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河故道槐花香闻香寻觅滕山窑

2023-04-13东营市河口区文化和旅游局

旅游世界 2023年4期
关键词:柴窑柴烧坯体

东营市河口区文化和旅游局

滕山,畫家、摄影家、设计家、烧瓷者、滕山窑的窑主,现居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滕山先生,因自己的艺术底蕴和人格魅力成就了一座滕山窑。滕山窑的陶器作品赏心悦目,陶器在窑中经过烈焰的淬火,产生了五光十色美妙变化。

初探滕山窑

沿着一条小路,沿行数百米,躲在槐树丛与果园里的便是滕山窑。

推开院门,便拥上前三只德国牧羊犬:“窑头”、“窑妹”还有“十七”。如此好客,像是我们此次旅行的“导游”。走进屋内,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一路上的舟车劳顿瞬间被这四季桂的花香带走了。环顾屋内,绿植占据了大部分,为阴暗的空间增添了些许色彩,在这春日里绿意盎然。客厅里摆放着一张巨大的会客桌,想来是经常有朋友来品茶。屋内的人为我们沏了杯茶,热气升腾着。不一会,滕山老师出门采购回来了。

滕山老师身材高大,一头偏黄的长发,戴着一副老式黑框眼镜。稍作休整,他便领着我们参观滕山窑。滕山老师的步调很慢,语速也很慢,他耐心解答着我们好奇的提问。

滕山老师2011年在此租下了23亩的土地,建窑烧瓷。在此之前滕山老师以绘画、设计见长,也曾在景德镇画瓷。滕山老师热爱自然,院子里种满了绿植和果树,白鸽、锦鲤、家禽应有尽有。风吹竹林沙沙声,白鸽咕咕声,鸡鸣犬吠声,相互交织,好不活泼热闹。穿过一条长廊,长廊上挂满了葫芦,藤蔓还未萌发绿意,想来夏天时这就是一块天然的遮阴网。在我们的左手边是一片果园,有几十个品种,为了保证品种的纯正,滕山老师每年都会更新品种,此次采购,滕山老师又带回来了40多棵树苗。这一片果园作用大着哩!修剪下的树枝就成了柴窑的天然薪柴。瓜果飘香时,新鲜的水果又成了招待客人的不二之选。

滕山窑真容

推开铁皮大门,滕山窑的真实面貌映入眼帘。滕山窑有三口窑:柴窑、电窑、气窑。柴窑是滕山老师最钟爱的。驻足于柴窑前,不禁令人疑惑,它是如何在这只有一立方的空间里孕育出如此多的珍品。再往里走,便是制陶的工作车间了,里面摆满了待烧的坯体。回过头转向右手边的房间,里面摆满了已烧好的成品,琳琅满目,目不暇接。柴窑烧制的瓷器釉色暗沉,给人一种古朴、厚重的感觉。气窑烧制的瓷器洁白晶莹,绚丽多彩。房间里面还有一张专门画瓷的工作台,滕山老师的朋友们经常来此创作,再由滕山老师负责烧制。

这间屋子竟也摆放了两大一小三张会客桌,环顾完一圈后我们在小桌子前稍作休息,滕山老师又为我们沏了一壶茶,这是他朋友赠予的新茶。细细品尝,用柴烧的茶杯泡出来的茶叶确实别有滋味。

柴窑的魅力

为什么如此迷恋柴窑?滕山老师给我们讲起了他刚接触柴窑时的故事,就好像遇见那个人,原来只是偶然的相遇,却一见倾心,从此不能丢下。从挖土、拉坯、造型、画瓷,再到装窑、烧制、开窑,一抔黄河红泥变成一件精美的陶瓷要经过几十道工序,加之天气阴晴、窑内温度变化许多不可控的因素,在此期间要倾注都非常多的心血。尽管滕山老师细心地呵护,他还是经历了十几次的失败。“一次失败或许可以接受,但是十几次你想想对于创作者打击能有多大。”滕山老师笑谈道。好在他坚持了下来,让我们有机会欣赏到如此精品。

与机械化生产不同,柴窑的空间极其有限,一次烧制的数量也屈指可数,所以每一件作品从设计到拉坯造型都凝结了匠人心血。烧制时,要往窑内摆放不同规格的支架,间隔出大小不一的空间,摆放形状各异的坯体,支架底部遍布形状相同的小孔,以便窑火接触到每个部位。一旦点火,需要持续几天不停地往里添柴,薪柴主要就是遍地的槐木。

柴烧作品讲究变化和偶发的自然之美。烈火在窑内升腾翻滚,裹挟起燃尽的灰烬,灰烬附着在坯体上,留下火痕和自然落灰。当达到一定温度时,灰烬开始融化,与坯体融为一体,形成自然的灰釉,木灰和陶坯中的铁元素也在窑火的灼烧下形成不同的色彩。

柴窑的失败率很高,费时费力。柴窑的烧成温度远远高于普通陶器,普通陶器的烧成温度通常是600—800℃,而柴窑的烧成温度要达到1200℃,甚至更高。高温和漫长的烧制时间都是对窑的伤害和考验,时间越久,温度越高,窑里的器皿完好的就越少,如果烧制的时间和温度不够,这也会影响到器皿的品质。尽管滕山先生已经重复烧制无数次,经验极为丰富,烧柴窑的成功率也只有40%。在时间和温度的历练下,铸就出了柴烧与众不同的品质,这也使其更显珍贵。

柴窑瓷器的另一个特点是独一无二的美。每一个都不一样,大多数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瑕疵,有时是缩釉点或色斑,有时是颜色不均匀,有些看起来什么都好,口沿处却有一条小小的坯裂,直让人感叹,器物亦如人,上天总是不让你尽善尽美。

柴窑作品取之于大地的泥土与薪柴,土与火的碰撞,创作者与自然的互动,才能成就一件艺术精品。柴烧的作品被大家公认为最佳水质转换器,通过释放远红外线净化水质,又兼具透气性、聚温作用,这也是柴烧作品受到如此青睐的原因之一。

传承与精神追求

都说艺术家总是孤独的,但对于滕山老师来说这是一个伪命题。滕山老师的院落里,经常三五朋友,品尝饮酒,而烧窑又填补了物质生活以外的另一半。在同质化、碎片化流行的当下社会,什么样的人会一意孤行地追求费时费力之事,柴烧对于滕山老师来说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是文化与自然遗留的财富,所以他倍加珍惜。

师法自然,返璞归真,这是对柴烧最好的概括,也是对滕山老师的描画。滕山老师睿智又不失风趣,如寒冬的蜡梅,不争奇斗艳,自等欣赏者来,正是这样一位艺术家,在这黄河故道边,万亩槐林里,做一个简单的烧窑者。如今,滕山窑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对于滕山窑的保护与传承是一件好事。

猜你喜欢

柴窑柴烧坯体
凝胶注模成型制备TiB2-C复合多孔坯体的研究
五代后周柴瓷柴窑研讨会在洛阳召开
一种陶瓷板的制造方法及陶瓷板
王斌陶艺设计作品选
浅析超厚仿古砖在辊道窑干燥过程控制的注意事项
由捷径追寻古拙之美——探索创新性柴烧新思路
柴窑最贵,世不一见
【陶艺柴烧活动】
古陶瓷界千年之谜“中国瓷皇”柴窑
龙窑柴烧:一盏一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