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家具地域性设计研究
2023-04-12曹程龙朱蓉
曹程龙 朱蓉
关键词:城市家具 地域性 无锡 设计原则 设计策略
引言
城市家具与城市发展紧密相关,作为城市的重要载体,对其进行研究和实践有利于塑造城市特色形象和延续文脉,对城市地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外对城市家具已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和实践,使其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国外研究集中于城市家具人性关怀、历史遗存价值、用户体验及信息技术手段的探索,如Lesan Maryam[1]等提出利用城市家具设计引导人群交流互动,促进来自不同种族与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社交活动;又如关注弱势群体的特殊需求,从弱势群体的有用性角度出发,采取多种途径收集数据,对城市家具进行使用上的优化升级;Yahya Bulut[2]等针对古老街道喷泉展开研究,分析其在民生、经济、宗教等方面的历史用途,并推测其未来仍将对城市各方面产生影响;Pizzato G Z[3]等从用户角度研究其情绪特征及机制,并分析与用户情绪相关的城市家具属性;Nassar M A[4]等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城市家具作为环境数据的实时监测器,为管理和用户群体提供精准个性化的信息反馈。又如相关学者在信息传递方面提出将射线追踪工具等先进技术与相关交通设施相结合,以更便捷地实现设施间的信息传递。
国内对城市家具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但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与成果,其研究集中于城市家具地域性设计、系统化与规范化设计、城市家具与城市公共空间关系及城市家具与生态可持续等方面,如皮永生[5]探讨了城市家具相关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鲍诗度[6]对城市家具的规范性和系统性作出了较为科学的分类和研究,并强调中外城市家具的区别性,鼓励设计符合中国特色的城市家具;宋树德[7]等对连云港市系统性城市家具建设过程中的重难点问题、建设与管理模式以及系统建设的历程等进行经验的总结;张秋梅[8]对城市街道家具进行了分类,并阐述其功能、属性以及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系;赵俊杰[9]从城市品牌、城市道路导视系统和城市小品三方面对城市家具系统的生态可持续进行研究。上述成果为本研究开拓了思路,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的借鉴。
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无锡太湖湾科创带、梁溪科技城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叠加,正赋予着梁溪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作为城市发展更新中重要环节的城市家具,在其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被大大提高。鉴于此,本研究通过对无锡梁溪区城市家具的实地调研,从地域性角度出发,梳理总结现状问题并得出优化设计原则与策略,以此为后续城市家具更新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也为后期城市立足于本土特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助推作用。
一、城市家具
(一)“城市家具”一詞最初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欧洲,在我国率先使用“城市家具”的是漆德琰;其后鲍诗度等在《城市家具系统设计》中首次对城市家具规划进行了详细阐述;首部以“城市家具”为名的相关规范是《石家庄市城市家具配置导则》[10]。2015年12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第十八条中正式确立“城市家具”为中国城市建设管理的重要内容。
(二)城市家具主指城市中为方便人们进行健康、舒适、高效的户外生活而在城市公共空间内设置的一系列相对于室内家具而言的设施[6]。它是城市功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特色形象的重要载体,其发展趋势呈现从简单的实用功能向物质与非物质功能并重的跃升倾向[11]。相比其他城市元素而言,由于城市家具单位体积较小且易更替,在城市的持续发展过程中常对其进行更新改造,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促进城市的迭代发展。
