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节外生枝”的课堂更精彩

2023-04-15鲁兆周

师道(人文) 2023年3期
关键词:节外生枝寒食节介子

鲁兆周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唐代诗人韩翃的七言绝句《寒食》是统编版教材语文六年级下册的内容。教师用书中这样描写诗的大意: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英缤纷,寒食节的东风吹拂着宫城的柳枝。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赐蜡烛,袅袅轻烟在五侯贵戚的府第飘散开。寒食节是清明节前一天,通常在冬至后的第105天。此时,在杏花烟雨的江南,柳枝刚刚长满新叶,桃红梨白,油菜花开得灿烂;长安地处西北,春天比江南来得晚,怎么成了“柳絮飞舞”的暮春时节?

教学《寒食》一诗,我主要引导学生通过“无处不飞花”“御柳斜”,想象春日里京城落红成阵、斜柳依依的美好景象,体会春日景色的灵动之美;赏析“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我先引导学生交流寒食节赐火的习俗,再抓住“传”“散”二字,想象暮色中烛光点点,轻烟袅袅,飘散在皇宫和王公贵戚的府第之间,品味一幅生动的“走马传烛图”;最后,引导学生带着这样的想象,在反复品读中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这首诗朗读难度不大,要读得舒缓、平和,最后一句“轻烟散入五侯家”意味深长,适当拖长声调,读出轻烟袅袅的美妙境界。

和清明节相比,寒食节对学生而言比较陌生。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借助补充的课外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意。当然,这些课外资料可以是学生在预习时搜集的,也可以是教师在课上适时补充的。《寒食》所写内容与寒食节的习俗密切相关,如果学生不掌握“禁火”和“改火”习俗的相关知识,就无法真正理解“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可是,正是学生在课堂上对寒食节传统习俗的深入讨论,让我的课堂又一次“节外生枝”。

从一年级开始,我就用批注式阅读给这个班的学生上语文课,流程如下:自学—展示—质疑释疑—反馈。学生在自学时,通过查阅资料、结合自己的阅读和生活经验等,对课文中关键的词、句、段落深入探究,写下大量的文字批注。课堂教学以学生展示批注成果和质疑释疑为主,在一系列读、悟、思、讲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和阅读鉴赏能力。在批注式阅读的课堂上,随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增强和教学活动的逐步展开,学生的思想和教学内容就有可能产生碰撞,提出与教师的教学预设所不同的问题。如果教师能够敏锐地捕捉到这些问题中孕育的鲜活的教育资源,合理地加以引导与利用,就会形成课堂中的动态生成资源,成就一份没有预约的精彩。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课上得很顺畅,课堂进入师生“质疑释疑”教学环节。这时,雨竹提出问题:“老师,诗中‘汉宫’一词在课文注释中意思是用汉代皇宫来借指唐代皇宫,为什么不能直接写成‘日暮唐宫传蜡烛’呢?”

问题提得真好。泽瑞说:“我来回答。课前我查阅了资料,《寒食》这首诗有许多不同的解读。有人认为诗人是借‘五侯’的典故讽刺当时掌权的宦官、权臣和外戚,也有人认为是反衬贫寒之家的孤苦、失意文人的落寞,等等。因此,《寒食》是一首讽喻诗,诗人为了保护自己,不得不用汉代皇宫代替唐代皇宫。”

“你说得很有道理。”在给予学生正向评价的同时,我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师生共同讨论这些“节外生枝”的问题,不仅能加深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积极思考、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我接着说:“韩翃生活的年代,唐朝已经开始走下坡路,朝廷政治昏暗,诗人‘以汉代唐’,是借古讽今,也是唐诗一直以来的传统。”

“老师,我不认为《寒食》是一首讽喻诗。”王蕃喜欢读历史书,回答问题常能引经据典。他说,“我也查阅了资料,据说唐德宗十分欣赏这首诗,还想赏赐诗人一个不错的官职,但当时的江淮刺史也叫韩翃,大臣询问是哪个韩翃,皇帝当即写下这首诗,批示‘与此韩翃’,成为千古佳话。请问,能让皇帝爱不释手的诗会是讽喻诗吗?”

