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院校课程思政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3-04-15薛原杨令程远高俊杰

公关世界 2023年4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中医药思政

文/薛原 杨令 程远 高俊杰

我国高等教育目前正在寻求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结合的课程思政转型路径,因此中医药院校开展课程思政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之路。本研究旨在从中医药类院校的角度出发,探索适合中医药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实践路径,以期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发展历程

早在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后简称《意见》)中明确提出每一门高校课程都有其育人功能,那么在教授专业课程的过程中,就应该润物细无声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科学文化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1][2《]意见》已经明确指出了课程思政的内在要义,可以算作是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原点。《意见》发布后,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和育人成效,相关配套政策细则也陆续出台。

2016年12月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提出务必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要利用课堂教学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融会贯通,协同作用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2017年12月,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后简称《纲要》),《纲要》明确指出课程思政是课程育人质量提升体系的关键,各高校需要进一步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充分融合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如:重新梳理设置专业课程、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探索挖掘各学科课程的思政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每门课程的每个教学环节。至此,各高等院校陆续开始落实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二、中医药类专业课程中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1.符合时代发展需求

最新调查研究显示,中医药类相关专业的社会认可程度提高,已是当下热门专业之一,现阶段我国中医药类高等院校的应届毕业生就业率已超过95%,形势良好。但目前各种医药类高等院校的工作重点多为丰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导致有部分毕业生工作以后态度消极、服务意识欠缺,追根究底还是没有深刻理解医药行业职业道德的缘故。如果在校学习期间,能将中医药类专业课的讲授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开展,运用辩证思想、唯物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想等来指导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应该就能培养出道德品质与专业水平俱佳的人才。

2.培养正确价值观

我国生活水平稳步提升,不少人物质欲望日渐膨胀,很多高等院校在校学生也是,出现很多盲目攀比的不良现象,这种扭曲的价值观不仅耽误学生学业,还会极大限制个人发展。将中医药类专业课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深度结合,有利于协助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积极的价值观,有利于切实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情操。一个思想积极的学生毕业工作后,也必然会以充分的热情投入到治病救人的伟大工作中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提升职业道德素养

如果中医药类高校毕业生思想觉悟不够高、医德低下,对于患者缺乏耐心、欠缺工作热情,那即便医术高明,也只能算是一名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医生,这不符合高校培养目标。为避免这种情况,需要引导学生在校读书期间不能只注重学习专业课程,认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与自己的专业素养毫不相干,学得如何不会影响自己的职业生涯。需要从学校层面强化对于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视程度,并将其中的重点理论融合到专业课当中,这样才能培养出德艺双馨的中医药高端人才。[3]

三、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内容碎片化

在全球化与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多种文化、多种价值观产生摩擦与碰撞,同时青年大学生也正处于塑造正确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这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但现阶段很多科目的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都存在资源片段化、主题内容相对零散的问题,有些思政内容甚至与实际教学内容联系牵强而刻意,没有将课程思政内容形成体系,缺乏系统性,这就使得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大打折扣。

2.效果表面化

课程思政的最终目标是在掌握学科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价值引领,培育真、善、美,教导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统一。可目前多数学科的课程思政教学工作仍然还停留在表面阶段,只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的表述性知识进行简单搬运传递,没有激发学生深层次的内在共情,因此对学生思想产生的影响不够,也就更难去引导学生的行为。

3.评价空缺化

虽然现阶段课程思政教学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是鲜有深刻的总结与反思。现阶段课程质量评价体系中,缺乏关于课程思政教学质量的评价规定(包括评价标准、评价角度、评价方式、评价手段等),而评价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如果不进行客观全面的教学评价就难以进步。因此没有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相应评价,课程思政的教学质量将难以提升。

4.实践独立化

各学科教师想要高效开展课程思政,除了需要对本学科知识体系全面深入了解之外,还需要深度挖掘学科课程体系中蕴藏的思政元素,运用恰当的方式将二者结合在一起,在无形中将专业知识和思政理论传授给学生。现阶段的课程思政教育多是由每门课程的教师独立完成,往往由于教师个人精力有限、经验缺乏、方式欠佳等原因使得课程思政教学质量一般。科学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应该注重团队的综合力量,教学团队互相提醒、共享资源,更利于全面考虑问题。

