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剧理论视角下探究Plog的表演行为
2023-04-15席博宇
□ 席博宇
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在他的著作《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引用了一些现代戏剧学领域中的一些相关词和专门术语等资料来详细分析人类社会个体或其他社会群体在与他人互动的整个过程中,期望在他人心目中继续维持一种个体化的良好形象,所以就需要综合运用一系列不同的艺术方法和新的艺术技巧。戈夫曼将一种个体性的人生或者剧本本身比作一部人生戏剧,社会性的工作或者生活的本身其实本来就是一个人生剧本,表演者本身其实是社会个体或者是社会性组织,观众可以是生活环境中真实存在的,但又并不是完全属于舞台的人,也可以是存在于表演者想象中的人。
人在社会和其他个体中的形象呈现就像一个非常大众化的舞台,社会中的每个个体作为模拟大众和个体舞台上的表演者都应该十分关心自己如何能够真正与他人的人生互动,以及在其他任何个体面前能否塑造良好的、能够被他人真正所广泛接受的形象。戈夫曼将进一步研究人们如何使用不同表演技巧和新的表现方法甚至可以同时左右他人的印象,以期在其他个体那里为自己的个人形象建立一个他人良好印象的研究过程统称之为“印象管理”。网络社交平台中的用户,在现实世界中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既定角色,在这个角色的影响和限制下,他们必须做好自己在公众面前的“印象管理”,不能够完全尽情表现自我。
Plog:新的自我呈现方式
Plog即Photo-log,也被称为“图片博客”,是一种记录日常生活碎片的一种新兴方式。Plog是创作者通过拍摄日常生活中的照片记录生活,后期通过文字搭配、贴纸装饰以及涂鸦等形式对原照片进行修饰和美化,进而呈现在社交平台上的一种传播方式。日常生活中的任何事都可以成为制作和分享Plog的主题,例如“疫情期间宅家Plog”“日常碎片Plog”“冬奥之旅Plog”“我的Plog日记”等话题前缀。许多用户喜欢利用Plog的形式进行生活细节的分享,如在年底做年度盘点的重要月份里,相当一部分博主也会在美妆产品推荐、护肤品空瓶和年度爱用好物的照片上添加文字注释和涂鸦等元素,以Plog的形式进行分享和“种草”。基于网络时代的大背景,无数表演者通过Plog形式在社交平台进行自我呈现,在网络社交中寻求情感共鸣。Plog以美化后的图片为传播信息的载体,本质是一种视觉传播符号,Plog创作者的构思、创作、发布过程都体现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审美的需求日益提高。
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提出了“拟剧理论”的观点,并提到英美是一个相对的室内社会,表演一般都会在有明确边界和时间限制的区域内进行,而表演促生的印象和理解就渗透在这一区域和时间跨度之内。人们把某一表演正在或可能进行的地方称为“前台”,而把那些与表演相关但与表演所促成的印象不一致的行为发生的地方称为“后台”。这一概念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又引申出了“中区”概念,即“前台”与“后台”之间还有起过渡作用的“中区”。
戈夫曼认为,在表演中是有区域的,这个区域就叫做“前台”和“后台”。“前台”是一种制度化的既定存在,它所构成的先决条件业已由特定时空和特定的历史环境提供,“前台”要求人们呈现出理想化、社会化的自我形象。而“后台”则是与“前台”相对的概念,是与表演场所相隔离的、自我的、他人不能进入的场所,人们在“后台”可以尽情释放自己,暂时卸下“理想化”的面具,宣泄情绪,为“前台”的表演做好准备。因此在“后台”中,表演者更多地表现出自发性的自我。在“前台”,人们呈现的是能被他人和社会所接受的形象。同理,可以将拟剧理论运用到社会互动中,那么人们在社交平台,例如微信朋友圈、微博中的自我呈现本质上就是一种经过包装的“表演”。人们把呈现给外界的部分当作表演的“前台”,用心经营和构思,试图完成人们给自己既定的人设,达到心理预期,也期望得到回应。当然,前台和后台是相对的,可以是但又不一定是一个固定的地方。有时,“前台”和“后台”可能是同一个地方,只是情境发生了变化,所以导致所谓的“前台”变成了“后台”。