宏杰显然也做了充分的课前准备。他说:“我不同意王蕃的观点。如果《寒食》是一首歌颂太平盛世的诗,该怎样理解‘轻烟散入五侯家’中的‘五侯’这个典故呢?注释中说‘五侯’泛指权贵豪门,显然是带有贬义的。”

同学们都用求助的眼神望着我。这种情况下,要想让讨论的“结果”成为“成果”,教师要能很好地抓住时机,将学生的观点与自己的观点相融合,转化为课堂生成。我说:“我的观点是,‘五侯’典故产生的时代,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政治黑暗,吏治腐败。诗人以汉代唐,用‘五侯’的典故借古讽今,讽刺了权贵豪门,反衬出贫寒之家的孤苦。‘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书就是要读出新意,读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同学们深以为然。

在批注式阅读教学的课堂上,“质疑释疑”是重要的呈现方式。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是学生人格独立、精神自由的表现;鼓励质疑,引导质疑,是智慧型教师的显著标志。在学生质疑释疑的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抛出自己的见解,要等到学生充分表达观点之后,再来画龙点睛。

雨竹继续发问:“老师,古人在寒食节不生火做饭,这又是为什么呢?”

王蕃在上一次的“交锋”中丢了一局,急于反败为胜,迫不及待地开始抢答了:“寒食节是古代重要民俗节日之一,又称‘禁烟节’‘冷节’,以禁火为标志,要把保留了一年的火种熄灭。”

宏杰总喜欢在课堂上和好朋友王蕃“较劲”。他说:“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寒食禁火的习俗源自‘改火’,也就是每年熄灭旧火,重取新火,以此来躲避瘟疫、驱除毒虫、远离灾祸,获得新的生命力。唐代人们经常在清明时节取榆树和柳树之火,皇帝也会将新取得的火种赏赐给权贵大臣,用来显示皇恩浩荡。所以才有‘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的繁忙景象。”

“说得真好!”我由衷地赞叹。相较于一般的个体单独学习,课堂讨论有其自身的优势。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业上的进步,也要从知识、技能、方法、情感多个角度来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如实地赞美学生。我接着帮宏杰补充:“按古时的习俗,寒食这一天,家家户户要‘折柳插门’,取的新火也往往是榆柳之火,因此写‘御柳斜’又暗中呼应了节日习俗。”

“老师,对寒食禁火的习俗我有不同说法。”瑞泽侃侃而谈,“民间传说寒食节与介子推有关。晋国公子重耳流落他乡,有一天,断粮了,追随他的介子推主动把大腿上的肉割给重耳吃。后来重耳成了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介子推功成名就,却不愿做官,带着老母亲跑到深山里隐居。重耳一心想报答他的恩情,却总也找不到他,于是下令放火烧山,想逼迫介子推走出山林,不料事与愿违,把介子推母子俩烧死在柳树下面。介子推对重耳毫无怨言,还写了一首诗塞进柳树洞里,诗的前两句是‘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啊,吃人肉啊!人肉是什么味道呀?多恐怖啊!”不知是谁冒出一句,教室里一片哗然。

我镇定自若。课堂教学是人的教学,人是活泼的、开放的、有差异的,教师手握的是已知的教材和教师用书,面对的永远是学生未知的答案,课堂随时都会“节外生枝”,这就要求教师有很高的课堂驾驭能力,运用教育智慧“拨乱反正”。正如叶澜教授所言:“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途,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教室里渐渐安静下来。同学们表情凝重。我知道,准是瑞泽话中的“割肉奉君”和“放火烧山”刺痛了孩子们的内心。我的心里也充满困惑和无奈。瑞泽很爱读书,他说的介子推的故事很多人都耳熟能详,甚至被编写进小学语文教材。有些教材的编者借口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把经不起推敲的民间传说硬塞进教材,用封建糟粕误导学生。经过短暂思索,我决定改变教学计划,让学生辨析介子推故事的真伪。

王蕃观点鲜明。他说:“我预习时查阅了有关寒食节的资料,还做了摘抄。介子推的故事最先出自《左传》,《左传》中根本就没有‘割股奉君’和‘放火烧山’之事。后来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述介子推的故事,内容和《左传》大致相同。显然,寒食节中关于介子推的故事是后人编的。”

我说:“明代著名历史学家顾炎武认为,‘割肉奉君’和‘放火烧山’这两件事,出自于《庄子》,这是后人编造的,反而有损介子推良好的形象。《庄子》善用想象丰富的寓言故事来说理,故事大多是虚构的,不能作为历史事实来看。”

王蕃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就是顾炎武的名言,我相信他的话。我爸爸是个外科医生,他认为在当时的医学条件下,割肉疗饥会造成大出血,会有生命危险,绝对不是事实!”

