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央苏区时期的对外贸易总局:江口分局

2023-04-14欧阳代德丁志操

党史文苑 2023年3期
关键词:白区江口赣州

欧阳代德 丁志操

在距江西省赣州市中心城区约30公里的赣县区,有一贡江、兴国平江和信丰桃江三江交汇处,古称为“三江口”的地方,今叫江口村,是赣县区的一个大圩镇。在20世纪80年代,中央电视台热播的爱国主义教育片《封锁线上的交易》,被全国人民所喜爱,剧情就发生在这里。这里隐藏着怎么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探究竟。

(一)

中央苏区时期,“三江口”是赤白交界区域,是水陆交通枢纽和重要的商品集散地,是苏区重要的赤白贸易中心。1933年4月,中央对外贸易局江口贸易分局在此成立,办公场所坐西北朝东南,砖木结构,占地面积约196平方米,院门外有三座大码头。

江口贸易分局刚成立时,局长为姚名琨,会计为侯文涛,出纳为陈秀之,采购为李楷玉,他们均来自于兴国县。江口圩,地处赣江上游,由于处于三江交汇之处,来往客商较多,形成了较大规模的集市。江口圩每月逢阴历三、六、九开圩。刚挂牌成立时,来江口做生意的白区商人很少,门庭冷清,无人问津,贸易工作举步维艰。面对这种情形,姚名琨到瑞金向国民经济部长林伯渠汇报工作并寻求帮助。林伯渠告知,要努力发展赤白贸易关键要贯彻好赤白贸易政策。姚名琨按照林伯渠的指示,立即着手调查研究。当了解到白区商人都到离赣州城15公里的茅店做生意时,便与采购员李楷玉一起,前往调查。经调查,了解到商人不愿前往江口做生意,主要是担心红军没收其货物及货款,以及被当作密探而被逮捕入狱。姚名琨针对白区商人的担忧,决定联合江口苏维埃政府和关税处,在边界地区张贴标语,大力宣传共产党和苏维埃政府的赤白贸易政策,告知商人和群众,苏区实行贸易自由,白区商人只要不违反苏维埃政府的法律,不偷税漏税,苏维埃政府一律给予保护。同时,贸易分局也坚持与白区商人公平诚信做生意。

经过半个月宣传,部分小商贩陆续来到江口,但白区商人仍半信半疑。有一次,一位商人将几十斤盐卖给江口贸易分局,营业部按市价付了几十块银元。商人接过银元后,站在柜台边,一边反复敲打,仔细地辨别银元发出的“叮叮”声,一边观察营业员的脸色。显然,商人对银元的成色表示怀疑,姚名琨吩咐营业员抬出一箱银元,全是清一色的“鹰光边”,让商人任选中意的样式。姚名琨趁热打铁,说明分局急需购买大量的食盐和布匹,请他介绍其他商人前来江口做生意。这个商人见分局买卖公平,便打消了顾虑,爽快地答应将剩下的几百斤食盐也卖给分局。不久,他还带来了几十位白区商人前来洽谈交易事宜。江口贸易分局当天就收购了食盐四千多斤,出售了稻谷一万多斤,打开了江口赤白贸易的新局面。

保护私营商业、恢复集市贸易,是苏区党和政府的一贯政策,这在“三江口”得到了很好的实施。当时,苏区党和政府采取比白区税率更低、减免税收等的措施,鼓励商人买卖必要商品。苏区卖出产品如谷米、豆子、茶油、烟叶等,买进产品如盐、煤油、火柴、棉花、布匹、药品、医药器械、印刷材料、钢铁、兵工原料、手电筒、电池、汽油等,均按照应纳营业税额减半收税,从而调动了苏区和白区商人的积极性。于是,白区商贩积极寻找各种途径,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冲破国民党的封锁,设法到苏区经商。江口圩人气越来越旺,商品交易量日益扩大,开市日车船云集、街市繁华,大量商客穿梭来往,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平时前来贸易的商人多达五六百人,高峰时可达上千人。江口贸易分局大量卖出苏区生产的稻谷、茶油、花生、生猪、鸡、钨砂、生铁等,从而增加苏维埃政府财政收入。同时,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生产的银元,大量买入食盐、布匹、药品、煤油、日用品等苏区紧缺的生产生活物资,不仅促进了苏区货币流通,还解决了苏区军民物资困难的问题。

