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2023-04-12赵铭思
赵铭思
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开放和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统筹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国家安全和塑造国家安全,更好地以系统观念构建大安全格局,全力筑牢维护国家安全的铜墙铁壁。
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国家安全是一国生存发展的重要前提,维护国家安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国家安全作为头等大事,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国家安全作出战略擘画、全面部署,创造性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做好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先后91次提到“安全”二字,并明确指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这为新征程上的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指明路径。
国家安全体系取得突破性进展
“备豫不虞,为国常道。”新形势下我国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面临的威胁和挑战增多,迫切需要科学的安全理论指引。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家安全问题,推动国家安全工作在制度、法治、方略、工作举措上取得了许多明显的突破性进展。这其中有一条贯穿各个方面的红线,就是总体国家安全观。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以及后来在实践中的丰富发展和日臻完善,使其已经成为一整套系统的国家安全观理论体系。
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
总体国家安全观涵盖政治、军事、国土、经济、金融、文化、社会、科技、网络、粮食、生态、资源、核、海外利益、太空、深海、极地、生物、人工智能、数据等诸多领域。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新形势下维护和塑造中国特色国家安全的行动指南。
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完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强化国家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切实贯彻落实国家安全战略,持续加强国家安全法治保障,不断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形成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强大合力,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对此我国设立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
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加紧构建形成,以国家安全法为引领,制定出台国家情报法、反恐怖主义法、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国防交通法、网络安全法、核安全法、外商投资法、数据安全法等一系列国家安全法律法规。特别是2020年6月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制定出台,堵住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在维护国家安全方面存在的制度漏洞,为新时代依法捍卫国家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制定完善国家安全战略体系,进一步明确国家安全战略指导方针、中长期目标和重点领域国家安全政策,指导统筹用好各种战略资源和国家战略手段。2015年1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国家安全战略纲要》,为我国在新形势下全面保障国家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战略支撑;2021年11月审议通过《国家安全战略(2021-2025年)》,对构建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新安全格局,统筹做好重点领域、重点地区、重点方向国家安全工作作出部署。
国家安全学创始人、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刘跃进表示,近年来,我国陆续颁布实施了反间谍法、新国家安全法、反恐法、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网络安全法、国家情报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使我国的国家安全法律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这些新颁布的法律,与宪法和刑法中的国家安全条款,以及国防法、保密法、反分裂国家法等传统领域的国家安全法律,还有许多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国家安全法律,初步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国家安全法律体系。
推进建立国家安全情报信息工作协调机制,完善国家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国家安全审查和监管制度、国家安全危机管控制度、国家安全保障体系等一系列制度机制,国家安全工作合力和整体效能进一步增强。2020年12月印发《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办法》,建立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工作机制。2022年2月印发《“十四五”国家應急体系规划》,提出推动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建成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国家应急能力体系。此外,还推动建立国家安全决策咨询机制和跨部门会商机制,提高国家安全科学决策水平;落实国家安全工作督促检查和责任追究机制,提升维护国家安全执行效能。
通过一系列工作协调机制的建立健全,为我国在新形势下全面保障国家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战略支撑。
夯实国家安全的社会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动员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汇聚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力量,夯实国家安全的社会基础,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风险,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
2022年4月1日,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在“中国普法”微信公众号开展为期30天的“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有奖竞答”活动。单位和个人若发现传染病、动植物疫病,应当及时向什么部门报告?网络产品、服务具有收集用户信息功能的,其提供者应当怎样确保用户信息安全……一系列贴合生活场景的内容,向群众深入浅出地普及了身边的国家安全领域法律常识。
活动启动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各地各部门纷纷认真组织、积极参与。据统计,活动开展两周,全国参与答题总人数已达1.1亿人次,有力推动了国家安全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普及,在全社会营造了维护国家安全的浓厚法治氛围。
2022年4月13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幸福小学与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三毛小学共同举行了国家安全教育“云课堂”主题班会,向学生介绍了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的来历、意义,并观看教育短片。
“两所小学通过同上一堂国家安全教育课,实现国家安全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融合,促进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让国家安全教育这颗种子在各民族学生心里生根发芽。”幸福小学老师李熔表示。
国家安全教育与每个人息息相关,人民的安全就是最大的安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设立,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制定,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设立……进入新时代以来,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实现了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进军营、进网络,人民群众国家安全意识显著增强,推动大安全理念深入人心。
“单者易折,众则难摧。”维护国家安全,人人有责,人人可为。
从北京“朝阳群众”到天津“小巷管家”,再到“枫桥经验”发源地浙江诸暨的“红枫义警”,他们不仅在摸排提供线索、打击违法犯罪上“战功卓著”,也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了重要力量。除了个人的参与,不断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也是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构建大安全格局的题中应有之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公共安全水平和治理能力得到显著提升,社会大局保持长期稳定,续写了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成为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国家之一。但也要看到,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各类突发事件仍易发频发,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势在必行。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通过加强国家区域应急力量建设进一步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和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安全感。
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既要善于运用发展成果夯实国家安全的实力基础,又要善于塑造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安全环境。新征程上,要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做到坚持发展不停步、维护安全不懈怠,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高质量的技术发展带来了安全领域的持续突破。旷视科技公司的人脸识别技术、科大讯飞公司的语音识别技术、大疆创新科技的无人机技术、商汤科技的人工智能软件开发等,均在其所在技术领域进入了国际领先行列。这些新技术在安全防范领域广泛应用,北京鑫奥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各类科技安防企业,在安全工程设计施工、信息系统安全维护、安全软件开发等服务中,大量采用安全审计、人脸识别等先进技术,有效增强了客户的安全防范能力,提升了技术安全防范的水平。
高质量的安全服务也为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旗下的海康威视公司等企业,通过多年创新发展,将物联感知、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服务于各个行业,在安防监控研发等领域具备了显著优势,为全球1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提供安全产品和服务,在G20杭州峰会、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一系列活动均有突出表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统筹发展和安全,必须要确保关键领域安全可控,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守牢底线。
粮稳天下安。我国坚持重农抓粮,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2022年粮食产量达到13731亿斤,创历史新高,人均粮食占有量远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国际粮食安全标准线,做到了“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中国人的饭碗端得更牢了。
2023年2月发布的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部署的第一项任务,就是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一号文件强调,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强化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物质基础,健全农民种粮挣钱得利、地方抓粮担责尽义的机制保障。
能源被喻为工业的粮食、国民经济的命脉,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2014年以来,我国能源自主保障能力始终保持在80%以上。国内能源的增产增供是抵御市场异常波动、守住能源安全底线的核心。2022年国内一次能源生产总量46.6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9.2%;原煤、原油、天然气分別增长10.5%、2.9%和6%。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长利表示,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要更加重视。
向高处攀登——海拔4600米,全球最大的水光互补电站柯拉光伏电站火热建设;向深海进军——我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二期工程,向5000米的海底挺进;向自立自强迈进——广东省惠州市,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的核电机组进入设备安装高峰期……
一项项重大工程项目不断夯实能源安全基础,为现代化建设加“油”、打“气”、充“电”。
安全,更是每个人实打实的感受。
我国新冠死亡率保持在全球最低水平,创造了人类文明史上人口大国成功走出疫情大流行的奇迹;群众安全感提升至98.62%;长期处于全球命案发案率最低国家行列……
拥有长期安全稳定发展环境的中国,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在推进现代化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证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2023年4月15日是我国第八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要以此为契机,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开放和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统筹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国家安全和塑造国家安全,更好地以系统观念构建大安全格局,全力筑牢维护国家安全的铜墙铁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