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筋为先”理论论治肩痹病
2023-04-15刘晨力张开伟
刘晨力,张开伟
(贵州中医药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
肩痹是以肩部酸痛、麻木,肩关节功能受限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痹病[1],为肢体痹之一[2],属于中医学“痹病”范畴。本病多发于中老年女性群体,主要是由正气亏虚、肩部感受外邪所致。肩部长期的慢性损伤可造成肌腱力学性能的下降[3],相邻肌腱代偿增加,使其增厚、肥大,失去弹性[4]。肩关节是人体最为灵活的关节之一。肩关节的损伤会使患者失去日常生活活动及工作的能力,给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极大的负担。早期发现并诊治肩痹病可延缓其进展。有研究指出,中医疗法治疗肩痹病可取得良好的效果[5-7]。本文主要是研究肩痹病的发病机理,探讨基于“以筋为先”理论论治肩痹病的效果。
1“以筋为先”理念的构建
1.1 筋的本质概括
“筋”一词最早出自《黄帝内经》,是书中对于人体解剖部位的初步认识之一。古人所说的“筋”泛指肌肉、神经及软组织[8]。正如《素问·五藏生成篇》曰:“诸筋者, 皆属于节”。《貌文》曰:“筋, 肉之力也。从肉从力从竹。竹,物之多筋者”。《素问·痪论》曰:“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上文指出了筋的功能是调动肌肉、韧带等软组织来控制人体关节骨骼的活动。又如《杂病源流犀烛·筋骨皮肉毛发病源流》有云:“筋之也, 所以束骨络节, 绊肉绷皮, 为一身之关纽, 利全体之运动者也……人身之筋, 到处皆有, 纵横无算”。可见,其与现代医学中的筋膜、肌腱、韧带、神经等均密切相关。《黄帝内经太素》中说:“筋有大筋、小筋、筋膜”。附着于骨外的称之为“大筋”;附于骨内的称为“小筋”;筋膜附于肌肉、肌腱之间。有关筋的分布及结构层次,潘超然[9]从筋的多维性角度详细阐述了筋的组织结构是动态、不规则、多层次且与神经血管相互交叉包绕的,深至骨层,浅至皮层。潘超然将其描绘成“藤攀状、网络状”的结构。古人口中的“筋”,更多的是一个“功能多元体”的概念,如若将其作为人体的单一部位来看待,会影响相关诊疗理论的临床运用。
1.2“以筋为先”理论的相关研究
过度的肩部应力是导致肩痹的重要因素。运动会增加肩部肌腱的负荷,肌腱组织可以通过上调胶原蛋白合成、提高胶原蛋白转换效率来适应增加的肩部负荷,并且需要一定的休养时间才能使其自身得以恢复,否则会形成肌腱损伤[10]。人体运动的动力来源是骨骼肌,肌肉和韧带附着于骨节之上对其有着重要的保护作用。《正骨心法要旨》中记载:“骨肉相连,筋可束骨……手之所以能摄,足之所以能步,凡阙运动,罔不顺从”。筋作为串联人体骨骼、相邻关节之间的纽带,能够驱动人体做出各种动作,以实现人体活动;故在人体受到损伤之后,“筋”作为“骨”的屏障最先产生病变。骨是维持全身静力稳定的中枢,其可保护体内的脏器不遭受外界直接或间接暴力的损害。正如《正体类要旨》中提到:“肢体损于外, 则气血伤于内, 营卫有所不贯, 脏腑由之不和。”人体遭受外伤后,筋首当其冲受到损伤,会出现形态结构、空间位置或功能活动的异常改变,表现为筋强、筋歪、筋断、筋走、筋粗、筋翻、筋驰、筋纵、筋离等,即“筋出槽”。筋病及骨,筋不能束骨,可使骨与骨之间失稳,从而使骨与关节之间的咬合异常,产生碰撞,导致“骨错缝”。骨不正则不能为筋提供正常的支撑,没有骨的承载,筋无以能动。在筋骨理论中,筋骨平衡是维系人体正常姿势和活动的根本条件,筋骨失衡则意味着疾病的产生。
肩痹病可归属于慢性筋骨病的范畴,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医宗金鉴》中曾提到“痿多虚,痹多实”,痹证多以邪实为主,多由实转虚;痿证多以正虚为主,多由虚引实。无论是痹还是痿,其病机的核心都归根于肾虚血瘀。肩痹病的病因多为过劳损伤致肝肾不足,正气亏虚,外邪入侵,以虚实夹杂为主。筋在体与肝合,肝主藏血,故筋伤的本质核心是“血”;骨在体与肾合,肾主藏精,精生髓,故骨病的本质核心为“髓”。《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到:“肾生骨髓,髓生肝”。可见,肝与肾的功能及结构体系有着密切的关联,即“肝肾同源”。筋伤日久而迁延不愈可产生痹证,由痹传痿,由痿引痹,造成人体“痹痿共存”的现象。由此看来,“筋伤血滞”与“骨枯髓减”与肩痹病密切相关,并介导了“因筋致痹,由痹引痿”的病理过程。
2 肩痹病的诊疗思路
2.1 理筋
肩痹病主要病位在肩,与胸、背、手密切相关。肩关节周围及其内部的软组织发生病变(如粘连、瘢痕、挛缩)将进一步导致周围软组织的应力改变;筋失衡则骨错缝,会导致肱骨头移动,形成脱位;上述因素导致了肩痹病的产生。在治疗肩痹病时不仅应着眼于骨骼错位的调整, 更重要的是要了解肩关节发病时的力线改变,进而通过对肩局部软组织的调整来解除关节内异常应力, 恢复肩关节的力偶平衡, 改善肩部疼痛、恢复其功能,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这正是“以筋为先”理论的体现,此处的“先”主要是指先行对筋的处理,即“理筋”。自古以来,筋骨病的治疗中都尤为重视手法为先的治疗。如《正骨心法要旨》提到:“一推一拿,视其虚实酌而用之,则有宣通补泻之法,所以患者无不愈也”。笔者认为,对于肩痹病的治疗可分为两个阶段,即“理筋、强筋”;同时应做到“以动治静,以静治动”,以达到使“筋柔骨正,气血以流,腠理以密”的目的。
