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知识支架”在解题中的应用
2023-04-14钱尤泽谭代练
钱尤泽 谭代练
(1.贵州省六盘水市第四中学;2.贵州省六盘水市教育局)
高考思想政治试题采取情境式、任务式命题方式。通过文字材料和图表设置情境,文字材料提供类型、属性、变化等时政素材,图表提供数据、变量、漫画等素材。选择题通过题干,明确试题要求,通过选项,提供四类可能,题干和选项构成任务,引导学生根据情境做出理性判断。非选择题通过设问,明确试题要求,通过参考答案,设置学生思维的预期表现,设问和答案构成任务。要求学生依据情境,通过逻辑推理过程,解决思想政治学科问题。因此,科学搭建情境和任务间的支架,有利于逻辑思维过程的展开。本文分别就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以典型试题为例,从实际解题过程出发,探讨实施知识支架解题的路径。图1 为思想政治选择题(非选择题)结构图。
图1
一、选择题的支架
高考思想政治选择题通常采用情境式命题,2017-2022 年全国卷的思想政治高考情境试题中,按照难易程度划分,可分为简单情境、一般情境和复杂情境。按照情境形式划分,可以分为文字材料情境、图表图文或漫画式综合类情境等类型。2017-2022 年全国卷168 道选择题中,文字材料情境式选择题有150 题,只有18 道题是图表图文或漫画式选择题。按照选项划分,可以分为单项式选择题和组合式选择题,且多采用组合式题组方式命题。168 道选择题中,148 道题均为组合式选择题,只有20 道题是单项式选择题。
解答选择题,一般分为四步:根据文字或图文情境材料获取信息,根据设问明确要求,调动知识获得依据,结合选项做出判断。遵循从任务—情境—任务的闭合认知过程。因此,建立设问、文字或图表、知识、选项之间的逻辑一致性,是正确解题的重要途径。
【例1】(2022·全国甲卷·13)图2 反映2015-2021 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情况、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变化情况。据此可以推断出 ( )
图2
①城乡居民的支出结构日益趋同
②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不断增大
③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逐年上升
④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例2】(2021·全国乙卷·14)图3 是我国2016~2020年全国一般公共收入与支出变化走势。
图3
附:据政府工作报告,2020 年我国财政赤字率为3.6%,2021 年拟按3.2%左右安排(赤字率的国际警戒线为3%)。
针对图3 反映的问题,积极的应对办法是( )
①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扩大税收来源
②加大政府债券发行规模,弥补收入不足
③压缩社会保障类开支,减少财政支出
④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1.读题干
审读题干,重点是寻找关键词,关键词一般是名词或名词词组。名词的知识结构指明信息解读的视角和调动知识的思路,是衔接题干、情境和知识的支架。譬如,例1 中题干的关键词是“推断出”,需要推断出2015—2021 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情况、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变化情况。图表显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逐年降低,这意味着农村居民收入增幅大于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同时,图表显示农民收入逐年增加,这会导致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不断增大。又如例2 中题干的关键词是“应对办法”,要求判断我国2016~2020 年全国一般公共收入与全国一般公共支出变化走势。经济发展是税收的基础,因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扩大税收来源,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减少财政赤字,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有助于适当降低财政支出,缩小收支差距,由此可得出①④选项正确。因此,解读图文信息,调动学科知识,审读题干,找准关键词也是解读信息的视角和调动知识的思路。
2.读图文
读图文信息,必须以关键词为指引,建立关键词与图表、材料信息知识之间的映射关系。知识的映射关系是沟通题干与图表信息的支架。譬如,例1 中根据关键词的指引,横向是时间:从2015 年到2021 年,纵向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两项数据的变化,经过横向和纵向的数值的变化,映射出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不断增大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从而得出正确答案。又如例2 中,根据关键词“积极的应对办法”的指引,横向是时间,纵向是全国一般公共收入和一般公共支出数值的变化,可见一般公共收入和一般公共支出都呈增加之势,但一般公共支出大于一般公共收入。映射出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扩大税收来源,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解答本题是通过图文图表明确当前我国的财政收支状况,然后注意选取的是“积极”的应对办法,读图不准确或者抓不住关键词都会导致本题失分。
3.调知识
调动知识需要根据知识之间的联系,如因果关系、影响、意义、属性等,知识联系因具体的试题情境而生成,为思维的升华,正确的判断搭建了支架。譬如,例1 中要根据材料推断出结果,调动知识,往往需要建立下列知识联系: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农村居民的消费潜力不断增大。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减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又如,例2 中图示信息表示全国一般公共收入小于支出,说明我国出现财政赤字现象,且结合注释,我国的赤字率已经超过国际警戒线,对此的应对策略的相关知识是:经济发展是税收的基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扩大税收来源。当公共支出大于公共收入,且已经超过国际警戒线时,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有助于适当降低财政支出,缩小收支差距。
4.读选项
对于复杂的选择题,还需要对容易混淆的选项进行比较,才能做出科学的判断。譬如,例1 中,图表未显示城乡居民的支出结构,况且城乡居民支出结构趋同的说法错误,①排除。图表未显示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变化情况,况且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逐年上升,意味着城乡居民消费水平逐年下降,这不符合事实,③排除。又如,例2 中,增发国债是弥补收入不足的措施,但会增加财政赤字率,故不是积极应对的办法,②排除。社会保障支出关系民生福祉,不应压缩;“压缩社会保障类开支”也不是积极的应对办法,③错误。
