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团队,自我成长
——乡村教师的教研成长之路

2023-04-15万爱玲

师道(人文) 2023年3期
关键词:读书会课题教研

万爱玲

对于长期工作在教育教学一线的乡村教师来说,自我成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思维和见识相对闭塞,教育教学理念亟待更新,成长内驱力不足,缺乏自我规划……这些教研短板,制约着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如何突破教研短板?笔者以为只有依托团队,不停地阅读、写作、实践,才能走向生命的丰盈。

读书,丰厚学养

阅读可以扩大自己的视界,丰富见识,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但是受所处环境的制约,专业阅读往往不被乡村教师所重视。就我个人的成长经历来看,也是走过一段很长的弯路之后,才意识到这一点。

刚参加工作时,我没有什么专业成长意识,内心只有一个朴素的想法:希望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为此,我选择通过自考来提升自己的学历。经历六年的苦读时光,拿到了两张文凭,也系统学习了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作品,使自己能够有底气立足中学课堂。

长期生活在偏僻的乡间,大多数时间,我所看到的都只是校园里那四角的天空,此外就是书中的世界。六年的自考经历,养成了我自觉阅读的习惯。工作的闲暇时间,我几乎都是在读书中度过的。当时学校有一间图书室,一间阅览室,两位管理员都特别和气,我经常去借书,他们从来没有丝毫的不耐烦。新书到了,也常常会第一时间跟我说。那些日子,我把自己喜欢的书都借读了一遍。

那个时候,学校里读书氛围不浓,也没有人跟我说,要多读一些专业理论书籍,以此来推动教研水平的提升。自由随性的阅读,带来了心灵的愉悦,但长期“偏食”,导致我的文化视野不够宽阔,专业知识结构不够健全。很长时间,感觉不到自己有大的进步。

直到2015年,我加入了乡村教育家读书会。看到导师和伙伴们列出的阅读清单,我才明白自己读的书还是太少了。在她们的影响下,我买了不少书,也改变了读书方法,以精读为主,把书真正读进去。

在读书会杨采涓导师的引领下,我爱上了古典文学阅读,和伙伴们一起研修四季课题,共读《诗经》、唐诗宋词中的名家名篇,很长一段时间,我迷上了叶嘉莹、蒋勋、林语堂的作品。还时常翻阅《唐诗鉴赏辞典》《唐宋词鉴赏词典》,感受传统文化的意蕴,丰厚自己的学养。

除了古典文学作品,我也曾和伙伴们共读卢梭的《爱弥儿》、乔斯坦·贾德《苏菲的世界》、李泽厚的《美的历程》、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等作品。还有一些经典童话、现当代名家的诗歌、散文作品。在共读书目之外,我也开始有意识地研读于漪、余映潮老师的部分教育教学专著。

2018年,在沈庆九老师的引领下,我有幸加入了星火教师团队。阅读的重心也转向了教育教学理论书籍。说实在的,这些理论书籍不好读,但是我知道自己的短板所在,要想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就得静下心来了解前沿的教育教学思想,广采博取名师们的教育教学智慧,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教研实践。

聚焦初中语文教学,研读名师专著,让我受益颇多。他们的成长故事,激发了我追求专业成长的热情和勇气。他们的教学环节设计、课堂提问、点评引领、创意活动,丰富了我的课堂教学经验。名师们的教学思想和主张,不仅是智慧的结晶,更具有指导意义。像沈庆九老师的理趣课堂;刘恩樵老师的“大阅读、日写作、思课堂、微课程”;丁卫军老师的微写作;柳咏梅老师的“课堂小零食,语文大素养”等等,都对我的教学实践活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写作,敏锐思维

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乡村教师要想突破教研短板,在大量阅读吸纳的同时,也要坚持教育写作,来记录思想,敏锐思维,反思教学,总结经验。就我个人而言,写作给我带来的欢乐,促进了我的专业成长,丰盈了我的生命。

从本质上说,我不是一个善于表达的人,但是对于写作却有发自内心的喜爱。从学生时代开始,就有写日记的习惯,工作后,开始转为写读书笔记。很多时候,感觉在书桌前安静地坐下来,随意阅读,写一点文字,是一件极有趣的事。

工作之初,学校教研氛围不浓,没有几个老师有专业发展意识的,大家的目标就是评职称,我也一样。偶尔写作,也不过是兴之所至,有感而发,从来也没想过要投稿什么的,因为感觉自己的水平不够。后来周奎英老师调到我们学校,他很擅长写教育随笔,经常发表文章,大家都很钦佩他。有一次,他看到我写的《小石潭记》教学反思,夸我写得有灵性,鼓励我参加市级论文评比,结果获得了一等奖。

周老师又跟我说,如果有好文章,也可以试着投稿。他给我推荐了一些杂志,我从他那里借了几本回来看,还记下了这些杂志的电子信箱。后来周老师调去了教育局,就没有人再跟我说写文章的事情了。

2005年9月,我有感而发写了《用心经营自己的“精神后院”》这篇文章,修改后投给了《师道》(人文)杂志“今日充电”栏目。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投稿,幸运的是稿子被采用了,发在2005年11期杂志上。校长知道后,开会时还特别表扬了我。这对我来说是很大的鼓舞。可是当时我还没能把写作与教研成长联系起来,不曾刻意去进行教育写作,投稿也不多。

