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永民:让中文在键盘上飞舞

2023-04-12京实

风流一代·经典文摘 2023年4期
关键词:输入法键盘卡片

京实

五笔输入法震惊了联合国总部

1984 年9 月,位于美国纽约的联合国总部来了一批中国客人,他们的到来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关于他们的报道很快就登上了美国的各大报纸。这场轰动源于一项重要发明,这项发明的作者就是王永民。

原来,中文是联合国使用的六种官方语言之一,联合国中文处在向电脑输入中文时,发现使用英文键盘根本无法高效地输入汉字。电脑是美国人发明的,电脑键盘也是专为输入英文设计的,用电脑输入中文,在当时确实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而王永民一行的到来,为联合国中文处解决了这个难题。

王永民带到联合国总部展示的这款五笔字型输入法,因为号称“可以大大提高中文的输入速度”,演示的当天吸引了许多人驻足观看,这其中就包括联合国的一位副秘书长。

王永民让工作人员把软件装完以后,就让带去的操作员开始打字。白色的字在黑色的屏幕上跑得很快,那位个子高高、红头发的联合国副秘書长看得目不转睛,她一时很激动,说:“1 分钟能打100 多个汉字,而且没有错字,这太了不起了!”

几分钟的演示震惊了全场,五笔字型输入法也一举成名,成为联合国指定的中文输入法。从这时起,五笔字型输入法的发明人王永民也成了人们关注的对象。

10 岁少年萌生了搞发明创造的想法

让许多人没有想到的是,王永民并非计算机软件专家,而只是中国河南省南阳地区科委里的一名普通办事员。一个中国偏远地区的普通办事员竟然解决了一项世界性难题,这让大家在震惊之余都非常好奇:王永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王永民在10 岁左右就开始研究一个问题:他看到妈妈纺线太慢、太辛苦,就想发明一个机器,帮妈妈提高纺线效率。

为了完成这项发明,王永民用了整整十个假期,一次次实验失败,又一次次推倒重来,从10 岁一直做到17 岁,终于做出了一个可以自动纺线的小机器。

这个设备一出现,马上成为当地的一件大事。当时乡里面有学问的人拿着它到处去找人生产,还拍了照片,说这东西实在是了不起,它虽然看上去简单、全是木头做的,但里头却像钟表一样有好多齿轮,能自己纺出线来。但推广一番后,却没有人愿意生产。原来,早在18 世纪,英国人就发明了纺纱机,到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工业纺织技术已在世界范围内推广。王永民的这个发明,只不过是工业纺织机的雏形。然而,正是当初这个为了帮助母亲而制作的机器,带他走上了职业发明家之路。

阴差阳错,攻克世界性难题

1958 年9 月,我国创建了一所崭新的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当时,这里云集了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等一批国内顶尖的科学家,它的创办被称为“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

建校初期,这所大学的高考录取分数线甚至比清华、北大还要高。而在王永民眼里,这里正是他向往的科学殿堂。1962 年,19 岁的王永民又一次轰动乡里:他作为河南省高考状元,顺利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线电电子学专业。在这里,他近距离地接触到了中国科学界的学术泰斗。

与科技大师们的朝夕相处,让王永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知识,还学到了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在学习之余,王永民还培养起了一项特殊的爱好,就是书法。大学期间,他养成了每天练习书法的习惯,只是当初他并不知道,这个看似与学术毫不沾边的爱好,却为他日后发明五笔输入法埋下了伏笔。大学毕业后,王永民因为生了一场大病,不得不回到家乡休养了多年,后来进入河南省南阳地区科委,成为一名普通的办事员。

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科学界迎来了全面复苏。全国各地的科研单位纷纷上马新的科研攻关任务。“春江水暖鸭先知”,历史给了这位南阳才子一个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这一年,南阳市科委接到了一个科研项目——研制一套能够输入中文的键盘。王永民自告奋勇地承担起了这项任务。

其实,在科技大学的那几年,激光技术、无线电技术才是王永民的专业,像设计集成电路、印刷电路板都是他擅长的,但是做汉字输入,他并不擅长。他想找一个现成的方案,找来找去,通过省科委的介绍,他找到了《英华大词典》的主编郑易里先生。

