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表现性评价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3-04-11葛启明

当代家庭教育 2023年4期
关键词:表现性评价小学科学应用

葛启明

摘 要: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而表现性评价就是通过学生课堂表现给出的评价,能够关注学生学习能力发展,体现评价的全面性。因此,研究表现性评价在课堂中的应用策略极为重要。本文从小学科学教学中表现性评价的应用方法与实践两方面入手,着重探讨了表现性评价在小学科学学科中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科学;表现性评价;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04-0243-03

1.小学科学教学中表现性评价的应用方法

(1)制定多维度评价目标

明确的目标是表现性评价应用的重要前提,所谓评价目标指的就是表现性评价应用最终目的。而表现性评价的应用既要关注学生对学科知识掌握情况,又要关注学生能力成长,既能评价学生学习结果,又能对其任务完成阶段理解能力、逻辑思维、动手实践等能力进行评价。首先,评价目标的制定要根据科学素养要求进行,课标中明确指出,小学科学教学在科学素养框架下,学生应该掌握必备科学知识,教师要挖掘学生科学精神,培育其科学能力,才能帮助学生解决生活问题。其次,评价目标制定需契合学情,科学教学是以教材作为依据,而表现性评价无论是内容设计,还是实施过程都要契合教材内容,以科学教学内容作为核心,联系评价过程,才能发挥评价应用的有效性,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最后,评价目标的制定要多元化,依据多元智能理论,人的智能可以分为八种,所以教师应该从多个角度看待学生能力发展情况,不可以片面的眼光看待。表现性评价的应用,多元化目标设定极其重要,可以将学生才能充分挖掘,转变教学过程“重知识”“轻能力”的弊端,找到学生能力最近发展区,从而制定多维度的评价目标,利用表现性评价,激发学生学习潜能。

(2)设定合理的表现任务

任務设计环节,需要涵盖学科内容、学习内容,还需要契合学科特点,围绕科学教材中的课时教学内容,体现评价程序性特点。首先,在任务形式的选择方面需要科学合理,可以设置资料收集任务,还可以设置艺术创作任务,或者创设作品展示任务。按照教学目标与内容来选择。从科学学科角度分析,科学任务设定可以选择限制性任务,这类任务描述相对明确,具有较强的结构性,能够获得明确的预期结果。比如,利用尺子测量教室前后的距离;总结哺乳动物有哪些共性。还可选择拓展性任务,这类任务的完成方式和预期结果没有明确限制。比如,为什么人们生活离不开淡水资源;通过调查说一说我国有哪些珍稀物种。表现性任务设计应该明确考查内容,选择不同类型任务。如果要评价学生学习潜能,就可设计拓展类型任务;如果要考查简单的知识点,就可选择限制性任务。其次,教学情境创设需要具有科学化特点,按照教学内容、评价目标,创设和现实相近的问题情境,辅助评价活动顺利实施。课标要求学生要具备知识运用能力,在特定情境中解决问题。设置表现性任务情境,可以联系真实情境。因为科学属于综合性学科,和学生生活联系紧密,因此,情境创设需具备生活化特色,体现学科内容的独特性。情境不可过于复杂,也不能过于简单,难度略高于学生理解能力和知识水平即可,才能发挥其对学生潜能的挖掘作用。最后,语言描述说到清晰明确,清晰地描述便于学生了解任务重点,还能将学生表现行为描述出来,保证评价的信效度。此外,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完成表现性任务的设计,保证任务能够促进学生能力发展。

(3)组织丰富的评价活动

表现性评价的应用,评价活动的组织十分重要。教师需要利用活动,引领学生进入问题情境中,使用简洁的语言布置任务,明确任务要求,为学生发放科学手册和评分量表,并提出做要求。学生完成任务阶段,教师按照评价量表针对其课堂表现、科学操作以及任务结果展开互评和自评,确保可以客观、全面评价学生学习过程。同时,评价活动组织阶段,教师也应该明确自身引导者地位,切勿过于干涉学生,可以设计科学情境,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引领学生使用不同方式观察科学现象,收集评价资料,注重学生表现的观察。如果学生遇到困难,可以单独指导,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以表现型评价促进学生能力成长。