“老师,你们都说介子推的故事不是真的,为什么这个故事还和清明节、寒食节联系在一起,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呢?”雨竹非常困惑。

我语重心长地说:“同学们,历史上确实有介子推这个人,但他的人生里没有‘割股奉君’‘放火烧山’的光辉事迹。后人将他塑造成忠君的典范,完全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请大家小组合作探究,看看这个民间故事中还有哪些经不起推敲的地方。”

雨萱说:“缓解饥饿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吃野菜充饥,可以向农家乞讨,可以上山打猎下河捕鱼,为什么要吃人肉呢?”

梦瑶说:“介子推如果受了重伤,肯定不能行走,还要人用担架抬着他行动,这不是反而增加了大伙儿的负担,更不利于逃亡吗?”

王蕃说:“介子推生活的年代比屈原还要早,可是,他写的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通俗易懂,完全不是春秋时期文人的文笔。”

“老师,真实的介子推应该是怎样的呢?”雨竹继续追问。

我说:“真实的情况是,介子推忠心耿耿,背井离乡,追随重耳漂泊他乡十多年,最后没有分得一官半职,他气愤而走,带着母亲去深山隐居,这才是历史事实。”

雨竹恍然大悟:“我知道了,如果不改变故事内容,晋文公不就成了忘恩负义的人了吗?”

我用课件展示文字资料:“晋文公将血书藏于袖中,把介子推母子安葬在那棵烧焦的老柳树下,并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每年这一天,家家禁止生火做饭,只能吃前一天做好的冷食。第二年,晋文公带领大臣去祭奠介子推。他们走到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而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就像看着介子推一样。祭扫之后,晋文公把这棵老柳树命名为‘清明柳’,又把寒食节之后的一天定为清明节。”我神色凝重地说:“同学们,这是三年级语文课本《清明节的来由》中的一段文字。读了这段文字,我不由得想起鲁迅先生在《二十四孝图》一文中,批评中国人用《二十四孝图》《烈女传》之类的启蒙教材对儿童进行精神上的摧残和恐吓。介子推的故事虽然是民间传说,但其中反科学、反民主、反平等、反文明的内容,我们应该坚决抵制!”

“老师,寒食节‘禁火’和‘改火’习俗究竟与什么有关呢?”雨竹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

同学们都笑了。我请王蕃来解答。王蕃当仁不让,说得头头是道:“我从大量的资料中梳理出寒食节和清明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古代人没有先进的打火工具,用钻木取火的办法既费时又费力,为了保证照明、取暖、煮饭等日常用火的方便,常常将火种妥善保存,昼夜不能熄灭。到了寒食节这一天,才熄灭旧的火种,这就是‘禁火’习俗。等到清明这一天,再找来榆树或柳树,钻木取火,得到新的火种,这就是‘改火’习俗。寒食节是民俗节日,侧重祭扫先人,哀悼追思;清明是农耕节气,并不是‘勤政清明’的意思,而是到了这一天,已经是阳春三月,春意盎然,气清景明,所以叫‘清明’。古代的‘禁火’‘改火’习俗,更多的有吐故纳新、万象更新的寓意。随着岁月流逝,寒食节日和清明节气最终合二为一,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清明节’。”

我颇为激动,激情点评:“同学们,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精华,也有糟粕,关键是我们要学会去芜存菁,努力做到不盲从,不迷信权威,读书要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下课铃响了。同学们意犹未尽,坐在座位上热烈地讨论着。我走出教室,迎面吹来一阵“杨柳风”,校园里繁花似锦,绿意盎然,令人心旷神怡。不过,欣喜之余我还是有一丝遗憾,那就是没有学生指出寒食节应该在仲春,而不是教师用书中说的“暮春时节”。这个问题也只能“且听下回分解”了。

猜你喜欢

节外生枝寒食节介子
画蛇添足
清明节与介子推
寒食节去哪了?
寒食节,踏春去
节外生枝
4月3日寒食节
介子推守志
寒食节吃冷食
国企改革“节外生枝”
节外生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