2.2 强筋
“重阳”思想源于《周易》及《黄帝内经》。该思想受到历代众多医家的推崇,诸如祝味菊、卢崇汉等皆是扶阳派先贤。他们崇尚“阳主阴从,以火为极”的理念,且在临证时屡获奇效。杨志敏等[11]在研究中详尽论述了“阳主阴从”的思想从多维角度为疾病临床诊治带来的启示。《素问·生气通天论》[12]中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古人认为,筋骨之根肇于阴阳之衡。筋为阳,骨为阴,筋主动,骨主静,筋主外,骨主内,二者相互协调、统一,阳主阴从故筋主骨从[13-14]。《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这表明了古人认为疾病的治疗应基于整体观念,防其传变。筋在体为肝,肝体为阴其性为阳, 通春之阳气, 阳气者主升主动。《内经》中提到:“静则生阴,动则生阳。”指出人体的“动”是阳气产生的重要因素。而筋为五体活动的核心,人体的任何动作均由筋所驱使。《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有云:“阳气者, 精则养神, 柔则养筋”, 论述了阳气充盛,内则调养神,外则荣润筋,故可使筋的生理功能得以充分发挥。阴阳和是筋骨衡之基石,故既要外治“筋”的平衡形态结构,也要内服中药使筋达到“刚柔并济”的状态。
3 验案举隅
患者女,43 岁,于2022 年1 月17 日就诊于我科门诊,自诉左肩疼痛伴活动受限1 个月。现病史:1 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肩疼痛,并伴有活动障碍,夜间疼痛剧烈,纳眠欠佳,二便尚可。查体:左肩局部压痛,以前外侧尤甚,左肩关节活动障碍,外展60度,上举60 度,前屈65 度,后伸35 度,内收20 度,外旋25 度,内旋65 度。Neer 征(+),外旋抗阻(+),lift-off(+),熊抱征(+)。辅助检查:左肩MRI 提示左侧冈上肌、冈下肌肌腱变性损伤;左侧肩周炎,关节腔喙突下滑囊、肩胛下肌上隐窝少许积液。舌质暗淡,苔白腻,脉弦涩。中医诊断:肩痹病寒凝血瘀证,西医诊断:左肩袖损伤。中医治则以温经通络,祛风止痛。外治法:在操作时,嘱患者放松身心,调整呼吸,以人体正中线为基线,由阳经入阴经,先运用擦法广泛摩擦患侧肩、颈、背、胸、手部,手法轻柔,使患者有温热感即可。目的是使其皮肤毛细血管扩张,让血液回流于脉道;继而按、揉、滚、捏周围相关肌肉群(如斜方肌、胸大肌等),使其因损伤疼痛引发的肌紧张、挛缩等得以缓解。再以点按法点按循经穴位(如肩井、肩髎),双手拇指重叠按压一至二个呼吸间,力劲做到“透筋达骨”,以充分激发经脉气机,人体阳气。在理筋、柔筋结束后,固定患者的患侧肩部,以拔伸牵引法在外展、屈伸、内收、内旋、外旋多个范围内将其关节囊、肌纤维、韧带挛缩、粘连充分松解,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加快炎症介质的吸收。调筋完毕后,再运用旋转提拉法将其肩、颈、背的异常小关节错缝恢复,以免再次牵拉软组织造成损伤。通过以上手法治疗,恢复肩肱节律,重建肩部的力偶平衡。每周手法治疗2 次,每次10 ~20 分钟,2 周为1 个疗程。辅以中药内服:桂枝2 g、防风5 g、白蒺藜12 g、羌活3 g、独活3 g、秦艽5 g、姜黄5 g、红花3 g、木瓜5 g、鸡血藤12 g、牛蒡子9 g、络石藤12 g、桑枝15 g。3 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二诊(2022 年1 月20 日):左肩疼痛减轻,活动度较前改善,外展70 度,上举70 度,前屈70 度,后伸35 度,内收30 度,外旋30 度,内旋70 度。原方不变,继服3 剂。三诊(2022 年1 月24 日):诸症明显减轻,嘱其练习“肩背脊一体功”。四诊(2022年1 月27 日):左肩部轻微疼痛,建议其继续坚持练功强筋。
按语:本案当属肩痹范畴,病理基础为“气虚血瘀, 本虚标实”,患者中年女性,由于长期肩部劳作,素体亏虚而致邪客于筋,进而气滞血瘀,不通则痛。《理瀹骈文》有云:“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这阐述了内外治所异是为有别于饮之内或施于外,其医药无二,法则变换之理。中医学强调“攘外必先安内”。安人体之肝肾、气血,以攘人体之筋骨。运用内外同治法调整患处周围的筋,做到以“动”治“静”,最终使筋骨平衡,疗效显著。
4 结语
综上所述,肩痹病多为慢性病, 如若不及时诊治,常常迁延不愈,反复发作。诚如《针灸资生经》所云:“两肩头冷疼尤不可忽, 予屡见将中风人臂骨脱臼, 不与肩相连接, 多有治不愈者。”这描述了因忽视早期的诊治,导致肩痹病的转归迁延从筋至骨。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肩痹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高。目前尚缺乏对于肩痹病的阶梯化诊疗共识。研究表明,基于“以筋为先”理论治疗肩痹病可有效减慢其进展,这能够为此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