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的思考
2023-04-11叶露艳
叶露艳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要求越来越严格。特别是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更加重视。为了充分保障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实施的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加强财务部门的预算管理是一项重点工作。我们应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合理编制单位预算,要加强对预算管理执行环节的监督,采取有效的提高预算管理水平,以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本文阐述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性,分析了预算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对策
在当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改革的时代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需要进行更加高质量的预算工作,才能发挥出资金的价值。虽然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对其高度重视,但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尤其是一些单位预算管理意识淡薄,认识不足。预算管理制度不规范,后续监督不到位,增加了财务风险隐患。
一、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国家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
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经费来源是财政拨款,一般资金都是用于各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和项目的资金,这就要求行政事业单位有效的配置和合理利用国家资源,实现资金使用效率最大化。预算管理工作质量将直接影响到这一目标的实际效果,关系到能否满足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要求,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合理制定有效可行的单位的预算,而且要严格执行预算,对于需要调整的预算根据流程及时的调整以免造成资源流失、浪费。做好绩效监督预算,实现财政资金的高效利用、科学配置。
(二)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全面预算管理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应先树立全面预算的管理理念。充分发挥预算管理的整合功能,提升员工素质,让全员都参与进来。每个员工、项目、部门都参与到全面预算的每个环节,管理层应该在单位内部树立预算意识,促进各个部门配合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预算管理体系。通过预算编制、实施和修正,可以更好的使用资金,提高预算管理效率,为实现目标提供合理的保证。为降低单位财务风险,需要建立和完善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明确预算编制依据,编制内容,确保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全面实现预算控制目标的内容。为顺利完成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提供基本保障。
(三)加强全面预算管理,推进廉政建设
提高综合预算管理水平,有利于优化资源分配,使各部门在各经济活动中都能实现预算目标。由于每年的资金流入流出金额较大,这就要求各机关要强化预算管理,实现对财政资金的全面控制,有利约束,保证资金的合理分配。我们要全面推进预算管理,单位上的所有收入、支出全部纳入财政预算,让每一笔的收入和支出公开化,从制度层面上保障了财政资金的公开和透明,这对于推进我国的廉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管理意识不足
1.行政事业单位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全员性认识不够
部分机关不注重预算管理,不注重预算管理,就会以为预算管理工作只是编制单位一年预算收支计划,将此项工作归属于财务部门,但实际情况是要求全员性参与。由于财务部无法对业务部门的资金需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而各个科室的工作人员如果不能及时进行沟通,不能主动参与到预算的制定中,这就会造成预算编制不准确,实际情况与预算数额存在很大差异,无法确保经费的有效利用。因此,就需要机关从管理到全体员工的参与,把目标和职责分解到每个员工身上,并主动地配合财务部做好工作。
2.行政事业单位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全过程认识不够
有的机关则把经费的来源归结为财政拨款,在资金申请使用过程中没有将预算年度收支增减因素的预测与经济增长速度相匹配,支出的安排也没有体现厉行节约、勤俭办事的宗旨。预算管理中主要由财政部门主导,而各业务部门的参与程度较低,造成预算管理不够科学,预算管理责任、权力和利益不匹配,预算范围不全面,各个预算之间缺乏整合。
3.行政事业单位对全面预算管理的准确度认识不够
预算编制在全面预算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全面预算管理的第一步首先应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收支计划做出合理的编制。但有些业务部门认为资金申请的越多越好,不考虑应首先对预算的项目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报告上报资金需求。这样就不能准确的、合理的为预算编制提供有效的信息。降低了预算编制的编制质量。
