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凤冈县开展县级水产技术推广工作的浅析
2023-04-15李世奇
李世奇
(凤冈县农业农村局水产技术推广站,贵州 凤冈 564200)
1 自然概况
凤冈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是革命老区遵义的东大门,东邻德江县、思南县,南抵石阡县、余庆县,西接湄潭县,北连务川县、正安县,距省会城市贵阳220km,距名城遵义96km,距遵义新舟机场70km,326国道和杭瑞高速、湄石高速横贯县境。县域面积1885km2,辖10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87个村(社区),总人口45万人。全县平均海拔720m,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期,全县气候温和湿润,年均气温15.2℃,年均降雨量1127mm,年日照时数1139h,无霜期227d。降雨时空分布不均衡,年内变化大。春季(3~5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12%~15%;夏季(6~8月)降水量剧增,占全年降水总量的45%~60%;秋季(9~11月)占全年降水量的15%~20%;冬季(12月~次年2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3%~12%。年降水量的65%~85%集中在6~9月,主要灾害性气候是夏季洪涝,秋季干旱,冬季绵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空气负氧离子高达3~5万个/m3,县城空气质量达标率均达100%,森林覆盖率达60.08%。境内生物多样性保存完好。有茶香飘逸的国家AAAA级景区—茶海之心、纳凉探险的圣地—万佛峡谷、梦回夜郎的故地—长碛古寨、留住乡愁的胜地—九龙景区。先后获得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中国生态旅游百强县、中国长寿之乡、中国健康小城、中国天然氧吧等称号。无台风和地震灾害。
2 水资源概况
2.1 河流情况
县境内有洪渡河、六池河、辉塘河、蒲水河、蜂王河5大河流,全长211.1km。洪渡河:县境段长53km,流域面积538.55km2,年均流量20.27m3/s,途经永安镇、新建镇、绥阳镇和土溪镇,其支流有官田河、江绿溪、绥阳河、黄都河、燕子塘河、小水沟和官坝河。六池河:县境段长49.9km,流域面积642.21km2,年均流量15.4m3/s,途经何坝街道、龙泉街道、花坪街道、凤岭街道和永和镇,其支流有柏梓河、沙滩河、碗水河、永和河和朱场河。辉塘河:县境段长32.4km,流域面积233.62km2,年均流量5.78m3/s,途经天桥镇、琊川镇、蜂岩镇和王寨镇。蒲水河:县境段长50.5km,流域面积195.78km2,年均流量4.07m3/s,途经琊川镇、进化镇和何坝镇。蜂王河:县境段长25.3km,流域面积205.8km2,年均流量3.67m3/s,途经蜂岩镇和王寨镇。
2.2 水库及池塘
县境内现有水库34座,水面面积366.67hm2,养鱼水面288hm2(其中放牧式生态养殖186.13hm2)。其中中型水库2座,水面面积1550亩,养鱼水面50hm2;小(一)型水库9座,水面面积103.33hm2,养鱼水面98hm2;小(二)型水库24座,水面面积140hm2,养鱼水面140hm2。境内有池塘养鱼面积193.33hm2。另外在建水库2座,面积约1350亩。
2.3 适宜稻渔综合种养稻田
县境内现有稻田27333.33hm2,宜鱼稻田6666.67hm2,稻渔综合种养面积666.67hm2。
3 水生生物资源
在我县河流、水库、池塘等水体中,常见的主要水生生物有:
3.1 浮游植物
鱼腥藻、螺旋藻、腔球藻、尖头藻、颤藻、蓝针藻、金藻、鱼鳞藻、合尾藻、黄丝藻、顶刺藻、直链藻、平板藻、裸甲藻、角甲藻、隐藻、素隐藻、裸藻、胶囊藻、四胞藻、卵胞藻、网球藻、水网藻、水绵、轮藻等。
3.2 浮游动物
砂壳虫、叶轮虫、多肢轮虫、疣毛轮虫、尖额蚤、网文蚤属、裸腹蚤属、粗毛蚤属、明镖水蚤、大剑水蚤、真剑水蚤、外剑水蚤、中剑水蚤等。
