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洗马湖湿地公园植物调查及养护建议
2023-04-15王菊
王 菊
(天柱县林业局,贵州 天柱 556600)
1 前言
湿地是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特殊自然综合体,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拥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和生态经济效益,可以调节环境,保护植物资源[1]。普洱洗马湖湿地公园位于云南普洱五胡国家湿地公园洗马湖片区东南面,为普洱市的人们保障良好的生活环境,为当地人们带来多样化的生态服务及社会经济效益,数量急剧增长,大大改善了生态环境。人们虽然对湿地公园景观建设的建设越来越重视,但一些公园建设者缺乏后期管理意识,导致公园中的植物病虫害频发[2]。本文对普洱洗马湖湿地公园的进行调查研究,提出该公园的优点及问题及改进建议,为以后湿地公园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2 调查地点与方法
2.1 调查地概况
普洱洗马湖湿地公园位于云南普洱五湖国家湿地公园洗马湖片区东南面,占地47.13hm2。市政府在2012年决定开展洗马湖湿地退塘还湿工作。结合重建与利用的双重性质,定位为艺术乡土、人文湿地,以尊重、保护、还原生态系统,在农耕环境中营造一个集科研、自然教育、旅游于一体的城市近湿地为建设目标,是人们休闲游憩、娱乐、观赏、宣传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湿地公园。
2.2 调查的方法
在普洱洗马湖湿地公园进行实地勘探,对公园区域内的植物拍照记录,对于不认识的植物采集标本进行鉴别分析或者在网上查询及询问老师,将调查收集到的植物进行整理统计分析,记录植物种类、植物数量及乔木灌木常绿落叶植物比例,并根据此结果分析植物的生态功能、植物种类、观赏性能配置情况及生态。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综合普洱洗马湖湿地公园综合情况,以得出的调查报告提出合理的建议及措施,为该湿地公园以后的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3 调查结果
3.1 普洱洗马湖湿地公园植物调查名录
常绿乔木:桑科榕属榕树Ficus microcarpa Linn.f.、豆科羊蹄甲属羊蹄甲Bauhinia Linn.、杜英科杜英属水石榕(Elaeocarpus hainanensis Oliver)、夹竹桃科鸡骨常山属糖胶树(Alstonia scholaris(L.)R.Br.)、棕榈科刺葵属刺葵(Phoenix hanceana Naud.)、桑科榕属高山榕(Ficus altissima)、桑科榕属橡皮榕 (Ficus elastica Roxb.ex Hornem.)、木麻黄科木麻黄属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 Forst.)、忍冬科荚蓬属珊瑚树(Viburnum Odoratissimum Ker-Gawl)、大戟科秋枫属秋枫(Bischofia javanica Bl.)。
常绿灌木:金缕梅科横木属红花横木(Loropetalum chinense var.rubrum)、豆科决明属双荚决明(Senna bicapsularis(L.)Roxb.)、锦葵科木槿属朱槿(Hibiscus rosa-sinensis Linn.)、野牡丹科蒂牡花属巴西野牡丹(Tibouchina semidecandra)、棕榈科散尾葵属散尾葵(Chrysalidocarpus lutescens H.Wendl.)、海桐科海桐花属海桐(Pittosporum tobira)、桃金娘科红千层属红千层(Callistemon rigidus R.Br.)、马鞭草科假连翘属假连翘(Duranta repens L.)、大戟科大戟属紫锦木(Euphorbia cotinifolia L.)、马鞭草科马缨丹属五色梅(Lantana camara L.)、紫茉莉科叶子花属三角梅(Bougainvillea spectabilis Willd.)、茄科鸳鸯茉莉属鸳鸯茉莉(Brunfelsia latifolia(Pohl)Benth.)、蔷薇科石楠属石楠(SPhotinia serratifolia(Desfontaines)Kalkman.)、桃金娘科簿子木属松红梅(Leptospermum scoparium.)。