Plog有图片含义的补充以及满足用户自我表达欲望等特点,能够满足用户自我形象建构的需求,从而完成在前台上的“表演”。Plog采用文字注释和一系列涂鸦装饰对原图所不能完整表达的信息给予了更好的补充。例如,Plog创作者在分享个人物品时对个人物品的解释说明,在分享美食的图片旁边标注好食材的名称、原材料,在分享穿搭的图片上标注衣服、鞋子、视频的品牌和搭配技巧等。还有许多用户利用Plog的形式分享生活细节,如分享日常爱用物品的图片上写上使用感受和使用方法,在分享风景的图片上标注拍摄当天发生的小故事或此时此刻的心境,无主题拍摄的生活写实等。
戈夫曼认为,“表演”是特定的参与者在特定的场合,以任何方式影响其他参与者的所有活动。以特定的个体及其表演为参照点,那些做出其他表演的人成为观众、观察者和协助参与者。戈夫曼还提出表演的形式是多样的,有理想化表演、误解性表演、神秘化表演和补救性表演四种类型,而本文中提到的Plog的创作绝大部分都属于“理想化表演”。“理想化表演”可以理解为人们在社交媒体上呈现经过包装的生活方式,从而塑造出个人形象。简单来说,人们展现给受众的形象是我们希望受众看到的形象,是人们为自己打造的“完美人设”。而有时人们“假装高冷”,实际上就是一种“误解性表演”。这种误解有时候是表演者自己人为制造的,有时候是受众的理解性偏差造成的。
Plog创作的动因
在网络社交平台中,Plog会成为记录生活的新型方式,是因为其与Vlog的相似原理,但进行比较后发现Plog的全民可参与度要高于Vlog的传播形式,具体分析如下:
技术门槛降低,时间成本压缩。Vlog是一种集文字、图像和音频于一体,经剪辑美化后的视频日记,但入门门槛相对较高,需要掌握较为熟练的剪辑技术,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剪辑拼接;而Plog制作简单且用时短,图片的形式也便于与他人分享,不需要繁杂的专业技术,只需要善于捕捉生活的美好瞬间,加上一些真实的感受或想法,在原图的基础上进行简单涂鸦和装饰,就能创造出生动形象的Plog。Plog将创作者的意图浓缩在照片上,便于传播和分享。
图片含义精准传播与表达。Plog的风格多变,一切都可以按照创作者自己的喜好、个人风格来制作,Plog也是展示自我的形式之一。目前市面上有很多APP针对Plog这种新的生活记录方式,不断更新图片编辑功能及“一键生成Plog”功能,加入多种文字风格、滤镜、贴图等Plog必备元素。与Vlog相比,Plog以纯图片形式展现生活,再配上灵动的文字就能够向受众更准确地解释图片内容,这样的Plog有着与Vlog截然不同的表达空间和方式。
减少创作者后台“暴露”的风险。拟剧理论的表演框架中认为,“人们能够有意识地刻意控制自己的行为,展现出较为容易被他人接受的状态,隐藏那些属于真实自我而又不符合他人期望的行为”。“后台”活动破除了所谓条条框框的规则的限制,更多的是表演者自发性真我的流露。在“后台”,人们不必像在“前台”那样关注自身外部形象以及场景和布景的限制,其状态更为自然放松。然而,表演框架中的“后台”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地方,仍有一些场景在某种情境中会转变为“前台”,而在其他情境中又会成为“后台”。也就是说,在特定的情境下,“前台”和“后台”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相互转化。
梅罗维茨认为,当混合场景出现时,“前台”和“后台”的界限就不再明显,而出现了一种“中区”区域。当受众同时看到表演者台上和台下的行为表演的时候,表演者的行为自然就出现了“中区”现象。前文中提到,Vlog和Plog作为同类型的表达方式,难免会被作比较。对于用心经营“人设”的博主来说,“塌房”是最可怕的事情。如果博主通过Vlog进行日常生活分享,在录制的过程中很多细节会暴露出博主真实的性格和习惯,对他们包装自我也会有反作用;而Plog的呈现形式对于“后台”的保护程度较高,便于用户经营人设。