郑易里是我国国内最早开始研究汉字输入的专家,在电脑出现之前,他就曾为了提高电报的输入效率而提出了著名的字根学说。王永民决定利用郑老的思路做一个汉字输入键盘。然而键盘做出来后,他却傻眼了。做出来的键盘像一个笔记本那么大,分上下两档,600 多个字根要分配到188 个键上来,试验的结果以失败告终。王永民知道,这已经不是简单的文字学的问题了,也不是把字根在键盘上摆来摆去就能解决的问题了。

只是王永民并不知道,汉字输入问题正是当时全国科研的一个热点,也是一个公认的难点。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没有外界帮助的情况下,王永民开始了一件费时费力的工作——对照着字典抄卡片。他把字典上13000 多个汉字,每个字抄到一张纸上,然后再分解开来。比如说“潭”字,先把它抄下来,然后再分成三部分,在第一张纸上写上“氵”,第二张上写个“西”,第三张上写个“早”,这样就把“潭”字抄成三张卡片。一个字有几部分,就抄成几张卡片。这样弄下来,13000 多个汉字抄了差不多四五万张卡片。然后就是分类。比如,把所有的“讠”字旁放在一起……这样,能组成所有汉字的零部件——叫它字根也好,部件也好——就统计出来了。“口”占了多少个,“亻”占了多少个……他只选取前100 多个,后面都不要——这是一种数学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这样就抓住了汉字最核心的东西,即最有价值的组字频度和使用频度最高的字根。

王永民最后一共抄了12 万张卡片,最终找到了一个规律:汉字有五种基本笔画,横、竖、撇、捺、折(把“点”归为笔画“捺”)。这样,所有的汉字都可以视为由这五种笔画组成的。王永民把这些汉字的基本单位对应在键盘的25 个键上,这样每个键位都对应着几个甚至是十几个汉字零部件。当敲击按键时,这些零部件根据敲击的顺序组合成了一个完整的汉字。

一个优秀的输入法必须保证这个“组合”只能出现输入者“想要的唯一汉字”,而不是多个汉字。王永民在发明五笔字型输入法时,遇到的第二个困难就是怎么把这些字根合理地分配到每个按键上。这不仅仅是一个文字问题,而是一个综合了数学、统计学、人体工程学等多学科的综合性课题。

历时五年,王永民终于成功地把汉字的所有零部件都合理地分配到了25 个英文键上,创造出了五笔字型输入法。就连王永民自己也没想到,这个研究成果一出来,竟然轰动了世界。

传播五笔,促进电脑推广

1983 年,王永民带着五笔字型输入法来到北京,参加了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的全国首届汉字技术展览会。这次展览会一共展出了34 种汉字输出方案,王永民的“五笔输入法”成了会上的焦点。

王永民的这个展台是当时最火的一个展台,时任电子工业部部长在他的展台前待了半个小时,各方面对此也都非常重视。王永民发明的输入法的最大特点就是不用重做键盘。虽然他是个做硬件的专家,但是他发明的输入法却可以在外国人发明的键盘上直接使用,省去了做中国式的键盘。这不但提高了效率,而且省去了大笔经费。当时中国有8000 万台左右电脑,如果给每台电脑配一个价值100 元左右的键盘,那将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可以说,这笔钱是王永民省下的。

如果不是五笔字型输入法的发明,当时输入中文使用的很可能是有100 多个键的奇怪键盘。王永民的发明让所有的中文电脑用户可以使用国际标准键盘高效地输入汉字,这在当年成为轰动全国的重大科研成果。《光明日报》头版报道了王永民的五笔字型输入法。不久后,王永民接到了联合国的邀请,五笔字型输入法被推广到了全世界。

现在,大多数人输入汉字使用的是汉语拼音输入法,然而提笔忘字、错别字连篇也成了一种时代的通病。王永民担心,拼音输入法会慢慢消解我国汉字的文化传承,所以直到今天,他仍在努力地推广以五笔为代表的形码输入法。这正是他终身难舍的“汉字文化情结”。

(摘自《纵横》2022年第4期)

猜你喜欢

输入法键盘卡片
你知道手机拨号键盘上为什么要有*和#吗?
要命的输入法
键盘猫
摆卡片
倒过来的卡片
Cлово месяца
ikbc R300机械键盘
一张卡片
输入法顺序听我使唤
百度被诉侵犯商标权和不正当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