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车动起来了”教学中培育学生科学思维能力
2023-04-13潘亚杰李喆
潘亚杰 李喆
〔摘 要〕 小学生正处于科学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是小学科学课程的重要教学目标。本研究以“小车动起来了”为例,引导学生认识力及其相关知识,注重学生对科学规律归纳能力的养成,从而实现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育目标。
〔关键词〕 小学科学;科学思维能力;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3) 09-0049-03
2022年4月,教育部制定并颁布《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下面简称“新课标”),课程目标由“科学知识,科学探究,科学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修订为科学素养目标,即“科学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态度责任”四个维度。“科学思维”第一次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以往的科学教学较为重视科学探究的操作方法及操作技能,而忽视了对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小学生正处于科学思维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重视对其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科学思维,是从科学的视角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内在规律及相互关系的认识方式,其中包括的推理论证体现在基于证据与逻辑,运用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等思维方法,建立证据与解释之间的关系。分析与综合是科学思维的基本过程。分析,就是从整体到部分的思维过程;综合,就是从部分到整体的思维过程。掌握分析与综合思维方法是学生必备的关键能力,也是科学学科的培养目标之一。教师在科學教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归纳与演绎是科学研究中运用广泛的思维方法。归纳思维的显著特征是,由具体到抽象,与学生的认知特征相一致,适合二年级学生。演绎思维,就是由一般性知识过渡到特殊性知识的思维方法,即“根据一般原则解决具体问题”。
将科学思维明确纳入新课标,有助于帮助一线科学教育工作者更好地领悟科学思维的内涵,了解学生头脑中科学思维的形成过程,在备课授课的过程中给予相当程度的重视;有助于学生在科学教学中动手实验的同时,动脑思考,避免“机械化”地参与科学探究过程,养成良好的科学思维方式,提高科学素养,形成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一、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的位置和作用
人们生活在物质世界中,每时每刻都在接触各种各样的物质。物质科学就是研究物质及其运动和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小车动起来了”是粤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生在本单元将学习物质与物体、力的相关内容。这有助于增强学生探究物质世界奥秘的好奇心,帮助学生初步养成乐于观察、注重事实、勇于探索的科学品质。
“小车动起来了”涉及工程领域的学习,使学生有机会综合所学的多方面知识,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到“做”的成功和乐趣,并养成通过“动手做”解决问题的习惯。
(二)单元内容分析
“小车动起来了”的学习内容分别对应课标中提出的科学概念:物体具有一定的特征;工程是运用科学和技术进行设计制作、解决实际问题及制造产品的实践活动;力作用于物体,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形状。在编排顺序上呈现层层递进、紧密联系的逻辑关系。
在第5课《我们的小车》中,学生选择一辆喜欢的玩具小车,通过观察,描述小车的特征,如轻重、颜色、形状等,并根据小车的特征进行简单分类,加深对小车特征的认识。
在第6课《做一辆小车》中,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小车的结构特征及各部件的作用,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并制作车轮能灵活转动的小车,体验设计、制作的基本过程。
在第7课《怎样让小车动起来》中,通过探究,学生找到让物体动起来的方式,如推、拉等,观察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通过拉伸橡皮筋或弹簧的实验,知道力能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如压缩、伸长等。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知道推力和拉力是常见的力。
(三)单元学习目标
对玩具小车进行观察,并能说出小车的特征;根据小车的特征给它们分类。
知道玩具车主要由车身、车轮、车轴组成;能用合适的材料组装一辆车轮灵活转动的小车。
能用推和拉的方式让制作好的小车动起来,并在推动桌子、书本的过程中认识并感受力及力的作用。
通过观察拉动橡皮筋、弹簧,挤压海绵时的变化,知道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生改变。
知道推力和拉力是生活中常见的力,能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推力和拉力。
初步通过分析、综合等思维方法,发展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
二、学情分析
爱玩玩具是小学生的天性,本单元以学生熟悉的玩具小车为观察学习对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另外,这一阶段的学生多为7~8岁,思维处于具体运算阶段,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力”是一个抽象的科学名词,学生难以直观认识,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强化教具、学具等实物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应用,以帮助学生更好认识力及力的作用效果。
