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岸关系“困”在哪儿?

2023-04-10朱松岭

中国报道 2023年4期
关键词:台湾当局势力台独

朱松岭

2019年7月25日,搭乘“丽娜轮”的旅客通过入境自助查验通道进入平潭。

2016年民进党重新上台执政之后,岛内政局的变化,使两岸关系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台湾执政当局不承认“九二共识”、不认同其核心意涵,动摇了两岸互动的政治基础,导致两岸联系沟通与协商谈判机制停摆。进入2020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下的两岸关系更加严峻,2022年因美国众议长佩洛西窜访台湾引发了“第四次台海危机”,两岸关系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紧张局面。如果两岸关系长期处于如此之困局,就更容易因为信息沟通不畅而产生误解、误判乃至产生更严重的后果。那么,两岸关系到底“困”在哪儿?

困在民进党当局倒行逆施

为什么2016年岛内政党轮替之后,两岸关系就进入了僵局?答案非常清楚,那就是民进党上台之后改弦更张,拒不承认“九二共识”这个两岸共同政治基础。民进党当局这一政治决断确实成功地“困”住了两岸关系,也确实将台湾民众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中的“红利”毁坏殆尽。

众所周知,两岸之所以能够进入一个较好的发展阶段,是因为马英九上台后,承认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九二共识”。“九二共识”之所以重要,之所以能成为两岸共同政治基础,是因为它明确界定了两岸关系的根本性质,是确保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关键。否认“九二共识”、破坏这一共同政治基础,两岸关系势必出现停滞甚至倒退,成果会得而复失,直接损害两岸同胞尤其是台湾同胞的利益。

民进党上台之初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导致两岸关系官方往来中断,但是两岸民间交流互动依然热络。两岸频繁的互动让希望两岸“脱钩”的民进党当局非常不爽,他们开始采取种种行政措施、通过“立法”“修法”“释法”等恐吓岛内民众,通过“反渗透法”“国安五法”等罗织罪名,动辄给参与两岸交流互动的岛内民众扣上接受大陆“统战”的红帽子,并高高举起大棒,要么威胁要取消岛内健保,要么直接上门“查水表”,并通过抓典型案例等方式在岛内制造恐怖气氛,形成“寒蝉效应”,导致岛内不少民众不敢来大陆,不敢参与两岸交流互动,不敢公开表态支持两岸和平发展,不敢对“台独”发出反抗的声音。由此,岛内的交流环境越来越差,兩岸交流的氛围越来越冷。

由于担心民进党当局对大陆赴台自由行的民众开刀,通过自导自演方式制造“奥步”(“奥步”一词出自闽南语,意思是“不好的招数”“烂招”)为选举牟利,大陆2019年7月31日暂停了陆客赴台自由行。如果民进党当局继续维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两岸之间继续和平发展,就不可能有陆客断流事件的发生。

2022年8月,佩洛西窜访台湾,台湾民众在街边抗议。

此后,随着岛内2020年两项选举的进行,民进党当局变本加厉,他们不仅插手香港问题,跟外部势力一起在香港煽风点火、制造事端,而且通过歪曲事实、嫁接逻辑等方式炮制宣传素材,煽动两岸民众对立,借以凝聚其支持者,最终取得了2020年岛内选举的胜利。

民进党当局第二任期加紧了跟涉台外部势力的勾结,也加快了跟大陆脱钩对立的步伐。他们加大向美国购买武器装备的力度,加快“以武谋独”“以武拒统”的步伐。同时,民进党当局加快推行其“新南向”政策,以疫情为理由封堵在陆台胞台企回台。同时,他们以疫情理由断绝了两岸不少城市的直航,甚至一度中断了金门跟福建其他沿海地区的“小三通”。这种种行为都是民进党当局采取的“困”住两岸关系的措施,疫情原因又使得这种“困”雪上加霜。

2017年5月1日,台湾著名景点日月潭的湖面显得很平静。曾经喧闹的码头鲜见大陆游客的身影,曾经一屋难求的湖景房也纷纷打折吸引住客。

在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之后,两岸民众尤其是台湾民众唯恐民进党当局挑衅两岸关系达到临界点引发大陆启动非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他们在“九合一”选举否定民进党的执政,将民进党打得惨败后,终于发出了希望两岸和平、拒绝两岸战争的声音。也正是因为这种声音,岛内“脱困”的声量开始增强。中国国民党也正是在这一主流民意的推动下,由其副主席夏立言率团访陆。

夏立言在大陆与中共中央高层、涉台部门高层和地方负责人互动,既表达了岛内民众希望“脱困”的主流声音,又倾听了在陆台胞台企的民意心声,成功冲破了民进党当局的“一言堂”,岛内“脱困”出现一线曙光。

2024年初,台湾将举行两项选举,选出台湾当局新领导人和新一届岛内民意代表。民进党肯定不甘心让支持两岸和平发展的政治力量取而代之,他们一定会打“两岸牌”,通过选举策略的制定和实施,乃至各种选举“奥步”,意图将这一线“脱困”曙光扼杀在摇篮里。所以两岸关系“脱困”依然雾霾不断、危险重重。

困在外来势力的干涉

两岸关系之所以出现如此困境,第二个重要因素就是外来势力干涉。一言以蔽之,就是外来势力不希望两岸关系好,不希望两岸和平发展、融合发展,干扰甚至阻挠中国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这些外来势力是谁?习近平主席在2021年11月16日与美国总统拜登举行视频会晤时早就非常明确地指出来了:“台海局势面临新一轮紧张,原因是台湾当局一再企图‘倚美谋独,而美方一些人有意搞‘以台制华。”

