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阳县旱作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2023-04-14毛玉霞
毛玉霞
(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陕西 宝鸡 721100)
1 千阳县玉米生产现状
千阳县地处陕西西部、渭北旱塬丘陵区,辖7 镇65 个行政村,总面积996.46 km2,总人口13.4 万人,面积和人口均占全国的万分之一。境内海拔710 ~1 545 m,年均降水量650 mm,年均气温10.9 ℃,全年日照时数2 200 h,无霜期199 d。土层深50 ~100 cm,土壤pH 值7 ~ 7.5,有机质含量平均16 g/kg,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旱作农业县。玉米作为千阳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13 万亩左右,其中春玉米种植面积占2/3 以上。全县玉米年总产量4.1 万t,占到全年粮食总产的50% ~ 60%。2021年,春玉米种植面积11.14 万亩,平均亩产318kg,总产4.05 万t,较2020年亩均增产5 kg,增幅1.6%。其中采用旱地春玉米密植增产技术的面积为9.66 万亩,占全县春玉米播种面积的86.7%。通过开展玉米增密度提单产行动,亩株数达到4 214 株,平均穗粒数360.0 粒,千粒重400 g,平均亩产516.3 kg 以上。核心示范区较辐射带动区亩增产103.2 kg,增产率20.0%,辐射带动区较全县前3年平均亩产418.5 kg,亩增产97.8 kg,增产率达23.4%。
2 玉米栽培的主要技术模式
近几年,千阳县全面推广玉米生产“改土、改品种、改生产方式”和绿色防控技术,将玉米“一增三改一防”密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进行了全面推广应用。
“一增三改一防”技术模式核心是:“耐密抗逆玉米品种+膜侧种植+适墒播种+配方施肥+机械收获”,即以提高玉米单产为目标,合理增加种植密度,实现优质高产;以深翻或深松耕层结构改良技术和秸秆有效还田技术为依托,实现持续改土培肥,提升土地生产能力;以优化玉米品种区域布局、改种耐密抗逆品种为抓手,推进早熟耐密宜机收品种的应用;以适应技术轻简化、集约化和规模化为需求,推进玉米生产方式改进,实现高产高效;以病虫草害绿色防治为保障,应用高效、安全、环保的防治方法和药剂产品。目前,千阳县春玉米种植密度在3500~4000 株/亩,结合省、市、县玉米种植密度试验研究,春玉米密度可提高300 ~ 500 株/ 亩,旱薄地可提升到3 800 ~4 000 株/亩,旱肥地密度可提升到4 100~4 300 株/亩,作为青贮饲料的玉米品种密度可提升到4 500~ 5 000 株/亩。
3 玉米栽培关键技术
3.1 因地制宜,选用良种。选用中熟(春播120 ~125 d)、稳产(亩产量潜力750 kg 以上)、耐密(4 500~4 800 株/亩)、抗旱、抗病(抗大小斑病、丝黑穗病、病毒病等)、抗倒伏的玉米品种。按照优良品种区域化布局要求,结合本地生态优势和生产特点,做到主栽品种突出,搭配品种合理。适合千阳县种植的品种有:①春播玉米以正大12 为主栽品种,搭配种植天丞288、西蒙6 号、玉龙7899、宝单9 号、西蒙3358,示范种植农科大18、金皇828。②夏播玉米以郑单958 为主栽品种,搭配种植宝单918、陕科6 号、延科288,示范种植陕科10 号。③青贮玉米种植宝单8 号、富友9 号。
3.2 精细整地,土壤处理。用大中型拖拉机配套的深耕犁或深松旋耕联合整地机对土壤进行深松(翻),并深施底肥。根据产量目标确定施肥量,一般亩施农家肥3 000~5 000 kg、25-5-10 配方肥料50 kg。施肥配方:纯N 15 ~ 20 kg、P2O55 ~ 10 kg、K2O 5 ~ 8 kg,其中60%氮肥作底肥,剩余40%作追肥;磷钾肥全部基施。一般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清理残根残叶和残膜,冬前合墒深耕(深度以20~30 cm 为宜),耕后及时耙耱保墒,做到上虚下实,无大坷垃,地表平展;春季整地必须在播种前随整随种,防止跑墒影响出苗。结合播前整地亩用地虫克1.5 kg 或用50%辛硫磷乳剂0.1 kg,拌炒熟的麸皮或谷子2~3 kg 制成诱饵,均匀撒入地表,翻入土壤,防治地下害虫。
3.3 膜侧种植,适时播种。选用延展性和机械作业性能好的加厚地膜或者降解地膜,利用覆膜播种施肥一体机,采用膜侧种植方式一次性完成覆膜、播种和分层施肥。以土壤水分达到13%满足种子出苗为指标,以墒情确定播期。一般春玉米在4月中、下旬播种,当土壤5~10 cm 地温稳定在10 ℃时即可播种,川道在4月15~20日,塬区在4月20~25日,丘陵山区在4月25~30日。夏玉米川道麦垄点播玉米在麦收前1 个月(即5月15日左右)播种为宜,麦茬直播玉米在6月25日前抢种结束;塬区麦垄点播玉米在麦收前20 d 播种为宜,麦茬直播玉米在6月20日前抢种。
