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寻革命足迹,重温峥嵘岁月沂蒙红色旅游带你感受初心之路

2023-04-13刘建波刘翠霞耿佳

旅游世界 2023年4期
关键词:沂南红嫂沂蒙山

刘建波 刘翠霞 耿佳

蒙山高,沂水长,八百里沂蒙见证了历史的风雨沧桑。沂蒙山区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有着丰厚的红色文化积淀、悠久的革命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在中国的历史上,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沂蒙山都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精神符号。

在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沂蒙人民共同铸就了吃苦耐劳、勇往直前、永不服输、敢于胜利、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2013年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临沂视察时对沂蒙精神高度评价:“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和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2021年9月29日,沂蒙精神被中宣部梳理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

沂蒙的歌声永远铿锵动听,让我们一起走进革命老区和英烈们曾经浴血奋战过的地方,缅怀革命先烈,寻找红色印记,从党的伟大奋斗历程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

游览路线推荐:华东革命烈士陵园—新四军军部旧址暨华东军区华东野战军诞生地纪念馆—山东省政府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王换于故居—沂蒙山小调活态博物馆—沂蒙六姐妹旅游区—孟良崮旅游区—沂蒙红嫂纪念馆。

【第一站:华东革命烈士陵园】

华东革命烈士陵园是一处大型革命纪念园林,坐落在临沂城区金雀山脚下、沂河西岸,是全国革命烈士陵园重点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现为全国100处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1949年4月,山东省人民政府为纪念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华东地区革命烈士而建。革命烈士纪念塔处于陵园的中央,正面为毛泽东同志题写的“革命烈士紀念塔”七个大字,纪念塔的前面为广阔的恭祭场,两侧布列着风格各异的烈士墓,后面是革命烈士纪念堂。这座烈士陵园由梁思成先生主持设计,有塔、堂、馆、亭、墓、廊等大型纪念建筑物19座。1986年10月,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被国家旅游局公布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2014年8月,被国务院命名为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

【第二站:新四军军部旧址暨华东军区华东野战军诞生地纪念馆】

这是新四军历史上最后一个军部驻地,同时也是华东军区、华东野战军诞生地。1945年10月,新四军军部由江苏淮阴北上临沂,1946年6月至1947年2月,新四军军部驻扎在临沂市河东区前河湾村。陈毅、粟裕、张云逸、邓子恢、谭震林、张鼎丞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此战斗和生活过,先后指挥了著名的宿北战役、鲁南战役、白塔埠战役和临沂南线阻击战,制定了莱芜战役的作战计划和策略,形成了孟良崮战役的战术思想。

【第三站:山东省政府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

革命战争年代,莒南县一度成为山东省党政军指挥中心,被誉为“小延安”。山东省政府和八路军115师司令部旧址是一处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名为庄氏庄园,四合院结构。鼎盛时期,庄氏家族有300多家堂号,著名的有72家,先后出过8名进士、23名举人、20名拔贡、300多名入仕为官者。八路军115师司令部、中共山东分局、省战工会曾长期驻扎在这里。1945年8月13日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省政府——山东省政府在这里诞生。旧址现保存完好,其中设置罗荣桓起居室、陈光起居室、肖华起居室、作战室、警卫员室等,这些建筑和物品陈列,均是八路军115师历史的见证。

【第四站:大青山胜利突围纪念馆】

大青山位于蒙山主峰的东麓,海拔686.2米,是费县、蒙阴、沂南三县交界的最高峰,发生在1941年11月30日的大青山胜利突围战,是抗日战争时期津浦铁路以东山东敌后战场我方损失最大的一次突围战。2012年11月,大青山胜利突围七十二年后,纪念馆在大青山下落成,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是红色旅游、爱国教育的胜地。2021年6月,纪念馆被中央宣传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第五站:王换于故居】

