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河南蒙古文化传承的时代价值、现状审视与有效路径

2023-04-15王书琪萨仁娜

文化学刊 2023年1期
关键词:民族语言蒙古族技艺

王书琪 萨仁娜

位于青海省东南部、青藏高原东北角、九曲黄河第一右旋弯曲部南端的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以下简称河南县)是我国蒙古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县,也是青海省唯一的蒙古族自治县。以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为中心的青海右翼黄河南部蒙古,史称“黄河南蒙古”[1]。自与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相关的藏传佛教深入传播以来,黄河南蒙古族自觉接受藏文化的传播,与周边藏区各族群众和睦相处,逐渐形成了既保留着蒙古族鲜明特色,又吸收、融合了大量藏文化的典型文化。当下,传承黄河南蒙古包容性较强、蒙藏文化相融的文化对建立中华民族总体的心理认同和情感归属、增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具有时代和现实意义。本研究从黄河南蒙古文化传承具有的时代价值出发,审视当下文化传承的现状,并提出有效路径,以期为有效传承并推动黄河南蒙古文化发挥丰厚价值提供启示。

一、黄河南蒙古文化传承的时代价值

(一)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百花园中的瑰宝,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提高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向心力具有深层影响。传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积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铸牢各族群众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语言是增进不同民族之间交流交往交融的桥梁。黄河南蒙古族受到藏文化浸染,慢慢学会讲藏语,架起了两个民族深入交往交流交融的桥梁。蒙藏文化在交融过程中凝聚起多民族儿女“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精神力量,奠定了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画出民族团结最大同心圆的坚实思想基础。而各民族语言作为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同样重要、不能丢失。处理好民族语言的传承问题,才能增强本民族民众的自豪感、不同民族民众的认同感,推动多民族团结相处、多元文化和谐共生,增进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心理认同和情感归属,夯实共有精神家园思想基础。

(二)带动民族地区实现乡村振兴

少数民族文化具有丰厚的经济价值。2022年是我国“乡村振兴”战略首个五年计划目标的实现之年。不断传承在高寒地区游牧群众中较为普遍的牛羊绒毛、皮革手工等制作民族服饰和手工艺品的技艺是拉动妇女就业、带动经济增值、巩固脱贫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举措。通过传承十一道古法民族工艺制作流程,河南蒙旗的欧拉羊皮变成羊皮纸,进而加工成高端文创产品,拉动经济增长。通过具有精湛服装技艺的牧民的传帮带,将有关缝纫、刺绣、手工编织、服装制作的技能传授给各民族妇女,能够增强各族妇女的自我效能感、拉动她们就业,也能带动蒙藏服装、毛绒藏毯、马匹饰品、民俗帐篷等手工制品的大批量生产,使得新兴的服装加工产业成为稳定拉动河南蒙旗经济增值、实现乡村振兴的一道亮丽风景。

(三)深化生态文明建设优先发展

对于天然草原面积占全县总面积98.7%的河南县来说,最大的价值在草原、最大的责任在草原、最大的潜力也在草原。河南县坚持生态优先发展,围绕“生态立县”战略,在全省率先出台“禁塑令”、制定环境保护条例、打造“全域无垃圾”“全域无废”示范县,扛起生态环境保护重任,先后入选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第五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丰厚纯净的草场资源赋予了当地群众常年逐水草而居的生活形态,孕育了蒙旗牧民敬畏山水、敬畏草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文化。祖祖辈辈总结的依赖草原、守护草原的宝贵经验和骨子里蕴含的生态保护意识成为深化生态文明建设优先发展的良好思想基础。传承延续这种生态文化,有利于将以生态保护为底色,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的发展思路推向前进,致力于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道路。

(四)激发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活力

文化积淀着人们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黄河南蒙古族和藏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典型文化是蒙藏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旨在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满足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传承黄河南相互交融的蒙藏文化,能够激发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活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传统节日“那达慕”大会是当地群众传承搏克、赛马等传统竞技项目的重要场域,也是河南县坚持文化活县发展理念的重要载体。抓住“那达慕”大会这个重要窗口,河南县提出举办首届文化美食节,增加非遗展演、特色餐饮评比、文创产品欣赏等环节,将蒙藏传统文化透过制作功法延传至今的蒙古巴勒、蒙藏点心和非遗文化苏合泽制作技艺和擀毡技艺展现给各族群众,不断提高民族地区牧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满足牧民群众对美好精神生活的需要。

