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物也会“种庄稼”

2023-04-12大科技

读者·校园版 2023年12期

原始人类学会了种植农作物,从而告别了狩猎、采集的原始生活。如果只靠大自然出产的植物,不可能满足这么多人的食物需求。但让你意想不到的是,人类不是唯一的“农民”,甚至不是最早的农民。

“种蘑菇”的蜗牛

滨螺生活在咸水沼泽中,喜欢啃互花米草,人们就以为互花米草是滨螺的食物。但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如果只给滨螺喂互花米草,它们会日渐消瘦。原来,滨螺并不是在啃食互花米草,而是在互花米草上经营自己的“真菌农场”。

滨螺在互花米草上啃出伤口,令其抵抗力下降,从而被真菌感染。它们还会在互花米草伤口上排便,给真菌“施肥”,促进真菌生长。一段时间后,滨螺会回到肥沃的“农场”,享用互花米草上长出的真菌。

最古老的“农民”

人类的耕种历史可追溯到约1.2万年前,但科学家研究发现,地球上最早的“农民”可能是斐济的凹头臭蚁,它们的耕种历史可追溯到约300万年前。

凹头臭蚁会收集多种附生植物的种子,在精挑细选的树皮缝隙中播种,并用自己的排泄物给种子施肥,令其发芽。凹头臭蚁只在“农田”附近生活,时不时巡逻,保护“庄稼”不被饥饿的掠食者吞食。

随着附生植物生长,其根茎底部会形成名为“虫菌穴”的中空结构。一旦虫菌穴变得足够宽敞,凹头臭蚁就会举家搬迁至其中居住,并以植物果实为食,同时收割种子,以备来日播种。

勤劳的农夫鱼

一些雀鲷会在水中占领一块海藻,开辟自己的“农田”。它们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种会“种庄稼”的鱼。

雀鲷会辛勤巡视自己的海藻田,不厌其烦地赶走试图破坏、偷吃庄稼的动物,如用嘴叼起海藻田附近的海胆,毫不客气地将其甩飞。它们还勤快地“除草”——将海藻田中自己不喜欢吃的其他海藻咬掉,带出“农田”后吐出,保证自己的“庄稼”获得足够的营养。

某些雀鲷还会“雇用”糠虾为其“打工”。糠虾的工作是用自己的排泄物给海藻田施肥,它们得到的好处是可以在海藻田里躲避捕食者。

朝天水母的“移动农场”

朝天水母总喜欢触手朝上、头部朝下,漂浮在水里,这不是特技展示,而是在照料自己的“庄稼”。朝天水母通过进食海藻或珊瑚,获得虫黄藻等共生藻,再将共生藻排列在触手中,组成了一个能随身携带的“移动农场”。

为了让共生藻茁壮成长,朝天水母会追逐阳光,并用倒立的姿势让共生藻充分地接受阳光的照射。共生藻光合作用生成的营养物质就是朝天水母的“收成”。

种草的沙蚕

沙蚕生活在海滩或河滩的沙土中,以浮游动植物为食。比较特别的是,它们会搜集大米草的种子。

大米草种子有坚硬的外壳,直接吃的话口感不佳。沙蚕便会将这些种子埋在洞穴中种起来,令其不会被流水冲走。等种子发芽,变得美味可口后,沙蚕再来大快朵颐。

(米粒摘自微信公众号“大科技”,Raven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