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担当重任的干部就不是新时代的好干部(上)
2023-04-12木子
木 子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当前,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面对时代的号角、使命的召唤、人民的期盼,新时代的干部必须靠得住、有本事、能担当。
一、没有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干部队伍,就难以建设中国式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鲜明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全党必须坚定信心、锐意进取,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主动防范化解风险,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这既是对全党发出的伟大奋斗号召,也是对全体党员干部担当时代使命的伟大政治动员令。干部是党和人民事业的骨干。奋进新时代新征程,党员干部能否牢记初心使命、发扬优良传统、勇于担当斗争,真正担负起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关系中国式现代化能否破浪前进,关系党和人民事业能否永续发展,关系党的执政目标是否能够圆满实现。
(一)百年奋斗彪炳史册,洗礼了一支赓续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传统、接续向前进的干部队伍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我们党的诞生、成长到壮大的过程,就是我们党根据事业发展需要源源不断培养干部的过程,就是无数干部朝着党的奋斗目标,担当重任、无畏牺牲、顽强奋斗的光辉历程。
源源不断培养优秀干部是我们党不断走向胜利的重要法宝。自我们党成立之日起就十分重视选贤任能,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这也成为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能够不断发展壮大、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鲜明指出,“在中国人民的伟大的斗争中,已经涌出并正在继续涌出很多的积极分子,我们的责任,就在于组织他们,培养他们,爱护他们,并善于使用他们。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并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是在一个几万万人的大民族中领导伟大革命斗争的党,没有多数才德兼备的领导干部,是不能完成其历史任务的”。通过大力培养选拔对党忠诚、英勇善战、不怕牺牲的干部,为我们党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提供了坚强的干部支撑。改革开放后,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正式提出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四化”方针。邓小平同志指出,“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这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最重要保证”。这一时期,通过大力培养选拔有知识、懂专业、锐意改革的干部,我们党励精图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实践证明,我们党总是根据不同历史时期政治路线的需要,坚持正确的组织路线,培养造就了一支适应当时形势任务的干部队伍和大批善于治党治国治军的优秀干部。
锻造过硬干部队伍是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伟大成就的关键因素。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着眼于我们党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立足于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围绕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这条主线,深刻回答了“什么是好干部、怎样成长为好干部、怎样把好干部用起来”的重大命题,提出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目标任务。围绕建强党的执政骨干队伍,开创性提出了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实现了新时代选人用人方略的守正创新;提出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立起了选人用人的时代标尺;提出了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三严三实”和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五个过硬”要求,指明了新时代干部成长努力方向;提出了全面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八个本领”和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七种能力”,鲜明亮出了新时代干部能力要求,为我们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
努力堪当时代发展重任是新时代干部的责任所在价值所在。德国著名思想家歌德说过:“你若要喜欢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党的干部担负着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责任。为党工作的历程,不仅是实现个人理想、展现个人抱负的过程,也是为党和人民创造价值、奉献自我的过程。只有在有限的生命里创造出与自己能力相称的价值,才是给自己人生的最好答卷。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能不能为党和人民事业矢志奋斗,反映着党员干部的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能不能在推进伟大事业中扛得起硬活、打得了硬仗,检验着干部的精神状态和能力本领。当前正处于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新时代党的干部要实现人生价值、创造富有意义的一生,就应当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守初心担使命、壮筋骨强本领,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不辱时代使命,加倍工作、努力奉献,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二)历史伟业任重道远,迫切需要一支初心不改、知重负重、本领高强、担当奋斗的干部队伍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全党必须坚定信心、锐意进取,主动识变应变求变,主动防范化解风险,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如铁雄关呼唤新的奋斗与担当,攻克新的娄山关、腊子口末路尤难,百年伟业绝非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迫切需要干部队伍材优干济能胜其重、不忘初心能致其远。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有定力强大的干部队伍。