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的坚守 文化的传承
——国漫电影《雄狮少年》的文化解读

2023-04-15

文化学刊 2023年1期
关键词:国漫雄狮舞狮

孙 旭

华夏五千年文明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也见证着一个古老民族在时代变迁中不断发展,焕发新貌。近几年来,从汉语国际化、汉服大众化到国风音乐、国风美食博主、国风动画电影等“中国风”的盛行,赋予了中华传统文化新的生机,使其以别样的方式在当代闪耀着属于自己的光芒。国漫《雄狮少年》以传统文化中的舞狮为题材,融合了岭南地域文化,讲述了名为阿娟的留守少年如何成长为少年英雄,并在传承文化的过程中归于现实担负起成长责任的故事。少年成长故事是电影的常见主题,传统文化也是国漫主要灵感和素材来源,但在动画电影中将二者融合却创新了国漫的表达方式,打破了国漫以神话、历史为主题的局限,同时更是以写实主义的风格推动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乡土与现代文明的碰撞,具有文化上的高度和现实的深沉。

一、《雄狮少年》隐含的文化变迁与文化意义

(一)传统与现代交织:多元化的岭南地域文化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不同地域因自然生态、民风民俗的差异造就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彰显了中华文化的个性,与传统文化是“一体多元”的关系。《雄狮少年》是以传统文化中的舞狮民俗为题材,将影片故事和主要人物成长的背景设定为广东的乡村(顺德)与城市(深圳),并融入了广东潮汕话的岭南方言歌曲,体现岭南乡土特色的乡村风景,而导演和编剧则以写实的手法呈现了留守少年阿娟由“病猫”变“雄狮”,实现少年英雄梦再回归于现实的历程,其背后蕴含了民俗文化的交流、变迁以及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形成了多元化的开放性的岭南地域文化。岭南地域文化也称中国岭南地区的文化,包括文学、绘画、民俗、音乐等,其中广东文化是主体,而广东醒狮则是广东文化中的传统文化分支,又是融舞蹈、音乐、武术为一体的汉族民俗文化。[1]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剧,外来现代文化与岭南文化相互碰撞,使得岭南文化在保有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兼容了粤语、岭南方言流行歌曲等现代文化。

《雄狮少年》在影片的开端介绍了舞狮这一民俗,而舞狮在发展的过程中融入南北方不同的地域文化,逐渐形成了南狮和北狮两种不同流派,主人公阿娟学习和传承的便是广东醒狮。与中国传统瑞兽“龙”不同,狮并非本土动物而是由外传入中原。根据现存的史料显示,古籍《汉书·西域传》中关于“师子”(狮子)的记载是最早的,书中说明“师子”是一种产于西域的动物,在汉武帝联通西域之后通过“丝绸之路”由“驯狮郎”带领进入我国,专给宫廷表演舞蹈。“丝绸之路”除了带来了西域的“师子”也将佛教文化引入中国,而狮子在佛教文化中寓意吉祥,至此“狮”与“龙”共同成为民俗信仰中的瑞兽,象征吉祥如意。由此,作为无权观看宫廷狮子舞蹈的民间百姓便根据典籍和传闻对“师子”及“师子”宫廷舞蹈的描述,运用传统工艺结合艺术构思,制成假狮子,以便在节日时通过舞狮而避邪祈福,传递吉祥。进入唐代,舞狮已发展为大型宫廷舞蹈表演的一种,通过《旧唐书》和白居易的诗可知此时的舞狮已具备了现代舞狮的雏形,有带狮头模仿狮子跳跃等动作的表演者,也有“持绳秉拂”逗弄狮子的人。到了宋代之后,舞狮已在民间各地更为普及,与现代舞狮无太大差别。因此,从舞狮的发展过程来看,舞狮不仅仅是我国传统民俗活动,更是外来文化与本土风化的融合,最终形成舞狮文化。而在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中,舞狮文化随着中原人民南迁而传入岭南地区,与岭南地域文化相互融合,在明代形成了舞狮的南派——广东醒狮。[2]

(二)传统民俗之殇:推动文化传承与发展

传统民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展现地域文化特色的重要元素,但在现代文明的发展中根植于乡土的传统民俗的传承则出现了断代的危机。2016年电影《百鸟朝凤》以传统乡村民俗唢呐为题材,借讲述两代吹唢纳的民间艺人对传统民俗不同传承的故事,为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民俗文化唱起了挽歌,引发各界对传统民俗及其代表的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深度思考。而时隔5年,《雄狮少年》的上映则显示出我国当代电影导演敢于从传统民俗这一小众题材入手,推动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这一时代课题,自觉担当起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促进其创新发展的的责任与担当。事实表明,电影显示出深刻的文化意义——以融合少年成长和传统民俗文化传承的方式对传统文化进行现实表达,呼吁社会各界关注传统民俗的传承以及启发电影导演借助动画这一文化载体加快传统文化在当代的转型发展。