(二)

随着业务的扩展,江口贸易分局组织机构也不断健全。分局刚成立时包括局长在内只有4人,发展后配备了一位副局长,设立了出纳、采办、保管、运输和总务等6个科室,还专门设立了分局党支部,工作人员增加到30多人,鼎盛时期达到100多人。在发展过程中,江口贸易分局成立了储潭、大湖江(包括良口、五索)、长洛(包括韩坊、大埠)、兴国4个采办处,每个采办处配备3~5人。分局设有2个仓库,一个设在峡山,专门存放金银等贵重物品;另一个设在江口金背洞,专门存放货物。另外,分局还配备了4艘船,每艘船有船工4~5人,加上30多人的運输队伍,组成了一支颇具规模的武装运输船队。为了加强与中央苏区瑞金之间的联系,沿江两岸还设立了12个交通联络哨。

为打破国民党封锁,加快与白区的贸易往来,1933年夏,中央对外贸易总局在江口李家村设立了赣江办事处,主任为钟魁,后由潘德圣接任,下设白区工作部、组织部、宣传部、妇女工作部、苦力运输工会等,同时在赣州的茅店、储潭设有工作网点。赣江办事处围绕苏区赤白对外贸易这一中心工作,深入白区,组织发动群众开展反封锁斗争,协助江口贸易分局扩大贸易,组织动员赤白区群众开展反封锁斗争。在对外贸易中,苏区党和政府注重统战工作,发展一切积极力量,在白区发展党组织和党员,积极争取中间势力和进步力量。江口贸易分局以赣州为秘密据点,派人暗中与赣州商人建立贸易联系。当时赣州城最大的商号“广裕兴”曾与江口贸易分局秘密合作,并互派代表,互设秘密采购站。又与商家“广益昌”取得联系,通过其与驻赣南的粤军陈济棠部下李振球建立联系,打通了钨砂的销路。此外,还与“胜记大布庄”“恒孚”“恒隆”等13家商号建立了多种形式的贸易关系。

江口贸易分局承担了中华钨矿公司钨砂的统一承销。中华钨矿公司开采的钨精矿由于都、会昌水运到江口贸易分局,然后分别出售给广东、湖南、湖北等矿商。由于战争消耗的增加,以及主力红军准备战略大转移,需采购的物资增加,钨精矿的销售额也急剧上升,运输的任务也增多。1934年,赣江河流办事处每月都有二十多艘船来往于白鹅、三门滩和江口之间,赣江水路的钨砂贸易红红火火。“广益昌”和李振球部各派一名代表驻江口,与赣江办事处进行大宗贸易交易。他们运来盐、布、西药等,苏区则供给钨砂、粮、油。双方约定,交货都以“武装抢劫”为名。所有来往物资都在河流上用船装运,大多数物资进出都经过赣州,只有钨砂不到赣州。苏区将钨砂用船运到流经信丰的桃江与贡江汇合处,再由李振球部逆流运回信丰,最后由粤军用汽车运到大余,经广东出口赚钱。而李振球部供给苏区的食盐,用汽车从广东运到信丰,再用船运,名义上运往赣州,实际上是与苏区交易。“广益昌”从南昌购来大批布运到万安良口一带,由苏区武装接受,再通过陆路运往苏区。中华钨矿公司的大部分钨精矿,都是通过江口贸易分局售出,每月销给驻赣南的粤军60~200吨。