(4)评价结果的反馈及时

教师根据学生在情境当中的表情给予评价,还要在任务实施阶段,通过收集资料、数据信息,给予学生客观的评价,才能确保评价结果有效性。评价和反馈机制的建立是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关键,部分教师应用表现性评价过程中,针对学生表现难以及时给出评价内容,或者评价信息相对片面。因此,制定高效反馈机制能够发挥评价的价值。

2.表现性评价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本研究选择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材中的“电和磁”单元中的“导体和绝缘体”内容为例,对表现性评价在科学课堂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1)评价目标的制定

根据课标中的要求,表现性评价目标制定,旨在设计合作探究任务,培养学生的学科精神,学生能够提出科学问题,并对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最终获取知识,利用知识解决问题,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科学素养。分析教材内容,主要是和“电”有关,笔者设计两个实验,一是“小灯泡亮了”,二是“导体与绝缘体”,将基本电学知识向学生讲解。五年级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和注意力都有一定程度发展,且在生活当中“灯”属于常见物品,学生在实验过程可能难以理解“灯泡为什么会亮”“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有哪些区别”,所以,在课堂教学之前,笔者带领学生集中学习灯泡结构和电路知识,引导其观察实验材料,为实验过程操作顺利进行提供支持。此外,在实验过程,要求学生连接电路,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本节课表现性评价目标决定包括如下几方面内容:一是任务分析能力;二是思维能力;三是观察能力;四是操作能力;五是合作交流能力;六是信息记录能力;七是反思能力。

(2)评价任务的设计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阶段,表现性评价的应用,科学的问题设计为重要前提,创设问题情境,之后结合评价目标选择同的任务类型。需要注意,教师在描述任务阶段要做到简洁明了,让学生能够清晰理解。随着设计任务内容如下。

在“小灯泡亮了”任务中,创设情境为“明明在科学课上学习了电路连接,但是连接好的电路却被弟弟拆了,导致电路当中小灯泡不亮了,而且明明忘记了怎样连接电路。”如果将电路连接材料给你,你是否能够正确连接,之后使小灯泡被点亮?两人一组按照教材中的实验内容,选择实验材料,完成本项实验内容,利用科学手册,画出电路图。给出学生导线、开关、小灯泡和电池等材料准备要求。任务完成阶段,学生需要自主准备实验材料,考查学生对电路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利用分组合作的方式,动手完成实验内容,可以考查学生的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等方面能力。问题情境贴近生活,有助于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在情境当中思考问题。

在“导体和绝缘体”任务当中,学生基于“小灯泡亮了”实验基础,可以发现将铜线连接到电池的两端,可以点亮小灯泡。此时继续创设情境“明明爸爸说因为橡皮是绝缘体,所以不能够点亮小灯泡,明明产生疑惑,莫非橡皮不可导电?”在情境中提出问题“木头、金属等材料为导体还是绝缘体?”要求学生分组完成实验设计,选择实验材料,总结出导体、绝缘体概念,并能从生活中找到相关实例。给出学生实验材料,分别为橡皮、电池、开关、导线、木棍和金属勺等。该任务设计要求学生运用合作交流能力,通过实践操作,总结抽象概念,锻炼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

(3)评分规则的制定

表现性评价应用阶段,要基于评价目标展开评分规则的制定,计划评价目标,以便课堂教师对学生展开观察评价。由于表现性评价规则分为整体和分项两种评价方式,针对复杂类型的表现性评价,选用分项评分的规则,有助于教师全面观察学生,从而发现其优点和不足,提出反馈意见;针对简单类型表现任务,选择整体评价规则,提高评价速度。本节课教学笔者利用评价量表,设置评价指标共七项、评价等级有四项,分别为。第一,任务分析,主要指的是学生对线性任务要求、含义的理解程度,将其能力等级分为1~4级。第二,观察能力,根据学生能否对灯泡结构进行观察,明确电路图的结构特点进行评价,根据学生表现将其能力等级分为1~4级;第三,操作能力,指的是学生在科学实验操作过程安全意识,能否正确连接电路,使灯泡变亮,在实验结束之后对器材的整理行为等,根据学生表现,将其能力等级分为1~4级;第四,思维能力,按照学生能否根据自身经验,对科学实验进行合理化猜想,对实验结果提出合理解释,将其能力划分为1~4级;第五,合作交流能力,根据学生能否与他人进行积极讨论,并且合作将实验完成进行评价;第六,实验信息记录能力,按照学生能否记录实验现象,准确画出电路图,保持卷面的整洁性进行评价,能力等级为1~4级;第七,反思能力,根据学生能否通过自身参与实验行为,总结学习过程存在问题,并进行适当调整,思考全新的学习方法进行评价。导体和绝缘体的评价量表设计同上,通过明确的评价指标和等级,辅助教师收集学生能力发展信息进行收集。同时,教师对学生操作过程全面观察,判断其对知识掌握情况,利用评价量表评价和记录,此时,学生也可以利用表现性评价调整自身学习过程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学习能力。

