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钝缀锦蛤海区中培筐式养殖及马氏珠母贝吊养养殖防风浪模式分析

2023-04-12曾尚伟韦朝民

渔业信息与战略 2023年1期
关键词:防浪母贝风浪

杨 凌,曾尚伟,韦朝民,裴 琨*

(1. 防城港市渔业技术推广站,广西防城港 538021; 2. 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广西南宁 530004; 3. 广西高校水生生物健康养殖与营养调控重点实验室,广西南宁 530004)

钝缀锦蛤(Tapesdorsatus),俗称沙包螺,隶属软体动物门(Mollusca)瓣鳃纲(Lamellibranchia)帘蛤目(Veneroida)帘蛤科(Veneridae)缀锦蛤亚科(Tapetinae)锦蛤属(Tapes),具有耐运输、肉味鲜美的优点,深受养殖户和消费者青睐[1]。该种贝类主要栖息于潮间带中、低潮区至潮下带及浅海3~15 cm的泥砂中,成贝壳长可达90 mm、体质量60 g[2],繁殖季节为每年的6月至次年的4月[3]。钝缀锦蛤贝苗孵化、稚贝培育可在工厂育苗车间进行[4],但受育苗水体容量、饵料供应和成本等因素限制,贝苗需要移出车间培育。国内主要利用海滩底播养殖培育大规格苗种,越南主要开展沉筐养殖[5],近年来,国内沉筐养殖也逐渐兴起。在自然海滩进行海区中期培育(以下简称中培),不仅需考虑水质、底质等环境理化因子对贝苗的影响,还要防范海水中的蟹类和鱼类等敌害生物对贝苗生存造成的危害,除此之外,还要注意贝苗迁移和养殖苗筐被风浪带走的问题。在广西北部湾地区,5下旬至9月为西南季风时期,此时的风从西南方向吹来,往往形成“西南浪”,会把海滩上的螺筐掀翻,造成贝苗损失。

马氏珠母贝(Pinctadamartensii),又称合浦珠母贝,属软体动物门(Mollusca)瓣鳃纲(Lamellibranchia)异柱目(Anisomyaria)珍珠贝科(Pteriidae)[6],常见于中国的广东、广西及海南沿海地区,在广西主要分布于北海营盘和防城港珍珠港海域[7]。马氏珠母贝常见的养殖方式有底播和吊养2种,常见的吊养法有打桩立柱拉线、浮筏式吊养和固定棚架式等[8]。打桩立柱吊养马氏珠母贝可以减缓风浪,因此,为解决钝缀锦蛤中培养殖筐被海浪冲翻、毁损的问题,保障钝缀锦蛤海区中培的综合效益,在北海市铁山港区营盘镇珍珠养殖海滩进行了“筐式中培钝缀锦蛤+吊养马氏珠母贝”防风浪养殖模式的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钝缀锦蛤中培养殖筐

定制聚乙烯养殖苗筐外尺寸的长×宽×高为485 mm×385 mm×155 mm,内尺寸的长×宽×高为450 mm×350 mm×150 mm。筐盖网格状,网格孔为正方形、边长为1 cm。筐边距底10~14 cm的区域设有网格状透水孔,透水孔的规格为1 cm×0.5 cm,苗筐长边有3片透水区、宽边有1片透水区,每片透水区的长为5 cm,宽为4 cm。筐底有12个半径为0.5 cm的圆形透水口。中培筐内铺40目网布。