落叶乔木:杨柳科柳属旱柳(Salix matsudana var.matsudana)、木兰科木兰属玉兰(Magnolia denudata Desr.)、豆科刺桐属鸡冠刺桐(Erythrina cristagalli Linn.)、夹竹桃科鸡蛋花属鸡蛋花(Plumeria rubra L.’Acutifolia’)、蔷薇科李属李(Prunus salicina Lindl.)、棕榈科丝葵属丝葵(Washingtonia filifera(Lind.ex Andre)H.Wendi.)、杉科落羽杉属池杉(Taxodium distichum var.imbricatum(Nuttall)Croom)、松科落叶松属落叶松(Larix gmelinii(Rupr.)Kuzen.)、棕榈科刺葵属海枣(Phoenix dactylifera L.)、杨柳科柳属小叶杨(Populus simonii Carr)、杉科水杉属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落叶灌木:杜鹃花科杜鹃属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 ) 、 千 屈 菜 科 萼距花属萼距花(Cuphea hookeriana Walp.)、大戟科大戟属银柴(Aporosa dioica(Roxb.)Mull.Arg)、大戟科变叶木属变叶木(Variegated Leaf Croton)、紫葳科蓝花楹属蓝花楹(Jacaranda mimosifolia D.Don)、漆树科黄连木属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 Bunge)、蔷薇科樱属冬樱花(Prunus cerasoides var.majestica(Koehne)Ingram)、金缕梅科枫香树属枫香树(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紫葳科风铃木属黄钟木(Handroanthus chrysanthus(Jacq.)S.O.Gros)、蔷薇科李属樱桃树(Cerasus pseudocerasus(Lindl.)G.Don)、榆科朴属朴树(Celtis sinensis Pers.)。
多年生草本花卉:睡莲科莲属荷花(Nelumbo SP.)、睡莲科睡莲属睡莲(Nymphaea tetragona Georgi)、美人蕉科美人蕉属美人蕉(Canna indica L.)。
多年生草本:酢浆草科酢浆草属酢浆草(Oxalis corniculata L.)、芭蕉科芭蕉属芭蕉(Musa basjoo Siebold)、禾本科甘蔗属斑茅(Saccharum arundinaceum Retz.)、爵床科芦莉草属蓝花草(Ruellia simplex C.Wright)、鸢尾科鸢尾属黄菖蒲(Iris pseudacorus L.)、石蒜科文殊兰属文殊兰(Crinum asiaticum L.var.sinicum(Roxb.ex Herb.)Baker)、莎草科莎草属纸莎草(Cyperus papyrus L.)、沿百合科沿阶草属阶草(Ophiopogon bodinieri Levl.)、鸢尾科鸢尾属巴西鸢尾(Neomarica gracilis(Herb.)Sprague)、姜科山姜属艳山姜(Alpinia zerumbet(Pers.)Burtt.et Smith)、禾本科芒属芒(Miscanthus sinensis Anderss.)、禾本科芦苇属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Cav.)Trin.ex Steud.)、肾蕨科肾蕨属肾蕨(Nephrolepis auriculata(L.)Trimen)、禾本科羊茅属高羊茅(Festuca elata Keng ex E.Alexeev)。
一年生草本:唇形科鼠尾草属鼠尾草(Salvia japonica Thunb.)、禾本科狗尾草属狗尾草(Setaria viridis(L.)Beauv.)。
竹类:禾本科刚竹属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Carr.)Mitford cv.Pubescens)。
3.2 植物种类
调查得出,普洱洗马湖湿地公园共有66种植物,从属于38科58属。其中,乔木有17科24属28种,占公园植物种类总数42.42%,灌木有14科17属18种,占公园植物种类总数27.27%,草本植物有13科18属19种,占公园植物种类总数28.79%,竹类1科1属1种,占公园植物种类总数1.52%。常绿、落叶乔木种类数之比为1:1.8;常绿、落叶灌木种类数之比为3.5:1;多年生、一年生草本种类数之比为8.5:1;乔木、灌木及草本种类树之比为1.6:1:1.1,比例相对合理。该公园植物种类丰富,但藤本植物并未栽植,该湿地公园忽略了藤本植物在景观塑造中的重要性。从植物总数上看,普洱洗马湖湿地公园植物多样性水平较为丰富多样,但植物配置及养护管理还需要加强。
3.3 普洱洗马湖湿地公园植物观赏类型组成
观叶22种,占比33.33%,典型植物:变叶木、石楠、三角梅,观花2537.88%,典型植物:荷花、杜鹃、蓝花楹,观果3种,占比4.55%,典型植物:樱桃树、李,观姿16种,占比24.24%,典型植物:散尾葵、高山榕、池杉。
3.4 植物观赏特性构成分析
