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鹊界秦人梯田,听说是“始祖梯田”
2023-04-13韩媛媛
韩媛媛
紫鹊界梯田位于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水车镇,起源于先秦,盛于宋明,又称秦人梯田,因相传是蚩尤及其子孙开辟出来的最古老梯田,被誉为“始祖梯田”。紫鹊界梯田至今已有2000余年历史,它是苗、瑶、侗、汉等多民族历代先民共同创造的劳动成果,是南方稻作文化与苗瑶山地渔猎文化交融糅合的历史遗存,是人与自然的伟大杰作。
世代更替,梯田开垦不止
奉家山区紫鹊界的人类活动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商周,资料显示,文物专家曾在这里找到过瑶族人遗留下的瑶人凼、瑶人峒、瑶人屋场等历史遗址。两汉时期,统治阶级对居住在这里的苗、瑶民族规定“只服徭役、不纳田税”。唐、宋时期,朝廷鼓励开垦荒地,多次颁布有关垦辟农田的诏令,并积极鼓励种植“高田”。北宋熙宁五年,新化建县以后,“给牛贷种使开垦,植桑种稻输缗钱”的政策推动了大量汉民的迁入,他们与当地瑶民一起开创了紫鹊界农耕文化的新纪元。迨至明初,在政府积极招徕、奖励垦荒的政策鼓励下,紫鹊界梯田开发进入了又一个热潮。清朝时,紫鹊界的紫米被乾隆皇帝列为皇家贡米。
先民们在大山中经年累月的探索,既为后人辟出延绵千年的生存之路,也留下了一座人类农耕文明的高峰。
世界上唯一的纯岩隙水自流灌溉梯田
紫鹊界梯田属于雪峰山脉,最高处海拔1585米,梯田总面积8万余亩,两条山脊夹着无边无际的梯田,从山脚一直延伸到山顶,多达1100余级。梯田开垦方式独特,随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构筑大小各异梯田,梯田大者不到一亩,小则只能插几十蔸禾,有“蓑衣丘”“斗笠丘”之称。
梯田对水极度依赖,可登上紫鹊界一座座山头,你看不到一座水库,也看不到一处塘坝,它是世界上唯一的纯岩隙水自流灌溉梯田,其天然自流灌溉系统令人叹为观止。
紫鹊界梯田的山体为花岗岩,极为坚实,很少裂缝,就像池塘下面一块不透水的底板;山顶森林茂密,植被丰厚,集雨纳水条件好;花岗岩风化形成的沙壤土,吸水性能非常强,在重力作用下又均匀地渗出来,形成了天然的蓄水和分水系统工程。在紫鹊界流传一句话:“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田就有多高。”这里的先民顺应自然,科学巧妙合理地利用地形、地质、水源,在梯田中修建简易沟渠,用石块和泥巴设置分水闸,以简易的工程设施,实现了有效的自流灌溉,构成了独特的纯天然自流灌溉工程,无需人工灌溉,梯田里面的潺潺流水四季不绝,久旱不竭,可保庄稼旱涝无忧。
千百年来,水对紫鹊界梯田的润泽从未中断,即便周边地区旱情肆虐,当地村民却很少因水而发愁,他们世代相传一句话:“天下大旱,此地有收。”水利专家评价其可与都江堰和灵渠相媲美,称之为“世界水利灌溉工程之奇迹”。作为中国南方山地稻作梯田系统代表之一,紫鹊界梯田荣获“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全球重要農业文化遗产”等荣誉称号,是湖南省内唯一一处拥有世界双遗产头衔的景区。
片片梯田,风景如画
紫鹊界梯田依山就势而造,层层叠叠,气势磅礴,小如碟、大如盆、长如带、弯如月、形态各异、变化万千。长石梯田是紫鹊界最壮阔、层次最丰富、形态最美观的梯田,如级级阶梯,似根根纬线,层层叠叠、依山就势盘旋于群山沟壑之间。梯田每一层都是一道细碎精巧的涟漪,每一叠都是一片清净如鳞的波纹,近看阡陌纵横,俯视水面闪亮,田埂蜿蜒曲折,如泼墨山水画。
龙普梯田、石丰梯田一年四季有60日以上可看到雾气或者骤雨后形成的大片云海。从高山上往南远眺,只见梯田披挂在或陡或缓或大或小的山坡上,片片相连数千亩,梯梯相垒几百台,云雾在梯田之中飘缈,在山黛之间流动,点缀于田园阡陌间的座座板屋,炊烟袅袅,也一并融入薄薄轻纱云雾之中,山岳、梯田、溪流、板屋“四素同构”,组成了一幅幅优美的田园画。
在这里看日出更是一绝,天边的朝霞与地面的白雾交相辉映,色彩瞬息万变,幻化无穷,可谓天下奇观。彩霞和云雾在梯田上穿梭,农民和耕牛在梯田中劳作,季节和庄稼在梯田里更新,山泉和时光在梯田间流淌,紫鹊界梯田就这样在不变的空间变化着永恒的生命,向世人展现着自己绮丽的壮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