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手套上的星星
2023-04-12金松鼠

提起棒球,大部分人脑海里蹦出的第一个词是“本垒打”。至于“本垒打”是什么意思,棒球的具体规则又是什么,估计没多少人清楚。这可以理解,毕竟棒球在中国没有普及,算得上是冷门运动。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对棒球一无所知,偶尔刷到视频,也会疑惑,棒球运动员为什么围着一个圈子跑?球扔出来时他们为什么不挥棒击打?当然,疑惑归疑惑,我并不会真的花时间到网上搜索答案。
我是个漫画迷,书架上摆满了各种漫画书。上高一时,同学送了我一整套《哆啦A梦超级棒球传》。作为哆啦A梦的忠实粉丝,我虽然对棒球不感兴趣,可还是认真地把漫画看完了。看的过程中,一旦涉及专业的棒球知识,我就感觉头大。
同样的情况,这次我选择查找资料。在漫画书和搜索引擎的双料“加持”下,我终于弄清楚了棒球的具体规则。
原本只是为了更好地看漫画,可在不知不觉间,我发现自己对棒球产生了莫名的兴趣。我开始在网上浏览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的比赛视频,职业运动员在球场上的一幕幕精彩表现让我深受震撼。
日子久了,我不满足于看视频,越发渴望能打一场真正的棒球比赛。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不要说我所在的小县城,放眼全市也没有一个棒球场。除了场地,更难解决的是人员问题。我身边的朋友根本不懂棒球,他们喜欢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唯独没有棒球。还有一点,打棒球需要购买价格不菲的装备,这显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的。
看起来我组织棒球比赛的愿望破灭了。放弃?当然不会。之后的日子,我有意无意地向朋友介绍棒球知识,带大家一起联机打棒球游戏,试图让他们认识到棒球是一项多么有趣的运动。又过了一段时间,我跟同伴说出自己想组织一场棒球赛的想法。
果然,很多人觉得我在犯傻,不理解我为什么去接触这项根本没多少人了解的运动。好在我的努力没有白费,还是有部分朋友同意了。
我凑到23个人,在同学的提议下,我们找到学生会的老师,正式组建了学校第一支棒球社团,之后不断有高一、高二的同学加入。我原以为他们只是来凑热闹的,结果问起规则,一个个都比我懂得多。当然,再怎么熟悉规则,也没有人真正打过棒球,大家因此格外期待第一场棒球赛。
人凑齐了,场地怎么办?我着实犯愁。棒球不像足球、篮球那样,有空地、有篮筐就可以进行比赛,它需要划分出巨大的扇形场地,标注好垒包和各个野区,想要实现太困难了。我跑遍整个县城也没找到合适的地方。多亏一个发小及时帮忙,表示他家后面有一片闲置的空地。
我们用黄胶带当边线,纸板代替垒包,简单规划好球场。至于接手区、击球员区、跑垒限制线、本垒打线和草地线等,压根儿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我人生中的第一场棒球赛就这么开始了。虽然大部分人都了解规则,可真正实践起来,情况明显不一样。好球坏球的评判标准、球有没有出界、到底算不算接杀,大家都有不同的意见,个个据理力争,吵得面红耳赤。
比赛进行得很艰难,好在最后还是完成了。凭借我的5个“本垒打”和11个三振,金塘溪中学棒球社高一联队以9∶5的比分击败了高二联队。
之后我们每周都会举行两三次棒球比赛,大家的球技在实战中越发熟练,不再出现因为规则争吵而中断比赛的情况。我们组建校园棒球队的事情还登上市报,受到了表扬。到我毕业那会儿,棒球社的社员已经发展到170多人,其中甚至有不少老师。
2016年,我们还曾受邀和11支由棒球爱好者组成的队伍进行了友谊赛。他们之中既有社会各界人士,也有来自日本的职业棒球运动员。
作为唯一的学生队伍,我们金塘溪中学棒球联队很受欢迎。大家很开心看到有学生热爱这项运动并自发组建球队,纷纷给予鼓励。或许我们实力不济,但那句话怎么说的?热爱大于一切嘛。
最后我们以0∶19的比分惨痛出局。打到后面,我和同伴都跑到场地另一边去观看专业球员的比赛了。亲眼见证满垒全垒打的诞生,在全场的沸腾声中,我更真切地感受到了棒球运动独特的魅力。
时至今日,我高中学校里的棒球社依然存在。作为第一任社长,我棒球手套上的星星被埋在投手丘底下,以表彰我做出的“杰出贡献”。
(本刊原创稿件,视觉中国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