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课堂生长点 强化思维巧进阶
——以苏科版数学教材七年级上册第6章“线段、角”教学设计为例

2023-04-13■陈

初中生世界 2023年12期
关键词:线段图形生长

■陈 缓

本节课是苏科版数学教材七年级上册第6 章复习课的第一课时。数学复习课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梳理,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因此,一节好的复习课往往是数学教学的“点睛”之笔。本节课以“线段、角”的复习为落脚点,实践生长数学的教学追求。

一、教学目标

1.研究方法的迁移生长

几何学的研究对象是图形,对于图形而言,主要研究它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在研究图形的形状时,有一个基本的研究思路,即“实物模型—基本图形—文字语言—符号语言”。线段和角作为基本图形,为我们打开了几何世界的大门。因此,在复习“线段、角”时,我们也要彰显基本思路,强化“类比源”,实现知识节的生长。在本次活动中,笔者先带领学生复习线段的相关知识,感受和体会几何学习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接下来,类比我们对线段的研究,架构起角的蓝图,实现研究方法的迁移生长。

2.学习经验的自然生长

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对于线段的研究,主要从概念、表示方法、度量以及线段上的特殊点等方面展开。对于角的研究,我们依然可以借鉴此经验,由线段的概念、表示方法到角的概念、表示方法,由度量法和叠合法比较线段的长短到用这两种方法比较角的大小,由利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到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由线段的中点到角的平分线,由线段的三等分点到角的三等分线……一系列的类比性研究,无不体现学习经验的自然生长。

遵循《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从生长数学的理念出发,笔者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点:一是回顾、思考本章所学线、角的相关知识,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二是通过类比的方法,进一步加深对线、角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的认识;三是进一步丰富对平面图形的认识,体会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会用规范的几何语言进行表达。教学重点是把握线、角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渗透类比、分类等基本数学思想。

二、活动设计

1.建立知识网络

问题一:看到图1 这条线段,你能想到什么?

图1

关于问题一,学生一般能够想到:(1)两个基本事实: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与两点确定一条直线;(2)线段与射线、直线的区别和联系;(3)线段的表示方法;(4)线段的可度量性;(5)数线段的方法;(6)三角形……教师鼓励学生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做好相应的理答及板书。一条线段,其实就是本节课的生长点。笔者通过设置开放性问题,营造思维场域,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关于线段的知识网络,同时让学生感受到答案的任意性和广泛性。

2.绘制线段的蓝图

问题二:这条线段上有没有特殊的点呢?

生:中点。

师:我们把这个中点找到,记作点C(图2),你能不能用符号语言描述一下中点的性质?

图2

追问1:接下来这个点C动一动,它不是中点了,我让它停留在线段AB上任意一个位置。然后,分别取AC、BC的中点D、E,你知道DE与AB有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吗(图3)?

图3

追问2:如果点D和E不是中点,又会怎样呢?我们不妨让,这时候的DE和AB又会有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呢?(请同学们在学习单上写出猜想和理由。)

追问3:如果让你继续提问,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呢?

问题二主要是想考查中点及其性质,学生很容易说出;教师要进行相应的板书,并且抛出追问1,对点C不是中点的情况进行讨论。如果学生说出,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数学说理,用几何语言来表达观点,并在学习单上写出说理过程,将格式规范化。接下来,教师抛出追问2,鼓励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在实际教学中,有的学生会想到利用“线段和”的方法,这时,教师可启发学生思考不同的方法,鼓励其他小组说出利用“线段差”的方法,并将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还要让学生感受数量上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如果学生想到的是点C在线段AB外,其他条件不变,结论是否成立?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并指出这是位置上的一种特殊。

在刚才的探索中,通过解决层次性的问题,学生能够拾级而上,逐渐生长。从线段上的一个特殊点出发,引发了一系列的思考。在最初的一条线段上,不断增加条件元素,体现了图形的生长。通过条件升级,在经历从特殊到一般再到更一般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识图、读图、画图、想图”的能力,感受并体会几何问题的研究规律。

3.“打通”知识通道,让“角”自然生长

师:如果这条线段绕着一个端点旋转到一定度数,会形成什么呢?

生:一个角。

问题三:如果我们从研究线段的角度来思考,角怎么研究?

问题三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如果线段部分研究得足够充分,那么类比以上研究思路,学生自然能够想到角平分线的性质,角的三等分线、N等分线,角内的动线问题,以及角外的动线问题等。对于学生发散的思维,教师要给予表扬,也可适时追问:“其实我们研究的只是线段的其中一个三等分点、N等分点,角的其中一个三等分线、N等分线,其他情况又会怎样?”设置矛盾冲突,留下悬念和思考的空间。

因此,通过线段的研究,学生可提炼“基本图形—文字语言—符号语言”的基本思路,并将相应的学习经验应用于角的研究之中,感受“线角同性”的魅力。

4.小结与提升

问题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对线段和角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呢?

对于问题四,如果学生能够说出线段和角有着紧密的联系,可让其进一步总结,并继续追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还想研究哪些问题?怎么研究?”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研究过程并对后面的学习进行展望,体会几何图形的基本思路,提炼学习经验。

猜你喜欢

线段图形生长
画出线段图来比较
碗莲生长记
生长在哪里的启示
怎样画线段图
我们一起数线段
数线段
生长
分图形
《生长在春天》
找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