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油气特色海洋工程专业课程思政改革探索
——以“普通地质学”为例

2023-04-15李海燕于福生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8期
关键词:油气育人思政

李海燕,于福生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地球科学学院,北京 102249)

引言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自此我国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加快了步伐。高校的每一门课程都应充分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法治观和道德观,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要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在全国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2],更是把专业课程和专业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提升到新的高度。

一、“普通地质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近年来,全球重大油气发现70%来自海洋,海洋已成为世界油气勘探开发最重要的领域。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海洋油气工程专业依托石油与天然气工程一级学科,在应用层面针对海洋环境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强调海洋(包括深海、极地)石油与天然气资源钻采、开发、集输、海洋油气装备等关键技术和前沿问题。海洋环境复杂、工作条件艰苦,参加工作后稳定性不强,使得本专业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如何引领学生提高对专业的认可度和自豪感,进一步传承和发扬石油精神,使其成为我国未来海洋油气工业的高素质人才,是本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普通地质学”作为海洋油气工程第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和阵地。本文探讨在教师引领、学生参与的教学模式下,如何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开展课程思政育人效果评估,建立油气特色海洋油气工程专业“普地地质学”课程思政教育新模式。

二、有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途径

(一)激发学习地质知识的兴趣

“普通地质学”是一门帮助学生进入地学殿堂、了解地球科学知识的启蒙课程,涉及地质学全部基础知识的最必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兴趣、为今后从事油气工程研究奠定坚实基础的专业基础课程[4]。“普通地质学”课程针对海洋油气工程专业大一新生开设,此专业学生在高中时期为理科生,基本未曾接触地质知识,认为“地质”一词太过抽象,而地质知识对于海洋油气工程专业的学生将来学习油气开采知识尤为重要,如果地质知识掌握不牢固,油气开采知识就是空中楼阁。因此,激发学生对地质知识的兴趣,使学生掌握扎实的地质基本功,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工作显得非常重要。

为此,教师在课堂上精心准备了一些问题,比如:地球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地球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地球上的海陆是如何变迁的?人类的梦想“上天、入地、下海”、国家的“三深”(深地探测、深海探测、深空对地观测)重大计划跟地质有何关系?对于这些充满科学性和趣味性的问题,通过教师全心投入、热情洋溢的讲解,满足了新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通过由浅入深的授课,自然地介绍了地质学的研究意义和地质工作的崇高和伟大,激发了学生对地质学知识的浓厚兴趣。一位学生写道:“以前觉得海洋油气工程专业跟地质关系不大,觉得没必要上这门课。听了老师的课,认识到地质跟油气开发关系密切,发现自己非常喜爱地质了,以后要多自学一些其他的地质课程,如‘沉积相’等,为将来更好地开采石油奠定基础。”

此外,教学团队还创新性地提出了“学赛结合”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学生对地质的兴趣。多年来,普地教学团队在每年十二月份定期组织举办校级“普地大赛”。通过地质基础知识笔试,从250多名参加预赛的学生中选出24名学生组成8支参赛团队参加决赛。每个团队包括大一、大二、大三的学生各一名,这样既有利于巩固专业思想,又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决赛采取现场问答、抢答等环节,评委由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普通地质学”任课教师组成,最终经过激烈角逐评出一、二、三等奖。然后再采用“优选实训式”教学手段进一步培养获奖学生,如带领学生开展野外地质考察,参加教师的科研实践等,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地质技能以参加全国大学生地质技能大赛。该竞赛是由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和中国地质学会等发起的全国性地质技能竞赛[5],旨在提升大学生学习地质的热情、提高大学生野外实践动手能力和运用地学知识解决地质问题的综合能力,促进高等学校提高地质人才培养质量[6]。该竞赛每两年举办一次,每次吸引全国50余所高校、160余个团队、600余名学生参加比赛。自2012年以来,我校学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得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说明实施的教学改革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地质知识的兴趣,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普通地质学”课程讲述的是地球上的山河湖海、冰川风沙、沧海桑田,讲解地球生命的来龙去脉,对学生很有吸引力。我国地大物博,有世界最高最年轻的雄伟山脉、最高的湖泊、最大规模的喀斯特地貌、最大的黄土高原,还有世界最大规模的稀土矿和最大的钨矿。因此,“普通地质学”课程是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有条件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理科课程。