二、黄河南蒙古文化传承的现状审视

随着社会的变迁,黄河南部既保留了青海蒙古族文化特色,又具有鲜活藏族文化气息的典型文化面临严峻考验,尤其是承载当地民众智慧、凝聚发展向心力的民族语言、传统服饰技艺等。

(一)民族语言渐渐淡出人们视野

在蒙古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93%的河南县,蒙古语言文化传承现状堪忧。受周边均为藏区的影响,藏语成为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的工具,而蒙古语却逐渐失去了交流的环境。目前,绝大多数蒙古族民众仅会讲藏语,且把藏语作为日常生活交流用语,仅有少数年长的蒙古族民众会讲蒙古语。在学校,藏语文被列为民族中小学校学生的必修科目,而蒙语文已不复存在。有中小学生受访者谈到,“前几年,学校设置了蒙语文兴趣班,但没有办下去”“我们参加了,但太难了,后来就不去了”。而藏语的广泛使用也引起了当地民众的担忧。在访谈中,多位牧民受访者表示“我们虽然是蒙古族,但我们说藏话。我们不是纯的蒙古族,不会说蒙语,已经藏化掉了。”而这种不平衡的语言传承现状正影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当地的推广。在谈及“对孩子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态度”时,诸多家长表示“现在,幼儿园的娃娃全在说普通话,再过几年,我们就被汉化了”。显然,建立在本民族语言渐趋消失基础上的民族语言发展现状不利于形成本民族群众对其他文化的积极认同体验。

(二)传统服饰技艺传承态势好转

由于青藏高原气候寒冷、环境恶劣,黄河南蒙古族将藏式的宽大皮袄样式融入到藏式服装制作中,仅保留了蒙古族方领和马蹄袖口样式。随之,这种新式藏服开始出现在当地的市场里和牧民群众身上。而凝结着蒙古族民众智慧心血、代表着蒙古族民众精神风貌和气质特征的蒙古族传统服饰则很少出现在这片草原上。如今,仅仅在举办“那达慕”盛会或特色文艺演出时,能看到有礼仪、表演者和部分民众身着蒙古族传统服饰。随着时间的推移,掌握蒙古族传统服饰技艺的妇女变得越来越少。而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地民众开始追求美好的精神生活。民族自豪感作为使她们精神富足的重要元素,重新点燃了蒙古族妇女对保留传统服饰技艺的高度热情。借着“一村一班”职业技能培训班的政策优势,技艺精湛的艺人开始传帮带,将传统的刺绣、剪裁、镶边等民族特色技艺传递给更多妇女,并带领她们在民族服饰工厂就业,让她们学有所用、所成,不再因为没有技艺和用武之地而遗忘服饰文化。

(三)游牧草原生态文化延续较好

在这个天然草原面积高达98.7%、林地和土地面积极其稀少的地方,草原成为当地人必须依靠的资源,而畜牧业成为主要谋生手段。游牧民族在长期生活中探索出草畜平衡、天人合一的自然法则并积极践行,形成了浓厚的“敬畏自然、爱护草原、珍惜水源”的生态文化。如今,在这片广袤的大草原上,世世代代先辈积淀的生存哲学、孕育的生态文化在今天河南县各族儿女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延续,使他们找到“以生态保护为底色,生态文明优先发展”的正确道路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法宝。面对黑土滩繁盛、鼠虫害肆虐、塑料袋遍地的现象,生态部门积极响应、草地管护人员敢为人先、当地牧民主动参与,通过技术、法律和人力,共同守护了蒙旗草原这方净土和生态。如今,纤维布袋的自觉使用、生活垃圾的三级处理、“亚洲一流,青海最美”草原的称号、全国最大的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等殊荣,是传统生态文化长期浸润的结果,也是对一代代为生态环境奋斗的先进人物精神的传承。

