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藤井省三的鲁迅研究
——以《鲁迅的都市漫游》为例

2023-04-15马春雪

文化学刊 2023年1期
关键词:鲁迅研究漫游都市

马春雪

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其作品对中国及日本的众多作家的文学创作具有重要影响,对鲁迅本人及其作品的研究亦已成为一门显学。不管是在中国还是海外,都有众多学者在进行这项工作,而其中最引人乐道的便是日本汉学界学者的鲁迅研究,增田涉、竹内好、丸山升、丸尾常喜、藤井省三等都是日本鲁研界的大家,他们的研究甚至形成系统而被称为“竹内鲁迅”“丸山鲁迅”“丸尾鲁迅”等。日本学者的鲁迅研究有其各自独特的魅力,他们从不同角度切入解读鲁迅及其作品,往往能给大众呈现新鲜的鲁迅形象,这对国内外的鲁迅研究极具影响。藤井省三是日本汉学界最具影响力的学者之一,其鲁迅研究在国际上具有广泛影响力,他的专著《鲁迅的都市漫游:东亚视域的鲁迅言说》,“以鲁迅的东亚都市遍历为轴线,追索鲁迅的一生及其作品,同时更加深入地接近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社会;通过梳理日本乃至东亚对鲁迅的接受,进一步理解东亚的共同性和多样性”,[1]26对国内外的鲁迅研究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本文即以《鲁迅的都市漫游:东亚视域的鲁迅言说》(以下简称《鲁迅的都市漫游》)为例,从著作本身的结构梳理、不一样的鲁迅形象及著作中的研究方法这三个方面来探究藤井省三的鲁迅研究。

一、著作结构梳理

《鲁迅的都市漫游》共有九个章节,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即前六章以都市空间为视角重新追溯鲁迅的一生,其间夹杂藤井省三自身的鲁迅经验;第二部分,即后三章运用比较文学研究方法探究鲁迅的东亚接受史,其中以日本的鲁迅接受史为主。而在这两部分内容中,都穿插介绍了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以及作者对鲁迅一些主要文学作品的简短分析评价。

在第一部分,作者以鲁迅一生所经历的八个城市为切入点,将文学创作与时代相结合,介绍鲁迅的生活经历,包含社会活动和文学活动。在这一层面上,作者既是在写鲁迅颠沛流离的一生,也是通过鲁迅来透视近现代中国。藤井省三聚焦鲁迅的“都市漫游”。绍兴、南京、东京、仙台、北京、厦门、广州、上海这八座城市,是鲁迅辗转一生的都市空间,作者运用跨文化视角,关注20世纪初东亚国家关注欧美新潮、建立现代国家的大时代背景与鲁迅个人社会活动和文学实践的内在一致性,把握鲁迅的文学创作与时代母题的契合,从鲁迅透视近现代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失败并签订了历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开始,中国开启了近代屈辱史,开始向外国割地、赔款、商定关税,渐渐丧失国家主权,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此后美、法等国接踵而来,趁机索取特权,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此中国开始遭受更加深重的苦难与屈辱。同时,鸦片战争也揭开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新篇章,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抛弃陈腐观念,注目世界,探求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于是有了洋务运动,有了戊戌变法,有了辛亥革命。在鲁迅看来,文学是一种介入社会的方法,与革命同属一体,对中国的民族国家建设而言,是不可或缺的;而晚清中国的现状及少年时的遭遇使他痛心,开始思考探寻拯救中国的道路,所以他弃医从文,以犀利的笔锋凝视这个已然千疮百孔的民族,希图唤醒麻木愚弱的国民,打破“铁屋子”。他的一生,始终是作为一个激进的斗士来参加社会活动,作为一个敏锐的文学家加入建设现代国家的队伍。

著作的第二部分主要是介绍鲁迅的东亚接受史。作者运用比较文学研究方法探究鲁迅对东亚国家和地区的作家文学创作的影响,以及对鲁迅作品的阅读接受状况。在第七章,作者在梳理世界范围内最早的鲁迅介绍的基础上,重点讨论日本的鲁迅接受史,介绍太宰治、竹内好、大江健三郎、村上春树对鲁迅的阅读及其所受影响,并对日本学者的鲁迅研究成果、作品翻译等作出评价。第八章考察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地区以及韩国、新加坡的鲁迅阅读接受史。这些东亚地区和国家当时的社会状况各有不同,但将鲁迅文学作为一种现代经典来阅读、阐释,却是共同选择。不容忽视的是,日本的鲁迅研究也为这些地区和国家的鲁迅接受提供了助力,推动了鲁迅文学的东亚传播。作者在第九章介绍鲁迅在现代中国的阅读接受史,对于鲁迅在现代中国的形象演变结合中国历史和社会思潮进行了客观探讨,提出了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鲁迅的“读者层断裂”。在我看来,这一问题与“阿Q的时代是否已经过去了”的争议具有共通性,都是对其在著作最后村上春树与鲁迅的比较中谈到的“对今天的我们来说,鲁迅意味着什么”的思考。此外,作者还通过对须藤五百三的《医生所见之鲁迅》进行解读,反驳了鲁迅遭日本医生暗杀的传闻,而在没有更多的真实文献出现以佐证传闻的情况下,藤井省三的这一观点在某种程度上也是鲁迅研究的进步。