1.1.2 马氏珠母贝养殖笼

聚乙烯网笼,养殖网笼直径30 cm,高20 cm,网目直径1.2 cm。

1.1.3 试验所用贝苗

钝缀锦蛤和马氏珠母贝在广西防城港市富群海水种苗繁殖有限公司培育,选取大小均一、壳型完整、体质健康无损伤、活力好的贝苗进行海区中培。

1.2 试验方法

1.2.1 防浪格构建

如图1所示,防浪格由立柱、缆绳、吊绳和马氏珠母贝笼组成。立柱采用长2 m,尾直径6 cm及以上的条木,缆绳为直径1.5~2 cm的聚乙烯绳,吊笼绳为直径0.5 cm的聚乙烯绳。按贝苗中培筐安放区2.5 m×2.5 m的空间网格化构建防浪格,最外层的防浪格与波浪方向垂直的正面带宽4.8 m(6行,行距0.8 m),最外层侧面带宽和网格内层的带宽2.4 m(3行,行距0.8 m)。在海滩上架设时,把条木树立成行,打进海滩,埋入泥砂0.6~0.8 m。打好立柱后,架设缆绳,缆绳距滩面1~1.2 m高。在缆绳上由内向外吊挂马氏珠母贝笼,吊挂3行的分别为6笼、7笼、8笼,吊挂6行的分别为6笼、7笼、8笼、9笼、10笼、10笼,笼距约为41.7 cm,距滩面20~40 cm。

图1 “筐式中培钝缀锦蛤+吊养马氏珠母贝”防浪模式示意图Fig.1 Schematic diagram of wave -proof mode of “basket type medium cultivation of T. dorsatus+ lifting of P. martensii”

1.2.2 中培筐设置

根据波浪走向埋设钝缀锦蛤中培筐,波浪冲击面安放筐宽边,侧面为筐长边,每个2.5 m×2.5 m的安放区设置4排3列共12个中培筐,筐距30~40 cm,排列整齐。筐埋入泥沙10 cm,筐内填沙,露出筐边透水孔。

1.2.3 贝苗放养

试验地点为北海市铁山港区营盘镇大王村海域的贝类养殖海滩(21.34 °N,109.44 °E),距岸边有2.5 km,潮位低于75 cm露滩,高于75 cm淹没,试验期间最长露滩时间4.5 h。

钝缀锦蛤于2021年5月14日放养,2021年7月12日起捕。中培筐放养壳长(6.01±0.56)mm的钝缀锦蛤,200粒·筐-1,防浪格内共放6个养殖格共72筐。在防浪养殖格外设置9个养殖筐做对比。

马氏珠母贝苗于2021年5月11日放养,2021年7月12日抽样测产。马氏珠母贝笼放养壳长(44.33±4.12)mm的大规格马氏珠母贝苗, 50个贝·笼-1,共吊养351笼。

1.3 数据处理与计算

试验期间,依潮汐规律待退潮露滩时进场检查中培养殖筐和马氏珠母贝笼位置情况、滩面和筐内泥沙变化状况,取海滩水样与底质进行分析,实测筐内泥沙量。试验期间共调查检测4次。

在防浪格内采用五点取样法取0~20 cm深泥沙200 g,防浪格外波浪方向距缆绳1 m处定点取0~20 cm深泥沙200 g,烘干,采用标准检验筛(GB/T6003.1-2012)进行筛分,按优势粒组命名分类,按所占的比例统计分析底质变化剧烈程度(式1)。每次在防浪格内和防浪格外各取3个钝缀锦蛤养殖筐进行采样,每个养殖筐内随机采样30个。同时对防浪格上的3笼马氏珠母贝和防浪格外3笼马氏珠母贝进行采样,每笼随机采样30个,用电子数显游标卡尺(精度0.01 mm)测量壳长,电子秤(精度0.01 g)称量体质量,从而统计特定生长率(式2)、出肉率(式3)和存活率(式4)。

最大剧烈度(%)=(变化比例值-平均比例值)/平均比例值×100%

特定生长率(%)=(ln末体质量-ln初体质量)/养殖时间×100%

出肉率(%)=鲜组织质量/含壳质量×100%

存活率(%)=试验结束时的存活数量/试验开始时的放苗数量×100%

数据分析使用SPSS 2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ANOVA),用Duncan法多重比较来检验不同的组间差异显著性(P<0.05表示差异显著),结果以平均值(M)±标准差(SD)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环境因子