意识到写作能够促进个人专业成长,是在2008年秋天。那一年,我在《乡村教育家》创刊号上发表了一篇小文章。作为优秀学员,参加了乡村教育家读书会活动。身处偏僻乡村学校的我,那时几乎没有外出学习的机会,更不用说高水平的交流活动了。领导再三嘱咐我认真准备材料,到时候好好讲。可是参会那天,听着别人妙语连珠、侃侃而谈,我最终也没勇气分享自己写的《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这次活动,对我影响还是很大的,我知道了自己与教研型教师的差距,也遇见了专业成长中的榜样教师。

如果换作现在,我会努力争取机会,多参加类似的活动。可是那时候却想着暗暗努力,等自己变优秀一些再加入团队。这样的想法,使我在成长过程中,又走了一段弯路。直到2015年秋天,学校领导让我和一部分年轻教师加入乡村教育家读书会,我才充分意识到专业写作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我比任何时候都想写好文章。在杨采涓导师的引领下,我写教育叙事,写读书心得;在冷学宝老师的影响下,我学习写规范的教育教学论文。一段时间后,写作的质和量都有所提升。

2018年,加入星火团队后,遵循团队要求,我开始写“每周一文”。刚开始时,我总是不满意,感觉自己写的没有深度,于是开始刻意地去练习写作。在深宵灯火的陪伴下奋笔疾书,在家人反复催促中才恋恋不舍离开书桌。我认真对待每一次书写,反复修改打磨不完美的文字。我知道自己的底子薄,写作水平不高,但是我也相信勤能补拙。

这几年在导师的引领下,我刻意练习写作,养成了勤于动笔的习惯,更重要的是,懂得了坚持的意义。每当我有所懈怠的时候,我会打开电脑文件夹,看看整齐排列的二百多篇读书心得、论文随笔,提醒自己,在辛苦的付出之后,会拥有属于自己的一份收获。

实践,厚重生命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乡村教师不光要通过阅读写作来提升自己的教研能力,更重要的是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只有深深扎根于教育的原野,把读、写、做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完成自己的教育使命,享受成长的幸福。

刘祥老师说过:“成长不是空话,是扎扎实实的行动。这个行动,是建立在导师引领下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务实教研。”跟着团队成长,努力践行新教育理念的我,一边坚持阅读写作来充实提升自己,一边努力把想法付诸于行动。

加入团队后,我关注最多的就是语文课堂教学,不管阅读还是写作,大多都是围绕这方面展开的。我努力提升自己的教研能力,致力于寻找适合农村教育的好方法,尽自己所能去陪伴学生成长,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调查研究发现,当前乡村学生的阅读面十分狭窄,缺少一定量的阅读积淀,作文教学又相对滞后,他们面临着阅读写作的困境,在升学考试中也处于劣势。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致力于打造高效课堂,研究学情,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增加课堂“小零食”,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他们的语文学习力。

此外,这几年,我还有目标、有计划地开展一系列师生共读共写活动课程,如“每日一诗”唤醒黎明,“名著润泽生命”整本书阅读活动,“基于乡土资源的微写作实践课程”等等。长期坚持师生共读共写,丰富了学生的积累,提升了写作能力,让学生的成长看得见。

把师生共读共写真正落到实处,也不是容易的事。单是指导学生修改作文,帮他们打电子稿,就需要付出不少的精力时间。有同学曾开玩笑说我是“拼命三郎”,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再加上担任班主任,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已经够忙够累,干啥还要自讨苦吃呢?可是想到家长对孩子升学的期望,感到他们教育孩子时无力无助的痛楚,我又不愿意轻言放弃,毕竟这是对学生有益的事情。

除了通过研究课堂、开发课程来提升自己的教研能力外,乡村教师还可以通过做课题来推动自己成长。记得我最初申报徐州市个人课题时,完全处于懵懂迷茫的状态。当时领导劝我申报一个课题来填补学校空白,说了好多次,我就答应了。后来边学边悟,最终得以顺利结题。在此基础上,我又继续申报了省市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研课题,切实感受到了课题研究对个人成长和学校教研工作的推动作用。

开展徐州市十三五规划课题研究时,课题组成员都是领导安排进来的,大家普遍对课题研究兴致不高。但是随着课题研究的推进,老师们的畏难情绪逐渐消除。后来更是变被动为主动,阅读课题相关文献书籍,撰写心得体会,积极承担课题研究课,提交教学反思。在课题研究的推动下,语文组教研氛围比之前浓郁了。期间,课题组老师多人在优质课评比、评文评选中获奖。大家互助互促,比学赶超,促进自身教研水平的提升。

教师教研能力提升,积极行动起来,自然而然带动了学生的成长。学校成立了读书会,让我担任会长,我们课题组成员都是读书会的核心成员。在大家的共同推动下,师生读书活动有序开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以上,是我成长中的一些体会。像我这样起点低,起步晚的乡村教师,依托团队,坚持阅读、写作,积极开展教学实践研究,最终突破了自己的教研短板,收获了成长的喜悦。相信比我更有优势的乡村教师,只要愿意成长,坚持付出,时光都会在未来的日子里,以另一种美好的形式回馈于己。

猜你喜欢

读书会课题教研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战火纷飞中的读书会
昆虫读书会
当“读书会”成为一门生意
神奇的统计表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新型教研——说题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