为解决进出口货物的运输问题,江口贸易分局和赣江办事处、赣县苦力运输工会、赣县东郊区委等负责人,组成了联合支部,由钟魁任书记,潘德圣负责组织工作,王贤选负责白区工作。联合支部根据全国总工会苏区中央执行局委员长刘少奇的指示,疏通河道,架桥修路,生产了三百多艘新船,组织了沿江一带一千多名木船工人,投入封锁线上的运输斗争。如1933年5月,赣州办事处与江口贸易分局签订了每月运量约200吨的运输合同,正式承运会昌白鹅乡至赣县江口村的钨精矿的任务。各个支部根据自己的任务,派出可靠人士,使用各种巧妙的办法,冲破敌人封锁线,把物资顺利运往苏区。如河西支部将从唐江镇采购的食盐装进竹筒内,封好口扎成竹排运送。河西支部在凤岗、蟠龙采购的食盐,则请人肩挑到水西,再改用坛子、瓶子装好,封上口,趁黑夜浮水送到水东。下窑、七里、沙河的党员、革命人士负责采购赣州城内的盐、布、西药等物资,用多种方式将西药和军用品秘密运往苏区。

(三)

江口对外贸易分局在对外贸易总局下设的四个分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每月出口营业额少则60万元,多则150万元以上,进口少则130万元,多则200万元以上,以黄金、银元为交易货币。完成的采购任务通常占到中央对外贸易总局任务的60%以上。有一次,为了急于得到医治伤员的西药,中央决定四个分局除完成正常的进出口任务之外,还要完成10万元的西药采购任务。其中福建汀州贸易分局2万元,会昌筠门岭分局1万元,吉安值夏分局1万元,而赣县江口分局6万元,占总任务的60%。江口分局全体人员勇担重任,集思广益,通过深入市场调查,联络一切人脉,想方设法,超额完成了8万元的西药采购任务,比计划提前20天完成。江口对外贸易分局在发展赤白贸易,壮大苏区经济,支援革命战争中作出了巨大贡献,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受到江西省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的通报表彰。

江口对外贸易分局开展工作并非一帆风顺。1933年夏,因国民党在赣州查禁中央造币厂制造的货币“大头洋”和“小头洋”,白区商人因此不愿接受苏区货币,江口对外贸易分局业务急剧下降。当时,姚名琨极为着急,并把此事报告到瑞金中央外贸总局,国民经济部长吴亮平指示江口贸易分局,立刻前往上海采购一架造币机和马金钢,用于制造赣州市面上流通的货币——“老鹰头”,江口分局克服困难,采购了造币设备,并顺利运抵中央造币厂。中央造币厂很快就造出了赤白贸易所需要的“老鹰头”,银洋送到江口后,一度衰落的赤白贸易又兴旺起来。1934年8月10日,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失利,国民党袭击了江口贸易分局,大肆劫掠了分局的现金与货物,损失高达3.7万多元。

1934年,由于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利,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大转移,江口分局被通知暂停营业,中央对外贸易总局缩编成由陈祥生负责的由13人组成的办事处,姚名琨也调回办事处工作。办事处迁往会昌白鹅不到半月,又与粤赣省对外贸易局合并。不久,粤赣省对外贸易局也因形势严峻而被迫撤销,江口分局物资交由赣南军区后勤部接管,包括姚名琨在内的工作人员全部编入红二十四师。贸易分局一部分人参加长征,一部分留守苏区继续同国民党开展革命斗争。至此,江口分局顺利完成其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回忆中央苏区》,陈毅、肖华主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12月第1版。

【2】《中央革命根據地财政经济史长编》,谢毅主编,人民出版社,1982年10月第1版。

【3】《中央苏区贸易史》,舒龙、谢一彪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9月第1版。

【4】《革命根据地经济史料选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现代经济史组,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8月第1版。

【5】《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江西省档案馆、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党史教研室选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5月第1版。

【作者简介】欧阳代德,赣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库专家、赣州红色金融文化研究所职员;丁志操,兴国县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责任编辑/陈 影

猜你喜欢

白区江口赣州
赣州城市中央公园
“江口沉银”的时代价值探析
十年内战时期苏区与白区出版业比较分析
赣州就业扶贫“251”模式成榜样
赣州港开通两趟中欧班列
赣州:“1+100”为青年办实事 做青年贴心人
泉州湾洛阳江口2种红树林生境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多样性比较
江口寻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