在第6节课《做一辆小车》的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对小车的基本性能进行测试。此时学生已经感受过力对小车的作用,这为第7节课《怎样让小车动起来》中力及力的作用效果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能用推和拉的方式让制作好的小车动起来,并在推动桌子、书本的过程中认识并感受力及力的作用;
通过观察拉动橡皮筋、弹簧,挤压海绵时的变化,知道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知道推力和拉力是生活中常见的力,能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推力和拉力,将现实生活与科学学习有机结合起来。
(二)学习重难点
1.学习重点
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并推理出力及力能使物体动起来、形状生改变;
知道推力和拉力是生活中常见的力,能举例说明生活中的运用。
2.学习难点
认识力及力能使物体动起来、形状发生改变;
分辨推力和拉力。
(三)学习准备
折纸玩偶(1个)、自制小车(12个)、橡皮筋(12根)、塑料弹簧(12个)、海绵(12块)、实验盒(12个)、验记录表(1份/组)。
(四)教學过程
1.创设情境,观察思考
教师通过课件及实物向学生展示“会说话”的折纸玩偶,提问:“它为什么会说话?”学生观察并得出结论:因为拉动了纸条,纸条带动玩偶的嘴巴一张一合,就好像在说话。“那么,你会怎样让小车动起来呢?”引出课题——怎样让小车动起来。
在这个环节中,通过直观有趣的折纸玩具,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使其积极主动投入本节内容的学习,体现生活处处有科学的教学观念。
2.学生实验,合作探究
活动一:让小车动起来
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思考并尝试用多种方法让小车动起来,如推、拉、吹、弹等。
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二:用了力吗?
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验过程,思考:为什么推、拉、吹等能够让小车动起来?找到原因:用了力。在此基础上,拓展到力能使更多的物体动起来,如课桌、实验记录单、文具盒等,学生体验力能使更多物体动起来。这个过程涉及由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可以较好地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出“力能使物体动起来”的结论。
紧接着,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力除了能使物体动起来,还可以使物体发生什么变化呢?学生按照教师的提示,对橡皮筋、塑料弹簧、海绵施加力,思考并观察实验材料发生的变化,体验力的其他作用效果。教师继续引导学生科学归纳得出“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的结论。
在清晰、科学的思考推理和丰富的探究活动中,引导学生一层一层地揭开力的面纱,有助于引导学生更加直观、清晰地认识力及力的作用效果,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探究、合作、交流、归纳等科学能力。
3.拓展延伸,知识迁移
推力和拉力是生活中常见的力。教师出示分别代表推力和拉力的活动图片——荡秋千和拔河,帮助学生更快地从力的方向上认识并分辨推力和拉力。最后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推力和拉力。
这个环节可以让学生认识推力和拉力,掌握它们的不同之处,并且把科学与生活有机联系起来,帮助学生体会到科学来自生活又为生活服务。这样学生就能逐渐地把科学知识迁移到生活中,使得知识延伸到课外。
4.总结交流,回顾新知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进行课堂小结,在收获和感悟中,总结巩固新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交流情感体验。
学生在课堂最后总结交流环节中,比较容易走入“唯知识论”,即“所谓收获就是学到了什么知识”的误区。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从观察发现、探究实践过程、思维过程、体验体会等方面,着眼于课堂的各个环节,表述自己的收获,引导学生更加关注学习的全过程。
(五)作业设计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除了推、拉之外,学生还提出了多种多样让小车动起来的方式,比如,吹、吸、弹以及借助磁铁、橡皮筋等材料。由于课堂上受到材料的限制,教师将上述未完成的探究放在课后,以作业的形式引导学生开展进一步探究。
(六)教学反思
根据新课标要求,本节课注重把科学课程的目标真正落实到每一节课,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探究与思考,关注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教学过程注重知识逻辑的环环紧扣和思维逻辑的严密性,但教学组织方面的经验比较欠缺,环节设计不够严密,今后,需要多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教学组织经验,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充分思考和充分探究。在学具准备方面,依据单元课程的衔接性,本节内容所用的学具小车,应为第6节课中学生自制的小车模型,这样学生整个单元的学习将更具备连贯性,同时对小车结构的认识与对力的认识也将更加充分。
(七)实验记录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田世昆,胡卫平.物理思维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3]徐斌.分析与综合思维在物理教学中的渗透[J].物理教师,2017(1):93-97.
[4]唐隆健,周青.归纳演绎思维在化学科学研究中的体现及启示[J].化学教学,2020(6):9-12,32.
[5]张大松.科学思维的艺术:科学思维方法论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