3.3 底栖生物
田螺、梨形环梭螺、河蚬、水蚯蚓、淡水清虾、摇蚊幼虫、龙蚤、水斧虫、水蠊虫、红娘华、水黾、水蜈蚣等。
3.4 水生维管束植物
芦苇、席草、莲、马莱眼子菜、菹草、金鱼藻、聚草、芜萍、凤眼莲等。
3.5 鱼类
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鳊鱼、泥鳅、马口鱼、白甲鱼、南方大口鲶、餐条、黄颡鱼、黄鳝、翘嘴红舶、鳜鱼、乌鳢、赤尾子、鱿鱼、青虾等。
3.6 其他
大鲵、鳖、蛙类等。
4 县水产站现状
县级水产技术推广站处于技术推广基层,在镇级设有专门的水产技术推广站,由镇(街)农业服务中心履行技术推广职责,县级水产技术推广站人员少(在编4人,在岗3人)。负责渔业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技术指导、培训推广等服务工作,承担水产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及推广工作,负责水产产业发展规划、技术要点、方案编制和项目实施,负责水产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负责基地建设、市场拓展、品牌打造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工作,负责督促生产经营主体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负责产业信息统计、产业灾害调查、行业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和农业保险的投保工作,负责水产养殖产业工作专班办公室日常工作。除了负责上述工作外,还承担了渔政监督管理,渔政监督管理事项具体有:一是开展“长江十年禁渔”工作,对禁捕水域的日常监管巡查,组织协调县长江流域禁捕退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将上级长江流域禁捕退铺工作领导小组安排的各项工作抓落实;二是办理渔业行政许可证。
5 如何开展水产技术推广工作
5.1 熟知家底
(1)要知道辖区内池塘、水库(含山塘)、稻田、工厂化、湖库生态渔业、设施渔业等各种类型的养殖情况。比如工厂化养殖有多少家,每家养殖的是什么鱼类,养殖水面面积是多少,养殖鱼类的数量是多少,养殖尾水治理情况怎样;池塘养鱼有多少家,每家养殖的是什么鱼类,养殖池面积是多少,养殖鱼类的数量是多少;大水面生态养殖有多少家,每家养殖的是什么鱼类,养殖池面积是多少,养殖鱼类的数量是多少;水库(含山塘)养殖有多少家,每家养殖的是什么鱼类,养殖水面面积是多少,养殖鱼类的数量是多少。还有就是稻田养鱼的分布情况等等。
(2)要知道辖区内可以用于渔业养殖的水资源现状。比如可以用于渔业养殖的山泉水分布情况,是否已进行开发养殖;水库分布情况,哪些是禁止养殖区,哪些是限制养殖区,哪些是养殖区,限制养殖区和养殖区的养殖情况;哪些稻田区域适宜连片发展稻田养鱼等等。
5.2 分类开展技术指导
(1)分类。一是按养殖类型分类。养殖类型分为池塘、水库(含山塘)、稻田、工厂化、湖库生态渔业、设施渔业等。工厂化、设施渔业进行精细化管理,实行的是高密度养殖,需要投喂大量的饲料。湖库生态渔业进行的是“人放天养”。部分水库(含山塘)、稻田进行的是粗放型管理,即设置防逃设施。另外的水库(含山塘)和池塘除了设置防逃设施外,还进行投饵或者采取肥水综合措施进行养殖;二是按照养殖对象的多少分类。湖库生态渔业需要面积较大的水库,养殖对象更少,目前我县由贵州省水投公司组织实施,涉及3个水库。在这些养殖对象中,工厂化、设施渔业资金投入,养殖对象少,我县目前仅有6家。然后是水库(含山塘),我县目前有52户,但实行投饵或者施肥进行养殖的只有18户。最后是稻田,发展稻田养殖的模式称为“稻鱼综合种养”,即养殖的品种除了养殖鱼类(鲤鱼、鲫鱼、黄鳝、泥鳅等)外,还包括虾、螺等水产品。养殖对象多,并且多为农户,农户他们的认识需求参差不齐,稻田自然条件好坏并存。