(4)评价活动的组织

在课堂活动组织过程当中,为了真实反馈学生学习过程,在评价活动任务呈现方面,笔者选择信息化方式,利用PPT将表现性评价目标、标准呈现给学生,利用多媒体途径为学生阅读评价要求提供支持。同样,学生操作过程,教师还可根据PPT中的信息对于学生表现给予评价,每个学生手中都有评价量表,可以评价同桌的学习过程。在评价任务实施阶段,笔者采取口述的方式,并将对应实验器材向学生发放,辅助其创设学习情境,最后为学生展示任务结果,已经能够完整将电路连接,让小灯泡变亮。活动期间,部分学生表现十分积极。比如,当教师要求学生两人一组对实验操作进行交流和讨论,按照表现型评价标准要求完成时,部分小组会严格根据评价量表中的等级要求,积极参与实验器材连接,合作完成新任务,明确分工以后共同合作,快速连接电路图,然后在实验手册中画出电路图。还有的学生连接电路以后,发现打开开关以后灯泡并未点亮,但是并没有直接向教师求助,而是同桌两人共同探讨,深入思考问题出现原因。提出假设“是否电池没电了?”“是否灯泡闪坏了?”同时,还能对照评价量表中的思维能力要求,提出“动脑思考的建议”,并采取动手处理措施,分工合作检验线路是否出错。处于评价标准要求下,学生在动手操作、思考问题、合作交流等方面的能力有所提升,课堂氛围也相对融洽,表现性更为突出。

(5)评价结果的反馈

以上科学任务实施以后,大部分学生的科学能力都有所提升,有70%以上的学生任务分析能力达到一级水平,可见,其对表现性任务能够正确理解。学生观察能力有待提升,约30%的学生可以准确观察电路图,并且用恰当的语言描述,但是约有50%的学生能力还在第三级水平,能说出电路元件名称,对元件连接方式表达不完整。在操作能力方面,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简单电路图的连接,但是仍然有部分同学没有使小灯泡点亮,还有一部分学生完成实验以后并未收集和整理器材,其操作能力有待提升。思维能力方面,有25%左右的学生能力水平能够达到一级,可以对实验展开合理猜想与解释,但仍然有大部分学生不能做到这一点,代表思维能力有待提升。在合作交流能力方面,五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一定合作学习经验,所以一半以上的学生合作能力水平都可达到一级,还有部分学生科学任务参与积极性和讨论积极性有待提升。记录能力方面,80%以上的学生都能准确绘制电路图,标记学习内容,可见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反思能力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力水平在第二等级,针对实验阶段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但是对教材内容总结相对缺乏,反思能力有上升空间。

综上分析,课程改革发展日益深入,小学阶段为学生科学教育启蒙阶段,教师需要运用先进的理念完成评价工作,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融合应用,组织教学评价活动开展,不断提高科学课堂教学质量。因为表现性评价的应用可以将教学过程、教学结果相互统一,更好地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判断其能力发展情况。此外,还可优化创设问题情境,辅助表现型评价实施,按照设定规则及时评价学生学习成效,激发学生潜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金诚.表现性评价在小学科学探究中的反思功能[J].探秘(科学课),2011(01).

[2]马玉平.表现性评价在小学科學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鲁东大学,2021.

猜你喜欢

表现性评价小学科学应用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简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锐意进取,不断提升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效率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表现性评价在“营销策划”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中职学生考试、考核评价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