二、地域性设计
“地域”一词通常是指某一地域空间,又称区域。“地域性”是指与一个地区相关联的本性或特性,它是人生存的自然环境与生俱来的特性,它反映在人类社会环境中,并使得当地人文环境同样带有与之对应的特性。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相辅相成,构成的共同体所具有的特征,便是一方场所的地域性[12]。
“地域性设计”是指建立在地域性基础上的设计,设计与自然和人文环境构成特定的逻辑关系,这种关系需要在设计活动时充分考虑到地域性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因素,以此满足人们对其物质和精神功能的需求,创造出融入地方的,“土生土长”的城市家具设计。
三、无锡梁溪区城市家具地域性设计研究
(一)无锡地域文脉
无锡位于江苏省东南部,南濒太湖,北临长江,境内多为平原,星散分布着低山、土丘。全市总面积约4627.47平方千米,其中山区和丘陵面积为782平方千米,约占总面积的16.9%;水面面积为1342平方千米,约占总面积的29.0%,自然山水条件优越,是一座生态宜居的山水城市。
优越的自然环境孕育出浓厚的历史底蕴,作为江南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无锡拥有吴文化、园林文化、江南水文化等地方人文特色,是一座历史悠久,地域特色显著的江南文化古城。
(二)无锡梁溪区城市家具现状问题
梁溪区位于无锡市中心区域,是全市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由于区域划分经历多次变革,各片区发展程度不一,同时在城市家具建设上涉及多方管理,经常出现信息不对称,协调不及时等问题,致使家具设施常处于“一边建设,一边更换”的混乱状态。此外,城市家具在设计施工、规范要求、用地性质、更新建设时间等因素上不可避免的差异,最终导致其在面貌和质量上的参差。通过对梁溪区不同片区城市家具现状的分析整理,总结有如下几点共性问题。
1.缺乏鲜明地域文化特色
“一部无锡史,半部在梁溪”,城市最深厚的文化底蕴积淀于此,梁溪对于无锡地域文化输出和传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目前梁溪区内的一些城市家具仍形制粗糙,欠缺内涵,设计单调乏味。同时大批量模数化成品家具设施被广泛应用在各个区域中。这些只具备基础功能、缺乏地方个性的城市家具,无法体现出地域环境特色,也无法带给人们精神上的共鸣。
2.忽视自然地理环境
每个城市都身处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其气候、地形地貌、自然资源种类等都不尽相同,体现出多样的自然地理特征。无锡山水条件优越,如闻名的锡惠群山、太湖、蠡湖等山水元素,优渥的自然环境也应当孕育出相应的城市家具。然而,现今大多城市家具在形式、材料、结构、颜色等要素推敲上未能很好地与环境关系相统一,缺乏与所处环境的耦合关系,难以表达出城市独有的地理环境特色。尤其在材料选择上,因缺乏对地方气候,雨水情况,季节气温变化等自然因素的充分考虑,致使部分城市家具使用年限大大缩短,提高了后期维护成本,也造成了环境资源的浪费。
3.缺乏整体性
导致城市家具缺乏整体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从家具单体本身各元件之间的关系协调,到家具组件之间的相互联系,再到城市家具与周边环境之间是否统一,多层级上任何一级失调都能导致城市家具体系整体性上的缺失。
目前梁溪区城市家具系统在不同类型之间彼此缺乏关联性。即便处于同区域中的一些家具组合也都难以串联形成整体意向。如中林新村,学前东路等多处公交站点出现座椅更替不统一问题(图1),因前期预制的不锈钢座椅损坏等问题,后期更换成形制、材料、尺度等都不相同的木制条椅,致使整个车站形象细碎,风格混乱,破坏了城市风貌的整体性。
设计和管理方面,缺乏总体规划思想指导也会导致城市家具整体性的缺失。梁溪区的每个区域虽有着不同于其他区域的地理环境、人文景观和发展规划,但各区域作为统一的整体,共享着城市的文脉并相互联系。但目前在城市家具管理方面各区之间仍未能统筹好整体风貌关系,缺少整体文脉的串联及合理的区间过渡,致使区域之间的城市家具系统难以形成整体意向,建立起应有的“家族感”。
4.人性化的欠缺
人的使用赋予设施以存在的意义,城市家具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服务人群,因此人是城市家具设计中最为重要的参考依据。目前梁溪区划范围内已基本覆盖城市家具设施,但大多家具设施在设计上却有些本末倒置,更多的是经济效益和硬性指标上的满足,人文关怀意识薄弱,忽视了人们的实际使用场景和需求。如一些服务弱势群体的无障碍设施因生搬硬套而无法正常使用;又如崇安寺生活步行街区等部分人流量较大的商业区和街道内,因缺乏刚需的休息座椅,致使很多游客不得不坐在公共雕塑或花坛上暂歇(图2),而需快速通过型道路沿线如人民中路段街旁设置的一些成本较高,制作精良的座椅却被闲置无人问津,这些不恰当的点位置导致了家具设施的欠缺和荒废(图3)。
此外,部分城市家具对于材料的选择也缺乏人性化的考虑,如使用频率较高的公交车站,其等候座椅多采用不够亲人的金屬材质,由于金属比热容较小,夏季阳光强照射后座椅表面高温滚烫,冬季气温低时又很冰冷,非常不利于用户使用。调研发现乘客一般在短时候车情况下很少使用此类座椅,导致该类型的座椅形同虚设(图4)。