(二)预算编制不规范
在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预算编制是最主要的工作也是最基础的工作。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时预算方法不科学,没有做到稳妥可靠,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甚至有的单位出现赤字预算。还有有些行政事业单位认为预算编制是财务部门的职责,由于财政部门的介入程度较低,造成了预算编制不合理、不全面、部门间不协调,使全面预算难以形成。预算编制的时机把握不准,过早或过迟会使预算的精确度降低,从而影响到预算的实施。
(三)预算执行力度不强
在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对项目的预算执行不到位,其中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在实际工作中,我国现行的预算管理体制存在着行政审批的盲目性、审批权限、审批程序等问题,造成了行政审批越权、重复审批,严重影响了预算执行的效率和严肃性。由于在预算实施过程中缺少有效的监督,致使其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使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相互分离脱节。支出管理不规范、过于随意、支出控制松懈。
行政事业单位在完成预算编制后,实现单位对资源的合理配合,提高资金的有效使用,应加强预算的执行环节。但一些单位在实际执行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过程中,预算目标设定过高,脱离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导致预算目标通过努力也无法实现,不具有可行性。在設定预算目标时,预算指标缺乏量化和细化,内容不全面、所需资金构成不合理。这些存在的问题导致在实际操作中会出现无预算、预算支出超支等问题,影响了预算的严肃性,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对预算执行情况分析不及时,各部门之间沟通不畅,导致预算执行进度过快或过慢。还有的单位对项目资金随意改变用途,没有专款专用。单位出现的结余结转资金也没有按规定使用或报批审核。
(四)预算管理考核及绩效评价制度不完善
预算考核是对各预算执行单位的预算完成的结果进行检查、考核和评价,也是为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奖惩和激励提供重要的依据。有些行政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就是摆设,考核结果不全面、制度不健全,没有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再到预算结果分析,没有起到真正监督和考核的作用。一些单位在预算考核中存在人为因素,影响了公正性。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也不规范。甚至敷衍,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部门来监督和负责预算管理。
由于某些机关的业绩考核体系不够健全,不能保证预算管理的有效实施。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出现了许多问题,有的部门无法及时对评价结果进行及时的反馈,有的项目完工后无法对项目进行评价、评价,导致绩效考核不能发挥其作用。
三、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的完善对策
(一)重视、提高预算管理的管理意识
行政事业单位应积极学习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增强全员的法律意思及预算意识。要从思想上改变预算管理不应是财务部门的工作,而是需要全员参与进去,全面的了解预算管理。定期组织相关的培训,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树立“先管预算,后用钱”的观念,让每一位员工认识到:在制定预算管理目标时对项目进行分解,落实相关责任。无论什么项目都要合理的编制预算,要全员参与达到各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增强全局意识。在编制预算时提供合理的项目综合评价,使预算编制的准确度、合理性得到有效的保障。
(二)提高预算编制质量
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应当建立和完善预算编制制度,应该明确预算的编制依据、编制内容、编制程序和方法。要对每个项目的收入和支出进行量化核算,确保所有的收支数据都是真实、准确的。在编制预算中首先应依法依规编制预算,增强法治观念,严格按照《预算法》等法律法规编制预算。其次,应厉行节约编制预算,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从严从紧编制公用经费预算。最后是绩效编制预算,牢固树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预算管理理念将绩效理念融入预算管理全过程。
(三)提高预算管理执行,提高管理成效
1.预算执行是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中最关键的环节
预算编制是否科学是决定预算执行的前提。一些行政事业单位要在编制预算的基础上,保證在工作中有效地实施预算,并在实施预算时加强对项目实施的追踪。加强财政收支管理,提高财政拨款的效率。明确各岗位预算目标和各单位的岗位职责,加强财政收支管理,提高财政拨款的效率。明确各部门的预算指标、工作职责,严格落实预算执行主体责任,定期审核预算项目的实施,尤其是大型项目的联合决策和联合审批。坚决杜绝超预算和无预算支出,跟踪工程进展,并及时组织分析小组讨论,并提供解决办法,从而使预算执行更加规范化、合理化。