国漫电影《雄狮少年》展现了传统民俗——舞狮在现代化进程中遭遇的传承问题,也暗喻传统文化如何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得以传承和发展。[3]传统民俗根植于农耕社会,在乡土中国盛行了千年,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现代文明对乡村文明的冲击,在工业化和城市进程中越来越多的传统民俗失去了赖以存续的沃土,其传承者为了谋生被迫纷纷远离乡村,在城市中艰难生存。电影中退役“狮王”“咸鱼强”为了生存选择听从妻子阿珍,转行经营一家“咸鱼铺”,而主人公阿娟虽学习舞狮却在比赛结束后回归现实,进城打工。电影虽然以喜剧作为呈现方式实则内涵悲情的底蕴,“咸鱼强”和“阿娟”隐喻传统民俗舞狮的传承危机,舞狮人与“咸鱼强”境遇相同,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转行从事它业,在底层艰难求活。但“咸鱼强”教阿娟及小伙伴舞狮,阿娟在比赛中将“狮头”挂在擎天柱上无不显示出舞狮人最后的倔强和孤傲,这也象征现实中一些不甘传统民俗走向衰灭的民间艺人在与传统民俗没落命运作抗争,从而引发各界对传统民俗的传承以及传统文化在当代如何发展的高度关注。

二、文化的盛宴:《雄狮少年》传统文化内涵解读

(一)舞狮:广东醒狮文化,呼吁非遗传承

舞狮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民俗,从唐代发展至今,逐渐形成了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内容的中国舞狮文化,其中《雄狮少年》中“咸鱼强”则是舞狮文化中广东醒狮文化的继承者,岭南民俗醒狮的传承者。“醒狮不仅是岭南地区的传统民俗更是顽强不屈的民族精神的象征。据资料显示,醒狮已于2006年被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雄狮少年》这部国漫电影以传统民俗舞狮为题材其重要现实意义就是宣传广东醒狮文化,呼吁非遗传承。

发端于广东佛山的醒狮传统民俗在广东已有千年的历史,并在传承过程中不断形成寓意吉祥如意象征雄健勇敢的广东醒狮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和岭南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舞狮这项传统民俗自唐代就在民间广泛流传,传入岭南地区后就日渐形成了北狮和南狮两种极具地域特色的表演风格。相对于北狮注重“形似”,南狮则更重神似,在造型上注重装饰和色彩,并配以激昂的鼓乐来模拟真狮子雄壮威武的神态,又称为“醒狮”。作为岭南民俗文化重要内容,醒狮可谓是在广东地区备受重视,自古至今都有在传统节日或者重大活动以醒狮助兴,传递吉祥的传统。关于广东醒狮的由来则与传说相关,相传广东南海一带曾在远古时期突发瘟疫,一只神兽出现将瘟疫消除,自此乡民为报答神兽的救命之恩,用竹篾和纸扎成神兽的模样,加之配合鼓乐进行舞蹈来表示祀之心。由于神兽的模样与狮子相似则被称为“瑞狮”,后改为“醒狮”,暗喻辟邪带来吉祥之意。广东佛山南海是南狮的发源地,整个南海有千余个醒狮头,各乡村的醒狮队伍在传统节日及重要活动都会进行醒狮活动,特别是南海是黄飞鸿的故乡,黄飞鸿不仅武艺高超,更是将武术与醒狮技巧相融合,开创了南狮技艺的新格局。影片中的狮头造型来源于南海醒狮狮头,导演在电影中还原了彩扎狮头的创作场景,醒狮元素满满。此外,电影中阿娟参加高桩舞狮比赛时还原狮子在山中采青,起势、奋起、惊跃、蜻蜓点水等动作出自南海的醒狮比赛,同时还还原了南海庙祠醒狮的场景。总之,电影《雄狮少年》以动画的形式将广东南海醒狮进行呈现,极大地宣传了广东醒狮文化,也折射了现实中广东南海正在大力传承醒狮民俗,并创新形式力求让传统舞狮民族在当代熠熠生辉。千年来,醒狮这一传统民俗在广东地区代代相传,因其寓意美好,在民间备受欢迎的同时也且扬名海外,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了广东醒狮文化,同时受到世界各地华人的推崇,实现了在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

