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字渲染,用生活升华
2023-04-11李青
李青
摘 要:作文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思想观念的主要途径。它能让学生感悟人生哲理,体会人生价值,这些都需要依据真实的生活来实现。陶行知先生说过,人生活着就是在学习、在成长。生活是学生成长发展的根源。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体会生活、表达生活,将思想和情感融入生活,这样才能开阔视野,拓展思维,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提升。本文阐述了生活化作文教学的内涵,并提出了相应的作文教学路径。
关键词:高中语文;生活化;作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03-0163-03
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高阶能力的主要阶段,此时学生的能力发展更倾向于应用性和社会性,也就是说,在高中阶段的学科教学中,教师要尤其注重学生生活应用能力的培养,为他们未来融入社会、改造社会、发展社会奠定扎实的基础能力。在高中教学中,作文教学是培训学生综合能力的核心路径。作文锻炼思维,发展语言能力,是高中语文教学最关键的环节,它同样也离不开与生活、与社会的关联性。所以在日常高中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应用生活化教学途径,让学生在文字渲染中提升技能,在生活品位中升华思想,促进综合能力的发展。
1.生活化作文概述
(1)生活化作文教学的内涵
生活化是近年来教育体系一直强调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化、社会化的内容,就能为学生带来全新的课堂体验,让他们将知识与生活紧密结合。所以在作文教学中,生活化作文教学就是指教师将作文教学活动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堂体验生活、感悟生活,从生活中发掘作文素材、汲取作文灵感,形成良好的生活经验和情感,据此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生活中,实现作文教学有效提升的教学方式。从内涵上来看,生活化作文教学就是着眼于生活、置身于生活,引导学生用生活的眼光去体验,继而充实自己,实现自身作文能力的提升。所以生活化作文教学应当广泛应用于语文课堂。
(2)生活化作文教学的价值
生活是教育的根本,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理念也充分地体现了依据生活进行教育的重要性。高中生的学习目标更具社会性,所以他们需要具备良好的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这样才能实现未来的成长目标,高中生的课堂活动必然需要联系生活开展。因此立足于生活的作用,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开展生活化作文教学极具重要价值。
首先,联系生活教学能助力学生开阔视野,丰富内在思想。生活中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将作文与生活相联系,学生就能放眼于生活,在生活中体验、观察、感悟、思考,由此就能让学生拓展更广阔的语文视野,使他们看到、读到、理解到更丰富的生活理念,由此丰富自己的思想,充实自己的作文内涵。
其次,联系生活教学能推动学生思维发展,提升语言能力。生活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探索空间,学生可以在生活中恣意汲取丰富的知识,而生活的千变万化又能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延伸,让他们形成多元化、深度化的思维,并在思维的助力下更深层次地理解语言内涵,提升语言能力。
最后,联系生活教学能丰富学生文化内涵,促进综合素养发展。生活是文化的发源地,也是文化的变革地,生活中有着丰富的文化载体,学生感悟生活的同时就能体会到丰富的文化元素,理解独特的民族文化内涵,这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促进良好的对美的认知,从而逐步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2.高中语文生活化作文教学路径
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其所蕴含的思想同样也凝练于生活中,而作文教学培养的是学生应用语言的能力,所以作文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日常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地融入生活化元素,用生活为学生拓展思维、发展技能,推动他们作文能力的有效提升。