例如,介绍中国地质学发展历程时,自然地引入老一辈地质学家突破千难万险,探索并独创“陆相生油理论”,在中国发现若干大油田,推翻了外国学者“陆相沉积无特大型油田”的理论,摘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促进了中国石油工业大发展,打破了帝国主义对我国的封锁,使中国石油实现自给自足,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艰苦奋斗的激情。除了课堂讲授,暑假还可带领大一学生开展野外地质实习。通过在野外对地质现象的观察及对地质公园和地质博物馆的参观,结合展示教师自己在祖国山河亲身考察期间拍摄的精美图像,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奥秘探索的强烈欲望,以及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之情,使学生接受入学以来第一次系统的地学启蒙教育和爱国情怀的熏陶。课后有学生在线留言:“从来没有哪门课像‘普通地质学’一样增进了我对伟大祖国的热爱,这是一门既有趣又实用的好课。”实践证明,润物细无声的爱国情怀熏陶比直接的政治课带来的教育效果更好。

(三)提升学生的民族自信

我国地域辽阔,地质记录丰富,有老至距今36亿年的花岗片麻岩和新到几百万年的雄伟造山带,有门类齐全的古生物化石和不同种类的沉积盆地,还有各种宝石资源和丰富的能源矿产。地质工作者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取得了很多彪炳世界的研究成果,引领了世界地质学的发展方向。

我国拥有世界上罕见的大别-秦岭-祁连高压、超高压变质带,这种变质带在世界上只有三个地方拥有,但目前只有中国有实力开展大陆超高压钻探工程。工程选址在江苏省东海县毛北村,这里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超高压变质带及最深的古碰撞造山带的根部。项目组利用首创的“螺杆马达—液动锤—金刚石取心钻进技术”,首次在坚硬的结晶岩中成功钻进5 158米,取得了5 118.2米的岩心和气、流体样品,提出了地壳分层拆离的多重性和穿时性“深俯冲—折返”新模式,填补了该项研究在世界上的空白。美、英、法、日等国的地学家,把这里作为“大陆动力学”研究的宝地,纷纷前来参观考察。此外,由国际地学权威机构审查和公布,能够代表一个国家地学研究水平重要指标的全球年代地层单位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俗称“金钉子剖面”),目前全球共有67枚,而我国拥有11枚,多年来稳居世界榜首,这是我国年代地层学领域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的公认标志。被国际古生物学界誉为“20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的云南澄江动物化石群,为达尔文困惑不解的动物起源大爆发提供了解答证据,为阐明寒武纪早期地球演化的奥秘提供了重要线索。辽西热河动物群的发现,颠覆了鸟类起源的假说,填补了鸟类演化的空白,证明了鸟类的祖先来自恐龙而非始祖鸟。此外,我国滇黔桂喀斯特地貌规模最大、研究成果世界领先,华南花岗岩储量盖世、矿种丰富等。中国的地学工作者在这块研究宝地上辛勤探索、成绩斐然。在其中发现的重大科学问题,成为当代地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引起了众多发达国家的关注,使全球地学界的广大学者竞相来华寻求合作机会,这既扩大了中国地学工作者研究成果的国际影响,又提升了中国地学的国际地位。通过这些讲解,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民族自信心。

(四)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

近年来,大学生轻生事件时有发生。这表明我国大学的生命教育存在严重的缺失性,培养大学生坚强的意志迫在眉睫。

我校普地教学团队建立并完善了20条实践教学路线,优化了“普通地质学”野外地质实践教学。这些教学路线不仅地质现象丰富,而且沿途风景优美。师生在欣赏优美的地质风景和观察地质现象的同时,还进行了热烈的现场讨论,不但增进了师生感情,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教师在实践教学时可以给学生讲解这些实习路线是经过几代人艰苦卓绝的努力才建立起来的。震惊世界的“澄江动物群”,是侯先光教授在野外用地质锤敲了一个多月才发现的;石油行业的铁人王进喜,在野外零下几十度的严寒中风餐露宿,就是为了尽快完成钻井任务,当预报即将发生井喷时,为尽快使添加剂与泥浆混合,在寒冬腊月奋不顾身地跳进泥浆池以身体搅动添加剂防止井喷;等等。通过在实习中给学生讲述老一辈石油工作者的艰苦作风与坚强意志,使学生明白任何工作都会遇到困难,告诫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挫折都应该迎难而上,勇往直前。这些典型事例还有助于增加学生学石油、爱石油的意识,传承“以地质事业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以找矿立功为荣”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三光荣”“四特别”精神,培养坚强意志,锤炼优秀品质。