二、从城市生活看鲁迅形象

“鲁迅是现代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2]毛泽东同志的这一评价固化了中国民众近百年来对于鲁迅的形象认知,在“神化”鲁迅、利用他的斗争精神激励民众加入革命的同时,某种程度上也让鲁迅离大众越来越远,甚至敬而畏之;同时,语文教科书中每逢鲁迅必背诵全文的课程要求,也让无数人从幼年起便对鲁迅产生了惯性反感,这无疑对鲁迅及其文学作品的接受阅读形成了厚实壁垒。意识形态下确立的鲁迅形象以及应试教育中形成的刻板印象,使得鲁迅越来越“无趣”,人们在完成应试教育后很少会主动去阅读他的作品、认识他的真正面目,于是形成恶性循环,鲁迅在很多人眼中的形象便从未发生突破意识形态和应试教育的改变,对他的文学创作认知也多停留在应试教育的范围和水平内,难以更进一步。在《鲁迅的都市漫游》这部著作中,藤井省三无疑对鲁迅形象进行了一种新型解读,在当代中国乃至海外的鲁迅接受中,都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藤井省三在《鲁迅的都市漫游》中,将鲁迅放置于他所生活过的绍兴、南京、东京、仙台、北京、厦门、广州、上海这些都市空间中,描绘了一个沉浸于都市文化的刺激体验中的“都市漫游者”形象。

一方面,作者通过鲁迅对于城市的选择,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许鲁迅在性格上更适合都市生活”[1]104。1904年4月,鲁迅离开东京到仙台学医,一年半内三次前往东京度假,弃医从文后仍赴东京。其时,与东京相比,仙台无论在经济发展上,还是基础建设上,亦或文化活动上,都难以望其项背。同样,1926年9月,“白色恐怖”笼罩全国,鲁迅南下到厦门大学任教,但仅待了四个半月就前往广州,赴中山大学任教。根据作者在书中的介绍,当时的厦门既没铁路也没无轨电车,人口不过11.7万,而广州作为华南地区最大的城市,1919年就已开通无轨电车,人口多达81万。在作者看来,厦门之于广州,正如仙台之于东京,故而仙台和厦门都未留住鲁迅。不可否认,鲁迅选择去东京和广州,还有其他的诸多因素,但作者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探究鲁迅的城市选择,亦有其合理性。

另一方面,作者在谈到鲁迅对艺术,尤其是对好莱坞电影的热衷时颇费笔墨。鲁迅在上海生活时,积极参与美术活动,翻译《近代美术史潮论》,介绍西洋美术史,翻印画集,关注大众传媒与美术的关系;也非常关注木刻艺术,热心从事版画事业,认为可以利用版画助推革命事业,组织多项版画活动,可谓“复兴现代中国版画第一人”;他还十分爱看好莱坞电影,观看的影片多达124部,虽然生活俭朴、工作繁忙,但仍然挤出带家人去看电影的时间,不仅如此,鲁迅也会邀请朋友看电影或者给朋友推荐电影。关于鲁迅对电影的评价方面,作者介绍,鲁迅更爱看《泰山》系列电影,而对国产电影没太大好感,尤其批判刘呐鸥的《瑶山艳史》。这里提到了一个鲁迅为何对边疆少数民族无甚好感的问题,或许值得我们挖掘这其中的原因。

鲁迅的“都市漫游者”形象的建构,在鲁迅研究史上无疑是一种创新。作者在著作中对鲁迅的都市生活表示了莫大的关注,在这种重点关注中所进行的种种现象探究、所引发的一系列思考、所建构的鲁迅新形象,既有利于拉近鲁迅与大众的心灵距离,促使新时代民众打破恶性循环重新接受鲁迅,也对海内外从事鲁迅研究的学者具有相当程度的启发作用,拓展鲁迅研究的角度,推动鲁迅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三、透视藤井省三的鲁迅研究

藤井省三是日本汉学界极具影响力的学者。他第一个系统研究了鲁迅文本传播史,所著的《鲁迅<故乡>阅读史——近代中国的文学空间》,仅以鲁迅的短篇小说《故乡》为研究对象,以20世纪中国的文学空间为背景,运用比较文学、接受美学、传播学等研究方法,论述了鲁迅的《故乡》阅读史,对国内的文学史研究和鲁迅研究都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近年新作《鲁迅的都市漫游》,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以往的研究方法,同时也不乏新的尝试。

