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岛共青团:青年与城市,乘风破浪、踏歌而行

2023-04-11

中国共青团 2023年5期
关键词:青岛青春人才

文 | 周 峰

团青岛市委青少年维权部副部长

加快迈向『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的青岛,正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推进实施『人才强青』计划,努力打造人才集聚之地、人才辈出之地、人才向往之地。

城市更友好,则青年更有为。对一座城市来说,只有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青岛作为一座青春之城、青年之城,始终把青年发展放在突出位置,致力于打造青年的梦想之城、理想之城,演奏出青年与城市的和谐交响曲。新时代新征程上的青岛,正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锚定“走在前、开新局”,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度融入国家战略重大机遇,持续关注青年发展的痛点、堵点和难点问题,聚焦“城市对青年更友好”和“青年在城市更有为”两条主线,聚力打造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让青春向阳而生,让城市更暖更美。

青春之岛,敞开胸襟拥抱开放。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她:建设上合示范区、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立足经济出海口、打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深耕自贸试验区、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加快经略海洋、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实施乡村振兴发展行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

青春之岛,战略眼光构筑优势。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她:依托39 个工业大类的雄厚基础,聚焦“七大优势产业、十大新兴产业和七大现代服务业”等24 条重点产业链引项目、强产业、建园区。海尔、海信、青岛啤酒等“五朵金花”风采依旧,卡奥斯、特来电、歌尔等“独角兽”企业新锐突起。崂山海洋国家实验室、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中心、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等多个“国字号”创新平台相继获批。

青春之岛,特色鲜明宜居宜业。打造高品质湾区城市的她:中西合璧、城海相连,“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是不变的标签;“活力之都、宜人之城”是新的时代内涵;音乐之岛、帆船之都、影视之城、啤酒之都都是她的名片。——青岛,正在广邀“最佳合伙人”共享美好、共创明天。

加快迈向“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的青岛,正牢固树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推进实施“人才强青”计划,努力打造人才集聚之地、人才辈出之地、人才向往之地。

一个目标 形成吸引集聚青年发展的“青岛模式”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使命,一座城市有一座城市的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 年新年贺词中寄语青年:“明天的中国,希望寄予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年轻充满朝气,青春孕育希望。广大青年要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华年。”

图|《青春之岛》(摄影师:戴毅)

2022 年12 月29 日,青岛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市长赵豪志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全面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再次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继2021 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之后,建设工作扎实推进,成效显著。

2022 年6 月,锚定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目标,青岛市深入贯彻落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 年)》,建立并运行由市委分管书记和市政府联系共青团领导任双召集人、50 个市直部门参与的市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机制,研究制定了《关于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的实施方案》,从优化就业质量、创业环境、生活场景、宜居水平,强化教育保障、文化服务、商业支撑、社会治理、健康保障等方面,提出打造“十个青年城”的具体工作任务。紧扣《实施方案》,制定《青岛市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指标体系》,着力构建落实保障体系,为青年发展提供全周期全链条服务,促进青年社会融入,携手青年共同进步,为青岛构建青年全面发展生态,做好青年发展这篇城市文章提供了有力保障,努力形成吸引集聚青年发展的“青岛模式”,力争建成省内一流、全国领先、独具特色的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加快迈向“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

市区一体化纵深推进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工作,发挥试点地区的示范带动作用,市南区成功申报首批“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市北区、崂山区、西海岸新区、莱西市获批全省首批青年发展友好型县域试点,分层次有序推进青年发展友好型县域工作,着力打造富有区市特色的青年发展友好型县域工作品牌,形成了市级统筹引领、区级多向试点、全域协同推进的生动局面。

图| “拥抱城市更新 助力青年发展”2022 年青岛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青年论坛