5.缺乏生态可持续性
生态可持续理念一直以来被人们所积极倡导,但目前在梁溪区城市家具的设计上仍少有体现。现阶段其设计重点大多依旧停留在基本功能和外观装饰造型上,对家具设计、施工落地、管养等多阶段的生态可持续赋能上仍欠缺较多,这对环境和设施本体而言都不利于其生态可持续的发展。
为顺应社会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人群,当下的梁溪街头和社区内出现了一系列高科技自动化的家具设施,例如自动化垃圾桶,集成化附带显示器的抓拍指示灯,智能化的健身设施等,但经调研后发现该类设施很多未能带给用户实质上的便利,有些反而阻碍了人群的使用。如古运河沿岸西直街路段的一些智能家具设施在损坏后,由于维修难度和周期等因素的变化,导致其长期处于无人修理,人群无法正常使用的状态,最后被闲置荒废;又如一些智能户外运动休闲设施,其功能主要受众为老龄群体,但设计时未充分考虑到该用户群体对智能化设施使用的接受程度,导致设施多数产品功能的累赘和荒废。这些未经深思熟虑,盲目追求科技化的产品设施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图5)。
四、无锡梁溪区城市家具地域性设计原则与策略
通过对无锡梁溪区城市家具的具体调研与评价,可知目前其现状尚有较大提升空间,因此,基于桌面及实地调研发现的问题,将其散乱多指向性的问题总结归类,以小见大,得出普适性的城市家具地域性设计原则和针对性策略。
(一)设计原则
1.本土化设计原则
地域性是一座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的特色根本所在,是地方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相辅相成所构成的共同体特征。城市家具的本土化设计应尊重场所的内在逻辑,体现城市地域性特征,向用户有效传递城市环境信息。
不同城市的自然环境由于其所处地理位置的差异而千差万别。在城市家具设计时切实遵循与地方自然环境相协调原则,对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水文土壤等环境因素进行综合评估和认识,深入了解地方环境的特点,以此对城市家具进行因地制宜的考量。
“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发展过程、历史沿革和文化传统,不同的文脉传承形成了自身独有的特色。倘若一个城市失去了厚重的文化就等同于没了根,没了自己的特色。”作为地域文化重要载体和窗口的城市家具,是多重文化的集中体现,从环境设施的角度反映着城市的人文特征。因此对于无锡城市家具的本土化设计需充分融入其环境特色和本土文化。
2.整体性设计原则
城市家具整体性设计首先应从城市的宏观角度出发,顺应城市规划的总体思想指导,由城市、区域、街道层级部署,以顶层、区段、节点的系统性设计进行整体编排,自上而下整体把控各层级之间的关系,合理构建城市家具设计的统筹体系机制,保障家具系统从设计、实施到维管等各阶段工作有序开展,实现家具系统与环境的完整统一性。
3.人性化设计原则
人是万物的尺度,城市家具设计应贯彻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从人为核心的角度出发,不仅需要满足用户群体在室外活动时多种场景下的显性需求,提供安全、便捷、舒适、高效的设施服务,还要实现其对审美追求、地域文化认同等心理上的隐性需求,实现多层次的人文关怀,从而整体提高人们的室外生活品质。
4.生态可持续原则
生态环保理念下的城市家具设计,主要以创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城市为目标,以“全流程、全方位、全周期”践行城市家具的生态可持续原则。城市家具从起初的设计构思,到生产施工,再到后期管养等整套设计流程的各个环节,都需生态环保理念的加持。在设计构思上讲究适宜得当,从造型、选材、结构、施工工艺等方面力求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同时未来智能城市家具的使用和发展是必然趋勢,应合理推进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城市家具的智慧赋能,并非忽略城市家具的实际使用情况,盲目追求科技化成果,真正落实其可持续发展机制。
(二)城市家具地域性设计策略
目前无锡梁溪区城市家具设计在本土化、整体性、人性化以及生态可持续几方面尚显缺乏,导致其难以在城市更新中发挥应有作用。设计策略是为某一设计活动提出有针对性、计划性、方法性的建议,从而为决策者或设计师提供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14]。对于现梁溪区城市家具的设计策略而言,主要目的是为解决其发展现状的不足,使之发挥应有的地域文化性,环境适宜性、风貌整体性、人文关怀性以及生态可持续性,为后续城市家具的发展完善提供切实有效的方法依据。
1.本土化策略
