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里的那些比赛
2023-04-12李不延
李不延
大学社团多得让人眼花缭乱,大学里的比赛更是丰富得五花八门。大学四年,我奔赴了上百个赛场,可以说,我的大学漫漫之路,不是在比赛,就是在前往比赛的路上。大大小小的比赛助我成为“现充人”(现实世界生活充实的人),至于结果,有的颗粒无收,有的满载而归。在此,我总结了一些心得体会,与你分享。
围绕兴趣爱好及特长展开的赛事,不管哪个学段,符合条件即可参加的,我在这里不做讨论。这里主要说说大学跟高中比赛的不同之处。高中学业繁重,分秒必争,赛事聚焦于以高考升学为导向,如在“新概念作文大赛”中获佳绩等。而大学空闲时间较多,比赛目的也不像高中的那样单一,所以大学生们参加的比赛也多种多样,有的比赛可以为期末综测或素质拓展加分,這类比赛有学院英文配音大赛、全校水火箭大赛等,这个类型的比赛涵盖范围较广,门槛较低,举办频率高,院级、校级比赛均可;有的比赛则跟奖金挂钩,如专门面向大学生开设的各种征文比赛,“包商银行杯”便是其中之一,头奖高达五位数;还有一些放到履历里会闪闪发光的比赛,有市级、区级、省级、国家级赛事,如“外研社杯”英语赛事、海峡两岸大学生辩论赛、全国外语口译大赛等,这个类型的比赛在以后考研或就业时会有用处,所以要全力以赴拿个好名次。
大学的比赛形式也跟高中的略有不同,除了单打独斗的个人赛,亦不乏小组赛和团体赛,有的比赛得跨班、跨宿舍、跨专业甚至是跨年级合作,这些跨班、跨宿舍等的合作就得手机建群商量各自可利用的宝贵时间,然后选取共同空余时段聚在线上开会或线下见面商议,如我参加辩论赛时就先和队友在网上展开激烈的讨论,再各自寻找资料,接着统一站在对手的角度想问题,最后见面沟通解决问题。
此外,最好一上大学就买一套正装,作为成人礼送给自己,这样能衣冠楚楚地挺进赛场展示风采,且这套衣服日后面试找工作也能派上用场。
在这里,我想跟大家聊聊我大学时参加的,现在仍记忆犹新的大赛——“挑战杯”,它分为校赛、省赛、国赛,含金量足,认可度高,难度大,可以有效地锻炼个人能力。
“挑战杯”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的简称,其门下的分类有两类:“大挑”和“小挑”。前者全称“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学术性较强;后者全称“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商业味浓,如果被企业相中,落地变现则大有前途。
我对创业感兴趣,也喜欢冒险,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小挑”。我积极组队,寻找指导老师,集思广益,最终结合当地特色敲定选题——海昏侯文旅产业融合项目。敲定选题后,我和我的组员利用课余时间,实地考察,充分调研,查找相关资料,再各自写成文稿。最后,组员们交流合作统一参赛作品文书后,又几易其稿,仔细斟酌一词一句,再费尽心思制作PPT,如此方登上了舞台。因为我有主持的经验,所以队友们一致推举我为主讲人。面对一众陌生观众,我丝毫不怯场,运用眼神交流和动作指引,有条不紊地完成了任务。后面的答辩环节,我面对棘手的现场提问,虽谈不上表现惊艳,但也没有掉链子给团队拖后腿。因为我们团队都是文科出身,所以置身赛场,我还有幸观摩了许多理科类方案,这也让我得到了一些经验。
这段为期几个月的备赛经历,让我收获满满。我从中学到的表达、合作、统筹、考察等能力,运用于商业策划书大赛、论文答辩、工作面试等场合,均取得佳绩。
在比赛中,能否打胜仗,需要综合考量,赛前准备、赛后复盘的态度,以及比赛时的心态、自身的实力等都是影响因素。但不管如何,当你不惧较量,敢于挑战,每一次比赛都全力以赴,争取今天的你优于昨天的你时,你便可以做赛场中的“常胜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