近年来,青岛市的青年发展动能不断激发。2022 年,团青岛市委联合青岛市委党校成立青岛市青年发展研究中心,组建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青年博士智囊团,为青岛市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营造良好青年发展环境提供强大智力支持和工作动能。为进一步解决青年婚恋交友难题,满足青年在情感需求、社交生活方面的多样诉求,团青岛市委在前期调研和经验总结基础上,积极推动打造升级版“青春有约——青岛青年社交成长平台”,搭建青年综合性活动阵地“青年会客厅”41 处。建成青岛市首个产业园区政务服务e 大厅,打通服务青年发展的“最后一公里”。举办青岛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青年论坛,发布“城市更新青年体验官”计划,推出多条“青年友好主题”公交专线、地铁专列,实施“青马工程”,持续开展“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主题团队课、“青年大学习”、“红色大讲堂”、“青年榜样宣讲”、“青春有约”青年交友联谊会、青年人才联谊会等活动,着力构建“组织+运营+资源+信息”四位一体的服务链条,让青年收获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一册在手 逛遍青岛“青春打卡地”

“希望”、“美好”这些关键词,成为青岛这座青春之城与青年相互成就、共同“向上生长”的最好注解。在这里,青年的蓬勃生机与城市的发展动能优势叠加、不断跃迁,演绎出青年与城市融合发展的一个个荣耀与奇迹。

2022 年11 月,由团青岛市委、青岛日报报业集团联合出品的《2022 青岛青年服务手册》正式首发,为岛城青年提供全方位成长发展和生活学习服务指南,全面展示“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的青春力、创新力、时尚力。

《2022 青岛青年服务手册》作为青岛首本青年服务手册,共有156 页,排版风格清新活泼,图文并茂。整本手册围绕“青春·福祉”、“青春·动能”、“青春·打卡”、“青春·磁场”、“青春·圈层”、“你的青春你做主”等六大篇章展开,全方位展示青岛在服务青年政策、配套设施、人文环境、文化磁场、生态圈层等多方面的城市活力,生动呈现“青春之城”的城市形象。

翻开手册,青春之气扑面而来,一册在手,逛遍青岛的“青春打卡地”,在书香中走进“青春之岛”,见证青岛的“青春故事”。手册既有25 页的服务青年的相关政策介绍,又有全市青年驿站站点一览,还有旅游、咖啡书香、打卡健身、安家、商圈、美食等六大手绘地图,以及电影、交通、医疗、政务服务、文化场馆、高校等服务信息,全书共使用了170 多张在青岛拍摄的真实图片,处处洋溢着青年与城市的和谐共处、美美与共。

这本手册不单在线下发行,更创新地融入“互联网+”理念,用文字及图片来介绍青岛与青年的双向奔赴,更进一步彰显了青岛这座城市的无限张力,在封底扫小程序就可以观看《2022 青岛青年服务手册》电子版,内文扫二维码可以欣赏青岛青年音乐宣传片《五月的风》。

“这本《2022 青岛青年服务手册》的内容充实新颖,甚至可以称为一本‘网红手册’。”青岛地铁集团青年代表焦帅在翻阅手册后感叹道,里面的服务青年相关政策介绍、全市青年驿站站点一览、六大手绘地图,以及电影、交通、医疗、政务服务、文化场馆、高校等服务信息,十分实用,可以说是干货满满。“青年人应不忘拼搏,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我们要用奋斗回馈社会的关照,用青春的光辉点亮祖国的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要在我们这里接力。”焦帅说。

图| 青岛青年服务手册在地铁志愿服务站摆放供青年取阅

《2022 青岛青年服务手册》兼具政策宣介、服务推介、文化展示、旅游展示等多种功能,是青岛这座青春之城服务青年的“一本通”。截至目前,数万本手册已经免费派发至驻青各高校、窗口单位、青年驿站、旅游景区、交通站点等年轻人聚集的地方,广受青年好评。

一站暖心 以创新举措展现“青岛温度”

信息技术革命、产业升级和消费者需求的不断提升,推动了新业态的产生和发展。快递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网络主播……这支大多由年轻人组建的“大部队”是顺应时代发展的产物,更是各地区需要重点联系服务的新兴青年群体。

