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昌绪 从“材料人”到战略科学家
2023-04-12聂容止
聂容止
师昌绪的一生都在和各种各样的材料打交道,在高温合金、合金钢等领域为中国创造了多项第一,研制出了中国第一个铁基高温合金,领导开发了中国第一代空心气冷铸造镍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被国外同行称为“中国高温合金之父”。
“忧国不谋生。八载隔洋同对月,一心挫霸誓归国,归来是你的梦,盈满对祖国的情。有胆识,敢担当,空心涡轮叶片,是你送给祖国的翅膀。两院元勋,三世书香,一介书生,国之栋梁。”这是2015年2月27日“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组委会给一位老人的颁奖词。只是此时,这位老人已经离世,“感动中国”颁奖典礼现场,属于他的那尊奖杯被放在烛光和白玫瑰花前。
他曾说:“作为一个中国人,就要对中国作出贡献,这是人生的第一要义。”“一心为国,兢兢业业”,正是他一生的写照。
他一辈子都在和各种各样的材料打交道,在高温合金、合金钢等领域为中国创造了多项第一;他是中国高温合金开拓者之一,研制出了中国第一个铁基高温合金,领导开发了中国第一代空心气冷铸造镍基高温合金涡轮叶片。他就是被国外同行称为“中国高温合金之父”的著名材料学家、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师昌绪。
“中国一定要强”
师昌绪出生在河北省徐水县(现保定市徐水区)大营村一个五世同堂、四世同居的书香门第,在同辈兄弟12人中排行老七。父亲师克和是清末秀才,以教书为业;母亲知书达理、勤劳善良。
当时,师家有40多口人,虽有两三百亩地,但因人口较多,过得并非锦衣玉食。生活在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家庭中,师昌绪从小就学会了忍耐和礼让,逐渐养成了坚忍、温和、宽以待人、吃苦耐劳的性格。
师昌绪的父亲虽然是教书先生,但大营村却没有小学,师昌绪只能到两三里外的邻村荆塘铺小学就读,每天中午还要赶回家吃午饭。
师昌绪的小学学业是分3段读完的,在荆塘铺小学读了1年后便转到徐水县城的模范小学,读完三年级后又升入徐水县立第一高小,直至小学毕业。
师昌绪并非是一个天资聪慧的孩子。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老师要求同学们一天一夜之内背会孙中山的遗嘱,师昌绪因背不出来而被罚站。
“勤勉用功最后帮助七哥成就了大事。”堂弟师昌泉回忆道。虽然天资并不是很好,但师昌绪从小就喜欢读书,也非常用功,经常搬个小板凳独自躲到家中一个僻静的小院子读书,一坐就是一天。兄弟们玩耍的事他一概不参与,简直就是个“书呆子”。他也因此被家人戏谑地送了个“老院子”的绰号。
进入高小后,师昌绪则更加勤奋,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当时,他希望以后能够成为一名高小老师,并在高小毕业后得偿所愿考入河北保定第二师范。
但外敌的入侵彻底改变了师昌绪的人生轨迹,他不仅目睹了饥荒和战乱,还亲历了侵略者带给老百姓的灾难。随着日军侵占北平,保定也危在旦夕,熊熊战火越烧越近,师昌绪的三嫂也被日本飞机投下的炸弹炸死了。
在一个中秋前夜,这个大家庭经过反复商量,一致决定誓死不做亡国奴,在泥泞中开始了向大后方举家南迁的逃亡之旅。历经一路艰险,师昌绪随家人来到河南,转入冀绥平津联合中学(后来该校迁到豫西淅川,改名国立第一中学)继续学业。“中学里全是逃难的人,一唱‘我的家在松花江上,全堂痛哭。”
刻骨铭心的流亡经历,让师昌绪明白,只有国家强盛起来,才不会任人宰割,他含泪在心中树立了“中国一定要强”的坚定信念。
怎样才能强盛?对此,师昌绪深有感触:“沙河边上,铁路桥已被炸断,只有十几米长的一条独木板,桥下洪水滔滔,稍有不慎就会丧生,所以呼喊声连成一片,争相逃命,草木皆兵,天空偶尔飞过一只老鹰,都会被误认为是日军飞机来轰炸。”
这个谦和的少年意识到,想要强盛,就必须得开矿、炼钢、修铁路,中国要强盛,就必须有自己的钢铁工业,唯有实业救国才是出路。