通过调查结果,普洱洗马湖湿地公园植物有观叶、观花、观果、观姿等4类观赏类型。该湿地公园内观叶22 种、观花25种、观果3种、观姿植物16种,分别占比33.33%、37.88%、4.55%、24.24%(表2)。各类观赏植物总数及比例分配相对合理,且大多是常绿物种,一年四季皆可观赏,是普洱洗马湖湿地公园中的优势;公园中只有樱桃树、珊瑚树和李3种观果植物,由于果实观赏时间不长且种植数量偏少,导致观果植物成为普洱洗马湖湿地公园中的劣势观赏类型。公园种植的植物丰富多样,乔木、灌木及草本总数相差不大,配比相对合理,但缺少藤本植物。
3.5 植物应用和配置方式
3.5.1 植物应用形式
调查发现,普洱洗马湖湿地公园中植物应用形式主要有行道树类、孤散片植类、绿篱类。该公园的行道树主要有鸡冠刺桐、高山榕、榕树及糖胶树等,观花、观叶及观姿植物等都可作为行道树,在池塘中大面积片植荷花、莲花。枫香树片植于公园的坡地上,为秋季的观赏主景;三角梅、冬樱花、散尾葵及刺葵孤等植物孤散种植于园区,每一类植物都有各种的观赏特点;公园中主要的绿篱类植物假连翘、杜鹃、红花横木、朱槿、三角梅和松红梅等,通过整形修剪形成公园绿篱。总体分析,该公园的植物应用形式比较多样化,但藤本类植物未见栽培应用。
3.5.2 植物配置方式
普洱洗马湖湿地公园,以高层乔木为主导、灌木和草本相结合组成乔灌草复层群落结构模式是主要的配置方式,湿地公园主要以湿生和水生植物为主,种植能够净化水体、调节环境的品种,并为湿地动物提供栖息的场所,使得生态效应实现最大化。孤植、片植的方式合理运用,以乡土植物为主,形成地方植物景观特色,形成独具匠心的湿地景观[3],强调植物景观效果为主,引导游人进行相应的观赏活动。总体上看,普洱洗马湖湿地公园植物配置方式虽具备较好的观赏性,但植物配置方式略显单调。
3.6 公园特色植物分析
普洱洗马湖湿地公园中主要有湿生、水生和陆生等植物,遵循植物生态学的原理,合理配置[4]。公园种植着一棵国家二级古树名木,至今已有两百年树龄,提高了公园的观赏价值,保护了本地植物资源。
3.7 主要病虫害及养护管理情况
调查发现,白粉病、锈病、炭疽病、叶斑病等为普洱洗马湖湿地公园中植物发生的主要病害。通过走访调查发现,该公园定期检查公园里植株的生长状况,一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5]。定期对公园进行除草、灌木修剪,但效率低、效果不明显,拔除的杂草、修剪的枝条随意丢放。总体上看,普洱洗马湖湿地公园养护管理存在的问题较多,情况并不理想,还有待提高。
4 存在的问题分析
4.1 安全隐患,环境卫生
部分市民在游玩时,随意踩踏并长时间坐在草坪上玩乐,对禁止踩踏的提示视而不见,做出既不文明又不安全的行为。公园里各种小吃店,虽然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但是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游客们乱丢乱放,商贩们随意倾倒油汤,造成水体污染。
4.2 植物配置方式单调,季相变化不显著
湿地公园植物种类虽然多,物种也丰富,但植物的配置方式略显单调,该公园虽然以规则式、自然式相结合,但运用的艺术手法并不高超[6]。湿地公园植物以绿色叶植物为主,彩色叶植物的种类虽然比较多,但是栽培数量较少,导致植物季相变化不显著。
4.3 公园植物养护管理水平低
该公园占地面积较大,植物种类较多,所以后期管理具有一定的难度。公园里清除的杂草、修剪的灌木及树枝没有进行集中处理,树枝有可能导致安全隐患,且管理人员技术水平较低,降低植株美观性。虽定期浇水施肥,但也有忽略到的地方,不注重对植物的养护,导致许多植物长势不好。
5 优化及养护建议
5.1 合理配置植物,提高总体景观效果
公园里植物栽培要有空间层次,乔木、灌木、草本及地被植物应合理种植,增加植物丰富度,适当栽植开花茂盛、养护简单、易于成活的观花类藤本植物,如木香、炮仗花和藤本月季等,提高公园里的观赏效果。营造四季常绿、四季有景的景观效果。在营造湿地景观时,挖掘本土特色湿地植物,打造符合本地人文、农耕文化的人文湿地景观和自然景观。园内建筑小品可考虑统一风格,围绕公园特色及主题,采用更加野趣、自然的小品形式。
5.2 加强对公园植物的生长养护管理
公园植物的后期养护管理一般包括整形修剪、施肥浇水、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养护工作。对上层乔木及时合理地修剪植株上枯老、患病和多余枝条,保证中层及下层灌木、草本及地被植物正常生长[7]。普洱洗马湖湿地公园管理养护设施老旧,应改进管理设备、引进先进技术。
6 结论
普洱洗马湖湿地公园共有植物66种,从属38科58属,其中,乔木28种、灌木18种、草本19种、竹类1种。普洱洗马湖湿地公园植物物种丰富、观赏类型有观花、观叶、观果及观姿类型,但观果植物较少。植物应用形式多样,但缺乏藤本植物,公园整体景观良好,具有当地的乡土特色和景观特色,但植物配置方式单一、养护管理不合理的问题,结合公园实际情况,该公园应提高植物配置方式,种植藤本植物、提高观果植物的种植数量,使公园观赏性加强。加强公园植物管理养护,运用先进设备和人才,让公园绿化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