(五)强化学生的使命担当

高校大学生是青年群体中的中坚力量,肩负着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时代重任。因此,在“普通地质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挖掘案例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认同,强化学生的使命担当。例如,将“时代楷模”黄大年淡泊名利、志诚报国的感人事迹融入课堂教学[7]。黄大年同志年轻时就树立了远大的理想,就是用平生所学报效国家,他在给同学的毕业赠言中写道:“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当年他作为国际航空地球物理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毅然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和研究条件,回到国内报效国家。他组建科研团队,首次推动了中国快速移动平台探测技术装备的研发,攻关技术瓶颈,突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对待科研他只一句:“我没有敌人,也没有朋友,只有国家利益。”经过多年的努力,黄教授带领团队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为中国“巡天探地潜海”填补多项技术空白,为深地资源探测和国防安全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最终积劳成疾,以身许国。地质学家王弭力,为了解决我国农业钾肥紧缺的问题,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深入“死亡之海”罗布泊,经过数年苦战,终于在罗布泊地下发现超大型优质钾盐矿床,极大地缓解了我国钾肥的对外依存度。此外,还有陈俊武院士,作为我国炼油催化裂化工程技术奠基人,自1949年参加工作至今,70多年工作不息。他不仅创造了石油炼制、煤化工领域的多个中国第一、世界第一,退休后仍著书育人,为我国石化行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体现了自力更生、勇于创新、公而忘私、淡泊名利的品格,树立了不忘初心、科技报国的典范。以这些著名学者的感人事迹鼓励学生,立德树人,培养学生努力学习、不断创新、科技报国的高尚情操。

三、课程思政育人效果评估

课程思政本身既具有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也具有德育的具体目标。因此,对课程思政育人效果进行评估时,既要有定性的过程性评估,又要有德育效果的定量评价。为此,本课程组构建了定性过程性评估和定量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课程思政效果评估方法。

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过程性评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的行为和学习态度观察。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课堂提问、笔记检查、课上观察等方法,记录和评估学生个体的学习态度和行为表现等各方面的变化,以此验证课程思政育人的效果。二是学生在课堂研讨中的表现观察。课程全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要进行四次研讨,教师观察并记录每个学生在课程思政知识点研讨过程中的观点、研讨资料的收集以及发言和心得体会的表达等。

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的定量评价不仅需要考核学生对专业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和应用能力,还要评价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社会担当等素质。因此,在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中引入“非标准答案考试”,这部分题目除了考查学生专业知识点掌握和应用的情况外,还考查学生对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的理解和认知情况,以达到定量评价思政育人效果的目的。例如,在考核《板块构造》这一章的知识点时给出题目“根据大陆漂移和海底扩张的思想,说明板块构造理论建立的过程、依据及其核心思想”。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回答板块构造理论的建立依据、核心思想,还要求学生分析这个理论建立过程中科学家的探索精神、献身精神对科学思想的重要推动作用。

总体上,结合学生平时表现的观察记录、课堂研讨环节学生表现的评估与期中、期末非标准答案考试评价,实现了对“普通地质学”课程思政育人的全面评估。从定性评估来看,开展课程思政后,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转变,学生听课的效果明显提高。课堂笔记内容完整、条理清晰;研讨时学生调研充分、讲得精彩,表达了对老一辈石油人的敬仰。从定量评价来看,学生的考试成绩有了明显提高,不及格人数逐年下降,现已全部及格。在考题三年不重复且难度相当的情况下,平均成绩从70多分提高至80多分,优秀率超过40%。很多学生在非标准答案试题部分充分表达了对地质前辈奉献精神的敬仰,以及献身石油行业的信心和决心,说明课程思政确实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结语

“普通地质学”课程作为我校以油气为特色的海洋油气工程专业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是开展专业课程思政探索的重要平台,对本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这几年的课程思政建设,教师对教书育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联系实际、有的放矢,通过课程思政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强化学生的使命担当,提升学生对专业和行业的认可度和自豪感;还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提高其民族自豪感。我校“普通地质学”课程组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初步建立了一套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课程教学活动的专业基础课程思政教育融合模式和评估机制,并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对于该模式中的教师引导方式、学生参与模式、评估标准还需要进一步在实践中予以改进和完善,努力加强学问与道德关系的正向引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油气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平凉,油气双破2万吨
“峰中”提前 油气转舵
《非常规油气》第二届青年编委征集通知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