2.1.1 水质

试验期间海水水温25.0~33.5℃。盐度24~30,平均值27.8。海水pH 7.65~8.59,平均值为 8.09。溶解氧5.07~6.62 mg·L-1,平均值5.84 mg·L-1。氨氮0.06~0.54 mg·L-1,平均值0.33 mg·L-1。亚硝酸盐0.003~0.054 mg·L-1,平均值0.031 mg·L-1。磷酸盐0.046~0.500 mg·L-1,平均值0.278 mg·L-1。

据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发布的海浪信息:2021年5月11日—2021年7月12日,铁山港海域的潮汐为非正规全日潮,具有显著的潮汐日不等现象。试验期间的最高潮位629 cm,最低潮位0 cm,平均潮差253 cm ,最大潮差621 cm。潮流运动形式属往复流。平均涨潮流速为31 cm·s-1,平均落潮流速为37 cm·s-1,最大涨潮流速在70 cm·s-1,最大落潮流速93 cm·s-1,落潮流速大于涨潮流速,其差值可达10 cm·s-1以上;潮流的垂直变化不甚明显,表层流速稍大于底层,其差值一般在5 cm·s-1左右。海面出现阵风7~8级的西南大风天4 d,西南浪最大浪高1.5 m。

2.1.2 底质

如表1所示,试验结束收获时,防浪格内底质组成占比几乎无变化,粗砂占比最高为49.62%,粒径大于2 mm的砾以上物质和粉砂质黏土所占的比例极小。防浪格外海滩0~20 cm深的底质受波浪的影响有变动,变化最大的为砾(最大剧烈度为78.57%)、其次是粉砂质黏土(最大剧烈度为68.00%)。

2.2 防风浪效果

2.2.1 防浪格对海滩底质的保护效果

试验期间,防浪格外海滩0~20 cm深的底质受波浪的影响有变动,变化剧烈程度:砾>粉砂质黏土>细砂>粗砂>中砂,砾、粉砂质黏土所占比重变化稍大,中砂比较稳定,表明波浪对中砂的影响较小,防浪格内底质受波浪的影响较小。

风浪过后,实测筐内泥沙量,防浪格内的钝缀锦蛤中培筐泥沙变动少,增加和减少在3~-2 cm之间,防浪格外的对照中培筐增加和减少在5~-8.5 cm之间,用20目筛绢网作筐盖的中培筐常出现沙满筐现象,影响贝苗摄食。

2.2.2 防浪格对中培筐的保护效果

试验期间,防浪格内的钝缀锦蛤中培养殖筐无掀翻、移位的现象,防浪格外的养殖筐有明显的移位、倾斜、掀翻甚至丢失现象,表明“筐式中培钝缀锦蛤+吊养马氏珠母贝”防浪模式起到了一定的防浪效果,采用马氏珠母贝笼构建的网格化防浪设施带有消浪作用。

试验期间,吊挂的缆绳和马氏珠母贝笼下垂、变形,甚至坠地。西南大风过后,需要拉紧缆绳,调整吊绳高度,以免降低消浪效果。风浪过后,没有发现缠笼现象。

2.3 贝类生长情况

2.3.1 钝缀锦蛤海区中培情况

如表2所示,试验开始时,钝缀锦蛤的平均壳长(6.01±0.56)mm、平均壳宽(2.22±0.18)mm、平均体质量(0.04±0.01)g。试验结束时,防浪格内的钝缀锦蛤规格为平均壳长(15.79±1.03)mm,平均壳宽(6.07±0.46)mm,平均体质量(0.68±0.20)g,存活率78.23%;防浪格外的钝缀锦蛤规格为平均壳长(15.92±0.75)mm,平均壳宽(6.12±0.40)mm,平均体质量(0.64±0.09)g,存活率23.97 %。Duncan法多重比较分析表明,试验结束时防浪格内和防浪格外钝缀锦蛤的壳长、壳宽和体质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存活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表1 养殖海滩0~20 cm深底质变化情况表Tab. 1 Changes of 0-20 cm deep bottom soil of aquaculture beach

表2 钝缀锦蛤海区中培生长情况表Tab.2 Growth condition of nursery culture of T. dorsatus in the sea area

