外,高校还可对现代科技进行合理有效运用。例如,3D 滑雪仪、可拆卸式冰场等先进的科技设备,将雪与冰场直接转移到教室,为校园开展冰雪运动提供更多可行方法。或者高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灵活变动,比如黑龙江省高校在缺乏冰雪场地的情况下,在气温低于0℃以下时对跑道浇水变为冰道,为学生提供场地,借此解决场地不足的问题;
其次是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体育教师储备量,建设高素质教育团队,才能推动冰雪运动有序发展。一是扩容冰雪教师数量,通过招聘、内部师资培养、外聘冰雪退役运动员、校际兼职招聘、“双岗制”聘任、等方式,为本校增加一批冰雪专业人才,让更多专业冰雪人才来到高校任教;二是高校可增设冰雪运动相关专业,为社会输出冰雪人才,使其再回到各地高校负责冰雪运动教学。比如,河北体育学院在2016 年,新增了冰雪竞技、冰雪师资等专业,共招收了300 个学生;三是鼓励冰雪运动教师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学习借鉴冰雪强国的训练方式,并转为己用,打造专业化发展通道。
3.4、注重文化引领,创设良好校园冰雪文化氛围
文化的产生离不开时间的沉淀。冰雪运动是我国近几年新发展起来的体育项目,因此在文化领域略有不足。冰雪运动文化是基于冰雪运动自身的特点,代表物质文明的价值与信念,是一种有特色的文化现象。学生在参与冰雪运动过程中,前庭分析器会受到强烈刺激,并产生愉悦感,这种愉悦感会让学生感到兴奋激动。文化分为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前者只要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就能够实现,而精神文化则需要拥有正确规范的舆论引导。利用冰雪运动推动高校大学生自主锻炼,单纯凭借内部的发展动力是不够的,还需联合政府,整合资源,定期开展冰雪类活动。例如,校园冰雪文化节、冰雪赛事等,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享受冰雪运动的乐趣,培养学生自主锻炼意识。良好的校园冰雪文化环境在高校冰雪运动教育中有着重要作用。校园文化代表着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同时对学校人才培养也有直接影响。所以,高校在开展冰雪运动教学时,一定要创设良好的校园冰雪文化环境。
校园是传播承载体育文化的载体,能够让学生对冰雪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为校园冰雪运动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对此,体、教体系可从多个渠道进行传播,加强冰雪文化宣传。比如,教体部门联合开展冰雪特色文化,围绕知名度较高的冰雪运动员,如谷爱凌、王濛等,传播冰雪运动文化故事。再比如,丰富传途形式,组织学生观赏冰雪运动相关的电影、杂志,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让学生碎片化接受冰雪文化知识。国家体育总局与清华大学共同制作了一部关于冰雪的纪录片——“冰魂雪魄”,学生可通过VR 体验了解我国古代冰雪文化。长期处在冰雪文化浓郁的环境中,学生对冰雪运动的参与热情也会大大提升,从而更积极、更主动地参与冰雪运动。
4、结束语
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体育锻炼状况不容乐观,参与性、主动性不高,身体素质也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因此加强大学生自主体育锻炼刻不容缓。冰雪运动作为一项新兴运动,具备极强的新鲜感与吸引力,进入高校能够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锻炼的积极性与自主性,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提升自身身体素养,进一步推动冰雪运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