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二次高考

2023-04-12南曦瑶

读者·校园版 2023年1期

“考试结束,请考生停止答卷。”2020年的那个夏天,我高中毕业了。交卷的那一刻,心里很平静,我收拾好文具,慢慢走出了考场。或许是因为第六感告诉我,考试结果不会很理想吧。

成绩出来后,和我预估的差不多,填报志愿的那段时间,我心灰意冷,合适的学校很少,要么是地域我不喜欢,要么是学校不理想。我从未觉得如此艰难。所幸前期工作做得充分,我报了省外的一所学校。但是该校在我们省只招3个人,专业中只有商务英语是我喜欢的。抱着碰运气的想法,同时也做好了被调剂的准备,我向学长咨询是否可以转专业。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我报了这所学校,因为被它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及较高的考研率所吸引。

8月,录取结果出来了,我压线考入了这所学校。但是仔细一看录取专业:学前教育!尽管报志愿时我已经做好了准备,但看到结果的那一刻,我的心还是很凉。一向不擅长唱歌、跳舞的我,心中对学前教育专业是排斥的。我了解到其专业课包括声乐、舞蹈、美术等,或许这是很多女生梦寐以求的。但对我来说,语言学才是我心驰神往的专业。现实和理想的落差,让我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家人安慰我,学前教育专业前景很好,让我先努力学学看。但那时,我内心转专业的种子已然萌芽。

每每路过外国语学院,我总会幻想,如果我也是其中的一分子该多好。我想听文学课的老师讲《傲慢与偏见》中达西先生和伊丽莎白小姐曲折的爱情故事,我想听语言学课的老师讲语法、词汇。可现实是,在学前教育专业课上,对于没有声乐基础的我来说,乐理与视唱这门课让我痛苦不堪。课堂上老师讲的乐理符号对我来说是那样无聊乏味,构和弦、音程转位、大调式和小调式,竟然还需要用到我最讨厌的数学计算。尽管都是乐理基础知识,但在负面心理的作用下,我学习起来非常困难,期末考试成绩也是费了很大劲儿才勉强及格。于是,我转专业的决心愈加坚定。

我开始向学长咨询转专业的事情,包括转专业政策、难度、历年考题、要做的准备等,也跟辅导员、任课老师交流我的想法。很多人都说,在大学转专业,像是经历第二次高考。但我相信,机会总会留给有准备的人。我不断给自己心理暗示:只要努力把当前的课程学好,肯定可以转专业。

大一寒假,我买了电子琴,每天会用一个小时来练习弹琴,也会复习乐理视唱课本,复盘知识点。此外,因为我想转入外国语学院,英语成绩格外重要,于是我用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真题来练习,以提升自己的英语基础能力。

盼星星,盼月亮,我终于盼来了学校发布的转专业通知。我反反复复地看了好几遍,生怕错过重要信息。文件里写得很清楚:期末考试成绩占40%,转专业考试成绩占60%,转专业考试包括笔试和口试。看完后我还是挺有信心的。有了转专业目标的驱动,即使不喜欢,我也很认真地学习乐理、舞蹈等专业课,课下还会反复练习,以提高期末考试成绩。除此之外,我也会在空闲时间去蹭外国语学院的课。我还认识了一个英语专业的小伙伴,经常向她请教专业知识。

提交了转专业申请表后,随之而来的就是教育科学学院老师的约谈。那天下午,教科院所有要转专业的学生都在院系办公室门口等着。等待期间,大家都在讨论老师可能会问什么。“还能问什么,肯定是劝我们留下啊!”小幸同学首先说话。一旁的佳佳略显担忧:“要是老师不批准怎么办呢?”

很快就轮到了我。进去之后,我有些忐忑不安。整个办公室里充满紧张的气氛,我的心跳得越来越快。我礼貌地向老师问好,但始终不敢看老师。老师让我坐下,问我为什么想转专业。我将自己上一学期对专业课的感受,以及自己对未来的职业规划等一一向老师说明。老师针对我的想法给了一些建议,同时告诉我,学英语专业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并问我的家人是否支持等。经过半个小时左右的谈话,老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尊重你的选择,好好努力吧!”

转专业考试的笔试是需要答完一份与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难度相当的英语试卷。由于我前期准备得比较充分,所以笔试还算顺利,对我来说真正的难关在口试。

到达考场后,先抽取号码,接着就是漫长的等待。起初,我并没有很紧张。但在等待的过程中,我发现有的同学进去的时间很长,有的同学很快就出来了。而且我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大家出来后的面部表情也不尽相同。我看到一个刚考完的熟人,忙过去问他:“怎么样?难不难?”他呆呆地望着我,嘴唇下意识地动了两下,却没有发出任何声音。这时,我的心也跟着沉了下去,开始担忧起来:不会问我对莎士比亚戏剧的看法吧,这个我了解得不多;不会要即兴演讲吧,我可没有准备任何话题材料,脑海里全是那些我有点印象,但又并不完全懂的知识。生理上的不适也悄然出现。我的手心不停地冒汗,心里好像有一面小鼓,一直在“咚咚咚”地响着。我无法平静下来,只好来回踱步。

“44号!”叫到我了。我做了一个深呼吸,走进了教室。焦虑的心情没有得到释放,我满脸通红,双手不知该往哪里放,双脚也几乎站不稳。第一个考题,用英语进行自我介绍。由于过度紧张,我竟然把自己的名字说错了,我赶紧道歉。老师对我微微一笑,安慰我说:“别紧张,要不你调整一下再试试。”我再次做了一个深呼吸,努力给自己积极暗示:既然已经如此,那便没什么可在乎的了。于是我重整旗鼓,这一次就好多了,虽然并不是很流利,但发音还算可以。后面都是问答题,印象比较深的是老师问我为什么想要转入外国语学院,用英语谈谈自己的想法。尽管我有千万条理由,但是用英语表达出来还是很有难度。我磕磕绊绊地说完了自己的想法,在那间教室里的每分每秒,都让我觉得无比漫长。面试结束了,我心灰意冷。走出考场,我的眼泪情不自禁地往下掉。找了个没有人的小树林,我呆呆地坐在椅子上,双手抱着蜷曲的双腿,抿了一下嘴,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捂着脸哭了起来。

过了一周,转专业考试的结果出来了,尽管已经觉得不大可能了,但我还是抱有一丝希望。我不敢打开公示文件的电子版,内心挣扎了好久,最后想:失败就失败了,实在不行就辅修吧。我的心怦怦直跳,仿佛又回到了那天的面试现场。颤抖着手一打开文件,我的眼睛就快速地“扫描”了一遍,急于在25个通过的人中找到我的名字。

第5名是我,我真的没想到!原来我的笔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比较好,口试成绩也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差。

那一刻,我欣喜若狂!

(梅之傲摘自《大学生》2022年第9期,陆世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