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具身认知视域下高校艺术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建设研究*

2023-04-15

大众文艺 2023年5期
关键词:艺术类专业课程身体

王 萍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山东济南 250100)

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人才的竞争重要性,培养青年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是重中之重,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提出,更是为教育建设指明了方向。课程思政课程建设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艺术类课程思政的教学研究也愈来愈多,2016年全国范围内展开了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的过程,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高校艺术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有必要性。

一、高校艺术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建设意义

(一)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赋能学生终身发展

高校艺术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建设以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践行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以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指导实践,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对学生终生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拓宽学生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提升学生能力,达到预期效果

高校艺术类专业课程思政涵盖的内容很多,涉及方方面面,诚实守信的优良品质、好习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内容都是高校艺术类专业教学的隐形资源,将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道德修养等内容广泛应用于专业教学中,从不同角度探索专业知识的不同领域,拓宽研究领域和学术视野。

(三)有助于指导专业实践,形成知行合一的价值观

应用型本科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把价值引导和正确的思维方式融入专业教学当中,探寻高校艺术类课程思政教学建设,引导学生找到最佳契合点,把思政教育所要传递的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与专业知识高度融合,丰富作品思想内涵,使学生不断深入研究,付诸行动,以作品形式传播正能量,在实践中体验并得以升华,增强文化自信。通过专业实践潜移默化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家国情怀、职业素养等渗透到学生思想意识中,真正形成实行合一价值观。[1]

二、具身认知视域下高校艺术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建设的逻辑思路

(一)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2014年3月中国教育部改革方向提出了应用型本科建设的办学定位,在知识、能力、素质人才培养三个方面,形成了从注重知识讲授到强调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基于具身认知理论的高校艺术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建设正是从知识的讲授、能力的掌握等各方面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体现。

(二)高校艺术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建设现状的要求

当前高校艺术类专业理论教学与思政教育结合生硬,二者割裂现象较为明显,出现“二张皮”的状况。在艺术类专业教育的过程中,除了书本知识和专业内容讲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到专业教育活动当中的教育方式方法略显不足,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度不够,因而也导致了艺术类专业学生缺乏创新性的现象。通过具身认知理论视域下高校艺术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能够引导学生搜集资料,深入挖掘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传承与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三)教学质量水平进一步提升的要求

在高校艺术类课程思政教学建设的过程中始终秉承教学相长的原则,不断挖掘隐形教学资源,在学习和研究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同时,也是教师自我提升和完善的过程,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和专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三、具身认知理论的内涵及溯源

具身认知理论是近几年来心理学新兴研究领域,该理论提出了三个主要内容,一是具身性,认知以身体为基础,通过人的体验观察来认知世界,由身体与所处环境交互作用后而产生的感知和感悟建构而成;二是心智,身体与认知是互为影响的,身体体验和心理体验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因而二者可以相互激活;三是环境,认知的生成与主体所处的环境及其身体参与的交互程度有关。认知是身体实践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塑造的结果。[2]

认知研究经历了从无身到具身认知的发展,较早出现在哲学领域,以柏拉图和卡迪尔的“身心二元论”为代表的传统认知理论认为身心是分离的,忽视身体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认为人的认知是无身的;但尼采指出身体的感知运动在人类的认知活动中有着积极作用,海德尔格认为卡迪尔没有探究存在的本身,梅洛-庞蒂发展了海德格尔的理论,确认了身体的优先位置,提出了具身结构与身体活动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础。第二代认知科学认为人的理性能力与身体有着强烈的联系,认为身体在人的认知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即具身认知。第三代的认知科学的关键词是脑与认知,其实更进一步研究了身体作为认知为基础的相关概念加工和认知神经学的研究。[3]最终哲学家和心理学家把身体融入了认知理论,认为身体是认知活动的基础,并受环境、身体及运动神经系统的影响,以身体作为认知世界的参照,即身体的认知。身体是认知的载体,认知内容由身体提供的,身体的物理属性决定认知的方式和步骤,认知离不开身体所处的环境,认知同身体和环境是一体的。[4]

认知来源于人的身体,基于身体听觉、视觉、触觉、嗅觉等物理属性,个人感知能力的广度或限度,可感知的极限等的不同,可感知的极限等是由身体的物理属性决定的,因此在认知过程进行的方式、步骤、内容实际上也是有身体的物理属性决定的。[5]

四、基于具身性的高校艺术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建设的路径

(一)优化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

课程设置上选择与就业紧密接轨的专业课程,从社会需求的角度探索课程设置,做到有的放矢,达到学生需求与岗位需求一致,课程设置形成动态变化,使专业知识讲授和技能训练贴近行业需求,课程设置符合高校艺术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社会就业需求的驱动下更新高校艺术类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以专业课程为依托注重学生专业知识、专业技能、道德修养、职业素养等的培养,使学生能够从心理上认同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从情感上达到共鸣,从而增强学生学习动力,达到最终的学习效果。同时,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的工匠精神,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和职业能力都有积极推动作用。

(二)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专业授课过程中我们一直在思考有效的课程思政教学途径,当前,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度不高且生硬,以往教师教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授课形式,已经不能够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达到预期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需要考虑更有效的教学方法,艺术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不能仅仅将思维、认识和记忆作为学习的唯一途径,而应通过视、听、嗅、触、味等多种感官感知和体验,营造教学场景的途径,强化学生认识。

首先,在高校艺术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等,让其身临其境地了解藏品及艺术品制作的工艺、材料、历史文献等,让学生直接参与其中,体会艺术作品的精美,感受先民的智慧以及天人合一的美学思想,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体验式的感官刺激提高学生鉴赏能力,拓宽学生艺术视野,自然而然地将艺术类专业教育和课程思政教育相结合。