(二)人物:传统侠文化,呼唤少年英雄

“侠”是从古至今文学作品的主要人物形象又是当代电影、动画的主角,足以显示“侠”已然为社会民众的精神寄托,以社会民众所能接受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根植于五千年文明沃土的传统 “侠文化”在时代变革中不断的丰富着自身的内涵,但作为核心的“侠”之精神却始终都在。传统“侠文化”融入国漫电影经历了从萌芽到创新融合这一过程,这是国漫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借助传统文化为当代人重筑精神信仰。以“侠”之精神作为指引,在物欲横流的社会能够积蓄前行的力量,自己发光的同时也照亮他人。在传统“侠文化”中,“侠”之情的精神内核主要是自我层面的狭义情怀、顽强抗争等,而在利他层面则是锄强扶弱,进入现代社会后在革命文化的影响下有了新的内涵,从而“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演变为积极向上的社会亚文化。[4]

《雄狮少年》从开篇到结尾都有黄飞鸿的身影,而历史上的黄飞鸿生于佛山,是岭南武术界的一代宗师,生平悬壶救世、行侠仗义、不畏强暴,而香港武侠电影中的《黄飞鸿》则成为集民族大义与侠客情怀为一身的英雄,这无疑证明这部虽以传统民俗为题材的电影也融入了作为传统文化重要内核的“侠”之精神,诠释了传统“侠文化”。而电影中几位主要角色身上都带有典型的传统“侠文化”的标志,其中“咸鱼强”塑造的不仅是一位传统民间艺人,更是一位具有超高醒狮技艺却大隐于世、锄强扶弱的侠之形象,而主人公阿娟决赛前在城中村天台独自舞狮的气势则呈现了城市文明裹挟下仍勇于抗争命运的当代游侠形象;“咸鱼强”与“病猫”阿娟的人物组合则刻画了柔弱少年拜师学艺,由被人欺负觉醒为实现梦想的武侠形象。“侠”文化是中华文明的缩影,而导演在电影中呈现的“侠”文化是传统侠文化在当代的发展,以此鼓舞在现实中前行的人们争做平凡的英雄。阿娟由“病猫”蜕变为“雄狮”也在隐喻当代少年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在成长的过程中接受磨砺,成为为梦想努力与现实做抗争的少年英雄。

三、文化的新生:传统和地域元素与现实题材国漫融合

我国历史悠久,在五千年的文明中孕育了中华文化,而体现中华文化共性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展现中华文化个性的地域文化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对古代和现代及当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当下,整个世界都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文化与各类文化思潮发生着激烈的碰撞,如何让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焕发新的生命力是值得深度思考的命题。

近年来,融入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国漫不断涌现,成为文化大众化传播的新载体,电影《雄狮少年》为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以国漫为呈现载体这种形式提供了借鉴。纵观近年来国风国漫都注重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创作灵感和素材,但大都将题材设定在神话和历史这两个维度,而《雄狮少年》则打破了这一局限,以更接地气的方式将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融入少年成长的现实题材,一方面以更加接地气的方式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另一方面则从地域文化视域观照少年成长、乡土和城市两种文明相互碰撞等现实,拉满观照英雄情结的同时引发对现实的思考,从而鼓舞广大少年和平凡的人们在逆袭成长、实现心中英雄梦的过程中传承传统文化,宣传地域文化。[5]

作为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二者是“一体”多元的关系,《雄狮少年》启示我们国漫要想真正崛起离不开从传统文化中挖掘资源,但更重要的是积极探索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创新表达方式,吸引观众在感受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魅力的过程中获得对现实的思考,从而使得国漫在具备文化内核的同时兼具深远的现实意义。电影中舞狮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俗文化,而主要人物诠释的广东醒狮文化又属于岭南地域文化范畴内,因此导演在电影中以广东醒狮为题材,从体现岭南地域文化的广东南海乡村、祠堂等现实场景中取材,将广东醒狮元素尽可能多地呈现,同时又再现了主人公作为留守少年的成长环境以及城乡文明碰撞的现实背景,从而推动了传统文化中传统民俗传承的文化主题,又借助影片传播了岭南地域文化,最后共同塑造了具有文化和现实双重意义的少年英雄形象。

四、结语

《雄狮少年》上映于2021年,但至今仍是热点讨论话题,可见这部融入传统文化和少年成长国漫电影的影响力。相较于之前的国漫电影,导演虽然选择的是小众传统民俗题材,却因深刻的文化意蕴和深沉的现实意义创新了传统文化现实表达方式,成功引发社会各领域对传统民俗和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思考,同时也为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和题材,打造优秀国漫电影提供了有益借鉴。

猜你喜欢

国漫雄狮舞狮
致敬国漫
雄狮少年
腾讯视频发布2020动漫片单,64部IP助燃国漫崛起
迷宫弯弯绕
东方雄狮
“中国雄狮”ZTZ-99
舞龙舞狮进校园
提质“芯片”重振国漫竞争力
东方雄狮
舞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