2.3.2 马氏珠母贝养殖情况

如表3所示,试验开始时,马氏珠母贝放养平均壳长(44.33±4.12)mm、平均体质量(12.94±1.92)g的大规格苗,养至2021年7月12日取样测产,测得平均壳长(50.70±4.63)mm、平均体质量(17.32±2.01)g,特定生长率1.45%,存活率94.80%。防浪格上和防浪格外马氏珠母贝的壳长、体质量、出肉率、特定生长率和存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表3 马氏珠母贝养殖情况Tab.3 Culture of P. martensii

2.4 经济效益

2.4.1 网格化防浪带建设成本

本试验选购条木、缆绳、吊笼绳、中培筐、珍珠笼等材料建设网格化防浪带体系,根据使用量测算网格化防浪带建设成本,合计25 598元,详见表4。

表4 网格化防浪带建设成本Tab.4 Construction cost of grid wave-proof belt

2.4.2 养殖生产成本

本试验进行钝缀锦蛤中培和马氏珠母贝养成,生产成本包括海域使用费、苗种费、燃料费、管理费、防浪网格维护费(材料维护费按网格防浪带建设成本的1%计算)、生产用具费等,合计总成本为9 593.96元(表5)。

表5 “筐式中培钝缀锦蛤+吊养马氏珠母贝”防浪模式养殖成本Tab. 5 Culture cost of wave-proof mode of “basket type medium cultivation of T. dorsatus+ lifting of P. martensii”

2.4.3 利润分析

“筐式中培钝缀锦蛤+吊养马氏珠母贝” 防风浪养殖模式的试验,钝缀锦蛤中培收获大规格苗:72筐×200粒·筐-1×78.23%=11 265粒,按0.50元·粒-1计,销售收入5 632.50元;吊养马氏珠母贝351笼×50粒·笼-1×94.80%=16 637粒,约288.15,按30元·-1计,销售收入8 644.50元;二项合计14 277元。网格化防浪带建设成本25 598元,使用年限3年以上,按3年计年折旧费用为8 532.67元,试验使用2个月,即为1 422.11元;因养殖不用交税金,按利润计算公式:利润=销售收入-养殖成本-折旧费,利润为3 260.93元。

3 讨论

3.1 “筐式中培钝缀锦蛤+吊养马氏珠母贝”防浪模式对环境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砾、粉砂质黏土的变化幅度较大,粗砂、中砂、细砂变化幅度较小。分析其原因,试验海滩处于低潮区,滩面泥沙经过多年风浪拍打已结实,露滩时可在上面开车辆,沙滩泥沙成分及结构特性稳定,但涨潮后遇到大风浪的情况时,海底最先被冲击的是沙滩表面的大颗粒物。庞启秀与辛海霞[9]研究表明,遭遇大风浪,往往造成海滩底质变化,表层的泥沙物质在风浪冲击下细颗粒黏性泥沙先悬扬,而在第二强动力作用下粗颗粒的沙更容易动,风平浪静后泥沙才趋向稳定。本试验砾、粉砂质黏土的变化情况证明了这个现象。

试验期间,“筐式中培钝缀锦蛤+吊养马氏珠母贝”防风浪养殖筐可抵御7~8级的西南大风,表明该养殖模式具有较强的抵抗西南浪能力。因海面风浪大,无法测定试验地点波浪高度、潮流速度等指标,暂不能量化该模式消浪能力。苏志等[10]研究结果表明,波高≥3 m为灾害性海浪,北部湾海域灾害性海浪平均每年出现2.5次,主要由台风和冷空气引发。试验期间未遭遇这种极端天气,该模式所起的作用有待进一步验证和完善。

3.2 “筐式中培钝缀锦蛤+吊养马氏珠母贝”模式抗风浪效果

日常养护检查发现,北风天和东南风天的潮流和波浪对中培筐影响很小,只有西南风达到5级或海面阵风超过7级时,防风浪中培筐才会被波浪冲击起浪花。结果表明,只有西南大风天的西南浪会危害海滩贝类养殖。根据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发布的海浪信息:2021年6月2日、16日、23日和29日,海面出现阵风7~8级的西南大风,西南浪最大浪高达1.5 m。可见,本试验构建的“筐式中培钝缀锦蛤+吊养马氏珠母贝”防浪模式有效地保护了贝苗中培筐。