(2)开展技术指导。根据不同的养殖类型和养殖对象的多少,各有侧重地开展技术指导工作。比如工厂化、设施渔业实行的是高密度养殖,需要投喂大量的饲料,需要用药物进行消毒和治疗,他们绝大多数都聘请了比较懂水产养殖技术的人员作为技术负责人。开展技术指导过程中就应当以指导科学投喂,合理用药,禁止投喂违禁饲料和药物,水产养殖尾水处理技术为主,严格执行水产养殖规范用药“六个不用”,即一不用禁用药品,二不用停用兽药,三不用假、劣兽药,四不用原料药,五不用人用药,六不用农药。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对湖库生态渔业和粗放型管理水库(含山塘)是指导向水域可以投放哪些鱼类,严禁外来水生生物入侵。进行投饵或者肥水措施进行养殖的水库(含山塘)和池塘,在开展技术指导过程中,一是提醒养殖户做到“三消”“四定”,“三消”是指鱼种下塘前消毒、工具和饵料消毒、食场及水体消毒,“四定”是指投喂饲料定时、定位、定量、定质;二是调节水质,对水质要求应做到“肥、活、嫩、爽”,其中“肥”是指水色浓度大、浮游生物多,其中,被鱼类易消化种类最多,可以通过水体的透明度大小来反映水体肥瘦程度,通常情况下,精养鱼池的透明度在20~40cm为宜,透明度在25~30cm最好,“活”是指水体水色和透明度在一天之内有微小变化,在不同天之内有较大变化,这是浮游植物处于生长繁殖旺盛时期的表现形式,“嫩”是指水体肥瘦适中,水色鲜嫩而不老化,易消化对浮游植物很多,“爽”是指水质清爽而不污浊,水体颜色不太浓,水体表面洁净,没有油膜、浮沫和泛沫等。
5.3 大幅减少养殖对象、发展稻渔综合种养
稻渔综合种养是指除了发展稻田养殖鱼类(鲤鱼、鲫鱼、黄鳝、泥鳅等)外,还包括发展稻田养殖虾、螺等水产品。这项工作养殖对象多,涉及千家万户,面积大而散,有的地方自然条件好,有的地方自然条件差,有的群众喜欢,有的群众把它当成福利,有无偿补助的鱼种就干。我县在近2年实施过程中调整工作思路,实行申报制,散户由镇(街道)农业服务中心和村民委员会负责组织申报,有效推动此项工作,收到良好效果。下面是具体做法。
(1)实行主体限时申报。申报主体为所在地镇(街道)农业服务中心,所在地村民委员会,农业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大户。村民委员会,农业生产企业、专业合作社、大户向县农业农村局申报的,需经所在地镇(街道)农业服务中心同意并签署意见盖章后上报。镇(街道)农业服务中心和村民委员会负责组织散户申报工作。超过时限不予以受理。
(2)技术要求。一是实施稻田生态渔业地点的稻田水源充足,洪水不淹,水质良好,交通方便。优先在坝区实施,优先实施1.33hm2以上的集中连片稻田;二是插秧前在稻田中挖鱼沟或者鱼凼(已有的进行修复)。技术参数:沟或凼深0.4m左右,同时兼顾稻田的保水性能,保水性能好的挖深点、保水性能差的挖浅点。总之,不能把稻田挖漏,沟宽0.4~3m,开挖鱼沟或者鱼凼的面积在稻田总面积的8%以内,鱼沟形状为“一”“十”字形。鱼凼为“口”字形。
(3)明确责任分工。县农业农村局水产站负责组织采购鱼种,对申报主体申报的实施稻田地点进行审批,组织对实施稻田生态渔业的稻田进行验收,符合条件的组织投放鱼种;镇乡农业服务中心负责跟踪实施稻田生态渔业的稻田田间设施建设工作进度,参加县农业农村局组织的鱼种投放和验收;申报主体负责据实统计申报实施稻田生态渔业的稻田面积,督促建设稻田田间设施建设及自行验收,组织实施群众按要通知求准时到集中发鱼地点及负责维护发鱼秩序。
(4)严把验收关。一是申报验收面积,申报主体据实统计已挖鱼沟或者鱼凼的稻田面积,然后认真填报生态渔业项目稻田田间设施验收申报表,申请县农业农村局验收。二县级组织现场验收,县农业农村局收到申报主体的验收申报表后,由县水产站组织所在地农业服务中心和申报主体进行验收,验收方式为在验收申报表中随机抽取稻田面积的10%,抽取部分全部有鱼沟或者鱼凼为验收合格,相反为不合格,合格的按照验收申报表中的面积投放鱼种。
5.4 开展技术培训
开展技术培训是将全县从事水产养殖的企业、专业合作社、养殖大户及其他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对他们讲解与水产养殖有关的法律法规,养殖过程中的普遍性的技术问题和技术要点,接受他们的技术解答。同时,他们之间进行技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