为进一步加强对新业态新就业青年群体的团结凝聚和引领服务,精准化、高质量开展服务工作,2022 年以来,团青岛市委聚焦快递外卖行业青年需求,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快递外卖行业青年关爱行动“暖蜂驿站”建设工作,打造实体化、综合化、便利化服务阵地,为快递外卖行业青年提供临时休息、免费饮水、充电上网、应急救助、图书阅读、雨伞借用等暖心服务。目前,全市已建立“暖蜂驿站”144处,服务快递外卖行业青年万余人次。同时,依托“暖蜂驿站”阵地,动员各级团组织和社会各界爱心力量,推出服务快递外卖行业青年的各类务实举措。结合共青团社区青春行动、青年会客厅等品牌活动,有效引导快递外卖行业青年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基层社会治理、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和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等工作,在担当奉献中展现作为。

青岛刺猬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快递员贾维华,主要负责刺猬网崂山矿泉水系列产品的同城订购和配送服务。他每天穿梭于青岛的大街小巷,为了保证春节放假期间市民的用水需求主动放弃与家人团圆的机会,坚守岗位,留青过年。春节前是配送高峰期,每日的配送量较平时翻倍增长,一桶18.9L的崂矿大桶水约40 斤重,春节备货期间平均配送150~200 桶,他每天早上7 点开始工作,晚上要配送到深夜,只为客户在春节期间的用水无忧。而崂山区的“暖蜂驿站”给他提供了一处暖心的歇脚地,传递出一座城市对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尊重和善意,让快递、外卖小哥们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度。他表示:“在每天忙碌奔波中,一处处‘暖蜂驿站’让我们渴了能喝水,累了能歇脚,还提供雨伞、充电宝这些应急物品,满足我们的不时之需,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城市的温暖,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真的非常感谢。”

“暖蜂驿站”是体现青岛城市温度的一个缩影。作为全省首批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一批服务青年发展的政策举措陆续出台,青年福祉日益增进。

一系列“惠青”政策陆续出台,青岛市委组织部实施“人才强青”计划,畅通引才聚才渠道,优化人才发展生态。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出台《关于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的通知》,积极推动青年群体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团青岛市委联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制定了《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创业的十项措施》,从“以项目促就业、以服务助就业、以创业带就业、以帮扶保就业”四大方面,为青年就业创业提供精准贴心服务。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出台《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推动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

一批实事项目全面完成。连续三年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2022 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6.5 万人,扶持创业3.37 万人,城乡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群体4.97 万人。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112 所,新增公办学位8.1 万个;改造提升农村薄弱幼儿园62 所。建成市级婴幼儿养育照护指导中心,婴幼儿托位数达到2.7 万个。新建体育健身场所58 处,青年运动健身更加便利。新开工公共租赁住房1005 套,发放住房租赁补贴1.4 万户,建设和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4.5 万套(间),让青年获得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

图| 高校毕业生入驻“青岛青年驿站”

城市功能品质显著提升。推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318 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全面完成,29 个城中村改造项目顺利实施,13 个续建项目顺利回迁,有效改善青年居住环境。地铁三期规划7 条线路全部开工建设,4 号线开通运营,运营总里程达到315公里。统筹推进交通拥堵治理,打通42 条未贯通道路,新增2.2 万个公共停车泊位,“全市一个停车场”数字化管理平台接入停车泊位50 万个,16 个位于老城区的停车场建成启用,青年出行更加快捷方便。加快公园城市建设,60 个山头公园整治基本完成,新建城市绿道100 公里,高标准开展太平山、浮山公园整治提升和生态修复,环山绿道全线贯通,景观节点和配套设施加快完善,为青年打造高品质宜居宜游环境。实施历史城区整体性保护更新,保护修缮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建筑20 万平方米,引入特色餐饮、文化艺术、休闲体验等136 家重点业态,“老街里”再现繁荣,百年中山路焕发新活力。2023 年,青岛市发布的16 件市办实事中,有9 项惠及青年就业、交通出行、文化体育、生态环境、教育医疗等诸多领域,进一步提升了青年的获得感、幸福感,青岛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友好指数”持续提升。