试验期间养殖笼下垂、变形,甚至坠地。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受风浪冲击、马氏珠母贝增重及附着生物生长影响所导致。试验期间没有发现缠笼现象,可能是因为吊绳60~80 cm,贝笼直径30 cm,笼与笼之间有10 cm左右间距,成为透水孔隙,相对合理。

3.3 贝类生长情况分析

试验地点选择在潮位低于75 cm露滩、高于75 cm淹没的低潮区,试验期间海水水温25.0~33.5℃,盐度24~30,海水pH 为7.65~8.59,水温、盐度和pH等水质指标较稳定,适合钝缀锦蛤和马氏珠母贝生长。张柯馨等[11]研究结果表明,钝缀锦蛤稚贝对高温的耐受性更强,适宜在南方养殖,生长的适宜盐度为23.58~45.15,最适盐度为33.90。杨家林等[5]研究表明,温度、盐度环境变化对钝缀锦蛤滤食率影响显著。朱晓闻等[12]研究表明马氏珠母贝稚贝在温度26.95℃,盐度29.69,pH为8.09时,清滤率达到最大。本试验的海水水温、盐度、pH等均在其适宜生在的范围内,因此,本试验所选的地点适宜钝缀锦蛤和马氏珠母贝的生长。

试验结果表明防浪格内外钝缀锦蛤的壳长、壳宽和体质量的测量值差异不显著,但存活率相差较大。防浪格内的钝缀锦蛤的存活率比防浪格外存活率高,且防浪格外的养殖筐有明显的移位、倾斜、掀翻甚至丢失,表明防浪格内贝苗所处环境更为稳定,可以有效防范海浪和大海中的蟹类和鱼类等敌害生物对贝苗生存造成的危害。

试验结果表明防浪格对马氏珠母贝的生长存活没有影响,试验结束时马氏珠母贝的壳长和体质量均有所增加,但生长缓慢。符世伟等[13]试验结果表明马氏珠母贝最快生长期为4—8月,9—11月次之,其他月份生长缓慢,生长的第1年壳长生长极限值为56.572 mm,与本试验结果相似。本试验结束时,出肉率计算值比放养时低,分析原因可能是这一时期贝类优先生长贝壳,认为属于正常现象。

3.4 防风浪养殖模式利润分析

试验结果表明,使用面积150 m2海滩,采用“筐式中培钝缀锦蛤+吊养马氏珠母贝”防风浪养殖模式2个月获利润3 260.93元,效益可观,该防浪建造方案在养殖经济效益方面可行。

试验设计的网格化防浪结构在筐式中培钝缀锦蛤过程中解决了筐被海浪冲翻、冲走的问题,但建造成本过大,挤占了利润空间。在建设过程中可从材料选择、建造工作安排等方面进行优化,降低建造成本。

4 结论

“筐式中培钝缀锦蛤+吊养马氏珠母贝”模式试验阶段是可行的,特殊海况条件有待进一步试验。防浪格对马氏珠母贝的生长存活影响较小,而在防浪格内的钝缀锦蛤存活率显著提高。本试验有效地解决了钝缀锦蛤海区中培养殖筐被海浪冲翻、损坏等问题,在不影响马氏珠母贝生长的前提下保障了钝缀锦蛤的综合效益。本研究为钝缀锦蛤在广西防城港海域规模化海区中培提供了依据。

猜你喜欢

防浪母贝风浪
风浪干扰条件下舰船航向保持非线性控制系统
沿海地区用于防浪抗风固沙的水土保持植物资源
码头前沿钢移动防浪墙的应用分析
不怕风浪的小船
轮廓
East Side Story
风韵之梦
通透式玻璃景观防浪墙在城市堤防中的应用
马氏珠母贝红色闭壳肌F1代的家系选育及家系评定
温度和盐度对4种壳色马氏珠母贝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基因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