一个人有定力,就能不随物流、不为境转,经得起挫折,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就能静亦定、动亦定,最终有所成就;一个政党、国家、民族有定力,才能历经磨难而初心不改,始终沿着自己的方向、道路向前行。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新征程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同时,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绕不过。面对这样的大形大势,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破浪前行,需要全体干部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着力增强防风险、迎挑战、抗打压的能力,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保持强大的定力,踔厉奋发。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有能力高强的干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处在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干着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如果知识不够、眼界不宽、能力不强,就会耽误事”。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但是光有思路和部署,没有优秀的人来干,那也难以成事。绳短不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进入新阶段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迫切需要全体党员干部具备面向现代化、适应现代化、领导现代化的过硬能力,着力增强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前进的道路上,广大干部要掌握最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练就谋事之策、干事之才、成事之力。要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培养系统思维、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不断增强工作的预见性、战略性、全面性。要增强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力求在任何时候都能辨得清方向、想得出办法、扛得住压力、拿得出对策、抓得出实效。
二、必须始终把新时代好干部标准作为价值追求和行事准则
“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既为各级党组织培养选拔干部划出了重点、提供了遵循,也为广大干部自我提高、自我努力提出了希望、指明了方向。成长为一个好干部,一是靠组织培养,二是靠自身努力。新时代干部必须按照20 字好干部标准对标修炼、对照笃行,努力成为一个党和人民需要的新时代好干部。
(一)把理想信念作为党性之魂,始终信念坚定、对党忠诚
一个党、一个民族,尤其是党的干部,如果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就会缺钙,就没有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
云南省蒙自市基层党组织组织党员在查尼皮村中共云南一大会址参观学习 (刘建明 摄)
心中有信仰,脚下才有力量。信仰,是人对某种思想、主张坚定不移地认定,是实现理想和奋斗目标的引领力、内驱力和支撑力。法国作家雨果曾说:“信仰是人们所必需的,什么也不信的人不会幸福。”信仰,是净化灵魂的甘露,是催人奋进的战鼓,是战无不胜的力量。心中有信仰,前行才有方向、脚下才有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无论是处于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从未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背离或放弃马克思主义,我们党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革命战争年代,方志敏在狱中写下“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的豪言壮语。浩然正气永存天地之间,英勇豪迈激荡历史长河。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了党和人民事业视死如归、流血牺牲,靠的就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理想信念坚如磐,风雨不动安如山。印度诗人泰戈尔曾说:“信念是鸟,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际,感觉到了光明,唱出了歌。”一个没有理想信念的人,就像在黑暗中行走找不到方向;只有朝奋斗目标飞奔的人,才是美好生活的播种者。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由百折不挠的信念所支撑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具有更大的威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反复强调理想信念的重要性,纵览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我们党之所以能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归根到底是因为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对于新时代党员干部来说,要在理论修养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实践工作中强化理想信念,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
理想信念坚定,对党绝对忠诚是核心。忠诚,原意指为了正义的事业无条件地付出自己的一切,引申意为尽心尽力,诚诚恳恳。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坚定和对党忠诚是紧密联系的,对党忠诚是对理想信念坚定的最好诠释”,“对党绝对忠诚要害在‘绝对’两个字,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对党忠诚,只有真忠诚,没有假忠诚;只有实忠诚,没有虚忠诚;只有全忠诚,没有半忠诚。新时代的干部,必须始终对党忠诚老实,忠诚于党的信仰、忠诚于党的组织、忠诚于党的理论、忠诚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身许党、以身报党,党叫干啥就干啥,坚决做到服从组织安排不留余地、执行组织决定不讲条件,坚决杜绝言行不一、阳奉阴违,坚决不当“两面派”、不做“两面人”。
(二)把人民至上作为从政之本,始终为民服务、无私奉献
