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民间国际邮政
2023-04-10郭伯龄
郭伯龄
在福建省漳州台商投资区,有一座中西合璧的侨批历史建筑群——天一批馆总局旧址。这一历史建筑,见证了民间侨批局的辉煌,诞生了一个在中国华侨史、邮政史、金融史上占有一席之地的侨批信局。
天一批馆由旅菲华侨郭有品于1880年(清德宗光绪六年)在家乡龙溪县二十八都流传社创办,时称“天一批郊”,往返吕宋与厦门间经营侨批;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改称为“天一信局”并扩大为四个局,流传为总局,厦门、安海、吕宋为分局。1902年,郭有品病逝,其长子郭远声接管了天一信局,向大清邮政注册为“郭有品天一信局”,1912年向中华邮政注册为“郭有品天一汇兑银信局”。1914年,郭有品天一汇兑银信局设立的信汇部并在龙溪县流传村申请了邮政代办业务。
天一批馆是专营东南亚信汇、票汇、电汇的民间银信局。天一批馆开办以来,以注重信誉、严格管理、规范汇率及热情周到的服务,赢得了海内外侨民、侨眷的信赖,华侨银信大都通过天一批馆汇寄,天一批馆的业务日益扩展,区域也日渐增多。1921年,天一批馆经营达到顶峰:在中国的厦门、安海、香港、漳州、浮宫、港尾、马銮、泉州、上海等地方先后设立9个分局;在东南亚设立26个分局,其中在菲律宾设分局7个,在印度尼西亚设分局8个,在马来西亚设分局4个,在泰国设分局2个,在新加坡设分局2个,在越南、缅甸、柬埔寨各设分局1个。在福建的金门、马巷、同安、安溪、永春、粤头、海澄、漳浦、长泰、云霄、东山、诏安、晋江、南安、惠安与商铺联号设置了15家代理店。
1922年,郭有品的次子郭调声在厦门以业主申请注册了“天南号——Tien Nan Hao”,在流传、漳州、泉州、安海、浮宫、金门及海峡殖民地设立分局,以应对邮政当局的打压;1927年,郭调声以厦门为总局注册“天一汇兑银信局”,在香港、上海、泉州、安海、马銮、流传设立分局;1928年,天一汇兑银信局在厦门募集股东筹建银行未果,于1月18日宣布歇业。从此,天一批馆以业主郭和中的“天南号”在厦门思明石蟳街5号运营,从最初的8家发展到国内分号23家、南洋分号6家、联号9家。1936年1月,天南号在厦门思明一等邮局核准自动注销。
天一批館历时半个多世纪,在东南亚先后设立26个分局,是当时规模最大、分布最广、经营时间最长的“一盘收揽、二盘承转、三盘分发”一条龙服务的早期民间侨批局,是首家建立国际通信汇兑联网的侨批局,其重要历史意义在于它完成了银信传送从“水客”走单帮的初级、原始形式,向专业化和国际化连锁经营的转换,建立起一整套批银揽收、承转交接、委托分解以及资金头寸调拨的合理机制,确保批银运作的效率和跨国企业的诚信,为后来的侨批局交接委托互为成网经营奠定了基本模式。
天一批馆总局旧址占地总面积11000多平方米,最早的总局旧址于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捐建创办“流传初高两等小学堂”,现为流传小学。始建于1898年的“大厝”,因郭有品的离世而停建,三年后续建并与“宛南楼”一同建成于1911年(宣统三年),是天一总局早期居住、办公合二为一的建筑。后购置东邻的民宅“北楼”一座、良田二十亩,历经近十年的修建,于1921年完成“天一总局”“陶园”“百果园”建设,成为“郭有品天一汇兑银信局”的总部。
天一批馆总局旧址,1992年被龙海县人民政府列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列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7年8月23日,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开馆,《北京日报》发文称:“清光绪六年(1880),旅菲华侨郭有品在闽南家乡原龙溪县流传社开办民信总局,专营侨信、侨汇递送业务,1928年1月18日停业。这是有记载的中国最早的民间国际邮政。”
天一批馆的诚信经营,是闽南华侨“爱拼才会赢”与“诚信赢天下”的精神典范。