1941年,因为没有去昆明的路费,师昌绪放弃了保送西南联大电机系的机会,怀揣实业救国的理想,考入了国立西北工学院矿冶系。
对于报考矿冶系,师昌绪在晚年的回忆录中说,他当时主要出于两个现实考虑:一是那时实业救国的思想根深蒂固,开矿炼钢当属首位;二是国立西北工学院矿冶系设备比较齐全,教学设备没有受到太大冲击。
师昌绪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大学生活,每天早起晚睡,既不午休,也不休周末,4年来平均成绩名列第一。1945年毕业后,作为全班第一名及5名“林森奖学金”获奖者之一,师昌绪被推荐到资源委员会四川綦江电化冶炼厂从事炼铜工作。
“我的祖国需要我”
1948年8月,师昌绪乘坐“麦格将军号”运输舰离开上海到美国密苏里矿冶学院继续深造。仅用了9个月的时间,他就获得了密苏里矿冶学院的硕士学位。1950年2月,他又进入欧特丹大学继续学习,不到两年半,便以全A的成绩获得博士学位。
就在师昌绪雄心勃勃地拿着博士毕业证书,准备回新中国发光发热之际,朝鲜战争的爆发打乱了他的计划。美国司法部禁止学习理工医学科的中国留学生离开美国回中国,师昌绪和钱学森等35人成为美国明令禁止回到中國的学者。
美国不允许中国留学生出境,师昌绪只好先在美国就业。因为科研上取得过优异成绩,麻省理工学院向他抛出橄榄枝,他加入了美国金属学科学家莫里斯·科恩的团队继续做博士后。
在美国留学及滞留期间,师昌绪取得了令人艳羡的科研成就。
最初,在密苏里大学矿冶学院攻读硕士,他利用各种元素真空中蒸气压不同的原理,从炼铅的锌熔渣中分离银获得成功。当时,真空冶金尚处在实验室阶段,他的开拓性研究改进了百年来用锌提取液铅中金银的方法。
在欧特丹大学,他完成了有关铟-锑-砷三元合金相图的博士论文,为今天化合物半导体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在麻省理工学院做博士后研究期间,他的研究项目为美国空军的研究课题“硅在超高强度钢中的作用”,而他的研究成果之一“300M超高强度钢”基本解决了飞机起落架经常发生断裂事故的问题,成为当时美国应用最广泛、声誉最好的起落架用钢,至今仍是国际上普遍应用的重要航空材料。
在工作之余,师昌绪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大都花在了争取回国上。“回国的历程简直就像一场战争!”面对美国政府的阻挠,中国留学生联名起草了一封致时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的公开信。师昌绪在波士顿的公寓中用旧的滚筒式油印机印刷了上千份公开信,并在纽约分发,为中国留学生回国争取社会支持。
师昌绪当时的合作导师莫里斯·科恩很是看好他,当得知师昌绪一直在为回国做努力后极力挽留,问他是不是嫌工资低、职位低,并强调这些都可以再谈。
师昌绪斩钉截铁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在美国我无关紧要,但我的祖国需要我!我是中国人,所以我要回去!”
“回去,回家,报国”,师昌绪没有一刻忘记过这6个字。
“你要回中国呀?”1954年夏天,从美国波士顿到纽约的火车上,列车员仔细端详了一位亚洲面孔的年轻乘客后问道。年轻人就是师昌绪。当时中国留学生的去留正成为美国媒体和民众关注的焦点,而师昌绪则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波士顿环球报》在相关报道中刊登了师昌绪的大幅照片。
所有艰难困苦都不能阻挡一颗为国效力的心。历经5年的抗争,1955年6月,师昌绪终于登上了开往中国香港的客轮,终于回到了朝思暮想的祖国,终于踏上了报效祖国的征程。
师昌绪说:“我们这一代人在被列强欺凌的旧社会长大,留学美国后冲破一切阻碍回国,一干就是几十年无怨无悔,就是抱着一个强国的梦想。”
“中国人也一定能做出来”
回国后,师昌绪服从分配进入位于辽宁省沈阳市的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工作。师昌绪说:“既然已经历尽辛苦回到祖国,就不能挑肥拣瘦,要根据国家的需要决定自己的去向!什么地方需要我,我就到那里去!”