其次,课堂教学中,根据课程内容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红色文化精神等为主要内容的设计作品、音频、视频以及网络媒体资源带到课堂中,调动学生嗅、触、味、听等多种感官,强化大脑认知,拓展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内容以及形式,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6]

学生参与的课堂互动形式,学生作为演讲主体参与课堂互动,对课堂体验习得的知识进行反思,形成完整的理解。根据教师布置的课程任务,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享与交流,实现课堂互动,每人每组的关注点都有所不同,交流的内容也各具特色,有的侧重于中华传统文化技艺,有的介绍艺术大家,有的展现了非遗保护内容,有的透露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等等,从中能够看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内心充满阳光的正能量,形成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互动形式,师生相互滋养,拉近师生的心理距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体对交流的内容产生兴趣,进而不断收集和探索,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互动交流的形式激发学生反思和创新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弘扬中华美德,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情趣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强化对思政内容的理解和认知。除采用上述多种形式的线下教学活动,还可以开展具有体验性的线上教学互动环节,通过问答、讨论、测试的形式,将课程思政融入艺术类专业课程建设中,加强学生认知。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采用增强现实、模拟现实、强化现实、虚拟现实等技术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和情景感,实现多感官、多形式的教学形式。比如再现已经消失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技艺、原材料的生长环境、场景等;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让学生体验正确的技巧技能给身体带来的感受,使之尽快找到创作感觉。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还原,增强现实,加强体验,使学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加深了解,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

再次,在学生实践过程中,设定实践内容,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深入挖掘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资源,从构思到设计与完成,使学生参与到每个过程中。将课程思政结合任务、项目进行案例化教学,通过身体具身性的特征强化学生认知,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的身体行为融为一体,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掌握专业知识要领,使专业知识与课程思政在身体的作用下实现“内化”。专业实践不仅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递,而且也是思政教育的延伸。在实践过程中以职业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在设计创新的基础上,遵循职业道德,重视职业精神,注重培养学生职业操守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从任务实践的角度完美的使专业教育与课程思政相结合。

(三)丰富教学模式

具身认知理论认为,学生通过观察学习和实际操作有助于掌握专业技能和获取实践成果。通过开展主题性工作坊、第二课堂活动丰富教学实践活动,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空间,了解和满足他人需求,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要求完成实践任务,不断修改和完善艺术作品,在实践活动中获取的成就感、愉悦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职业素养,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和价值观。拓展实践性教学的渠道,开展与企业合作的协同育人实践项目,通过真实的工作情景营造学生的职业体验,学生针对特定任务,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帮助学生认知新知识、新工作,了解企业文化,掌握专业发展的市场动态,遵循市场发展规律,指导学生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再者,专业实践结合各类大赛的征集项目,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以及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了解国家时事,洞察时代脉搏的敏锐度,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轻言放弃的坚韧精神,树立正确的爱国情怀观。在艺术创作活动中,能够通过协作,互动交流,分享合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实践的整个过程学生亲身参与其中,通过潜移默化和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形态、情感态度产生积极地影响,在实践中鼓励学生坚韧不拔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敢于担当的勇气,尊重他人,服务他人,与他人协商合作的态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地将专业技能和思政教育相结合。

(四)完善学生参与的教学评价形式

针对学生任务实践效果、项目实践成果等,将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互评纳入整个实践效果和成果评价体系中。传统教学评价体系无法实现教学效果的全面反馈,学生的参与率较低,缺少对实践过程的监管,实践成果的最终呈现具有片面性,因而导致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新的教学评价形式融入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三方面,从实践过程、实践效果、价值引领等方面进行教学评价。在教学评价体系中让学生参与到每一个任务或项目实践中,给学生提供身体参与和学习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身体知觉体验中构建自身学习的认知,从构思选材到内容体现再到艺术手法的处理形成动态循环,不断完善实践过程,提升最终的艺术效果,通过学生感知的评价标准,培养学生踏踏实实做事和锲而不舍的研究精神,而不是一蹴而就的成功的瞬间。同时,对自身和他人在实践过程中体现的价值取向、道德修养、职业素养、工匠精神、家国情怀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的创新程度都能够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教师一方面给予学生在实践过程和实践成果的评价,检验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道德操守、职业素养和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从实践成果中的选题立意、作品的创新程度、表现形式、技能技巧的掌握程度等给予评价;另一方面,教师能够通过学生的评价能够映射出其价值取向、价值观等,及时给予学生正确引导和鼓励,鼓励学生坚定信念,坚守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新的评价形式不仅能够依赖学生身体的参与和感知调动学生积极性,也能够以润物细无声的隐形教育形式将思政教育再次融入教育教学中。[7]

(五)提升教师思政教学能力

教师始终贯彻三全育人理念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恪守教师职业道德,在教育教学中起到表率作用。高校艺术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教师在收集课程思政材料的同时,注重课程思政教学资源的积累,组建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分门别类建立课程思政教建成艺术类课程思政教学资料库,形成专业教育课程思政案例库。授课过程中提取课程思政材料,根据专业课程需要,科学合理地融入教学内容,并加以灵活运用。通过融入思政教育的专业课程授课经验的积累,教师将授课案例、优秀学生作业等结合专业知识形成通用教材,应用到后期的专业教学中,推动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真正形成良性循环。

结语

具身认知理论视域下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在场感和参与感,将身体植根于高校艺术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中,为学生打造具身化的参与模式,增强学习具身体验,创造有效学习途径。

猜你喜欢

艺术类专业课程身体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少先队文学艺术类阵地
艺术类专访心得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我de身体
艺术类声乐高考误区与思考
我们的身体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身体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