2.在预算编制时将预算项目细化分解,完善项目绩效评价目标
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对绩效评价指标进行分解和细化,制定可行的项目绩效评价指标,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信息系统。加强机关公务员工作能力建设,预算执行要在各部门、各员工、各方面落实,将预算目标与岗位考评相结合,充分调动各部门和员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员工的价值,保证预算的全面实施。
3.在预算执行中应及时监督建立科学的监督体系
为保证预算的充分执行,及时跟进和监督预算执行情况,严禁出现资金挪作他用、资金浪费、超支、应收少收等不良问题。一旦在实施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必须立即找到原因,研究解决方案,及时整改落实。要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建立科学完善的监督体系,确保工作成效。
4.保证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及精准性
建立科学完善的预算编制制度是保证预算编制工作顺利开展的首要条件。制定合理、科学、准确的预算是一项非常重要和细致的工作。应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发挥编制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的潜能,充分掌握本单位预算年度的收支情况。对于一些较大的项目应提前做好项目的规划,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项目评估和可行性论证工作。对于跨年度项目,预算应分年度下达预算,确保预算执行的准确、及时、高效。“三公经费”、公务接待费及会议费应重点控制支出,严格控制在在合理的预算范围内,逐层上报。在执行过程中如果发现重大变化应及时调整预算,整合资源。
5.预算编制应遵循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
预算管理的监督应遵循:事前监督。主要是对尚未支付以及未实施的业务活动进行监督,阻止非法或没有效益的业务活动,重点应在“防”。事中监督,对单位的经济活动在进行中就进行监督检查及时掌握财政收支进度和存在问题,及时采取调节管控措施。事后监督,对已经结束的经济业务活动进行监督,对工作成绩做出正确的评价,总结工作经验。对存在的缺点和问题,采取措施,提出计划和建议,不断完善管理。
(四)完善建立健全预算考核绩效评价管理制度
认真审核行政事业单位各类项目的绩效考核,对于不合格、不符合要求的项目不予安排预算,设定绩效目标、绩效跟踪、进行绩效评价,在预算编制、执行、考核等全过程中,加强对政府经费的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的管理。绩效评估是一个非常复杂、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要对各部门利用财政资金进行资源分配,必须采用多种方式来衡量。政府机关要重视对工程支出绩效的评价方法,规范其工作流程。要实现预算编制目标,监督预算执行,评价预算完成情况,评价结果再反馈。目前,我国尚有部分工程没有纳入到绩效管理中,没有涉及到全部的项目,造成了没有纳入到绩效管理中的工程建设中,资金利用效率不高,质量低效。要尽快将各项工程纳入绩效考核的管理范畴,以提高基金的使用效率。
压实绩效管理责任,强化各部门、各单位的预算管理主体责任,体现“谁使用,谁负责”。推行绩效管理的激励约束,并将绩效成果与预算、政策调整相结合,以促进员工的工作表现。推进绩效信息公开,建立预算绩效信息系统。对预算绩效目标实现程度及绩效管理情况进行监督,建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
现阶段,很多机关对业绩考核结果没有建立实质性的奖励和惩罚机制,没有将考核结果和下一年度的业绩联系起来。绩效管理和预算管理是脱节的,不能很好的实现。由于绩效考核的约束力较低,因此,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采取具体的政策来约束政府机关,使其更加注重绩效考核的重要性和执行的严肃性。对成绩优异的项目,在经费分配上要给予重点扶持。对评估结果良好的项目,在安排经费时给予优先保证,对于绩效评价结果为中的项目,在安排资金时从紧从严,减少资金的安排。对于评价结果差的项目应进行通报、约谈、暂缓拨付资金或按一定比例减少预算。
行政事业单位应重视预算管理考核制度,应建立重预算、重管理、重绩效的文化氛围和良好的环境。提高领导干部的绩效管理意识并将预算绩效考核纳入单位和干部考核体系,使预算绩效管理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将预算编制、执行过程中绩效管理信息公开,使整个预算绩效管理从编报、申请到执行、反馈的全过程受到公众的监督管理。强化绩效管理意识,确保绩效管理的有效实施,实现公开促规范。推改革,提效能的目标。
四、结束语
总之,要重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不断完善管理内容,提高管理效率与质量,增强预算编制的质量,加大预算管理的执行力与监督。推动预算管理的有效实施。以此提高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水平和财政资产配置的效率。
参考文献:
[1]莘佳.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J].财经界,2019 (10):117.
[2]马震.新时期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 (18):20-21.
[3]曹强,杨怀宏.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J].现代营销,2019 (3):158-159.
[4]史利华.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管理的必要性及优化策略[J].中国集体经济,2017,(24):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