他说:“人生观定了以后,它就永远不会变。我的人生观就是要使祖国强大。”这一爱国底色贯穿了他默默奉献的一生。
1964年秋天的一个深夜,一位客人匆匆敲开了师昌绪的家门。
此时的师昌绪已经归国9年,为了新中国航空航天的需要,他已转入高温合金这个高精尖领域,并带领他的团队,取得了不俗的成果。
从1957年起,师昌绪负责金属研究所“合金钢与高温合金研究与开发工作”。高温合金是当时航空、航天与原子能工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材料。师昌绪针对当时受国际封锁,国内镍、铬缺乏的现实,提出大力发展铁基高温合金和高合金钢的建议,研制出我国第一个铁基高温合金,并建议将中国丰产元素稀土用于高温合金冶炼。同时,他提出的“微量元素控制的低偏析技术”,大大提升了我国铸造高温合金的品质,这项被世界公认的原创性工作,在数十年之后为他赢得了国际材料研究学会联合会“实用材料创新奖”……
几年时间里,师昌绪几乎跑遍国内航空发动机生产厂家,帮助他们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被人们称为“材料医生”。
而这一次的访客是时任航空设计院副总工程师的荣科,带给师昌绪的是又一个难题:“我们准备在新一代喷气式飞机发动机中使用高温铸造合金空心叶片,这叶片就仰仗你们了……”
涡轮叶片的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航空发动机和高温合金的水平。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研制出铸造空心涡轮叶片,大幅提高了航空发动机的性能。当代航空发动机的关键部位是高温涡轮,被誉为“发动机的心脏”,而涡轮叶片又是关键的关键。
1964年,我国自行设计的超音速歼击机问世,但大推力的航空发动机却迟迟没有着落,高温空心涡轮叶片正是其中的关键难题。很多人认为这项技术受到美国严格封锁,中国想要做出来是异想天开,不可能完成。
“当时别说没见过空心涡轮叶片,我就连听都没听说过。”虽然对空心涡轮叶片一无所知,但师昌绪却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项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既然美国人做出来了,我想中国人一定也能做出来”。
师昌绪能参考的所有资料只有别人画给他的一张空心涡轮叶片的外观草图。从一张草图开始,师昌绪带领课题组仅用了1年时间就攻克了造型、脱芯、合金质量控制等一系列难关。1966年12月,由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片铸造九孔空心涡轮叶片装机试车成功,为“战鹰”换上了新技术的“心脏”。
空心涡轮叶片的诞生使我国涡轮叶片的发展一步迈上了两个台阶:一是由锻造合金改为真空铸造合金,二是由实心叶片变为空心叶片。同时,这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后第二个掌握这项尖端制造技术的国家。有人形容师昌绪是“用百米冲刺的速度完成了一次马拉松长跑”。
后来,有人问师昌绪为何敢接下这么一个重担,他回答道:“这就是胆识,而胆识是基于基础知识、经验、决心和责任心的。而且,如果都畏难不敢干,中国航天如何进步!”
“做人最重要”
1983年,一纸调令从北京飞到了沈阳。时任金属所所长的师昌绪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这意味着,此后他不再只是一名研究材料的专家,而要承担起管理者和决策者的角色,成为推动我国材料科学乃至整个科技事业发展的战略科学家。
作为战略科学家,师昌绪在我国科技发展历程中的一些关键时刻,都发挥了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科学家所应有的积极作用。
早在1982年,师昌绪就在沈阳主持组建了我国第一个腐蚀专业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并与张光斗、吴仲华、罗沛霖联名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题为《实现四化必须发展工程科学技术》的文章,明确指出大力发展工程科学技术的必要性和方法,奏响了成立中国工程院的序曲。
1992年,他又再次同张光斗、侯祥麟、张维、王大珩、罗沛霖联名上书中央,详细阐明成立中国工程院的必要性和急迫性。1994年,经中央批准,中国工程院正式成立,师昌绪当选为首批院士和首届副院长,并两次主持了关系中国工程院长远发展的学部调整调研。
在担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时,他就我国基金制的发展提出了很多具有创见的建议。他主持编写了《学科发展战略研究》,为我国基础研究的资助指明了方向。1997年,我国启动重大基础研究规划的立项工作,一开始只有农业、能源、信息、资源环境与生命科学5个领域。在师昌绪等科学家的积极建议下,材料也被列为重点支持领域之一,推动我国材料科学研究驶入了快车道……
师昌绪在很多大事上也都体现出了作为一个战略科学家敏锐独到且具有前瞻性的战略眼光。
1983年,师昌绪上书国务院,建议“加速研制大推力航空发动机,为21世纪的到来做准备”。后来,此建议被采纳,大推力发动机被列为我国航空发动机研究的重点。十几年后该发动机投产,就是今天已批量生产的“太行”。
1986年,用几十年建成的几十个材料腐蚀数据网站,由于科技体制改革,即将无人管理,这意味着这些宝贵的数据很可能会毁于一旦。时任国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员会副主任的师昌绪积极推动了这些数据的保护工作,“这些数据,是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不能少的一些数据,所以必须保护、保存好这些数据”。后来,不管是核电站建设还是三峡大坝的建设,这些数据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00年,他给国务院科教领导小组写了《纳米科学技术的现状及本人对我国如何开展这项工作的意见》的报告,建议国家对“纳米科技”予以重视并指导协调使其有序发展,他的意见很快被国务院采纳。他还倡导并参与了我国高强碳纤维的研发与应用,目前T300级国产纤维生产已立足国内。
“我做这些都是从国家的需要出发,基于自己的知识、经验和预测的能力。做这些事情不能光倡导一下,要负责到底。”在师昌绪看来,“一个大政策错了,就糟糕了”。
师昌绪说:“通过多年的实践,我悟出了做人、做事和做学问的准则,成为我遵循多年的座右铭:做人要海纳百川,诚信为本,忍让为先;做事要认真负责,持之以恒,淡泊名利;做学问要实事求是,勇于探索,贵在发现与创新。其中,以做人为最重要。”
师昌绪一生都在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呕心沥血并不遗余力地奋斗着,从“材料人”到“战略科学家”,他的每一个脚步都踏在国家最需要的地方。
“使中国富强是唯一的目的,只要是对中国有好处的,我都干!”师昌绪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