3.4 氮磷配合,测土施肥。春玉米在丘陵山区亩施农家肥3 000~4 000 kg、尿素25~30 kg、过磷酸钙40~50 kg、硫酸钾3~4 kg、锌肥1 kg;旱塬区亩施农家肥4 000~5 000 kg、尿素40~45 kg、过磷酸钙60~70 kg、硫酸钾5~6 kg、锌肥1 kg、川道灌区亩施农家肥4 000~5 000 kg、尿素45~50 kg、过磷酸钙70~75 kg、硫酸钾6~8 kg、锌肥1 kg;农家肥、1/3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锌肥作基肥施入,2/3 尿素在喇叭口期追施。夏玉米按照玉米需肥规律和产量指标,提倡测土配方施肥,做到需肥与供肥协调,一般亩施尿素35 ~ 40 kg、过磷酸钙50 ~ 60 kg、硫酸钾15 kg。其中磷钾肥作底肥于播种前一次性施入,尿素在拔节至大喇叭口期结合土壤墒情和降雨作为追肥施入,促进籽粒灌浆,提高粒重。
3.5 规格播种,提高质量。旱地玉米要大力推广地膜覆盖和垄沟播种技术,吨产田采用全膜覆盖栽培技术。全膜覆盖按1.1 m 带型,窄垄0.4 m、宽垄0.7 m,窄垄高,宽垄低,统一起垄,用1.2 m 地膜覆盖。地膜玉米,采用1.2 m 带型,选用宽0.7 m、厚度0.007 mm 地膜,平垄种植,膜面宽0.55~0.6 m,空带0.6~0.65 m,压膜深度0.05 m。膜要拉展铺平,压土要紧实,并在膜面每隔8~10 m 压一土带,以防风刮。按照品种特性,建议天承288 亩合理种植密度4 200~4 400 株、正大12 亩密度3 800~4 200 株、延科288 亩密度3 800 ~ 4 200 株、西蒙3358 亩密度4 200~4 400 株、玉龙7899 亩密度3 800~4 200 株。按种植区域,山区亩留苗密度3 500~4 000 株,川塬区亩留苗密度3 800~4 000 株。
3.6 加强管理 防治病虫
3.6.1 查苗护膜。出苗后及时查苗,有缺苗断条的,及时催芽补种;地膜玉米如有破膜或膜边未压严的要及时用土压紧压实。
3.6.2 破孔放苗。播后未出苗前遇雨板结的田块,应在雨后合墒及时破除板结层。地膜玉米播后遇雨,膜口形成的干泥塞应及时破除,以利出苗。膜下苗要及时破孔放苗,以防烧苗。
3.6.3 间苗定苗。幼苗长到2~3 片真叶时间苗,4 叶时定苗,定苗时按照留苗密度确定株距,以防苗荒,确保壮苗早发,定苗后及时封口。
3.6.4 视苗追肥。在拔节期(7~8 叶)追施攻秆肥,施肥量约占氮肥总量30%,一般亩追施尿素11~12 kg;在大喇叭口期(12~14 叶)追施攻穗肥,施肥量约占氮肥总量45%,一般亩追施尿素8~9 kg;在抽雄至灌浆期,每隔10~15 d 叶面喷施1 次0.2%磷酸二氢钾与0.5%~1%尿素混合液。
3.6.5 严防病虫。玉米生长期间重点防治地老虎、玉米螟、蚜虫、草地贪夜蛾、纹枯病和茎基腐病等病虫害。苗期地老虎用速灭杀丁或青虫地虎通通杀防治。于大喇叭口期用防治玉米螟专用药防治玉米螟,如三唑磷、敌杀死、高氯等药剂;防治蚜虫用蚜虱净或吡虫啉;防治纹枯病用5 万单位井冈霉素;防治茎基腐病用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发现粘虫为害及时人工捕捉,也可用毒饵诱杀,即将晶体敌百虫0.1 kg(用开水化开)加水1 kg,喷在4~5 kg 炒香的麦麸或油渣上,拌均匀,亩用量4~5 kg,于傍晚顺玉米行间撒在苗根附近。
3.6.6 化学除草。常用的化学除草药剂有莠去津、乙草胺、2,4-D 丁酯。玉米3~5 叶期、杂草2~3 叶期为用药最佳期;玉米6 叶期以上施药必须定向喷雾,顺行间进行,不能喷到玉米芯,以减少药液对玉米苗的伤害。亩用24%烟嘧·莠去津100 ml 或加57.7%的2,4-D 丁酯20 ml,兑水15 kg,沿地膜行间进行喷施除草,不得全田喷雾,以免影响玉米苗健康生长。
3.6.7 防止倒伏。应用化学调控措施防止倒伏。常见的玉米化控剂主要有:玉黄金、丰抗乐1 号、玉米矮脚虎等。使用时每亩用药量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在玉米6~7 叶期喷到植株的顶部叶片上;喷药时间不能过早或过晚,过早会抑制植株正常的生长发育,过晚则收不到应有的效果;药液要随配随用,不能久存,而且也不能与农药、化肥混用,以防失效;喷药后4 h 遇雨要重喷,重喷时药量要减半。
3.7 机械收获,适时晚收。当玉米籽粒乳线消失至2/3 时,尽可能采用机械收获果穗。在不耽误下茬小麦播种的情况下,夏玉米应尽量晚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