无锡地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水丰沛,热量充足。在进行城市家具本土化设计时,需充分考虑其造型、颜色、尺度和材料等与地方自然环境特征相适应。具体设计上可利用场地现有景观要素为参照,如地形、水体、植被等,并依据相关要素考虑城市家具的色彩选配,造型和尺度比例的推敲以及材质的选择等,使其二者自然结合,相互映衬,增强地方景观特色性。
其次无锡作为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如古韵江南、商贾无锡、人文梁溪等。在城市家具设计上,可深挖其丰富文化内涵和本质,提取出典型地域文化元素和符号,通过再设计的方式对其进行简化、提炼、组合、重构与衍生,生成具有地域性特色的风格、形式、色彩、材质及文案图样等,并灵活运用于城市家具设计中,以此延续其深厚文脉,创造出本土化氛围浓厚的城市家具设施。
相关参考案例如无锡小娄巷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中,部分城市家具运用本土“才子巷”“人文胜地”等书香文化元素,将具有其文化代表性的竹简、建筑特色构件等元素进行提炼、组合和重构,形成小巷节点端景,营造出浓厚的古韵江南书香文化氛围,延续了本土历史文脉(图6)。
2.整体性设计策略
系统性的设计方法对城市家具的整体性统筹发挥着重要作用,利用其对城市家具单体、组合及不同类型进行统一协调。具体设计上结合城市家具的使用功能和场景,确定其在不同环境中的风格、造型、尺度、材料和色彩等,使之与周边环境协调统一。以此达到对城市空间关系、层次、风貌统一的整体效果。
由于现代城市家具所承载的功能更加集成化和复杂化,在其系统性设计方法的实现上可通过高新技术手段对区域内的家具设施进行数字化整体把控,以此提高城市家具系统的整体性。
参考案例如无锡经开区城市家具主题展示区,该展区依据城市上位规划,对其区内色彩、标识、市政设施专项等实施整体性规划,同时利用5G、物联网、数字化等技术作为后台保障其各项家具设施的安全运行和整体调度,创建出了高度统一的城市家具系统示范区(图7)。
3.人性化策略
切实从人性化角度出发,利用人体工学、心理学、行为学等科学方法分析使用者的身心需求和感受,并满足其对于家具设施的便捷性、舒适性和审美的愉悦性等人性化方面的体验需求。具体设计上考虑家具设施的设置场景和针对性人群的使用状态,可通过实地调研等方式,提倡设计师在现实生活场景中去发现问题,同时在设计过程中广泛征集公众意见,深入挖掘使用者的真实诉求。如通过调研,发现梁溪区公交站内座椅大多采用了金属材质,非常不利于人群在冬夏季使用。当这类城市家具更新再设计时,家具材料选择上可选用一些新型复合材料,如竹钢、塑木、树脂板等耐候性强、温和亲人且形象良好的材质。
同时由于地域的差异,不同地方居民形成了特有的文化背景和审美偏好,这就需要在设计时尊重当地人文风俗,充分考虑使用者对地方文化的需求和偏好,创造出富有情感和温度的城市家具。如实地走访发现无锡梁溪区黄亭广场内的文化雕塑形象深入人心,人们和其合影互动,这样的城市家具即点缀了广场景观,又丰富了文化内涵,并给人以精神上的文化认同(图8)。
4.生态可持续策略
无锡城市家具更新建设在生态可持续赋能上需落实到设计、生产施工、管养等各个阶段。如城市家具在具体结构与施工工艺的设计上,可设计主体框架和可拆卸更替两部分,家具局部高利用或易损消耗部位做到零部件可灵活更换,这样将会大大减少因局部损坏就全件拆除的资源浪费;在施工落地过程中,需尊重地方山水自然环境,要求最大程度上保持建设地原貌,争取施工环节的破坏最小化;后期管理养护上也要做到定期检查维护,避免大拆大建,这样将生态可持续理念在城市家具全周期中贯穿实施,做到真正的长效发展机制。
同时可利用合理的科学技术手段创建智慧城市家具系统。通过如AI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构建家具系统后端管理平台,搭载先进传感器及相关配套设备的智能化家具设施作为前端进行功能服务及数据收集,以此建构智慧化家具生态网络,推动城市向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转型,实现高效、精准的资源配置,从而推动城市的生态可持续发展。
具体参考案例如无锡经开区城市家具主题展示区内的智慧水利系统,通过数字化、智慧化雨水收集系统和计量体系对区内水源进行精准化适配和控制。网络实时监测水源存储总量、用途分配占比、设备管理运行等状态,以此实现水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图9)。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家具作为城市更新建设的一项重要环节,从地域性视角出发,在地域性设计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对当前无锡梁溪区城市家具现状问题的分析,总结痛点,提出城市家具地域性设计的原则与策略,以期在之后的城市更新建设过程中能创造出既有时代气息又兼具城市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家具作品,以此延续城市文脉,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增强城市凝聚力和竞争力。为城市的发展带来更多附加值,惠及城市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