(1)重视生活积累,丰富作文素材
积累是写作的首要条件,有了丰富的素材积累,学生才能在作文时迅速打开思路,有效地书写作文内容。但是高中生的学业压力较大,没有太多空余时间去开展多样的素材积累,如果不寻求积累契机,那么他们的作文内容将干瘪无物,无法有效进行表达。所以寻求积累的契机是非常重要的。而生活是写作灵感的来源,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体现着丰富的知识和思想,是学生积累的最好平台。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着眼于生活,而不是盲目地追求传统文学素材,要将自己的思想和眼光深入生活的每个角落,去观察、去思考,这样就能利用有限的时间获取更多样的作文素材,帮助学生提升思想内涵,从而实现作文的丰富性。
以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册第二单元写作教学为例,该单元以“劳动”为主题,宣扬优秀的劳动精神,引导学生体会劳动的伟大,并鼓励学生放眼生活,在生活中发现劳动的意义,描写劳动者的美好。这样的作文主题与生活紧密相连,要想写好这篇作文,就必须有一定的生活积累,在生活中了解劳动者的形象、行为、思想等。因此,教师可以提前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细致的观察,比如,在上下学路上、学校及其他公共场所中,留意不同的劳动者,如环卫工人、绿化工人、保安、田间劳作的农民,甚至是辛苦教书的教师、救死扶伤的医生、无微不至的护士等,观察他们日常的行为、表情,理解他们的语言、动作,这样就能使劳动者的形象深入内心。但是灵感总是一闪而过,所以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及时进行记录和思考,及时抓住思想灵感。学生可以利用素材记录本将劳动者辛勤的过程及美好的瞬间记录下来,并标注自己当时的想法和感受,这样就能有效地积累素材以及塑造劳动者形象的灵感,在写作时就能信手拈来。
(2)注重生活情境,提高作文意境
作文水平的高低不仅取决于素材的丰富程度,同时还受作文意境的影响。有了良好的作文意境,才能让人在作文中体会到真实的生活,感受真实的形象,那么,这才能算是有效的作文。由此可见,学生在作文时不仅需要有信手拈来的生活素材做支撑,同时还需要融入真实的生活体验,用生动的语言去诠释精彩的生活。但提高作文的意境并非依赖观察就能实现,还需要学生真切地融入生活,加强生活体验,这样才能促进他们理解语言意蕴。所以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生活情境的创設,在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中引导学生体验和感悟,推动他们深入情境去思考,这样就能帮助学生提升对生活的理解,从而在写作时能更好地表达出意境,让作文更具真实性。
以第三单元写作教学为例,该单元写作目标是一篇文学短评,需要学生将自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分析和评价用简要的文字进行阐述。所以写文学短评需要学生能真正理解作品的描述,领悟作品中的思想,从而准确地把握作品,写出有意义的短评。所以教师可以运用生活情境来诠释不同的作品,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作品的内涵和深意,继而促使他们更好地感悟作品,写出有一定意境的见解。比如,以陶渊明《归园田居》中描述的场景为原型,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将作者描述的田园场景真实地展示出来,引导学生从中去体会鸟儿在山林间的自在,鱼儿在水渊中的畅快,体会袅袅的炊烟、深巷中的犬吠,感受清闲自在的田园生活。借助情境,学生就能深入地理解作品中那种“樊笼”生活与“自然”生活的强烈差异,从而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厌倦官场、追求自在的心境。同时,在这样的情境体验下,学生也能够收获一定的思想熏陶,释然地看待生活。借助这样的生活场景体验,学生的文学短评就能更加深刻、准确,所写内容也能更具独特意境,充分诠释自己的思想。
(3)积极生活实践,充实作文情感
情感是作文的灵魂元素,没有情感的作文是干瘪的,是无法打动人心的。所以融入情感也是作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目标。高中阶段的学生在作文时由于缺乏生活实践,对真实的生活感悟不足,所以在写作时虽然有用丰富的语言去补充,但总是缺乏情感的支撑,由此就会使作文失去灵魂,文章过于空泛无物。因此,培养学生的作文情感是非常重要的。生活就像万花筒,其中,情感元素新颖独特而又浩如烟海,每件真实的事情、真实的活动都能触发出不同的情感,激荡人的内心。所以教师教学时不能局限于书本,而要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实践中体验,感受丰富的情感元素,体会独特的思想魅力,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情感能力,让他们学会共情、学会设身处地,从而在作文时不断充实情感线索,让作文更具感动意义。
