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某寺庙比丘尼血尿酸水平及其与代谢综合征组分的关系分析
2023-04-11普布卓玛高春王凯闫丽娥
普布卓玛 高春 王凯 闫丽娥
(1.拉萨市城关区八廓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西藏 拉萨 850000;2.中日友好医院,北京 100029)
寺庙作为藏传佛教的主要载体,是我国的艺术瑰宝库。受宗教文化、地理环境、饮食习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寺庙僧人的身体健康水平各项指标与其他民众可能会有差异,关心和关注包括西藏寺庙僧人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的身体健康一直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一项重大民心工程[1]。
血尿酸是体内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高尿酸血症属于慢性代谢性疾病之一,与饮食习惯、地理位置、种族、性别、遗传等多因素有关,是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和慢性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2-5]。代谢综合征是一组在代谢上相互关联的临床症候的组合[6,7],虽然在诊断标准中没有高尿酸血症[8],但从病理生理基础上,二者是密切相关的[9]。西藏地处雪域高原,受地理、饮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僧人又有其独特的生活方式,由此造成相关疾病的患病率可能不同。目前对西藏僧人健康水平及相关疾病方面的研究极少,更是罕有针对比丘尼的研究,本研究拟通过分析拉萨某寺庙比丘尼血尿酸水平及其与代谢综合征组分的关系,关注西藏寺庙僧人的身体健康,初步填补该方面流行病学资料的空白。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7 年对拉萨辖区居民的健康体检和疾病筛查任务,包括辖区寺庙僧人。研究纳入拉萨某寺庙的全部比丘尼59 名,平均年龄为51.3±7.2 岁。研究属于回顾性的横断面调查研究,研究过程严格遵循赫尔辛基宣言。
1.2 研究方法
研究收集相关检测数据,包括年龄、身高、体重、体质指数、超重或肥胖的比例、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血甘油三酯、血总胆固醇、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首先分析血尿酸的平均水平和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其次分析血尿酸水平与年龄以及代谢综合征组分的关系,包括体质指数、血压、血糖和血脂;再次,在数值变量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血尿酸水平和代谢综合征组分的线性关系;最后分析血尿酸与代谢综合征总体患病率的关系。为了便于分析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部分指标采用界值转化为二分类变量,界值的选取参考临床意义、指标的均数和中位数综合确定。
1.3 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本研究采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CDS)2004版诊断标准[8],具备以下3 项及以上者判定为代谢综合征(MS):(1)超重或肥胖:体质指数(BMI)≥25Kg/m2;(2)血脂紊乱:空腹TG ≥1.70mmol/L或HDL-C <1.04mmol/L;(3)高血压:收缩压/舒张压≥140/90mmHg,或已确诊为高血压并治疗者;(4)高血糖:空腹血糖≥6.1mmol/L 或糖负荷后2 小时血糖≥7.8mmoL/L,或确诊为糖尿病并治疗者。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1.0 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使用频数和率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 检验或χ2检验,变量之间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 相关分析,以P <0.05 为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比丘尼的血尿酸水平及其与年龄的关系
研究纳入拉萨某寺庙比丘尼59 名,均为藏族,血尿酸的平均水平为285.9±73.2μmol/L,按照女性超过360μmol/L 为高尿酸血症的诊断标准,其中5 名比丘尼为高尿酸血症患者,患病率为8.47%,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的平均水平为464.2±70.2μmol/L。59 名比丘尼平均年龄为51.3±7.2 岁,中位年龄是51 岁,结合年龄的均数和中位数,选择50 岁为界限将59 名比丘尼分为两组,分别为<50 岁组和≥50 岁组。对于比丘尼血尿酸水平与年龄的关系,如表1 所示,无论血尿酸的平均水平还是高尿酸血症患者的比例,统计学均未提示存在差异。
表1 比丘尼血尿酸水平与年龄的关系
2.2 比丘尼血尿酸水平与体质指数和血压的关系
59 名比丘尼体质指数的均数为26.7±4.5 Kg/m2,其中38 名(64.4%)为超重或肥胖,15 名(25.4%)诊断为高血压。血尿酸的均数为285.9±73.2μmol/L,中位数为279.2μmol/L,结合均数和中位数,选择300μmol/L 为界将59 名比丘尼按照血尿酸水平分为两组,即<300μmol/L 组(比丘尼38 名)和≥300μmol/L(21 名)。与血尿酸<300μmol/L 的比丘尼相比较(表2),血尿酸≥300μmol/L 的比丘尼的体重和体质指数均较高,统计学存在显著差异,血压水平未见差异。
