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世界近代史(下)及世界现代史(上)

2023-04-12赵越

《学习方法报》历史中考版 2023年36期
关键词:俄国资本主义

赵越

[【重点剖析】]

一、民族解放运动

(一)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1.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1)领导者:玻利瓦尔,圣马丁(两人被誉为南美的“解放者”)。

(2)主要史实:18世纪末19世纪初,玻利瓦尔在拉丁美洲北部地区,打败西班牙军队,成立了“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在拉丁美洲南部地区,圣马丁领导了阿根廷、智利、秘鲁的独立运动。

2. 印度民族大起義(1857—1859年)

(1)英雄人物:章西女王。

(2)影响: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者,反映了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是19世纪中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

1.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概况:甘地先后于1920年、1930年领导了两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2)影响:动员了广大群众,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控制了群众的斗争方式,保证了资产阶级对运动的领导权。

2. 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1)概况:1918年,扎格鲁尔等人在埃及掀起华夫脱运动;经过埃及人民的反复抗争,1922年,英国政府被迫有条件地承认埃及独立。

(2)影响:为埃及民族民主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3. 墨西哥的卡德纳斯改革:1934年,卡德纳斯当选墨西哥总统,推动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改革体现了1917年宪法的要求,巩固了墨西哥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为墨西哥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一)俄国的改革

1. 彼得一世改革(17世纪末18世纪初)

(1)目的: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2)影响:通过改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俄国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2. 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

(1)背景:农奴制严重制约了俄国的经济发展;克里木战争失败。

(2)内容: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废除农奴制的法令。法令规定: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

(3)目的:维护沙皇统治。

(4)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5)影响: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6)局限性:农奴支付高价赎买土地,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二)美国南北战争

1. 原因

(1)根本原因:北方资本主义工商业经济和南方奴隶制种植园经济之间的矛盾到了不可调和的程度(矛盾的焦点是奴隶制的存废)。

(2)直接原因(导火线):林肯当选总统,主张限制奴隶制的发展。

2. 进程: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战争(爆发)→战争初期,北方在军事上屡屡失利→1862年,联邦政府颁布《宅地法》,林肯发表《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转折,两者调动了农民和黑人奴隶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参军作战,扭转了北方军队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1865年,美国内战以北方胜利告终。

3. 实质: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4. 意义:美国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清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5. 重要文献:《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内容:从1863年元旦起,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并可以以自由人的身份加入北方军队。

(2)影响:调动了黑人奴隶参军的积极性,为北方在内战中取胜作出了重要贡献;为美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黑人虽然获得了解放,但没有获得和白人一样的权利,种族歧视依然存在,至今仍未完全消除。

(三)明治维新

1. 背景:19世纪中期,美国等西方国家强迫日本打开国门,幕府统治发生动摇,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加剧;倒幕运动成功。

2. 开始:从1868年起,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

3. 内容: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推行地税改革,以“殖产兴业”为口号,大力发展近代经济;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4. 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5. 影响:成为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资本主义强国之列;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日本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三、科技与文化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

1. 兴起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2. 主要标志:电力和内燃机的广泛应用。

3. 特点: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有的国家(日俄)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4. 主要成就:最显著的成就,电力的应用(爱迪生,“电气时代”);另一重大成就,内燃机的发明(汽车、飞机);一项重大突破,现代化学工业的产生(现代炸药、现代塑料工业、人造纤维)。

5. 影响: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工业化国家的社会变化

1. 社会进步:人口增长;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妇女成为工业劳动者,为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创造了条件;大众教育普及;城市化进程加快。

2. 社会问题:城市环境差,环境污染严重,贫富分化加剧。

(三)近代科学与文化

1. 近代科学

(1)英国牛顿:近代自然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万有引力定律、光学分析和微积分学是他的三大成就;1687年,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英国达尔文:1859年,出版了《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在生物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伟大革命。

2. 近代文化

(1)文学家:法国巴尔扎克完成“人间喜剧”小说集(再现了法国19世纪早期的社会图景,给后人留下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变迁史);俄国列夫·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

(2)艺术家:德国贝多芬(《英雄交响曲》),荷兰梵高(《夜间的咖啡馆》《向日葵》等)。

四、第一次世界大战及一战后世界秩序的建立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1. 时间:1914年7月—1918年11月。

2. 原因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2)直接原因(导火索):萨拉热窝事件。

3. 交战双方:同盟国(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VS协约国(英国、法国、俄国)。

4. 重要战役:凡尔登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

5. 性质:西方列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帝国主义战争。

6. 影响:给参战各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二)一战后世界秩序的建立

1. 发展过程

(1)形成:①1919年,战胜的协约国与德国在巴黎和会上签订了《凡尔赛条约》,《凡尔赛条约》与其他和约共同构成了凡尔赛体系;②1921—1922年,美、英、日、中等九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召开会议;1922年,九国代表签署了《九国公约》(针对中国问题)等条约;③在巴黎和會、华盛顿会议的基础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

(2)瓦解: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彻底瓦解。

2. 影响

(1)积极:暂时维持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平衡,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使世界局势出现了暂时的和平与稳定,客观上有利于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2)消极:建立在掠夺和奴役战败国及被压迫民族的基础上,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埋下了爆发新的世界大战的祸根。

五、社会主义由理想到现实

(一)十月革命(1917年)

1. 背景:沙俄成为帝国主义链条的薄弱环节;一战激化了沙俄国内的各种矛盾;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资产阶级革命的局限性。

2. 进程:彼得格勒武装起义,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3. 性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4. 特点: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

5. 历史意义: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二)苏(俄)联

1. 新经济政策

(1)时间、领导人:1921年春,列宁。

(2)内容: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使用雇佣劳动力和出租土地,农民可以自由买卖纳税后的剩余产品,实行自由贸易;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3)特点:把社会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直接联系起来。

(4)意义:调动了生产者的积极性,迅速缓解了危机,巩固了工农联盟,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

2.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苏联的成立:1922年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

(2)社会主义工业化

①方针:优先发展重工业。

②特点: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下完成。

③建设成就:1928—1937年,先后完成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

(3)农业集体化

①目的:用行政手段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解决粮食问题。

②影响:为苏联的工业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在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农民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致使苏联农业生产长期停滞。

(4)苏联模式

①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公布了新宪法标志着苏联模式的形成。

②特征: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和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

③评价

a. 积极: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为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b. 消极:偏向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违背经济规律,造成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失调,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不利于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成为苏联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体制障碍;不利于民主法治建设。

猜你喜欢

俄国资本主义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青年马克思资本主义批判方法的再检视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发展趋势
俄国白银奇葩罗赞诺夫
科学社会主义史上论述俄国社会问题的首篇重要文献——研读《论俄国的社会问题》
历史使命的终结?——在资本主义危机中思考女性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上)
在俄国历史中理解历史俄国
俄罗斯提出俄国式的二元政治模式
《20世纪俄国史》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