王换于,1888年生于山东沂南。19岁时,她从沂南的堤岸真圈里村嫁到了马牧池乡东辛庄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八路军到沂南开辟了抗日根据地。1938年冬天,年近50的王换于加入了组织,成为了八路军在沂南的地下交通员。从1939年到1945年,王换于先后收养了41名八路军子女。这41名孩子被接走之后,1943年,她又收养了45名孩子。徐向前元帅的女儿小何(乳名),罗荣桓元帅的女儿罗琳,以及后任上海市委副书记陈沂的女儿陈小聪等人均在托儿所里生活过。王换于收养86名八路军子女的壮举感动了无数人,人们都称其为“沂蒙母亲”。1989年,王换于逝世,享年101岁。2003年,“沂蒙母亲王换于纪念馆”在马牧池东辛庄落成,以纪念她的奉献精神。

【第六站:沂蒙山小调活态博物馆】

《沂蒙山小调》是一首山东经典民歌,属于小调。诞生于山东临沂沂蒙山望海楼脚下的费县薛庄镇上白石屋村。《沂蒙山小调》与《茉莉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中国优秀民歌,“沂蒙好风光”也逐步渗入到人们的心灵中,成为沂蒙大地的主题形象。依托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当地将上白石屋村建成一个活态博物馆,有抗大一分校文工团旧址、沂蒙精神馆、沂蒙历史馆、沂蒙风俗馆、沂蒙物产馆、沂蒙声音馆、沂蒙味道馆和沂蒙人家等。并依托村西的打谷场,打造一台原生态的演艺,聘请当地村民,演唱各种版本的沂蒙山小调。

【第七站:沂蒙六姐妹旅游区】

著名支前模范“沂蒙六姐妹”是革命战争年代在沂蒙老区涌现出的一个女英雄群体。在解放战争时期,她们齐心协力参与支前工作,从缝军衣、做军鞋、烙煎饼,到筹集军粮草料、运送弹药、救护伤员;从站岗放哨、查路条、当向导、送情报,到参加“识字班”、“妇救会”、女民兵,担任村干部等,敢当重任,不辞辛劳,无私奉献。其家乡蒙阴县野店镇烟庄村,是山东省美丽乡村,临沂市旅游特色村,国家3A级旅游区,是由沂蒙六姐妹纪念馆、沂蒙六姐妹故居、苹果主题公园、苹果文化展览馆、毛坪农业公园、三同教育基地为主要旅游区域,知青之家农家乐、采摘园、水上垂钓点为辅的红色旅游区。

【第八站:孟良崮旅游区】

孟良崮战役是一场山地运动歼灭战。我华东野战军在陈毅、粟裕的指挥下,以“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英雄气概,一举歼灭国民党“王牌军”整编第74师,扭转了华东战局,在解放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由此,“英雄孟良崮”成为沂蒙山的象征而名扬海内外。目前,孟良崮旅游区主要景点有孟良崮国家级森林公园、孟良崮战役纪念碑和孟良崮战役纪念馆。1984年为纪念孟良崮战役,在山上修建了高30米的纪念碑,孟良崮战役纪念馆位于山下的孟良崮烈士陵园内,纪念馆后面是烈士墓地,纪念馆前矗立着陈毅、粟裕的巨型雕塑。景区现为“中国红色旅游十大景区之一”、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第九站:沂蒙红嫂纪念馆】

沂蒙红嫂纪念馆是山东沂蒙党性教育基地展馆之一,位于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以沂蒙红嫂的感人事迹展现了“最后一口糧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为核心内容的红嫂精神。是由山东省委组织部、临沂市委、沂南县委共同打造的、面向全国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开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教育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省级干部教育培训基地,由沂南县委组织部党性教育基地工作办公室直属管理。它是国内迄今唯一全面、系统介绍“红嫂”的专题纪念馆,也是中国唯一一处以普通群众为主题的革命纪念馆。2020年6月,纪念馆被评为山东省退役军人思想政治教育基地。

红色资源作为最生动、最珍贵的党史教材,每一个都承载着一段厚重的历史,都是一本教科书。有假期时,不妨到沂蒙地区来一次“红色游”,打卡超热门红色景点,追寻革命足迹,重温峥嵘岁月,弘扬沂蒙精神,炼铸红色青春。这个春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沂蒙,体验一段红色之旅吧!

猜你喜欢

沂南红嫂沂蒙山
沂蒙山小调
沂南北寨——大型画像石汉墓
沂蒙山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红嫂
沂蒙山
遗忘的石头
沂南汉画像石墓“神人手持何物”考
沂南汉画像石墓“童子佛像”辨
“红嫂”故乡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