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童年的那个自己
2023-04-12陈蔚文
作家简介
陈蔚文,女,小说及散文作品见于《人民文学》《十月》《中国作家》《天涯》等刊物,入选多种年度选本与排行榜。获第十九届百花文学奖,第三届人民文学散文新人奖、林语堂散文奖、丰子恺散文提名奖等奖项。出版专集《若有光》《见字如晤》《叠印》等10余本。
如果,给那个当年的自己,那个童年与少女时期的我写封信,我会写些什么呢?我想,先抱抱她吧,当年那个女孩那么孤独无助,父亲长年在部队,母亲带着她和姐姐,或许因为劳累、工作压力,以及生计,母亲的脾气总是不好。父亲偶尔回来探亲,总因为母亲的告状对她和姐姐倍加严厉。
10岁的冬天,外公去世,他是女孩人生中最重要的护佑者。一辆载着外公回乡安葬的白色车子消失在小街拐弯处,像把她的童年也带走了。女孩还不能理解死亡,只觉得天地异常寒冷。
就这么长大了,她现在是一位16岁少年的妈妈。
芙蓉花是习中医的外公常用的一味药,不过或许称它为日常保健饮更合适。每到入冬,芙蓉盛开,扶疏摇曳时,外公收集那些掉落的粉色的复瓣花朵,将它们晒干煎水,煮出浓稠的汁液后加一勺白糖,说可清热消肿,还可治肺热咳嗽等,比中药好喝多了。那一勺在那个年代珍贵的白糖使这碗汁液有着特别的甘醇。
芙蓉这种树木成为串联起我童年记忆的独特植物。我的童年记忆中,还有写不完的作业、不好对付的跳皮筋,妈妈的催促、教数学的班主任的责备,也有父亲从部队回来探亲带回的零食、隔壁邻居家播放的流行歌曲,还有每个女孩成长中都会碰到的困惑……
舞蹈,它的确曾是我的一个梦想。但我后来学了美术,再后面因为兴趣,又学了中文,成为一名编辑与写作者。舞蹈一直是我热爱的事物,虽然现在只能在健身房,以业余的姿态跳跳各种舞蹈,已经挺满足了,毕竟舞蹈以及音乐还在我的生活里,成为美的陪伴。
我喜欢音乐响起那刻,身体汇入音乐中的肢体舒展——舞蹈,它创造与定格了一段最美好的时光。
我把这个舞蹈梦想也赋予了小说的主人公姚姚。她没有很好的习舞的先天条件,可她和我一样热爱舞蹈,她还像我一样热爱文学,她是个感情丰富、敏感的女孩,当然,她比我幸运,在小说中,她遇到了一个像大姐姐般的舞蹈老师丽娃。
是不是,每个女孩成长路上都会有几个让她难忘的“大女孩”形象?丽娃这个形象,是以我的一位老邻居的女儿为原型写的,她的名字中就有一个“丽”字,她进进出出总是哼着歌,面庞挂着笑,她的歌声为那时的薄瘠生活注入了玫瑰色泽,也成为我音乐的启蒙。
小说当然更多是虚构,除了丽娃,里面还借用到一些我熟悉的童年时的邻居形象,马小夏、薇薇姐姐、苏阿姨……现实生活里,这些故事并不属于她们,她们有着另外的人生。但她们使我写这部小说时,有了更具体的形象参照。
童年的我,时常感到孤独,要过若干年,我才知道,作为一个一直不怎么愿意加入热闹的人,那个女孩其实正经历着她生命的丰富——那或许只有孤独中才能生长得更为茂密的丰富。
我想写写那样一个女孩的童年时光,写写女性应当有的勇气与独立。我想告诉每个正经历成长的女孩,不要畏惧孤独,去找寻让你的生命丰富、强大起来的精神寄托,舞蹈、阅读、画画或是其他。
我想把这篇小说献给山中的外公,告诉他:亲爱的外公,穿过童年的那些时光,我已经长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