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立场,就是人民立场,就是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如果失去了人民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新时代党员干部只有坚定站稳人民立场,注重增进人民群众对党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紧紧地把人民群众凝聚在党的周围,才能汇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政治文明史,无数政权的兴衰深刻证明,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我们党像种子一样,只有扎根于人民群众这个土壤中,才能充分地吸收养分,进而生根、发芽,最终才能开花结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只要我们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就可以获得无穷的力量,风雨无阻,奋勇向前”。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党之所以能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和风险挑战,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胜利,关键就在于我们始终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全心全意服务人民,得到了人民的衷心拥护和支持。可以说,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求解放、求进步的历史,就是一部紧紧依靠人民、团结带领人民不断走向胜利的历史。
造福于民是最大政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是人民的公仆”。身为党的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努力为人民群众造福就是天职,就是当仁不让、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这个责任没尽好甚至没尽到,就连基本的要求都没达到,更不要说做合格的共产党员、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干部。为民造福更是党的干部的最高追求,必须始终奋斗、终身奋斗。新时代党的干部任何时候都要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深植于脑中,时刻把群众的疾苦挂在心头,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新期待,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重要着力点,以造福人民作为最大政绩,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眼,认真解决好人民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踏踏实实干出几件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来,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人民幸福就是最高的赞誉。应该追求什么样的政绩、如何追求政绩,如同一面镜子,时刻反映着共产党人的情怀境界格局,时刻检验着理想信念宗旨。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政绩,是践行党的宗旨的根本要求,是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集中体现。党员干部为党工作,干的是党和人民的事业,自己手中的权力、所处的岗位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就只能用来为民谋利、为民造福。树立的政绩观,就只能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政绩观,就应当自觉以为人民谋幸福为己任,努力追求以人民为中心的政绩、经得起人民检验的政绩、老百姓实实在在需要的政绩,用自己的“苦”,换来百姓的“甜”,既是党性使然,也是价值所在。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这好那好,不如群众说好。新时代党员干部必须把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做好一切工作的标准和尺度衡量,在为人民服务中,心甘情愿地消耗自己,始终忘我工作、吃苦耐劳、埋头苦干、甘于牺牲,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三)把尽心尽责作为履职之基,始终勤政务实、苦干实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勤政,就是要坚持恪尽职守,勤于政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务实,就是要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重实际、办实事、求实效。”勤政务实是对党员干部执政能力的基本要求,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干部作风上的真实体现。
责任是动力的源泉,勤勉来源于责任。英国政治家丘吉尔曾说:“高尚、伟大的代价就是责任。”高尔基曾说:“天才是由于对事业的热爱而发展起来的,天才就其本质而论只不过是对事业、对工作过程的热爱而已。”一个民族缺乏责任,终将走向没落;一个家庭缺乏责任,终将走向衰败;一个人缺乏责任,终将一事无成。所以,一个人可以清贫,可以不伟大,但不可以没有责任;而一个人能走多远、取得多大成就,则取决于他尽了多少责任。责任是人生成长和干事创业的前提和动力。成长要靠责任,每个人在不同的成长阶段都要担负不同的责任;履职要靠责任,有了责任就有目标动力,就能做到爱岗敬业、只争朝夕,埋头苦干、不负韶华。所以说,责任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动力源。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带头知责、担责、尽责、履责,创造出党和人民满意的业绩。
职务就是责任,在岗就要尽责。“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坚持责任导向,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再艰难的历程也能度过,再危险的困难也能克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干部必须有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能否敢于负责、勇于担当,最能看出一个干部的党性和作风”,“要用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赤诚”。岗位是舞台,责任是态度。党员干部是一种岗位、一种特殊的职业、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组织任命一个岗位的干部,就是赋予其相应的责任,而且职位越高责任越大,权力越大责任越重,就一定要时刻牢记心中有责,不断提高工作能力、严守“三严三实”、恪尽职守、勤勉工作,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对岗位责任一清二楚,做到在岗一分钟、奋战六十秒,在殚精竭虑中体现人生价值。
实干者吃香,有为者有位。“不让老实人吃亏”,让有为者有位,是我们党干部工作的一贯原则,映射出选人用人的朴素逻辑和正确导向。干事创业容不得庸懒散怠,改革创新容不下为官不为。任何事业都需要实干家的奋斗,与其这山望着那山高、坠入升迁焦虑的深渊难以自拔,不如立足岗位,奋发有为。历史不会辜负实干者,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没有功劳就谈不上苦劳。现在一些干部,在一个地方干了三五年,就认为自己被“拴”住了、耽误了前程。要明白,成功没有捷径,实干成就梦想。干任何事情都没有近道可抄,实干是最靠谱的“捷径”,离开了实干,为人就会急功近利、好高骛远,干事就会作风漂浮、华而不实,这样的路不是“捷径”,而是“歪路”“邪路”“断头路”。作为党的干部,一定要稳住心神、扑下身子,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做到“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做到人在岗上、身在事上、心在责上,集全部心思于工作,倾一切才智于事业,以日积月累成就千里之功。