众所周知,台湾问题之所以是一个具有复杂国际因素的国内问题,根子就在美国第七舰队横亘,妄图将台湾海峡塑造成“海上柏林墙”,成为两大阵营冷战、中美对抗的最前线。正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对台湾当局的扶植,才使得中国解决台湾问题的任务变得复杂、长期、严峻。

这些外部势力不希望中国统一,希望中国长期处于政治对立状态,并从中两边牟利。如果两岸关系“脱困”而出,两岸走向和平发展,甚至通过和平方式协商解决台湾问题,那么岛内还有什么理由购买美国的武器?美国的军工集团还如何让台湾当局缴纳“保护费”?美国又如何能通过“胡萝卜加大棒”从台湾当局那里捞得好处?美国的政客又有什么借口和胆量敢不断窜台捞取各种好处?由此,美方某些政客明确讲,不仅不能让中国武力统一,也不能让中国和平统一。

总之,就是不能让中国统一,因为中国统一将伤害美国利益。这一赤裸裸的言论来自美国海军部长德尔·托罗2021年11月5日在“阿斯本安全论坛”上的公然表态。从美国通过“与台湾关系法”,通过立法方式粗暴干涉中国内政开始,发展到今天这一地步,美国某些政客在“以台制华”,给中国解决台湾问题制造困难、不允许两岸关系“脱困”的意图已经不再有任何遮掩。

外来势力尤其是美国,不仅向台湾当局出售武器,培训军队,提供技术,而且支持台湾当局拒统谋独。他们虽然宣称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但是其一个中国政策本身就是具有两面性、摇摆性的政策主张。他们一方面宣称要坚持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另一方面又塞进中美根本就没有共识的、粗暴干涉中国内政的美国国内法“与台湾关系法”以及曾经作为美国国务院内部文件的“对台六项保证”,妄图不断掏空“一个中国”的内涵,在事实上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他们一方面不允许“台独”势力搞“法理台独”,另一方面又向“台独”势力释放错误信号,纵容他们冲撞一个中国的底线。

美国不仅自己插手台湾事务,而且宣称台湾是他们的“价值同盟”,通过拉“朋友圈”的方式,让其盟友也出面为台湾当局撑腰打气,甚至縱容日本等盟国公然为岛内“台独”势力出头。美国甚至迈过中国,通过其国内法的所谓“长臂管辖”,公然支持给予台湾当局所谓“国际空间”。

困在岛内的扭曲格局和逻辑怪圈

除了上述两重表面因素,还有一重制度性因素值得我们深入思考。那就是,无论是出于主动还是被动,台湾当局已经通过“直接选举”的改革,将自己妥妥地绑在宣称“自由民主世界”的西方意识形态战车上。他们一再标榜自己是西方“自由世界”的组成部分,打着“保卫台湾就是保卫自由世界”的旗号,向一直打“意识形态牌”搞冷战的美西方寻求援助,跟他们抱团取暖,借以抗拒统一。

当然,这种做法也将他们自己带上了不归路。他们明知道岛内政权的“法源”“法统”来自1949年10月1日之前的旧中国政府,知道岛内绝大多数民众支持统一、期待统一,当时他们自己也在高喊统一的口号。因此,其“民主改革”不敢动证明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中华民国宪法”,更不敢公然宣布“法理台独”,所以他们只能在一个中国的法律架构下逐步开放台湾当局领导人直接选举和岛内民意代表直接选举。

岛内的“宪法性文件”明确规定了“法统”是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法源”则是来自海峡两岸的全体中国人民,但吊诡的是,只有“自由地区”的选民去选举宣称代表整个中国的当局领导人和民意代表。因此,选票和法源就发生了偏差,法源上的台湾当局领导人和宣称代表“全国人民”的岛内民意代表,在具体权力来源上则是仅仅接受了台澎金马地区民众的直接选举。

为了迎合选民获取选票,这批参加直接选举的政治人物,越来越多地表达出其维护“台湾共同体”的意向。随着李登辉、陈水扁等的“教科书改造”,岛内形成的“教育台独”路线已经成功地给当时的年轻人洗脑,岛内的年轻人从过去认同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到现在只认同玉山和浊水溪,就是岛内这种扭曲的选举造成的扭曲的格局。

这批将台湾和所谓“中华民国”等同作为常识的岛内民众,就是被蔡英文们称为“天然独”的“教育独”。在民众常识被强行教育引导而形成两岸记忆偏差和常识差异的情况下,每一次选举都是岛内政治势力和政治人物宣誓效忠“台湾”、保卫“台湾”的造势活动。尽管岛内不少人号称这些都是选举语言,作不得数、当不得真,但是,每次选举都是一次全岛性“台独教育”,都是全岛性“台独动员”,也正是在这种恶性螺旋下,台湾岛内的政治势力和政治人物离统一越来越远。可以说,不打破这一逻辑怪圈,不破除这一扭曲的机制,只怕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完全统一还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看到两岸关系“困”在哪儿,找到问题的根源和关键,就容易找到“脱困”之道。暂时缓和两岸紧张气氛,逐步恢复两岸交流互动是短期“脱困”,不是根本上解决问题之道。当然,无论如何,这是继续坚定推动国家和平统一进程的必要。但要想根本上“脱困”,需要思考如何破除岛内阻挠国家统一的扭曲体制和逻辑怪圈。

责任编辑:张利娟

猜你喜欢

台湾当局势力台独
斥“台独”狂人
UP!00后新势力
新中国初期的联合国外交斗争策略及适时调整
批评新势力 桫椤
批评新势力 张定浩
20世纪70年代初台湾当局对海外保钓运动的“疏导”效果评析
冬日“水润”新势力
认清五大类“台独”真面目
台南孙中山铜像被拉倒 国台办:“台独”不得人心等6则
本 期 导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