明星效应助推了Plog的流行。欧阳娜娜、古力娜扎等作为拥有一定知名度的明星,将自己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经历拍照并以Plog的形式分享社交平台,这种模糊的前后台表演实际上就是一种中台呈现。除了Plog呈现方式之外,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平台只有点赞、评论等选项,除此受众无法直接表达其他的态度倾向,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用户无法客观地认识自己,这都是需要人们不断去探索和讨论的。又或者人们在社交平台的日常呈现和表演过程当中,过分专注于在意自己“前台”的搭建呈现,是不是会忽略享受人生和经历本身,这都值得人们深思。
Plog受众的情感认同
Plog通过对原照片的涂鸦和修饰,建构了创作者在社交平台的形象,促进了创作者与受众之间的情感联结,在绝大部分情况下,创作者也是受众,Plog用户往往具有双重身份属性。Plog用户将个人隐私领域逐渐扩大为群体镜像,也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自我认同和身份认同的需求。
猎奇心理和从众心理的驱使。前文中提到的“神秘化表演”是一种比较有趣的现象,人人都有猎奇心理和窥私欲,当人们在社交平台看到感兴趣的博主发布的动态,我们便想揭开这层神秘面纱去看看里面的秘密。Plog中展示日常生活细节的元素居多,满足了受众对博主真实生活的窥探欲和猎奇心理,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Plog的流行。这种特殊形式的网络围观促进了受众的心理满足感,也扩大了Plog的传播范围。Plog的呈现形式一方面满足了受众的窥私欲,另一方面在“后台”转变为“前台”的基础上,也增加了呈现内容的真实性,而真实互动也正是当下网络时代自我呈现和受众所追求的。
情感共鸣与情感宣泄。人性的自我与社会化的自我之间存在着本质区别,人们主观上想去做某些事情与他人期望去做的那些事并不一定完全一致,当然也有可能基本是完全一致的,甚至有时人们可能会误认为在这两者之间可能是存在矛盾的。但有时人们会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刻意隐藏一部分真实的自我,而不是通过表演来表现出他人所期望的形象和角色。为了自己能够真正在受众心目中展现出一个非常理想化的角色形象,表演者就必须协调好自发性主我和社会化客我之间的矛盾。戈夫曼在他的理论中就是通过“前台”和“后台”这两种描述词的使用和区分来很好地协调这一矛盾。
建立与受众的情感。不论在任何时代,信任与情感都是关系相处模式中最珍贵的元素,这就需要Plog创作者不断通过需求满足和体验增幅来强化与受众之间的信任感,也需要依托社交平台和优质内容,保持更新频率,找到独特的风格和标签,与受众形成情感共鸣。在社交平台中的互动,优质的Plog账号能够获得众多受众的青睐,依靠的不只是内容,还有依靠内容建立起来的信任与情感。
Plog良性的发展是需要用户进行内容的生产与情感的建立,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让网民重拾对分享的信任,毕竟最底层的逻辑就是基于“熟人模式”下的口碑营销,因此在Plog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如何通过对用户行为和分享内容进行规范,提升内容与受众情感的关联度和粘性,才是首要条件。
在匿名化的网络社交中,对Plog用户来说,更需要创作出优质的内容、舒适的体验场景,要懂得如何处理好内容创作的纯粹性和商业性。Plog分享的实质是用户与受众之间的信任与情感关系的建立,切忌过度消耗受众的信任度。
对前后台的反思
从近年来Plog的流行可以看出媒介转向的特点,在新媒体生态下,在社交平台用Plog的方式进行网络社交,也是在“前台”与“后台”的转换中不断寻找真实的自己、探求本真。比如欧阳娜娜,在大众面前她是歌手、女艺人,因此她在公开场合亮相和参与综艺时就处于“前台”的视角,她需要时刻提醒自己,对自己的身份进行定位,也会受到一些表演的限制。但是在自己注册的个人微博账号、小红书账号上,就身处自我呈现的“后台”,可以将不同于公众场合的自我形象进行呈现。
但人们依旧要思考,无论是明星艺人还是素人的Plog分享,看似“后台”展示,实则是否是另一种“前台”表演;如今一些社交软件的“一键生成”、滤镜以及自动剪辑,将人们的注意力不断吸引到“前台”的搭建上,“后台”中真实的自己是否会被遮蔽。显然这都是需要冷静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