(四)民族特色传统节日引向深入

传统节日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文化财富,是民族文化情感的凝聚与价值观念的体现[2]。“那达慕”大会是黄河南蒙古族最具代表性的民族特色传统节日,是凝聚着强烈民族情感的文体娱乐活动。盛夏的8月,在腾格里赛马场,每两年举办一次的全县规模的“那达慕”大会延续着传统的赛马、搏克、摔跤、举重、有机畜种评比等民族特色项目,牵动着每个蒙古族儿女的心弦。各行各业、各家各户都在为“那达慕”大会的顺利举办做前前后后的准备,如参加民歌、弹唱等文艺活动、搭建大大小小的蒙古包、运输参加比赛的良马、制作民族特色美食等。这一系列衣食住娱方面的活动从不同方面传承着民族传统文化、增强着凝聚力和文化认同。而近年来,传统节日蕴含的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等丰厚价值也在不断被挖掘。“那达慕”大会成为县委领导班子面对面与全县人民汇报各项事业发展成就的重要渠道,成为拓宽旅游和文化产业路径、向外界讲好河南蒙旗故事的重要窗口。

三、黄河南蒙古文化传承的有效路径

(一)加强顶层设计,普及民族语言

民族语言能够增强本民族民众自豪感和认同感。学习本民族语言是面向本民族人们内在发展需要的积极真实的情感体验。坚实的本民族语言基础是学习其他少数民族语言、认同国家通用语言的前提和基础,有利于深化不同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黄河南蒙古族民族语言使用环境缺乏以及渐趋消失的紧迫现状,亟待政府部门牵头加强顶层设计,发挥制度优势,从时间紧迫性、任务艰巨性、人员复杂性等方面统筹考虑,精准部署具体工作,有重点、分步骤地开展“抢救”本民族语言的行动。一方面,出台各行各业学习民族语言的相关条例和指导意见,将民族语言学习纳入各行各业常规工作中;另一方面,重点要求各中小学、幼儿园将民族语言学习纳入整体教育教学活动中,循序渐进地普及。

(二)全面系统规划,延续传统技艺

少数民族传统服饰体现着少数民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发展状况,承载着民族的历史、习俗、审美等诸多方面的内容[3]。学习民族传统服饰技艺,不仅能保留独特的民族文化,也能带动就业、丰富产业路径、拉动经济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民族传统服饰制作包括剪裁、镶边、刺绣等多道工序,技艺的掌握仅仅依靠有经验的艺人传授和简单的短期培训远远不够。县政府相关部门要全面系统地规划传统服饰技艺的传承事项,引进先进的理念、新型的技术和鲜活的元素,推动民族服饰产业创新发展;统筹安排技艺的学习空间和应用空间,将技艺的系统学习和有效就业结合起来考虑;邀请资深的专家和本地的知名手艺人开展系列专题培训,解答学习者对传统技艺的困惑;联合本省职业学校定向培养相关专业的学生,为不间断地延续传统服饰技艺提供积极支撑。

(三)深化生态教育,守护纯净河南

游牧民族祖祖辈辈延续下来的“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敬畏自然”的传统生态文化为黄河南蒙古族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前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20、2021年,河南县先后入选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第五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这些突出成绩离不开先辈和当代人的共同努力。然而,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一代人接一代人接续奋斗。生态文明建设的长远之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具有生态文明素质的新人。[4]学校是生态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生态教育是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素质的新人的系统工程。少年儿童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未来和希望。加强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让尊重、顺应、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从小入耳入脑入心入行,增强少年儿童对文化程度较低的少数民族家长的教育反哺,能够有效延续良好生态文化,为实现“纯净河南”高质量的生态文明添加活力。

(四)弘扬特色文化,共建精神家园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发展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蒙藏文化互融的特色文化是黄河南蒙古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积累起来的精神财富。多年来,蒙藏文化互融的文化生态使河南县守住了社会稳定底线,抓实了民族和宗教两大关键工作,推动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事业的稳步发展,塑造了黄河南蒙古族儿女开放包容的民族性格。这种特色文化是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并存的河南县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润滑剂”,是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的“助推器”,更是增强民族情感和文化认同的“粘合剂”。

猜你喜欢

民族语言蒙古族技艺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三元互动下的德宏民族语言舆情探究
黑龙江蒙古族古籍考录
蒙古族“男儿三艺”传承研究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
中国民族语言的标准与数字化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浅析古代蒙古族的信仰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
技艺并举 厚积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