纵观《鲁迅的都市漫游》全书,可以发现作者大量运用了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在对鲁迅的部分文学创作进行介绍解读的基础上,通过与中外文学作品的比照,得出或合理或有待商榷的结论。作者在沿着鲁迅的都市漫游轨迹介绍他的一生及其文学创作时,多次将鲁迅与一些外国作家的作品进行比较,而这种比较在其著作《鲁迅<故乡>阅读史》中就已开始,通过种种比较以及考据,他得出了鲁迅模仿契诃夫的《省会》而创作《故乡》这一结论。回到本书,作者在著作第三章,提到有学者认为鲁迅的散文《藤野先生》受到夏目漱石短篇小说《克莱喀先生》的影响,而作者似乎也通过解读后者的文学对日本诸问题的探讨,以及二人对安特莱夫的关注,表达了对某“学者”观点的认同;同时认为鲁迅在《摩罗诗力说》的结尾将诗人比作“不惜以鲜血给以观众战栗和快意的斗牛士”,[3]可以追溯到显克微支历史小说《你往何处去》中勇士为拯救少女而与猛牛殊死搏斗的场景。在第四章,作者在探讨芥川龙之介对鲁迅的影响时,大胆推测《孔乙己》在人物形象塑造和情节模式安排方面受到了前者的小说《毛利先生》的影响,《一件小事》在叙述手法和思想主题上受到后者《蜜橘》的影响,而推测依据是鲁迅在开始小说创作的时候,集中阅读了芥川龙之介的三部小说集并翻译其中两部小说,以及他们共同的对“流浪的犹太人”这个传说的兴趣:前者据此创作了小说《流浪的犹太人》,后者据此创作了散文诗《过客》。在第六章介绍小说《铸剑》时,一方面,作者根据鲁迅在写作该小说的两年前恰好阅读了《支那童话集》中的《眉间尺》一文,判定后者对《铸剑》的创作有直接影响;另一方面,又依据黑色人亲吻眉间尺的嘴唇这一情节,猜测该篇与王尔德的独幕剧《莎乐美》有联系,因为后者有一幕莎乐美亲吻先知约翰头颅的画面描写。藤井省三在这种比较研究中,并不只是摆出一些相似或等同的文学创作现象,在这一基础上,我们完全可以获得其他作家之于鲁迅以及鲁迅之于其他作家的种种影响认知,继而在这种认知中推进“鲁迅影响”这一课题的深入研究,正如藤井省三在本书中所做的鲁迅在东亚的阅读接受研究。

除此之外,藤井省三对考据学的把握也不容忽视。在《鲁迅的都市漫游》中,藤井省三以其学理化的研究精神,细心考据,纠正以往鲁迅研究中存在的某些错误认知。例如,针对鲁迅《父亲的病》一文中的处方笺,读者和鲁研界的学者都持否定态度大加斥责,但作者考据《本草纲目》《辞海》和鲁迅朋友的言论,得出了处方笺确实对症的结论,认为“我”在文中的态度是出于一种赎罪心理。在介绍《狂人日记》时,作者梳理了《申报》刊登的出版广告、《北京大学日报》的“图书室书目布告”栏、《周作人日记》,以及当时《晨报》上的社会新闻,发现《狂人日记》可能是1918年的5月而非4月所作。当谈到鲁迅对电影的评价时,仅以他看的好莱坞电影多达124部,却只看了6部苏联电影这一事实,反驳中国电影研究者的“鲁迅最赞赏以现实主义方法摄制的苏联早期革命电影”这一说法。正如张梦阳在《中国鲁迅学通史》中所主张的:学理化精神是进行鲁迅研究必须具备的。而藤井省三的鲁迅研究从始至终都贯串着学理化研究精神。值得一提的是,《鲁迅的都市漫游》并不只是一部集鲁迅传和鲁迅东亚接受史于一体的现象陈述录,其中不乏藤井省三关于鲁迅、关于社会的一些思考,探寻阅读鲁迅之于今日的意义,不仅关乎个人的成长,于社会发展亦有助益。

自鲁迅在20世纪初登上社会历史舞台,就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他的文学创作、他的社会活动,以及他的个人生活,皆备受争议,历来是学者的研究对象。无论在国内,还是日本这个汉学研究极其发达的国家,阅读鲁迅已成为一种常态化行为,鲁迅研究作为显学大树,虽然早已硕果累累,但新的枝桠仍在生长。阅读鲁迅作品,是增智长慧的益事,能够关照自身,能够认识社会;阅读鲁迅研究,则可以更深入、更全面地认识鲁迅。藤井省三在《鲁迅的都市漫游》中,以其敏锐的发现眼光和高度的学理精神,结合多种研究方法,带给我们一个热衷都市文化的鲁迅,也带给我们一种延伸阅读鲁迅的接受方法。他在鲁迅研究上所做的努力,无疑对国内外的学者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值得重点关注。

猜你喜欢

鲁迅研究漫游都市
潜行水下 畅游都市
鲁迅研究中的“大问题”与“小问题”
《鲁迅研究文集》
霹雳漫游堂
《鲁迅研究年刊》的传播与影响
穿越水上都市
威尼斯:水上都市
NASA漫游记
都市通勤
“日本人立场的问题意识”——从丸尾常喜的鲁迅研究专著《耻辱与恢复》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