以第一单元写作教学为例,该单元引导学生学习诗歌的语言、意境,并用诗歌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就写作形式上来看,诗歌具有独特的格式、语言特点,而本质上,诗歌就是情感的艺术,能从独特的角度体现情感之美。所以创作诗歌时需要融入丰厚的情感,但情感需要生活的真实体验和积累,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多样的生活实践,在实践中体会情感、吸收情感。比如,以“青春之美”为主题,组织学生结成小组,以团队的形式参加体育运动、读书活动、生活志愿者活动等。通过共同参与活动,学生之间有了更多的话题,他们也能体会到同伴团结与互助的情感,增进彼此之间的友情。由此,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就能更好地充实自己的情感,对生活的点点滴滴产生美好的回忆,在这份情感的支持下,学生就能在写作时充满动力,发挥丰富的联想与想象,同时还能在情感的影响下探索更能表达他们情感的语言,进行锤炼和修改,这样就形成了一篇具有浓厚情感的诗歌作品。
(4)开展生活评价,强化作文思维
评价是推动学生作文能力提升的重要保障力量。在客观且科学的评价中,学生能了解自身的作文水平,掌握作文过程中的优缺点,由此就能更好地明确作文调整方向,明确自身的努力目标。所以评价环节在作文过程中必不可少。尤其对高中生来说,作文凝练了他们的思想,开拓了他们的思维,而评价能帮助他们更快捷、更清晰地认识自我,能让他们更精准地去努力、去改善,从而推动他们写作思维的发展和写作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学生的作文思想和内容均源于生活,所以依据生活来开展评价将更契合学生的能力发展需求。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地从生活角度去评价学生的写作过程和结果,引导学生从生活角度理解自己的作品,分析写作的问题,长此以往,学生的作文思维就能逐步形成,并逐步强化和清晰。
以第五单元写作教学为例,该单元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使命,并引导学生用演讲稿的形式诠释自己对使命的理解,用慷慨激昂的文字表达内心对使命的认知。所以该单元的写作任务是极具社会意义的。学生需要结合当前的社会生活,去思考自己的使命目标。而人们对自己的抱负和使命的认知体现了他们不同的精神品质和人生追求。即使身处同样的社会环境中,人们的抱负和使命也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在学生写作时,教师要从社会生活的角度评价学生的演讲稿,去发现真实的、符合实际的理想和抱负。同时借助生活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是否符合社会趋势。在这样的生活方式的评价下,学生在梳理自己的人生追求时就会着眼于生活,用踏实的态度去思考,这样就能更好地分析出写作中的问题或缺陷。同时学生再结合生活的真实性去梳理思路,写作时就能建立全面的写作思维,发展更为独特的写作能力。
3.结语
生活的点滴就是写作灵感的源泉,生活中的每个瞬间往往就能成为写作的独特元素,所以,从生活本身来看,它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如果能放眼于生活,那么学生的写作情感、写作灵感以及写作思维将异常丰富,并且极具深度和广度。所以将生活与作文教学相融合,是提升学生作文能力的关键,它能让学生体会到不一样的生活,感受到独特的生活韵味,由此发展出多样的思维和认知,促进价值思想的形成。高中生的学业繁重,课业时间紧凑,利用生活为他们的作文能力注入活力是最有效的选择。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在实践和思考中提升思想、丰富情感,在评价反思中强化思维能力,由此不断形成良好的作文能力,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再良.联系实际生活升华高中语文作文教学[J].语文教学通讯,2021(04).
[2]金玉芹.语文生活化作文教学选材及布局[J].文学教育,2022(02).
[3]肖钿.作文素材积累的生活化、阅读化和社会化[J].文学教育,2020(01).
[4]洪玲玉.高中语文作文教学路径探究[J].教師博览(科研版),2017(01).
[5]王凤.生活化视角下的高中作文教学探讨[J].才智,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