表2 比丘尼血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S)组分的关系
2.3 比丘尼血尿酸水平与血糖和血脂的关系
比丘尼的血糖、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分别为4.02±0.35mmol/L、0.94±0.44mmol/L 和1.44±0.29mmol/L。59 名比丘尼中无糖尿病患者(0%),其中8 名(13.6%)存在血脂紊乱。如表2 所示,两组不同血尿酸水平的比丘尼相比较,血甘油三酯(P=0.043)和血脂紊乱的患者比例(P=0.035)存在统计学差异。
2.4 血尿酸水平和体重、体质指数和甘油三酯水平的线性相关分析
表2 的组间比较分析提示体重、体质指数和甘油三酯三个数值变量存在统计学差异,为了进一步分析血尿酸和代谢综合征组分的关系,笔者计算Pearson相关系数来分析血尿酸和这三个指标的线性相关关系。结果显示,血尿酸水平和上述三个指标均存在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426(P=0.001)、0.441(P<0.001)和0.397(P=0.002)。从系数r 的绝对值来看,均呈正相关且为中等程度相关。
2.5 比丘尼血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总体比例的关系
59 名比丘尼中仅有1 名(1.69%)符合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其血尿酸水平为531.1μmol/L,其余58名比丘尼的血尿酸水平为281.7±66.2μmol/L(表3)。
表3 比丘尼血尿酸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3 讨论
血尿酸水平主要受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影响,高尿酸血症作为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和慢性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5]。有关血尿酸水平和高尿酸血症患病率的流行病学资料,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最近发表的一项队列研究结果[10],纳入了2015 年我国15 个省份8217名18~59 岁成年居民,结果显示,总体人群血尿酸的平均水平为288.0μmol/L,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9.8%,男性和女性的平均水平分别为329.7μmol/L 和254.3μmol/L,患病率分别为15.1%和5.8%.我们的研究结果与其接近,血尿酸的平均水平为285.9μmol/L,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为8.47%,略高于文献报道的女性水平。
拉萨地处雪域高原,饮食常以高热量和高嘌呤食物为主,为抵御严寒大量饮酒,从理论上推断,血尿酸水平和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应该高于内陆平原地区[11]。2009—2011 年在西藏拉萨完成的一项现况比较研究显示[12],纳入调查人群5691 人,藏族和汉族分别为4127 人和1564 人,人群总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30.8%,藏族和汉族分别为27.2%和40.4%.同样生活在拉萨的藏族和汉族,因为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导致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存在差异。另外一项针对四川藏族僧人的研究也显示[11],755 名僧人的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21.46%,低于对照组人群的30.70%.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比丘尼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相对较低。
代谢综合征的特征包括肥胖、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等,可以增加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6,7]。据研究报道,全球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约为25%,有研究发现上海65 岁及以上老年人群代谢综合征的检出率高达42.8%[13,14]。血尿酸是嘌呤代谢的最终产物,高尿酸血症与代谢综合征可能具有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二者关系密切[14]。我们的研究也发现,血尿酸水平和代谢综合征组分中的体重、体质指数、甘油三酯三个指标存在线性关系。但是,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低于研究报道的水平,59 名比丘尼中仅有1 名符合诊断标准,超重或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紊乱的患病率分别为64.4%、25.4%、0.0%和13.6%.
笔者研究发现,拉萨比丘尼血尿酸水平相对较低,高尿酸血症和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也相对较低。众所周知,血尿酸和代谢综合征均主要受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将来我们希望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减少选择偏倚,确定可能的保护因素以及探究其中的原因和机制,丰富高原地区的相关数据,关心和关注西藏寺庙僧人的身体健康,为卫生决策和社区慢性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