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潼关怀古

2023-04-15王芳丽

中国三峡 2023年1期
关键词:潼关酱菜城楼

◎ 文 | 王芳丽

昔年我曾追随古人的脚步,北上西安,东入渭南,辗转至潼关,只为身临其境地看一看书中描绘的那个充斥着兵戈铁马战火气息的千古雄关。今日,我且“窃”古人的标题,聊一聊我眼中的潼关。

说到潼关怀古,大概从唐代就开始了,兴许更早,毕竟三国时期曹操、马超之战就令潼关声名大振。但直至唐代造纸术的迅猛发展,大量的文学作品才得以保存和流传,我们也在这一时期,看到了大量关于潼关怀古的作品。李世民、李隆基、张九龄、张说、李白、王维、杜甫、崔颢、岑参、韩愈、刘禹锡、温庭筠、李商隐……上至帝王宰相,下至文人骚客,仿佛只要到了潼关,都少不了作诗怀古。

然而,最出名的潼关诗词,却不是出自唐代,而是元代张养浩那首《山坡羊·潼关怀古》。

也只有到了潼关,才能体会词首那句“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是怎样一种起兴。直到秦岭、禁沟、十二连城这些书上的名词,通通跑到眼下,你才能从感性层面体会到潼关的山势险峻;洛河、渭河汇入黄河却遇见体量庞大的秦岭,不得不来个90 度大拐弯,激流冲击山体发出巨大声响,这时你才能体会到黄河的波澜壮阔,从而发自内心地感慨,果然“山河表里潼关路”,古人诚不欺我也。

若想了解更多一点,就去潼关博物馆。它位于潼关县秦东镇潼关古城内,地处秦晋豫三省交界之处,登高望远可见莽莽秦岭、渭河入黄,天气好的时候还能见到对岸的风陵古渡。当然,这些都是潼关的“表皮”,走进博物馆,你就能真正看到它的“内里”。它不仅展示藏品,还详尽介绍每个时代的潼关历史,有军事地图,有沙盘演绎,有老照片,有文物,潼关在这里是鲜活的、流动的。

尽管一砖一瓦都镌刻着历史的痕迹,但这里并不是原本的潼关城楼。如今的潼关博物馆是用原来城楼的砖石重建而成,建制也与原楼相仿,若不细究,这里依旧是登高望远、怀古咏史的绝佳之地。

潼关当地人对历史的追怀更是践行到日常,大到一城一楼一山一河,小到一砖一瓦一饮一食。我们在潼关遇到了一位酱菜手艺人,居然开了间酱菜博物馆及展览馆。他热情地带着我们参观,不仅介绍潼关酱菜的制作工艺和特色,还向我们讲述他酱菜手艺的传承谱系和发展历史。我记得他说,只要就着我们的酱菜,白米饭都能吃三大碗。

至此我才真正感受到潼关从未走远,你依旧可以经此怀古,尽管城楼古迹不再,但山河未改,人心如故。

猜你喜欢

潼关酱菜城楼
登西安城楼
酱菜所含
古城楼复建工程结构设计
张择端站在城楼观街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
——六必居酱菜制作技艺
买酱菜,要比还要算
水调歌头·遵义城楼
一路走来,一路歌——记潼关中学校长侯润生
潼关方言的文白异读
抗战大剧《兵出潼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