由此可见,在解答图表类选择题的过程中,要找准支架。具体而言,阅读题干明确要求,核心是找关键词,明确知识结构。阅读图文图表获取信息,重点是建立关键词和图文图表信息的映射关系。调动知识获得依据,途径是建立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结合选项作出判断,同时一定要符合逻辑关系。如图4 为思想政治选择题支架。
图4
二、非选择题的支架
非选择题的情境也是由材料和图文图表构成,情境类型主要有长效热点情境和中短时效热点情境。设问和答案共同构成试题的任务,与选择题相比,非选择题的文字材料更加丰富,信息量也相对增加,更加注重对思维过程和表达能力的考查,也更有利于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的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非选择题的解答分为四步:根据设问明确要求,根据情境材料获得信息,调动知识获得依据,依据题意构建答案。仍然体现任务—情境—任务的逻辑思维过程,探索设问、情境、任务要素的一致性,是解答试题的重要途径。
【例3】(2021·广东卷·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全党开展集中性学习教育,是我们党推进自我革命的重要途经,也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条重要经验。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先后组织开展的五次集中性学习教育
结合材料,运用政党知识,说明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组织开展五次集中性学习教育的意义。
【参考答案】①党中央组织开展集中学习教育,是由党的性质、宗旨、执政理念决定的;②有利于增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有利于增强党的制度执行力和约束力,巩固党的执政之基;③有利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提高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④通过党的自我革命,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守初心、担使命的自觉性,涵养党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不断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而奋斗;⑤有利于树立正确党史观,进一步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性,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不断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1.读设问
非选择题的关键词由动词和名词组成,是一个动宾词组,动词指明认知过程,即思维方式和程度。名词包含知识框架,指明认知的内容,构成信息解读的视角和知识调动的思路,搭起设问、情境和知识之间的支架。如例3 中,设问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政党知识,说明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组织开展五次集中性学习教育的意义。”动词是说明,名词是意义,这个名词就决定了政治生活范围内对主体的意义,通过对设问信息的解读与加工,我们要分析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组织开展五次集中性学习教育的意义,即在把握全党开展集中性学习教育一般意义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组织开展五次集中性学习教育的特殊意义,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研读材料中五次集中性学习教育的时间、主题、对象、主要内容等信息,连接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析此举对我国相关政治生活主体的积极作用,为阅读材料、调动知识指明思路,搭建起了支架。
2.读材料
材料承载信息量大,需要全面解读。解读材料信息必须以设问中关键名词的知识结构为指引。建立情境材料中事实信息和关键词概念知识的映射关系,知识间的映射关系构成逻辑思维的支架,实现设问与情境的对接。譬如例3 中,通过对材料信息的解读,可以分析以下两层信息:①第一段用两个“重要”呈现了在全党开展集中性学习教育的一般意义,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因此在分析设问中的具体意义时应在答案中有所体现。②表格呈现了五次集中性学习教育的具体内容:通过提取“群众”“初心”“使命”等信息,可分析出党的性质、宗旨、理念等知识;通过以“党员”“干部”为教育对象,可解读出发挥党员、党组织的作用的知识;通过提取“务实”“要实”等信息,可理解此举有利于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等;通过学“四史”的相关内容可分析出树立正确党史观,把握历史发展规律的目的、意义。综合以上信息,可以感悟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组织开展五次集中性学习教育,对党、对国家民族发展复兴的重大意义。
3.调知识
调动知识的内容由设问决定,思维线索是建立知识间的联系。思想政治学科非选择题设问的高频名词有原因、意义、影响、特征、过程和措施等。知识间的联系是情境与任务之间重要的支架。
譬如,例3 中知识的调用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提取关键信息,联系教材理论,逐层展开。
信息①: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组织开展五次集中性学习教育活动→党中央组织开展集中学习教育是由党的性质、宗旨、执政理念决定的。
信息②:群众路线,务实清廉→有利于增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有利于增强党的制度执行力和约束力,巩固党的执政之基。
信息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有利于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提高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
信息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通过党的自我革命,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守初心、担使命的自觉性,涵养党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不断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而奋斗。
信息⑤:党史学习教育→有利于树立正确党观,进一步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不断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
总之,从知识结构、知识映射、知识联系等显性的支架入手,能将抽象思维过程转化为可视的认知过程,从而提高解答选择题的准确性和解答非选择题的逻辑性,并将学科核心素养建立在坚实的知识基础上,突出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