(四)把有位有为作为履职之要,始终敢于担当、奋发有为
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职、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党员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
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开始就自觉把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责任牢牢扛在肩上。一百多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正是因为无数党员干部凭着这份担当精神。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面临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开辟了治国理政的新境界,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新的辉煌成就。可以说,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就是一部无数干部为党和人民事业担当的历史。
担当是干部奋进新征程的使命所在。“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就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新征程召唤新使命,新使命需要新担当。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实现梦想的每一步都不可能轻而易举,未来必定会面临这样那样的风险挑战,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需要广大干部拥有“横刀立马、舍我其谁”的胆识、“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意志,具备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责、为民造福的政治担当,在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中,始终坚定政治信仰,真正扛起共产党人肩上的使命担当。
真将帅一定拥有真担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做难事方能成大业。畏难苟安不是共产党人应有的品质。当干部就一定要承担与职务相对应的责任,没有担当的干部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干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人一世,为官一任,要有肝胆,要有担当精神”,“要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不要捂着乌纱帽为己当官,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得有成事的真本领”。新时代干部真正成为推动事业发展的真将帅,就要有真担当、真本事,做到既本领高强、又政治过硬,既有担当的意愿、也有担当的勇气,既有担当的能力、也有担当的方法,既有担当的自觉、也有担当的作风。要练就干事创业的“两把刷子”,掌握担当作为的“十八般武艺”。
(五)把自我革命作为终身之题,始终清正廉洁、永葆本色
花以芳香而美,官以廉洁而贵。清正廉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内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与生俱来的价值取向和一以贯之的政治本色。历史和现实都一再表明,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既是我们党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制胜法宝,也是共产党人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生动实践中不可动摇的基本遵循。
清廉不仅是品德,更是根本的能力。古往今来,不管时代如何前进,社会如何发展,“廉洁”始终都是从政者修身做人的基本准则,始终代表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不仅是保障从政者个人平安成长的“护身符”,也是检验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一个单位风清气正环境的“度量衡”。清正廉洁是我们党对党员干部在岗履职的根本要求、一以贯之的道德底线,不仅是一种品德,也是一种能力。党员干部是党的形象代表,只有自己管好自己,始终做到清正廉洁,才能至廉而威、至公而信、至严而范,工作中才能赢得群众信任、获得群众支持,从而具有强大的号召力、感召力和凝聚力,也才能真正承载起时代重任和历史使命。对于干部来说,工作能力有强弱之别,但清正廉洁没有有无、强弱之分。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习近平总书记以诗言志,对新时代干部严以修身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清正廉洁是共产党人应有的政治本色。从我们党诞生之日起,清正廉洁作为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就始终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连接在一起,使我们党赢得人民信赖、爱戴和拥护。清正廉洁,是融入中国共产党人血脉之中的不变本色,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代代传承的红色基因。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既是我们党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制胜法宝,也是共产党人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生动实践中不能动摇的基本遵循。清正廉洁是为政的基石,也是为官从政必须涵养的品格。干部要在清正廉洁上作出表率,在实践历练中增长经验智慧,在坚守初心、勇担使命中涵养清正之气。
人生贵在自律,从政贵在廉洁。高尔基说:“哪怕对自己一点小的克制,都会使人变得强而有力。”就是告诉人们,自律使人优秀。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只有努力追求道德“高线”、牢牢坚守法纪“底线”,为官从政才能走得正走得远,才是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新时代的干部一定要自身净,正确处理公私、义利、是非、情法、亲清、俭奢、苦乐、得失的关系,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能够坚持原则、恪守道德,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利,始终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为官。一定要自身硬,在细微处严格要求自己,注重小节,防微杜渐,不断加强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塑造,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旗帜鲜明,按党性原则办事,做到无愧于党、无愧于民、无愧于心。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