四、探索有效的课程思政教学策略

1.全面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1)价值互嵌,丰富教学内容

根据中医药学科特色,相关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开展时应包含政治导向引领、核心主流价值观引导、职业道德素养塑造等。政治导向引领就是顶层设计的问题,是课程思政的基本内容,应结合时事热点,从同学感兴趣的点展开,培养学生捕捉实事问题的敏锐视角。核心主流价值观包含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这个维度主要侧重于理论层面。职业道德素养塑造主要从培养职业自信、注入人文关怀、贯彻医学伦理等角度展开,这个维度更偏重于实践层面。三方面互相渗透以实现中医药学职业教育与人文教育价值互嵌。[4]

(2)课内外相结合,融会贯通前后知识

中医药类高等院校应该顺应时代特色,利用好各项新媒体资源,将课上讲授与课下拓展有机结合起来。课上教学可以综合运用案例导入、大班授课、小组探究、学生汇报等多种形式,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充分实现多维教学,亦可引入PBL教学、情境式体验教学、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体角色,切实提高课堂授课效果。同时,课下可以引导学生开展第二课堂,利用网络微课、慕课资源,在各网络学习平台线上互动交流,打破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课堂讲授,于生活中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学校也可以在各级团委的引导下组织一些倡导校园文化的实践活动,例如“健康下乡”“社区义诊”“朋辈小屋”等等,通过学生的深度参与将所学知识前后连贯起来。

2.全面提升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效果

(1)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第一,课程思政的中心内容就是思想政治课程,当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之外,还要进一步横向贯通时代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如《形势与政策》课程的实践导向。其次,高等学校的哲学、社会科学等学科也有着非常重要的育人功能,这些学科多与思想政治课程有同向性,都利于提升学生的情操和道德修养。中医药类院校应结合传统中医哲学思想,充分融合在《医学伦理学》《医患关系》《社会心理学》等课程中,并适时增设一些必要的社会哲学学科。最后,可以在专业课程中恰当嵌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例如《中医基础理论》课程中讲到对于疾病需要“辩证论治”时可以教育学生做事需要就事论事;《解剖学》课程中可以在适当章节渗透对于生命的思考;《中医急诊学》课程中可以模拟一些突发情况,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树立学生的职业自豪感。这样的渗透既可以建立中医文化自信、职业自信,也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观。

(2)重视实践促进学生学以致用

中医药类高等院校应该重视“课程思政”方面的科研项目,鼓励各学科教师,结合自身学科特点,挖掘思政元素,积极申报项目,依托项目多走出去调研整合多方资源。学校也从科研环境、资金配套、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去充分鼓励教师和学生参与课程思政项目,例如可以指导申报挑战杯、创新创业项目等。通过深入研究以不断加深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以形成“教学渗透”到“自主学习”再到“科研创新”的课程思政创新思维模式。

(3)改良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中医药类高等院校在进行课程思政的探索时,应该要采取一些符合自身专业特色的教育教学方法。例如在《药事管理与法规》课程中,可以运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兴趣,模拟情境,围绕假劣药可以从“药神案”入手,通过模拟法庭等形式创设场景、营造气氛,提升学生参与度,将学生的认识与情感合二为一,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以求增强学生对于职业的认同,明确如何进行正确的行为模式。再比如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合进课程思政教学中,通过“雨课堂”“超星”等平台发布作业、提出问题,与学生即时互动,时刻捕捉学生的思想形态,助力学生个性化健康发展。

3.优化课程思政教学评价

(1)在现有评价体系中增设课程思政评价维度

专业课程中课程思政效果的评价不是单纯地评价思想政治教育结果或者学科教学成果,而是在现有的课程评价体系中加入一些新的维度。例如评价教学方法时,增加 “是否能够妥善结合课程思政教学点”的评价维度;评价教学效果时,增加“学生课程思政元素接收程度以及认可程度”的评价维度。

(2)增加教师绩效考核和学生社会服务考核力度

对课程效果进行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最重要环节,可分别对课程参与者教师、学生两个主体展开评价。评价教师授课质量时,除了评价教学设计、教学思维、课程思政效果等,还需要加入学生评价、教师自评、督导评价等,对绩效考核进行综合考量,这个结果可以帮助教师全面提升。评价学生学习效果时,学校可赋予社会实践部分学分,使学生明确开展社会实践、学以致用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帮助学生在参与社会服务中找到自身准确定位,通过跟踪评估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水平也可以检验课程思政的实际应用效果。

总的来说,在学科中开展课程思政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对于中医药类高校而言,更是要结合中医药文化特色,不断提升课程思政水平、探索课程思政道路,引导学生成为具有良好职业人格和道德品质的高素质中医药人才。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中医药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思政课“需求侧”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