一座园区 广纳四方人才来青发展

一番腾笼换鸟,“低效片区”变成了吸纳人才和产业的新高地。

图| 举办2022 青岛国际青年时尚文化艺术节

2022 年,团青岛市委联合青岛自贸片区管委制定出台《关于建设青年人才发展友好型示范园区的实施方案》,立足青岛自贸片区特色优势,以服务青年人才发展为主题,全力打造全省首个青年人才发展友好型园区,通过实施更加开放的青年人才发展服务举措,构建青年人才发展高地,努力实现“打造一个青年人才示范园、集聚一批青年发展生力军、建设一个青年发展友好型园区”的目标。

如今,在以集装箱堆场为主要功能的低效土地上,青岛自贸片区已经全面启动航运贸易金融融合创新基地(园区)规划建设,通过搭建平台、完善功能、引进产业、聚集人才,打造“以产带人,以人筑城”的青年活力城区。推动建设16 万平方米青年人才公寓,打造21 万平方米开放式街区,配置六大主题街区、居住生活设施、室内外运动场等,打造青年人乐享宜居、健康活力的生活配套。

“闯创驿”作为青年人才发展友好型示范园区核心区,聚焦青年人才衣、食、住、行、体、娱等多方面,打造15 分钟便民消费圈,构建系统化的宜业宜居宜游的生态环境。搭建青年筑梦工厂,以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及专业服务为重点,提供场租减免、创业资助、住房支持等扶持政策,让青年创业者实现拎包入住。

来自青岛海洋高新区的于善玉,在入职报到的第一天,通过区委组织部发放的手册,找到了3家不同的人才公寓,经过实地考察和对比,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一家人才公寓,在当天下午真正地实现了拎包入住。入住一段时间后,他感到舒适又便捷。当公寓内出现硬件故障时,上班前找到前台报修,下班回到公寓后,问题已经得到了及时的解决。住在公寓的都是一些年龄相仿的青年人,在业余时间大家可以聚在一起互动交流,形成了氛围良好的社交娱乐圈,增加了青年人对于青岛的归属感。租金和物业费也让他感到物有所值,水电费的缴纳也十分方便。让他感到惊喜的是,入住后享受到了每3 个月300 元的水电费补贴,极大减轻了租房的经济压力。他表示,自己在明年有购房计划,根据青年住房保障政策,可以申请10 万元的青年人才一次性安家费,对刚毕业的他来说,减轻了许多压力。

青年因城市而聚,城市因青年而兴。青年是城市的源头活水、未来希望。奋进中的青岛,正以最大诚意、最好政策、最优服务、最强生态,吸引和凝聚天下俊才来青创业、发展。

2022 年以来,青岛这座城市的“青创力”持续增强——蝉联国家创新型城市十强,省重点实验室达到51 家,市级科技创新资金投向企业比重达到90%,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6600 家、7000 家左右,引进集聚各类人才25.7万人。升级“青创先锋贷”2.0 版,共计发放贷款近8 亿元。建成了青岛市首个青创服务中心——城阳区青年创新创业赋能中心,设立青岛市首个产业园区政务服务大厅,一站式服务青年人才创新创业。

以“城市对青年发展更友好,青年在城市发展更有为”为目标,聚焦青年所需所盼精准发力,着力优化青年发展环境,强化出台服务青年政策措施,全力实施服务青年实事项目,有效打造服务青年平台载体,推动青年发展与城市发展有机融合、良性互动。

城市的活力在青年,城市的未来看青年。青岛就是青年人的圆梦之地、荣光之地、幸福之地。

2023 年,团青岛市委将着力在解决青年实际困难上下功夫,围绕就业创业、住房保障、教育医疗、文化休闲等领域,谋划出台一批含金量高、针对性强的政策举措、实事项目、服务平台。着力在促进青年融入城市发展上下功夫,引导广大青年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管理、乡村振兴等方面建功立业,为加快迈向“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奋力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汇聚青年力量、注入青春动能。

青年与青岛,必将乘风破浪、踏歌而行;青年与青岛,必将“一起向未来”。

猜你喜欢

青岛青春人才
人才云
上合,从青岛再启航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青岛如何引进人才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
青春献礼
青岛明月申牌?
青春不打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